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二章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25 MB
- 文档页数:38
实验七杀菌剂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抑菌圈法一、实验目的掌握抑菌圈法测定杀菌剂的生物活性的方法及步骤。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采用抑菌圈法来测定杀菌剂的生物活性。
抑菌圈法是利用杀菌剂在琼脂平板上产生的抑菌效果来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
通常,将杀菌剂溶液滴加到琼脂平板上,使其均匀地分布在琼脂上。
然后,将含有细菌培养物的琼脂平板放入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在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平板上是否出现了抑菌圈,并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来评估杀菌剂的生物活性。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显微镜2.恒温箱3.滴定管或移液管4.琼脂平板5.细菌培养物6.杀菌剂溶液四、实验步骤1.准备琼脂平板。
将琼脂平板置于恒温箱中,加热至溶化状态后取出,待其稍微冷却后均匀地倒入培养皿中。
2.滴加杀菌剂溶液。
将杀菌剂溶液滴加到琼脂平板上,并用移液管在平板上转动,使杀菌剂均匀地分布在琼脂上。
3.检验杀菌剂效果。
取一定量的细菌培养物,将其在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
4.培养细菌。
将含有细菌培养物的琼脂平板放入预先恒温箱中,设置合适的温度和培养时间。
5.观察抑菌圈。
在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出琼脂平板,用显微镜观察平板上是否出现了抑菌圈。
6.测量抑菌圈直径。
使用直尺或量角器等工具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并记录结果。
五、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技术,以避免细菌污染。
2.滴加杀菌剂溶液时要均匀并轻柔,以保证杀菌剂能充分分散在琼脂平板上。
3.培养细菌时要控制好温度和培养时间,以确保细菌能够充分生长。
4.观察抑菌圈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放大倍数,以免错过细小的抑菌圈。
5.测量抑菌圈直径时要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六、实验结果处理根据实验所得的抑菌圈直径数据,可以通过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来评估杀菌剂的生物活性。
较大的抑菌圈直径通常表示杀菌剂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反之则表示其抑菌效果较弱。
可以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杀菌剂的生物活性。
七、实验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抑菌圈直径结果,可以对杀菌剂的生物活性进行分析。
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生长速率法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基本原理:琼脂平板培养法是在融化的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杀菌剂,制成含梯度浓度药剂药剂的培养基平面,再在平面上接种病原菌。
以病原菌生长速率为指标评价药剂的毒力。
病原菌生长速率通常采用在一定时间内病原菌生长的菌落直径大小(即扣除接入病原菌菌落直径)表示,也可用菌落达到一定直径所需时间表示。
在测定中一定要同时设置不加药剂和只加药剂配置时的溶剂和助剂的空白对照,用于在计算毒力时溶剂和助剂对结果的影响。
该方法尤其适合在琼脂培养基上能够沿水平方向有一定生长速率且菌落接近于圆形的病原真菌或者在液体培养基中能够迅速培养的病原细菌。
三、实验步骤1,菌碟制备:以小麦赤霉病菌作供试菌株,取灭菌培养皿一套,分别加入已融化的马铃薯培养基17ml制成平板。
取已经活化的小麦赤霉病病原菌菌种一支,在培养皿中央分别接入赤霉病病原菌,置于25C恒温箱内倒赔84h后,用内径为5mm的打孔器沿菌落外周处打一周,制成菌碟。
2,含梯度浓度药剂平板的制备(1)药剂浓度处理设置处理药剂浓度为 0、0.125、0.25、0.5、1和2ppm,每处理3个重复。
(2)制备药剂母液用分析天平称取0.01g多菌灵原药,先加入到1ml 0.1mol/L盐酸水溶液中,再加9ml灭菌水,摇匀,制成1000ppm的母液(3)制备对照平板用量筒分别量取50ml培养基均匀家去到3个灭菌的培养皿中,制成对照平板(4)制备药剂浓度梯度在灭菌的三角瓶中用移液器先加入180ul母液,再用量筒1量取90ml培养基加入到三角瓶中,摇匀,用已灭菌的量筒2量取45ml 摇匀然后加入到无菌培养皿中,制成2ppm的含药平板,并标注。
