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苗山画眉鸟 音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音乐备课簿五年级【下】五年级音乐课教学进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第三单元难忘的足迹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并认识到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多少革命志士献出宝贵的生命。
如果没有前辈们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2.通过欣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感受在残酷的战争中,游击队员们乐观向上革命大无畏精神,和誓与鬼子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聆听《欢欣的日子》,感受特定的年代,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的高兴心情。
了解民族吹管乐器中“管子、笙”的丰富表现力。
4.指导学生用深情、缅怀、激动的情绪,演唱《雨花石》,用乐观、坚定、豪迈的声音来表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课时安排方案第四单元黄土歌谣一、单元目标1.鼓励学生深刻的关心了解大西北广袤的地域文化,引导学生体验感受黄土高坡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西部地区的向往和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
2.聆听《黄土高坡》,体会现代“西北风”民歌表现特点。
通过对民乐合奏《对花》欣赏,体验器乐演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指导学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看风景》《拥军花鼓》,并用陕北的秧歌和锣鼓来表现歌曲。
二、课时安排方案音乐课案例设计音乐课案例设计音乐课案例设计音乐课案例设计第五单元风采亚洲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对亚洲各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和感受亚洲各国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
2.听赏《邮递马车》《龙江阿里郎》,让学生感受朝鲜、日本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演唱《划船曲》《故乡恋情》。
4.通过口风琴演奏《四季歌》,提高学生的口风琴演奏技能,并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感受外国歌曲的旋律特点,培养起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课时安排方案音乐课案例设计第六单元OK夏令营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学校以外的社会大课堂,增长学校内学不到的知识,发现自我,赏识他人,与人共处,感受祖国江山的美丽,激发学习的兴趣。
画眉鸟【教学目标】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过程】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①千声随意移②,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③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一、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今江西人。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
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
二、注释①百啭:指鸟儿好听的叫声。
②随意移:自由地各处飞翔。
③始知:才知道,才明白。
三、赏析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诗的意思是:那时候在林间飞来飞去,随自己喜欢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里翩舞,在万紫千红的山花丛里穿行。
今天才知道关在华美的金笼里,怎比得上树林中的自由欢欣?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诗中最后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四、链接木兰花[宋]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画眉鸟》教学设计第一篇:《画眉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3、能简单的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他用这样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今天我们来学习欧阳修的《画眉鸟》,看欧阳修是怎样表达对自由生活的理解?(板书诗题)(二)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1、学生说出对欧阳修的了解,教师进行补充。
2、写作背景被贬滁州,有感而发。
(三)读诗1、2、3、4、5、自由朗读古诗三遍。
齐读古诗指名读古诗指名背诵默写(四)赏析古诗1、百啭千声随意移,啭:鸟婉转的啼叫。
随意:随自己的心意。
译文:画眉鸟随着自己的心意啼叫。
问:这句诗在写什么?(画眉鸟的啼叫)板书问:从诗句中科看出画眉鸟生活的怎样?(自由自在)板书2、山花红紫树高低。
译文:山林里的话颜色鲜艳,数木高高低低。
问:这是什么描写?(环境描写)板书问:这样的环境让画眉鸟感到怎样?(快乐、美好)板书3、始知锁向金笼听,始知:现在才知道。
金笼:用黄金做的笼子,说明吃喝不愁。
问:“听”现在被锁在笼子里的画眉鸟必须听谁的?(主人)如果不听主人的话会怎样?(被训斥,打骂甚至不给东西吃)“锁”表面上看是说身体被锁在笼子里,实际上是指?(失去自由)板书:生活无忧,失去自由4、不及林间自在啼。
不及:不如。
译文:现在才知道所在笼子的画眉鸟它的叫声不如在生活在山林里的画眉鸟啼叫动听。
诗人把生活在不同地方的画眉鸟的啼叫声进行对比。
问:作者更愿意做生活在哪里的画眉鸟?从而表明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板书:自由快乐)(五)小结诗人曾在朝廷当官,但是却陷于政治斗争。
因此诗人的举止言行必须有所顾忌,处境就像笼中的画眉鸟。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他被人陷害,被贬滁州之际。
此时他才明白,金龙固然待遇优厚,代价却是失去自由和快乐。
所以诗人借画眉鸟来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我是苗山画眉鸟
金鸿为;肖赞红
【期刊名称】《民族音乐》
【年(卷),期】2002(000)003
【总页数】1页(P92-92)
【作者】金鸿为;肖赞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42
【相关文献】
1.专业队伍与突击队伍结合人工捕苗与闸门纳苗结合--山外东大队港养平均每亩投苗33,000尾 [J], 黄群祺;才立臣
2.世界苗胞齐聚万盛"踩山会"r——2018首届世界苗族文化艺术节暨万盛第二十届苗族踩山会纪略 [J], 胡先福
3.籁音绕苗山苗装显忠魂——田野寻访昌宁苗族服饰的色彩与民歌考析 [J], 董剑华
4.舞动的五溪苗风——试评大型苗族舞蹈诗《苗山飞歌》 [J], 黄军
5.我是苗山画眉鸟 [J], 金鸿为;肖赞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画眉鸟教案教案标题:画眉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画眉鸟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张画眉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画眉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画眉鸟的了解程度。
知识讲解:1. 介绍画眉鸟的基本特征,如体形、羽毛颜色等。
2. 介绍画眉鸟的生活习性,如栖息地、食物等。
3.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画眉鸟。
