100测评网初一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语文版带答案)语文第七单元测试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6分)(1)瞿塘峡( ) (2)素湍绿潭( )(3)属引凄异( )(3)峭头( ) (4)竦峙( ) (6)颔首(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12分)(1)尔安敢轻吾射( ) (2)康肃笑而遣之( )(3)但微颔之( ) (4)释担而立( )(5)公亦以此自矜( ) (6)夏水襄陵( )(7)哀转久绝( ) (8)良多趣味( )(9)敦风义( ) (10)卒辇而致之( )(11)问是谁家姝( ) (12)但坐不雅罗敷( )3.下列句中加点“之”与例句中的“之”的意思、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我酌油知之(2分)A.忽啼求之B.传一乡秀才不雅之C.康肃笑而遣之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4.按照你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6分)(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2)《戴震难师》表示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5.写出古诗文中“月”的一句诗。
,(2分)6.区别古今词义差异,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谢:(2)罗敷年几何? 几何:(3)此非常儿也。
非常:(4)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8.按照你的不雅察和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两个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3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按照原文或按照意思用课文中原句(19分)(1)树木丛生,__________。
,洪波涌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阳割昏晓。
(4)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冬之时,则,。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和运用(7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2分)自矜()家圃()睨之()忿然()叠嶂()曦月()沿溯()素湍()绝巘()飞漱()勉旃()愕然()蕴蓄()塾师()岱宗()决眦()碣石()踟蹰()隅()捋()冉()竦峙()辇()倭堕髻()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1分)⑴罗敷善蚕桑()⑵耕者忘其犁()⑶来归相怨怒()⑷宁可共载不()⑸使君一何愚()⑹东方千余骑()⑺白马从骊驹()⑻四十专城居()⑼十五府小吏()⑽皆言夫婿殊()⑾以此自矜()⑿释担而立()⒀但微颔之()⒁以钱覆其口()⒂略无阙处()⒃自非亭午夜分()⒄沿溯阻绝()⒅虽乘奔御风()⒆素湍绿潭()⒇良多趣味()(21)每至晴初霜旦()(22)哀转久绝()(23)重诺责,敦风义()(24)以千金寄之,不立券()(25)愕然不受()(26)且父未尝语我也()(27)先生是年乃能言()(28)盖聪明蕴蓄者久矣()(29)日数千言不肯休()(30)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3、文学常识。
(15分)⑴、《卖油翁》节选自,作者是朝著名的政治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号。
“唐宋八大家”指:。
⑵、《三峡》选自《》。
作者,北魏家、家。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峡、峡和峡。
⑶、《陌上桑》选自《》,是一首言乐府诗,从表达方式看,是一首诗,记叙了的故事。
⑷、曹操是末年、、。
⑸、唐朝诗人中“李杜”是指和,“小李杜”是指和。
4、按原文默写。
(8分)⑴《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⑵《陌上桑》中写“行者”和“少年”见罗敷时表情的句子是。
⑶《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概写蔡勉旃重诺责的六字是。
⑷《望岳》的颈联是,。
⑸《登飞来峰》一诗的哲理句是,。
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⑺《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
⑻《望岳》一诗的名句是。
5、将下列对应内容连线:(5分)《观沧海》王安石《李太白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曹操《杜少陵集》《望岳》李白《樊川诗集》《江南春》杜甫《王临川集》《登飞来峰》杜牧《乐府诗集》6、将下列左右两组语句连接起来,使之构成四幅对联。
语文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题附答案语文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题附答案一、默写(1—6题,共12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
,。
2、,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5、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当具有“,”的雄心和气概。
(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写)6、从小学至今,我们学过许多李白的诗,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二、古诗阅读(7——9题,6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写的主要内容。
8、诗中的“红”与杜牧笔下“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红”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2分)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文言文阅读(38分)(一)卖油翁(11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0、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分)矜颔11、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至少谈两点原因)(2分)12、陈尧咨为什么自夸?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傲慢无礼?(2分)13、用原文词句填空。
(2分)(1)描述陈尧咨箭术高超的句子是:,,。
(2)描述卖油翁酌油技术高超的句子是。