以此重复上述过程,制成1ppm、0.5ppm、0.25ppm、0.125ppm的含药培养基平板。
3,接菌、培养和结果调查用接种针分别在含药培养基平板中央接入菌碟(气生菌丝朝上),每皿一个菌碟,在25度恒温箱内倒置培养72h,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每皿菌落的直径。
杀菌剂测定标准引言杀菌剂是一种用于防治病原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为了确保农产品安全和食品卫生,必须建立一系列的杀菌剂测定标准,以便监测和控制使用杀菌剂的数量和质量。
杀菌剂测定的重要性杀菌剂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过量或不适当的使用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杀菌剂测定标准非常重要。
食品安全杀菌剂残留在食品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的杀菌剂测定标准能够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过量残留。
环境保护如果杀菌剂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土壤和水源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通过建立测定标准,监测和控制杀菌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业可持续发展合理使用杀菌剂有助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增产。
杀菌剂测定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农民选择和正确使用合适的杀菌剂,提高农作物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杀菌剂测定标准的制定过程1. 收集相关信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杀菌剂测定标准,需要首先收集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
这些信息包括杀菌剂的毒理学特性、残留分析方法、最大残留限量等。
2. 确定测定方法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对杀菌剂进行定量分析。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
在选择方法时,需要考虑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重复性等因素。
3. 确定最大残留限量最大残留限量是指允许产品中残留的最高杀菌剂浓度。
确定最大残留限量需要综合考虑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等因素。
一般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最大残留限量的值。
4. 制定标准文件根据确定的测定方法和最大残留限量,制定详细的标准文件。
标准文件应包括测定方法的详细描述、结果解释方法、标准样品的准备方法等内容。
杀菌剂测定标准的应用1. 监测工具杀菌剂测定标准提供了监测工具,用于检测和监测食品中的杀菌剂残留情况。
这些监测工具可以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监管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2. 产品质量控制杀菌剂测定标准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控制产品的质量。
杀菌剂生物活性测定-生长速率法一、实验原理将不同浓度的药液与融化的培养基混合,制成带毒培养基平面,在平面上接种病原菌,以病菌生长速度的快慢来判定药剂毒力的大小。
病菌生长速率可用两种方法表示:①一定时间内菌落直径的大小;②菌落达到一定直径所需的时间。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试验要基本掌握杀菌剂室内(离体)活性的生物测定操作技术,掌握杀菌剂毒力回归曲线的制作及LC50的求解。
三、实验材料1.供试药剂:70%甲基托布津 2.供试病原菌:苹果炭疽病菌3.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10g(或琼脂条18g);自来水10 00 mL;pH自然偏酸(5-6)制作方法:选择质量较好的马铃薯,削皮,去芽眼,切成薄片,称取200g,加自来水1000mL,煮沸后改小火煮30min(直至马铃薯片呈半透明状),然后用4层沾湿纱布过滤,滤液用水补足至1000mL。
再加入琼脂10g,用玻棒搅拌使其溶解(可适当加热)后加入葡萄糖20g,搅匀,再补足水1000 mL,最后分装于试管(用于接斜面)或三角瓶(250mL三角瓶盛约150mL培养基),用无菌封口膜封好灭菌备用。
采用湿热灭菌法,121℃下保持30min。
4、实验器材:φ90cm的培养皿(72个),PDA培养基,1mL移液管(10个),酒精灯,10mL具塞刻度试管(10个),接种针(4个),超净工作台(2台)。