实践操作:1. 提供一些简单的画眉鸟素描示范,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2. 分发画纸、铅笔和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让学生动手尝试画眉鸟。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在画眉鸟的周围添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元素,如花朵、树枝等。
展示和分享:1. 邀请学生将自己的画眉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画眉鸟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3.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供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总结:1. 回顾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的画眉鸟的知识和绘画技巧。
2. 强调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然界的美丽,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准确性、细节表现和创意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这堂课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继续练习绘画画眉鸟。
2. 提供更多关于鸟类的知识和绘画技巧,让学生可以尝试绘制其他鸟类。
3. 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并进行绘画创作。
备注: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教案的具体内容和难度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以上教案适用于小学低年级或幼儿园的绘画课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和改编。
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我是苗山画眉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是苗山画眉鸟》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苗族的传统音乐为素材,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苗族的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基本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苗族音乐的特点和内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苗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苗族的音乐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我是苗山画眉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苗族音乐的特点,如音色、节奏等。
2.学会《我是苗山画眉鸟》的歌词和旋律。
3.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演唱效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苗族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苗族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4.视听结合法:观看苗族音乐的视听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苗族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我是苗山画眉鸟》的曲谱、歌词、苗族音乐的相关资料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苗族音乐的视听资料。
3.乐器:吉他、打击乐器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苗族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苗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苗族音乐的特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我是苗山画眉鸟》,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随后,展示歌曲的曲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音色。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纠正错误。
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我是苗山画眉鸟》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是苗山画眉鸟》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歌曲,选自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苗山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为背景,描绘了画眉鸟在山林间欢快飞翔的情景。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生动,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苗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模仿和创造,对于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苗族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苗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演唱《我是苗山画眉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歌曲背后的苗族文化。
3.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苗山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氛围。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提高歌唱技巧。
4.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练习、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苗山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乐谱:准备《我是苗山画眉鸟》的乐谱,方便学生学习。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苗山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引导学生感受苗山的美丽和独特。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我是苗山画眉鸟》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我是苗山画眉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是苗山画眉鸟》这首歌曲,是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歌曲以苗族传统文化为背景,描绘了苗山画眉鸟的美丽形象,歌词简洁生动,旋律优美动人。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步提高。
但在民族音乐方面,学生可能对苗族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背景的导入和民族音乐特点的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我是苗山画眉鸟》这首歌曲,提高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我是苗山画眉鸟》这首歌曲,了解苗族文化。
