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下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
- 格式:pdf
- 大小:229.95 KB
- 文档页数:2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作者:梁怀远母绍霖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究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64例胆囊结石患者,采取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
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
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微创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近年来,随着国人的饮食习惯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城市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成年人发病率高,老年人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
据数据统计[1],男女发病比率约为1:2。
微创保胆取石术[2]借助纤维胆道镜、胆道硬镜、腹腔镜及其它相关设备,在肋缘下行小切口入腹,切开胆囊底,在纤维胆道镜或胆道硬镜的直视下取出胆囊内结石,既保留胆囊及其功能,又取净结石,消除了临床症状,充分体现了“微小创伤”的理念。
现就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64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64例胆囊结石患者,采取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
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2.4±7.7)岁,观察组男12例,女20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4.5±6.9)岁。
临床表现: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厌油腻食物、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或反跳痛。
两组患者入院前均经过B超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
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术[3],在术前准备抗感染、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中年胆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比较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在中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在治疗胆结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微创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两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式在中年胆结石患者中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患者在面临治疗选择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微创保胆取石术微创保胆取石术是一种通过胆道镜技术,将胆结石直接取出的微创手术。
这种手术不需要切除胆囊,因此可以有效保留胆固醇代谢对胆管的影响。
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创伤小。
微创保胆取石术对于中年胆结石患者来说有着独特的优势。
这种手术不需要切除胆囊,避免了术后胆汁淤积和消化功能减弱的情况发生。
术后的疼痛轻,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以较快地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患者的身体创伤也较小,术后的伤口愈合较快,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
微创保胆取石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手术需要在胆道内进行操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对于大型、复杂的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治疗效果可能不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技术,切除患者胆囊的微创手术。
这种手术虽然需要切除胆囊,但对身体的损伤较小,创口更小,术后疼痛较轻,恢复更快。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中年胆结石患者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手术的彻底性和稳定性上。
由于手术将胆囊直接切除,对于胆囊内的结石可以完全清除,减少了结石复发的可能性。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各种类型的胆结石都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治疗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由于手术需要切除胆囊,术后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胆汁分泌和消化功能,需要患者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做一些调整。
由于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进行操作,术后的疼痛可能较重,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要对腹腔进行一定的膨肿和镜下操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和预后【摘要】目的探究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分别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以及预后。
方法随机选取在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经确诊的胆囊结石的患者110例。
根据患者的病情等具体情况将110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61例,对照组有49例。
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小切口的胆囊切除术来进行胆囊结石的治疗。
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方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观察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切口的大小和术中的出血量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3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5例,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无明显差异,即p>0.05。
结论对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进行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且伤口较小,有助于伤口的愈合,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的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胆道镜微创取石术;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疾病,在过去的治疗方法中普遍采用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但是,胆囊切除后所引起的并发症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在更多的人愿意采用保胆取石的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然而学术界关于应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以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问题一直争论。
本研究中对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治疗的干预研究,探究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情况。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胆囊结石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在38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48岁。
有65例患者为单发性的结石,45例患者有多发性的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