1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这句话有两个作用,这两个作用是什么?(1分)15、全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二)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人教实验版)2005~2006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6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是()A. 洗濯(zhuó)忍俊不禁(j nì)峰峦(lu ná)B. 耸立(s ngǒ)随声附和(hã)酝酿(ni ngà)C. 滑稽(jī)三省吾身(x ngǐ)啜泣(chuò)D. 称职(ch ngâ)碌碌终生(lù)寒颤(zh nà)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A. 训诫任重道远缀连B. 葱笼恍然大悟伫立C. 澄清秋风萧瑟诅咒D. 烘托骇人听闻鳞峋3. 下列词语(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是()A. 不亦说乎(述说)秋毫(比喻最细微的事物)B. 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呈报(报告上级)C. 小心翼翼(谨慎、严肃)弥漫(充满、布满)D. 头晕目眩(眼睛昏花)竦峙(高高地挺立)4. 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1)我们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出天气的情况。
(2)宇航员()好好休息,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3)经验告诉我们:天空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A. 猜测必需征兆B. 推测必需征兆C. 推测必须预兆D. 猜测必须预兆5.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连贯的是()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________________,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B. 儿子即使幼小,毕竟很胖C. 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D. 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6. 排列语句顺序正确的是()①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②看吧,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A. ①②④③B. ③④②①C. ①④③②D. ③②④①7.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A. 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擎天撼地一瞬间啜泣盘虬卧龙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小qì lín 峋伶dīng gū负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①忍俊不禁:②肃然起敬:4,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震撼迸溅稀零震动①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一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的水花5.《在山的那边》第二部分开头句“在山的那边是海”,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二、古诗文阅读理解6.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①夏蚊成雷,。
②,,盖一癞虾蟆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②徐( )喷以烟。
③果如鹤唳( )云端。
④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9,《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
他做这件事感受到怎样的“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三、现代文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好。
”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单元测评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
(1)睨.之()(2)缃绮.()(3)竦峙.()(4)飞漱.其间()提示:注意“绮”不要读成“yǐ”,“漱”不要读成“sù”。
答案:(1)nì (2)qǐ (3)zhì (4)shù2.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北魏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重要文献,同时它又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味。
B.《戴震难师》的作者是清代语言文字学家、经学家,他是戴震的学生。
C.《乐府诗集》是由宋代郭茂倩编写的,《木兰诗》和《陌上桑》均出自该诗集。
D.曹操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原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提示: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答案:D3.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观沧海》中描写秋风骤起、海波惊心动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豪情。
(3)古诗中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完整的一句来: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2)属于理解性记忆;(3)是开放性记忆,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答案:(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俄国作家保尔·柯察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书中成功地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为徒。
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
她写的《繁星·春水》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集。
D.《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是一个仗义疏财、有彻底反抗精神的梁山好汉。
提示:A项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和主角的名字混淆了;B项中把猪八戒和沙僧的经历搞错了;D项中的宋江最后招安,说明他并没有彻底的反抗精神。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评估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评估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1.填空:⑴欧阳修是政治家、文学家,晚年号,之一。
⑵本单元我们学的两篇诗文选自《乐府诗集》,它们是和。
⑶曹操是末年、、。
⑷唐朝诗人中“李杜”是指和,“小李杜”是指和。
2.原文填写:⑴《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⑵《陌上桑》中写“行者”和“少年”见罗敷时表情的句子是。
⑶《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概写蔡勉旃的六字是。
⑷《望岳》的颈联是。
