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
- 格式:ppt
- 大小:13.70 MB
- 文档页数:26
20例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护理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分析我院开展的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20例。
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住院时间5d。
结论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有利于术中选择最佳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胆囊结石;全麻;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的治疗行胆囊切除并非是最佳选择,保胆取石术对有良好胆囊功能的病例有望成为一种较好替代疗法。
我们在临床中采用术前b超检测胆囊功能和术中腹腔镜直视下对是否适合保胆进行评估,并有选择性地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取得了满意疗效,术后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术后恢复的关键。
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8年至2011年共对2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保胆取石,本组男6例,女14例,术前彩超检查并行高脂餐试验,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内结石为单个或结石数较少(非泥沙样结石),16例为体检发现,4例为首次发病。
行高脂餐试验提示结果良好者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腹腔镜行保胆取石术,术后对症、抗炎治疗护理。
术后随访无胆结石复发。
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常规消毒皮肤制造气腹,经脐周穿刺放入管鞘插入腹腔镜观察,在上腹正中、右上腹、右中腹安放3-4个管鞘,在胆囊底部切开胆囊(切口视结石大小),吸净胆汁后放入纤维胆道镜仔细观察。
确认结石后,用取石网将结石取净,对于嵌顿结石可行内镜下碎石后取出,如果胆囊炎症、水肿明显,有粘连明显,一般不予保胆囊,宜继续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对于拟行保胆的患者,根据胆囊大小和松驰性,选择进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
术毕常规处理胆囊切口、腹壁创口,手术结束。
3 术前护理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作为一项新技术,手术期间患者良好的心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因此,护理工作者要先向患者耐心介绍此项技术在本院的开展情况、典型手术病例、手术所采用的麻醉方法、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术后积极配合会使患者尽快恢复,增进患者信心,尽量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与不安。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87例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87例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17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7例。
对照组采用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对比两者的术后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总费用上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在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也较对照组少。
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术[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2)24-203-02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我国的自然人群中,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可达到10%以上[1]。
胆囊结石成为肝胆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成为困扰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
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胆囊结石方面,胆囊切除术一直被认为是金标准[2],但是其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因此,探索出治疗胆囊结石更好的手术方法成为了临床难以回避的问题。
笔者应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对所在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1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7例。
观察组,男26例,女61例,平均年龄(47.93±2.11)岁,平均病程(4.23±0.31)年,单发结石的有40例,多发结石的有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60例,平均年龄(45.84±1.98)岁,平均病程(4.45±0.53)年,单发结石的有38例,多发结石的有49例。
4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囊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中46例患者通过实施手术治疗后病情均康复,手术持续时间在(55min±10min),手术过程中有少量患者出血、术后出现轻微疼痛不适、一段时间调理后恢复。
术后有2例胆结石复发。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好,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胆囊结石;保胆取石;腹腔镜;胆道镜肝胆外科中以胆囊结石这种疾病最为常见。
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性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随之而来的就是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相对升高。
传统治疗胆囊结石的方式主要是行胆囊切除手术,但是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并发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方式逐渐被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所取代。
本研究随机抽取本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46例患者,全部实施了腹腔镜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
现将具体的研究结果做如下陈述: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46例患者。
男性24例子,女性22例。
年龄8-60岁,平均年龄40.8岁。
结石数≤5枚,胆囊结石直径(3.0±0.9)cm.手术前全部做过磁核爆共振胆管局部造影术(mrcp)确认胆囊存在结石,胆囊根据体位的变化而活动,胆管无增粗现象,肝脏内外的胆管均未发现结石存在。
全部行ect检查,证实胆囊功能正常。
患者进食油脂性食物后胆囊收缩无异常反应。
所有患者无明显的疼痛不适,少量患者仅有右腹部上轻微性疼痛反应,没有黄疸。
1.2 手术适应症①患者仅仅是单纯性的胆囊结石病症,没有并随其他并发症。
②ect结果显示胆囊形态无明显改变,边缘轮廓清晰,胆管收缩正常。
③胆囊壁厚度≤3mm。
④结石直径≤3.0cm,数目≤5枚。
胆结石手术有哪些胆结石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疾病,胆结石的出现不但给我们带来了痛苦而且还会造成对身体的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来治疗胆结石才行,随着我们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高科技应用在治疗胆结石上面,下文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胆结石手术有哪些。
微创保胆取石术:新式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借助高科技产品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先用气腹针经腹部穿刺置入腹腔镜探察胆囊位置、外观及是否有粘连,确认胆囊外部正常后,在肋缘下行2cm小切口入腹,牵引胆囊,在胆囊底切开约0.5cm的切口插入胆道镜,用负压吸引器吸净胆囊内胆汁,同时放入生理盐水冲冼胆囊腔,使视野清晰,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取净胆囊内结石。
最后用胆道镜反复检查胆囊腔内有无细小结石残留,并观察胆汁流入胆囊情况以排除胆囊管内有结石嵌顿。
确定胆囊内无结石后,用可吸收线细心将胆囊分两层缝合,最后再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缺陷:手术疗法会有“盲区”,微小结石不易发现。
创伤大、恢复慢、易复发成为手术治疗的硬伤。
体外震波碎石术:1984年Lauerbwch首先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胆石症。
常用的震波碎石机为EDAP LT-01型,该机由镶嵌在一个抛物面圆盘上的320枚压电晶体,同步发出震波,形成宽4mm、长75mm的聚集区,声压为9×107PZ。
一般采用1.25~2.5次/sec的冲击频率,100%的治疗功率,历时60~75分钟,胆囊内结石便可粉碎。
此外,还采用B型超声实时成象,对结石定位,并监控碎石的过程。
缺陷:体外碎石只碎石不排石,击碎的石头自行排出过程中有可能形成“石街”导致肾功能受影响甚至肾功能完全丧失。
超声波碎石术:在超声波引导下先作经皮胆囊穿刺,然后再扩大穿刺针道并插入胆囊镜至胆囊,在胆囊镜直视下用超声波将结石粉碎,并将粉碎的结石吸出。
术后胆囊内置入气囊引流管。
因该方法在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其确切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胆囊切除术:直接切除胆囊,根除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