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9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最新】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下图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③点在纬线上的距离是2220km。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④点的经度约为( )A.140°E B.120°EC.40°W D.60°W2.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2倍,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 )A.为原图的1/4 B.为原图的3/4C.为原图的1/9 D.为原图的8/9中国将建烟台到大连的海底真空超级高铁,最高时速达1000千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高铁第一。
真空管道运输技术是超级高铁在真空管道中运行,车厢像一个胶囊,被放置于几乎没有摩擦力的真空管道中,像炮弹一样被发射至目的地。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真空管道超级高铁在理想情况下最高可以达到时速6500千米,以此速度,从北京(116°E)到纽约(75°W)估计需要约(cos40°≈0.8)A.半小时B.2小时C.4小时D.6小时4.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纽约,最适宜的飞行路径是A.一直向东飞B.一直向西飞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龙山位于虎山的西北方约3km处B.龙山比虎山高至少200mC.甲、乙两村都位于山地的向阳坡D.桥梁所在地是图示区域内海拔最低的点6.有关图中白水河及其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来自甲村的污水不可能污染到乙村B.白水河的干流大体上由东北流向西南C.站在虎山的山顶,看不见白水河干流上的桥梁D.图中的河流水源最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读世界某区域水系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7.图中乙阴影可能为A.山脉B.裂谷C.河流D.海洋8.图中季节河的汛期最有可能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江苏高二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读下面的四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A.4444千米B.3333千米C.2222千米D.1823千米【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3】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60°N,80°E B.60°S,100°EC.30°S,100°E D.60°S,80°W3.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问题。
【1】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A.1:30 000B.1:2 000C.1:40 000D.1:20 000【2】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A.1倍B.2倍C.3倍D.4倍4.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A.山地B.丘陵C.低缓高原D.平原【2】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A.50米B.90米C.155米D.220米【3】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A.由西北向东南B.由西向东C.由东南向西北D.由东向西【4】在N点()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D.两村都无法看到5.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3.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选项涂黑,不要写在第I卷上。
第II卷试题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2.下列关于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基础上进行划分的B.区域是人们根据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在其开放性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的C.区域是由人们进行划分的,主观性很强,无论按什么指标划分,其结果大致相同D.人们划分区域是为了了解各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3.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4.关于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热条件好,适宜种植棉花、甜菜B.一年两熟到三熟C.西部草原分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D.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5.读下列甲、乙两图,有关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降水量多,洪涝灾害频发B.乙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C.甲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乙地农业生产易引发土地盐碱化日本株式会社久保田是日本最大的农机制造商,在我国成立了多家农机生产、销售和服务企业。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学附属学校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是“某城市某日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及该日不同时段的气温垂直分布情况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根据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判断该日的主要风向是A. 东南风B. 西北风C. 东北风D. 西南风10. 观察该日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哪个时段最不利于该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A. 甲B. 乙C. 丙D. 丁参考答案:9. D 10. C9. 根据图示指向标可判断西南部单位距离污染物浓度变化大,应接近污染源;向东北部污染物浓度变化小,说明污染物主要向东北方向扩散,由此判断当地盛行西南风。
故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但以错选成C答案。
解题关键是通过等值线的分布准确判断污染源的位置。
10. 近地面乙、丙图出现逆温现象,下冷上热,空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丙图逆温层最厚,故C正确。
2. 下图为沿某岛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36~37题。
36.该岛屿可能是()A.台湾岛B.马达加斯加岛C.加里曼丹岛D.海南岛37.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背风地带B.海拔较高C.受沿岸寒流影响D.距海较远参考答案:B A3.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9~10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10、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参考答案:A B4.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部分资料统计表(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23.在此时期内,导致该地区粮食平均亩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每年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24.目前,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 B.岩层下陷严重 C.风沙危害严重 D.石漠化严重参考答案:23.B 24.A试题分析:23.分析表中数据信息可知,该地10年来森林覆盖率下降,耕地面积上升,所以其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毁林开荒导致。
江苏高二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中五城市地理坐标为:①北京(40°N,116°E)②新加坡(1°N,104°E)③伦敦(52°N,0°)④纽约(41°N,74°W)⑤巴西利亚(16°S,48°W),据此回答下题。
1. 读图可知A.此图是东西半球示意图B.北京位于伦敦的西南方向C.任意一天伦敦比纽约先迎来黎明D.新加坡到北京直线距离大约为3950 km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温泉到乙村的直线距离约1.8千米B.山脉的主体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C.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可能为550米D.甲丙间小路比乙丙间小路坡度更缓【2】图示地区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经济发展水平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C.对台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需要防范D.利用地热资源可以发展休闲生态旅游3.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
下图为中纬度某地区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位于北半球阳坡B.甲乙位于南半球阴坡C.丙丁位于北半球阳坡D.丙丁位于南半球阳坡【2】图中戊点的地形可能是A.天坑(塌陷形成的洼B.鞍部C.山顶D.陡崖地)4.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长度1 432公里)工程正式通水。
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2】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5.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纵坐标只标记了气温数值,未标记降水和蒸发数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外…………○…………线考号:___________○…………内…………○…………线★启用前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XXX 附中9月月考卷地理必修三(文科)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读“2014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各地纬度差异大 C .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D .各地经度差异大2.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A .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B .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C .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D .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3.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是指: A .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B .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开发和利用亚马孙雨林资源C .全球生态环境效益显著D .是人类的木材生产基地GIS 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
回答下列各题。
4.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5.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外…………○…………内…………6.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RS)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数字地球 7.利用此项技术可( )A .分析水灾损失B .获得森林分布信息C .分析矿产种类D .确定矿产储量2012年10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它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