3.译句:⑴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⑵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⑶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⑷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⑸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4.《卖油翁》中陈尧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射技的?卖油翁是如何看待陈尧咨高超的高超的射技的?5.《陌上桑》一文第一段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刻画罗敷这个人物的?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6、对这首诗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写”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意思。
B、“闲居”一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一句中的“敲”,传说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一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便由于注重炼籽,故读来回味无穷。
第二部分:(一)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紫绮(qí) 碣石(jié) 飞漱(shù) 曦月(xī)B.决眦(zì) 骊驹(lì) 峭头(qiào) 绝 (xiǎn)C.竦峙(sǒng) 踟蹰(chí) 自矜(jīn) 素湍(tuān)D.岱宗(dài) 家圃(pǔ) 陌上(bǎi) 酌油(zhuï)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
(4分)(1)安:尔安敢轻吾射(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2)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先生是年乃能言( )(3)去:睨之,久而不去(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4)绝:绝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的词性、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以我酌油知之A.忽啼求之B.传一乡秀才观之C.康肃笑而遣之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4.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徐/以勺酌油/沥之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D.有友/某以千金/寄之5.古诗文默写。
(4分)(1),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2)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了一种万籁俱寂的境界的诗句是:,。
(4)牛顿曾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登飞来峰》中类似的诗句是:,。
(5)郦道元的《三峡》中写三峡悬崖高耸特点的句子是:,。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
文章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选自《水经》,《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B卷班级姓名学号得分第一部分(20分)1、给加点字注音(4分)痴()想小憩()匿()笑鹤唳()濯()洗酝酿()骸()骨御聘()2、横线上填字完成词语。
(4分)人听闻径通幽变本加然长逝获益浅心旷神具体而珠联合3、先改正下边广告中的错别字,然后说说你对这一类广告的看法。
(4分)乐在骑中(摩托车广告)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4、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生活十分艰难。
有一次他外出时被一个乞丐跟上了,为了甩掉乞丐,他就说:“老弟,我是教授!”话音刚落,只见乞丐转身就走了。
请问朱自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5、依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分别以“悲伤”和“快乐”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
(不超过60字)(2分),。
6、下面句中横线依次应填写的词语应是()(填序号)(2分)音乐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教育,它的功用在于:人的鉴赏水平,人的性情,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休养,人奋发向上。
A、提高B、净化C、陶冶D、推动7、“110报警台对社会的承诺是:有警必(),有灾必(),有难必(),有求必()。
”括号中依次应填的词是()(2分)A、应、帮、救、出B、出、救、帮、应C、应、救、出、帮D、出、帮、救、应第二部分(40分)一、阅读《羚羊木雕》中语段回答“那只羚羊哪儿去啦产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未给我的。
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苦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A.盯 B.看 C.望)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第七单元检测题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积累与运用(20 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2 分)诵读是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 分)入愠(y in)鸠(ji u)柘(zh 0)溺(n i)8、罔(wdig)邓(d 0ng)鲧(g in)殆(d ci )C>M( c cu)喙(hu i)融(r eng)桓(hu on)0锲(q i)镂(丨cu)埋(y in)盂(y i)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2 分)A、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B、心之官则思•官:器官。
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还没有。
D火齐之所及也•及:达到。
4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温故而知新• 桓侯故使人问之•B、汤熨之所及也• 及其日中如探汤•C、臣是以无请也 .是炎帝之少女.D、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夸父与日逐走 .5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是()(2分)A、日知其所亡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火齐之所及也C.D不亦说乎6.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