2.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苗族音乐特色,如旋律、节奏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苗族文化背景,解析歌曲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歌唱技巧。
4.任务驱动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苗族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苗族音乐。
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演唱,注重苗族音乐特色的讲解。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相互纠正,提高歌唱技巧。
4.课堂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其他学生。
5.任务驱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苗族音乐。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苗族文化背景:介绍苗族的风土人情,突显民族特色。
2.歌曲《我是苗山画眉鸟》:标注歌曲关键词,如旋律、节奏等,方便学生复习。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评价:关注学生的歌唱技巧、节奏感等方面,给予鼓励性评价。
2.学生作业评价: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对苗族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在课堂表现、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评课记录我是苗山画眉鸟时间:2024年10月20日地点:XX小学三年级二班课程:语文教师姓名:杨老师教师介绍:杨老师在教育界有多年教学经验,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她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观课目的:了解杨老师的教学方法,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课堂观察记录:1.教学前的准备:杨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教材,课堂布置整洁有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目标明确:杨老师在课堂开始前,清楚地向学生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学习掌握汉字的读音和写法。
4.教学方法:杨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她采用了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杨老师在课堂上融入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游戏,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她还鼓励学生多做尝试、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6.课堂管理:杨老师在课堂管理方面表现出色,她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并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课堂秩序良好,学生注意力集中。
7.总结归纳:课堂结束时,杨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
她向学生提供了案例分析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8.作业布置:杨老师认真布置了本节课的作业,并对作业内容进行了解释。
她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并提供了辅导时间和地点。
观课总结:杨老师的教学充满活力,她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杨老师的课堂管理有序,学生注意力集中,秩序良好。
通过本堂课的观察,我认为杨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同时,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爱生活的小画眉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画眉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学会欣赏小画眉音乐,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小画眉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2.学会欣赏小画眉音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小画眉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如何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小画眉音乐,让学生听一听,感受一下这种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小画眉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一下这种音乐的背景和历史。
2.学习。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画眉音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下如何欣赏这种音乐。
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小画眉音乐的演奏视频,让学生观看一下,感受一下这种音乐的美妙之处。
3.练习。
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演奏一段小画眉音乐,让他们感受一下演奏的乐趣和挑战。
然后教师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演奏,让他们学会欣赏和理解音乐。
4.总结。
教师向学生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回顾一下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多多练习,多多欣赏小画眉音乐,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五、作业。
让学生回家练习一段小画眉音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然后下节课上来和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小画眉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有所提高,他们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满意。
但是我也发现学生在演奏技巧上还有所欠缺,所以下节课我要加强技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小画眉音乐的演奏技巧和方法。
同时我也要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快乐和幸福。
画眉鸟()小班教案一、活动目标:1、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知道公鸡因贪吃、爱听恭维话导致上当的原因。
2、学习用推理的方法推测并大胆表达公鸡屡次受骗的情节,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二、活动准备:利用多媒体制作:背景图;故事角色、与故事背景相对应的图示、字卡,配乐故事。
三、活动过程(一)回忆A段故事,理解角色特点。
1、前几天,我们已听过《金鸡冠的公鸡》中的第一段,知道了公鸡第一次受骗的经过。
狐狸是怎么引诱公鸡的?谁能来学着狐狸的样子对公鸡唱一唱呢?听了这首儿歌,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2、从公鸡的受骗中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3、公鸡被狐狸抓住以后,它们一路上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呢?(二)根据角色特点,推理故事情节。
1、根据猫与画眉鸟、狐狸的特点,推测情节的发展。