四、方法与步骤1.菌种准备实验室准备有菌源,在生测前一个星期请自行转接。
对菌种的要求:病原菌应容易培养,菌丝生长快速、整齐,产生孢子缓慢;菌丝最好在培养基平面上呈平伏放射状生长(有利于结果的测量)。
在φ90cm的培养皿中,倒入约10-15mL PDA。
从培养皿或者斜面培养基上取一块病菌,放在培养皿中间,于26℃下培养(3-7d)备用。
2.药液准备将供试药剂70%甲基托布津用无菌水分别稀释成800、400、200、100、50、25mg/L 六个浓度的药液。
第一单元: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1.杀菌剂生物测定(Bioassay of fungicides)利用病原菌或感菌生物体对杀菌剂的反应,来确定杀菌剂效力(毒力,药效)的农药生物测定。
2.杀菌剂的毒力测定方法(1)基于离体平板培养的毒力测定方法(2)活体测定法(3)组织筛选测定法(1)基于离体平板培养的毒力测定方法①孢子萌发测定法原理:在载玻片或平板上,通过滴加、喷施等方法将药液施于其上,然后滴加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经过一定时间培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的萌发率。
一般在低倍镜下,每处理随机检查200个孢子。
毒力越大的药剂,孢子萌发抑制率也越大。
%100⨯=检查孢子数萌发孢子数孢子萌发率%100-⨯=对照萌发率处理萌发率对照萌发率孢子萌发抑制率(1)基于离体平板培养的毒力测定方法②抑菌圈法此法先将病原菌孢子或菌丝的悬浮液与培养基混匀,待混合物冷却后,在培养基表面利用各种方法(管碟法、滤纸片法、孔碟法)使药液和培养基接触,培养一定时间后,由于药剂的渗透扩散作用,施药部位周围的病原菌被杀死或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产生抑菌圈。
毒力越大的药剂,抑菌圈也越大。
该方法所用药剂需有较好的水溶性。
(1)基于离体平板培养的毒力测定方法③生长速率测定法此法的原理是趁热在培养基中加入药液,混合均匀后冷却,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将病原菌接入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央,经过一定时间培育后观察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情况。
毒力越大的药剂,菌丝的生长越缓慢。
此法多用于不产孢子或产孢子量少而菌丝较密的真菌。
病原菌生长速率的表示方法有2种:①菌落达到一定大小所需的时间;②单位时间内菌落的直径大小。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重复性好。
但对病原菌要求严格,病菌易于培养,生长较快且边缘整齐,产孢子缓慢;供试药剂遇热不易分解。
(1)基于离体平板培养的毒力测定方法④对峙培养法将天然提取物及病原菌同时放在同一个有培养基的培养皿的两边,经过一定时间培育后观察菌丝生长的情况。
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生长速率法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基本原理:琼脂平板培养法是在融化的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杀菌剂,制成含梯度浓度药剂药剂的培养基平面,再在平面上接种病原菌。
以病原菌生长速率为指标评价药剂的毒力。
病原菌生长速率通常采用在一定时间内病原菌生长的菌落直径大小(即扣除接入病原菌菌落直径)表示,也可用菌落达到一定直径所需时间表示。
在测定中一定要同时设置不加药剂和只加药剂配置时的溶剂和助剂的空白对照,用于在计算毒力时溶剂和助剂对结果的影响。
该方法尤其适合在琼脂培养基上能够沿水平方向有一定生长速率且菌落接近于圆形的病原真菌或者在液体培养基中能够迅速培养的病原细菌。
三、实验步骤1,菌碟制备:以小麦赤霉病菌作供试菌株,取灭菌培养皿一套,分别加入已融化的马铃薯培养基17ml制成平板。
取已经活化的小麦赤霉病病原菌菌种一支,在培养皿中央分别接入赤霉病病原菌,置于25C恒温箱内倒赔84h后,用内径为5mm的打孔器沿菌落外周处打一周,制成菌碟。
2,含梯度浓度药剂平板的制备(1)药剂浓度处理设置处理药剂浓度为 0、0.125、0.25、0.5、1和2ppm,每处理3个重复。
(2)制备药剂母液用分析天平称取0.01g多菌灵原药,先加入到1ml 0.1mol/L盐酸水溶液中,再加9ml灭菌水,摇匀,制成1000ppm的母液(3)制备对照平板用量筒分别量取50ml培养基均匀家去到3个灭菌的培养皿中,制成对照平板(4)制备药剂浓度梯度在灭菌的三角瓶中用移液器先加入180ul母液,再用量筒1量取90ml培养基加入到三角瓶中,摇匀,用已灭菌的量筒2量取45ml 摇匀然后加入到无菌培养皿中,制成2ppm的含药平板,并标注。
以此重复上述过程,制成1ppm、0.5ppm、0.25ppm、0.125ppm的含药培养基平板。
3,接菌、培养和结果调查用接种针分别在含药培养基平板中央接入菌碟(气生菌丝朝上),每皿一个菌碟,在25度恒温箱内倒置培养72h,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每皿菌落的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