(3 分)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
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10个字)(3 分)目前,全球已有85 个国家的2300 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 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
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 。
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 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七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座号: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卷首语: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
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注:满分100分60分钟一基础冲浪一课文积累。
37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
13分康肃忿然..绿潭..曰________ 虽.乘奔御风则素湍良.多趣味属.引凄异沿溯..阻绝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绝绝.生怪柏或哀转久绝.或.以钱币丐之久而.不去不以.疾也而.钱不湿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而康肃笑而.遣之以公亦以.自矜______________而.翁知我以.钱覆其口_______________师无以.应_________________睨之.但微颔之.之春冬之.时卒辇而致之.2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8分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但.手熟尔古义:今义:古不语郎君..古义:今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古义:今义:3按原文默写:14分①<<三峡>>中写山高谷深的句子 ,, .②<<三峡>>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随风直到夜郎西. 千里莺啼绿映红, .,只缘身在最高层. ,一览众山小.④<<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 , ; ,.4对联:2分锦绣山河美,二新手亮相。
2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语大量涌现。
例如“网虫”“烧友”“手机”“精品屋”等等,请你再列举不少两个新词语。
你的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准备起航。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4分言简意该怨天犹人劳禄名幅其实错字:____ _____ _____ _____订正:____ _____ _____ _____四文学放飞。
4分中外文学名著中有许许多多的悲剧形象,他们不幸的身世、悲惨的遭遇让人读后为之落泪,难以忘怀。
请你列举出一个来,并说说他(她)的性格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 恭喜你闯过第一关,获得聪明丹一颗,智慧指数上升100点,继续进吧!!!二阅读探析宫----------熟读多思显神通一阅读《三峡》一文,完成文后问题。
21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读了这段文字,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起李白诗作《早发白帝城》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2、解释带点的词6分(1)夏水襄.陵()(2)略无阙.处 ( )(3)林寒涧.肃()(4)属.引凄异()⑸.良.多趣味( ) ⑹虽.乘奔御风( )3、比较下列加点词,选出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回清.倒影清.荣峻茂d、绝.献多生怪柏沿溯阻绝.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6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最后一段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三峡这样的名胜之处,被人们开发了和开发着,人们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也可能忧虑人类活动对这些名胜的破坏。
请你就此谈一点看法。
(3分).二阅读<<卖油翁>>一文,回答以下问题.15分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2分)2、从全文看,写了两个人物,其实写完全是为了写。
(2分)3、划线的两句从语气和表达效果分别是和。
这两句话自然引出卖油翁“”的结论和的行动。
(4分)4.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词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病》一文,完成文后问题。
17分①寒风呼呼作响。
②骑飞车的小伙子在拐弯处撞倒了一个人。
③这老头怕有七十岁了,穿着臃肿的身子木马似的动了几下才爬起来。
④小伙子慌了。
他自己也伤得不轻――老汉比他还先爬起来。
他似乎被围上来的人群慑住了。
⑤小伙子紧张地张张嘴,还未出声,突然一个彪形大汉冲上来,粗鲁地一把揪住小伙子的衣领吼道:“好哇――你撞了我老爸!他有心脏病,坐骨神经痛,这回去医院照片子检查治疗,你起码得给我五千块!”说完望了望老人。
⑥老人上前说话了:“孩子,让人家走算了。
他像是有什么急事。
小伙子,以后小心点就是了。
你走吧。
”⑦大汉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双死揪着衣领的蒲叶大手,好一阵子才缓缓地松开。
⑧小伙子眼眶湿润了,想说什么但终究颤了颤厚厚的嘴唇,然后推着车子慢慢消失在人群的视野中。
⑨老汉目送小伙子离开后,回过头对叹气不迭的大汉响亮地说:“年轻人啊,做人要有点良心,别为了几个钱就胡乱管人叫爹。
告诉你,老头我今年七十有一,身子还挺硬朗,没病。
有病的是你。
”⑩观众忍不住哄笑起来。
1指出下列各句刻画人物的方法。
(3分)①孩子,让人家走算了。
他像是有什么急事。
小伙子,以后小心点就是了。
你走吧。
__________________②那双死揪着衣领的蒲叶大手,好一阵子才缓缓地松开。
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伙子眼眶湿润了,想说什么但终究颤了颤厚厚的嘴唇。
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老汉对大汉称呼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小说以“病”为标题有什么深层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观众为什么会“观众忍不住哄笑起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说说文中“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伙子“想说什么但终究颤了颤厚厚的嘴唇”,请你描述一下此时小伙子的心理活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恭喜你闯过第二关!祝你考出好成绩!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