(1)那如果你们是猫和画眉鸟临走的时候,会对公鸡说些什么呢?这次它们交代公鸡时的语气会是什么样的`?(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它又会动什么坏脑筋呢?(3)当狐狸唱完这首赞美诗,公鸡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呢?2、感知并理解公鸡再次受骗的原因。
(1)可公鸡始终不为所动,那如何才能骗到公鸡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只狐狸是如何说的?(2)这次狐狸为什么说“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3、从这儿,你们又发现了公鸡的哪些弱点?4、当狐狸带着公鸡跑回狐狸洞时,公鸡继续“喔喔”地喊救命,谁学着公鸡的口吻来喊一喊?(三)感知三次受骗的过程,归纳公鸡的特点。
按理说,公鸡受狐狸骗过两次后,应该不会再上当了,可事情到底是如何的呢?请小朋友继续往下猜一猜。
1、你们想,公鸡已经受骗两次了,猫和画眉鸟更加担心了,所以它们临走的时候又会如何对公鸡说呢?从猫和画眉鸟三次关照公鸡的语气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又一次来到了窗子下面,它可能会故伎重演,于是把前两次唱的歌又对着公鸡摇头晃脑地唱起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画眉鄂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小画眉”、“唱歌”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小画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运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开展情景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体验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画眉的可爱。
3. 学习小画眉唱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如小画眉的唱歌技巧。
3. 培养学生将课文内容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料。
3. 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画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画眉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小画眉的可爱。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3)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小画眉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喜爱?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运用生字词编故事,巩固记忆。
4. 课堂练习:(1)填空练习:小画眉____,唱出了美妙的歌声。
(2)连线练习:将生字词与课文中的描述进行对应。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3)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并练习生字词。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小画眉》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小画眉》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歌词。
2. 通过学习《小画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画眉》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2. 歌曲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画眉鸟的形象。
3. 音乐表现手法和演唱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小画眉》的旋律、歌词和节奏的学习与演唱。
2. 教学难点:音乐表现手法和演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图片,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歌曲学唱:教唱《小画眉》,让学生跟唱并体会歌曲的优美旋律。
3. 歌词解析:解读歌曲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画眉鸟的形象。
4. 节奏讲解:讲解歌曲的节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演唱。
5. 音乐表现:教授音乐表现手法,如音量、音色、情感等,并让学生在演唱中实践。
6. 演唱练习:分组或集体演唱,纠正发音和姿势,提高演唱效果。
7. 创编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对歌曲进行改编或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
8.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小画眉》,并掌握其旋律、歌词和节奏。
2. 学生能理解歌曲歌词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画眉鸟的形象。
3. 学生能运用音乐表现手法,如音量、音色、情感等,进行演唱。
4. 学生能积极参与创编活动,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法:让学生分组或集体演唱,通过实践提高演唱能力。
4. 创编法: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对歌曲进行改编或创作。
我是苗山画眉鸟-辽海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苗族音乐文化,理解苗族画眉鸟的寓意和意义。
2.能听懂并区分画眉鸟的音乐节奏并通过乐器模拟。
3.能够合唱《我是苗山画眉鸟》这首歌曲并了解歌曲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学习团队合作,培养集体意识。
二、教学重点1.节奏模拟乐器的演奏。
2.合唱《我是苗山画眉鸟》。
三、教学难点1.辨识和模拟画眉鸟的音乐节奏。
2.合唱部分的旋律记忆和节奏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苗族画眉鸟的音乐、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苗族文化,让学生对画眉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同时学生也可以提前体验画眉鸟的音乐节奏。
2. 探究环节(1) 学唱《我是苗山画眉鸟》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我是苗山画眉鸟》的合唱曲目,教唱歌曲,逐步熟悉歌曲整体,并先从齐唱开始。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和主题,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分成两个小组点唱进行比试,最后表演出来。
(2) 学习画眉鸟的节奏乐器让学生看看在苗家族群中,画眉鸟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和意义,同时使用乐器模拟画眉鸟的音乐节奏,例如铜鼓、木鼓、龙骨和竹排。
3. 实践环节在分组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学习分组合唱《我是苗山画眉鸟》。
同时,一方面引导学生娴熟掌握画眉鸟的音乐节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合唱的形式让学生逐渐理解歌曲传达的主题和情感,从而更好地发挥音乐的表现力。
4. 总结评价环节教师查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分组进行集体评价和互评,展示每个小队的合唱并给出评价建议。
同时也鼓励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音乐经验,互相学习和提高。
五、延伸拓展1.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请来有苗族文化背景和音乐教育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苗族文化。
2.可以通过制作视频或录音等方式,让学生在家练习歌曲和乐器模拟,并进行在线互动和交流。