江苏省2021版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9题;共40分)1. (4分) (2018高二上·林芝期末) 区域发展包括初期—成长—转型—再生等不同阶段。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B . 转型阶段,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减弱,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C . 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D . 再生阶段,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2)区域发展从初期到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A . 不协调→协调→不协调B . 不协调→协调C . 协调→不协调D . 协调→不协调→协调2. (4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
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
(1)“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①地势平坦②光照资源丰富③降水丰沛④灌溉水源充足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2)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A . 游牧畜牧业B . 牧场畜牧业C . 旱作农业D . 水田农业(3)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3. (6分) (2017高二下·绵阳开学考) 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交替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A . 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B .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 . 棉花→亚麻→桑蚕丝→剑麻D .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4. (6分) (2019高三下·临海月考)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海拔高度。
江苏省金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西,制造业的“西进运动”逐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池区机器人大量使用,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④减缓企业用工荒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西进运动”可以(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4.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2021年11月28日记者从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获悉,位于胶东半岛的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近日完成所有预期试验,主汽轮发电机各项性能和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标志着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成功(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核能资源丰富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除发展核电产业外,山东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A.地热B.天然气C.风能D.太阳能牛肝地是指在红层分布区,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力的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被侵蚀,红色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的红色荒漠景观。
下图示意广东省南雄盆地红层荒漠化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图示区域植物群落类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多的是A.常绿阔叶林B.马尾松林C.次生灌丛D.草丛8.下列对牛肝地进行生态恢复的措施中,合理的有①封山育林②退牧还草③退耕还林④把水平梯田修成坡耕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
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48分)1. (4分) (2018高一下·赣榆期中) 下图中“*”表示某国人口年龄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是()A . 0-14岁人口比重约为45%B . 15-64岁人口比重约为58%C . 65岁以上人口比重约为50%D . 0-14岁人口比重最大(2)该国突出的人口问题是()A . 劳动力不足,人口严重老龄化B . 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原始型C . 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增长较快D . 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总量逐渐减少2. (6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
有关甲、乙两国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甲乙两国均老龄化严重B . 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影响C . 甲为中国,乙为印度D . 乙国更具备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3. (4分)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A .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 .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 .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 .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4. (6分) (2016高三上·赣州期末) 图为我国冬小麦主产区6月份成长过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 降水较少,不利生长B . 旱灾频发,影响生长C . 纬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差D . 地势较高,温度较低(2)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西部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A . 人均耕地面积少,收割时间短B . 采用机械化收割速度快,可晚一点收割C . 外出打工人员多,劳动力短缺D . 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5. (2分)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题。
2021年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 (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二战后,因非洲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二成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的大洲。
考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
右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1%B.1.5%C.4%D.3%3.④国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种模式 ( )A.“高-高-低”B.“高-低-高”C.“低-低-低”D.“高-高-高”4.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B.实行计划生育C.鼓励生育和接纳移民D.加大教育投入【答案】2.B3.A4.C【解析】试题分析: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从图表知:③国出生率为3%、死亡率为1.5%,所以B正确。
3.依图标分析,④国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因此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A正确。
4.①因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老龄化问题严重,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应鼓励生育和接纳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C项正确;①国人口问题多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地方医疗卫生事业水平高,人们受教育程度高,A和D错;实行计划生育是因出生率过高,B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途径。
5.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 ( )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一下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灾害、政治变革、国家政策、经济因素及宗教等,但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A项正确。
考点:一下人口迁移的因素。
6.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B.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大于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C. 由于人口合理容量难以确定,所以对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没有什么意义D.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少,不会超过人口合理容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人口合理容量考虑的是地球适合养活多少人,即“最佳人口规模”,A正确;小于该地区环境容量(人口最大值),B错;发达国家有很多稠密区已超过人口合理容量,D错;人口合理容量在某一时期具有相对确定性,可保证人生活得更舒适,故C错。
江苏高二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高温多雨且土壤贫瘠2.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文④植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水源充足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C.河谷地区热量较好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3.下图为英国和日本示略图。
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英国和日本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国都是岛国,因此都多火山、地震B.两国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英国起步早,高新工业发达C.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是季风气候D.两国工业布局都以“临海型”为主4.20世纪的年代未“大跃进”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提出了“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据此回答下题。
以上做法与哪种人地关系思想相一致 (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C.人地伙伴论D.和谐发展论5.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A.防风固沙B.吸烟滞尘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2】造纸产业链条 ()A.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D.能推动沙柳的种植6.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A.沙尘暴频度减少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7.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