3.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或社区的音乐团队进行联谊活动等形式,丰富学生的音乐社交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苗族画眉鸟的文化背景和音乐特点,并通过合唱和乐器模拟来增强学生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力。
我是苗山画眉鸟-辽海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学期音乐课程中的一节课,课程名称为《旋律和节奏》。
学生已经在前几节课中学习了音乐基础理论,包括乐符、节拍、音程、调式等。
本课程将学习旋律和节奏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二、教学目标•理解旋律和节奏的概念及其联系。
•能够唱出苗山画眉鸟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提高学生的听觉和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旋律和节奏的联系。
•难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表达旋律和节奏。
四、教学准备•讲台和音乐播放设备。
•课件:苗山画眉鸟歌曲的乐谱、歌词、音频等材料。
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播放苗山画眉鸟的音频,询问学生有没有听过这首歌曲,是否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
2.学习苗山画眉鸟的歌曲旋律和节奏1.分发苗山画眉鸟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跟着乐谱读唱歌词,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教师在讲台上演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跟着唱。
3.让学生分组练习唱歌,边唱边指导他们正确表达旋律和节奏的联系。
3.学生练习和表演1.让学生分组练习唱歌,边唱边指导他们正确表达旋律和节奏的联系。
2.随后,让学生在讲台上表演唱歌。
教师可对表演进行点评。
4.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旋律和节奏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进行感性体验和总结。
六、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苗山画眉鸟的歌词、旋律和节奏,并在家完成练唱任务。
同时,让学生自己寻找一首具有明显旋律和节奏联系的歌曲,学习并分析其中的旋律和节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旋律和节奏的联系,通过苗山画眉鸟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概念。
在课程设计上,重点把握了唱歌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唱歌来感受旋律和节奏联系的真实感受。
但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教学过程中要多点评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准确表达旋律和节奏的联系。
户外画眉音乐教案第一节,音乐的起源和意义。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在古代,人们通过击打木鼓、吹奏笛子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还可以传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现代社会,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陪伴人们度过快乐的时光,也可以在人们心情低落的时候给予他们慰藉。
在户外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户外的环境会为音乐增添一份生动和活力,使人们更加投入到音乐中去。
因此,户外音乐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二节,户外音乐教学的意义。
户外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的音乐作品。
同时,户外音乐教学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户外音乐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户外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绿草茵茵的草地和清澈的溪流,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愉悦的感受,使他们更加投入到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去。
因此,户外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三节,户外画眉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户外画眉音乐教学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创作和自然环境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在户外画眉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的内容和方法:1. 初步了解画眉音乐,在户外的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画眉音乐的起源和意义,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画眉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创作画眉音乐作品,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富有情感和生动的画眉音乐作品。
3. 演奏画眉音乐作品,在户外的环境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画眉音乐作品的演奏,让他们更好地感受画眉音乐的魅力。
五年级下册音乐《我是苗山画眉鸟》教案【课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甜美的声音、饱满的热情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激发培养同学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与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b3音。
【教学过程】
一、导学案:
1、课前预习了解苗族的风俗、苗族文化。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3、歌曲的曲谱中出现了哪些音乐记号?
二、基本练习(唱准b3音,感受苗族歌曲的特点。
)(1)2/4 5 3 ︳1- ︳3 1 ︳2- ︳b3 2 ︳1- ︳
(2)2/4 5 3 ︳1- ︳b3 1 ︳2- ︳
三、导入:
同学们,对苗族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苗族歌曲《我是苗山画眉鸟》。
四、反馈:学生汇报对苗族风土人情的了解。
五、歌曲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的拍子有什么特点?(2/4、3/4拍的变拍子)
3、节奏练习:2/4 3/4 x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4、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自由视唱歌谱,唱准b3音。
5、用lu模唱歌曲旋律。
6、有感情的填唱歌词,注意滑音。
7、教师请学生观看苗族舞蹈视频。
8、学生自行创编舞蹈动作即兴表演。
9、汇报展示。
六、教师小结: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
今天,我们只是了解了其中的一个民族,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们还会了解得更多!
七、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我是苗山画眉鸟》是一首具有苗族风格的儿童歌曲,在歌谱中出现了倚音、下滑音,还有降3音,学生掌握的较准确。
在表演舞蹈的环节中,也充分的显示了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