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画出来的
- 格式:pptx
- 大小:11.95 MB
- 文档页数:94
汉字的造字方法这篇作文
一提到汉字的造字方法,真的挺有意思的!你知道吗,最早的汉字其实是画出来的,就像画个太阳就是“日”,画个月亮就是“月”,这种就是象形字,看着字就像看到了实物,特别直观。
不过,象形字也不是万能的,有些复杂的概念怎么办呢?这时候,就有了指事字和会意字。
指事字就像个小箭头,告诉你这个字表示的是啥,比如“上”和“下”,一看就知道方向了。
会意字就更牛了,把几个象形字或者指事字拼在一起,就能表示一个全新的意思,比如“休”字,就是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多形象啊!
然后咱们来说说形声字,这可是汉字里的一大创新。
形声字就是一半表示意思,一半表示读音的。
比如“湖”,左边的“氵”表示它是水相关的,右边的“胡”就表示它的读音了。
这种字真的太好学了,一边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一边还知道怎么读,简直太方便了!
汉字造字方法还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他们看到天上有云,就造了“云”字;看到水里有鱼,就造了“鱼”字。
这些字不仅记录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
情感。
所以,每次看到汉字,我都觉得特别亲切,它们就像是我们和古人之间的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说文解字—汉字的造字规律目 录象形字:用图画来造字会意字:“拼积木”造字法指事字:给象形字加上标签形声字:超厉害的造字法CONTENTS0102030405因形求义:解密汉字的方法象形字:用图画来造字01象形:汉字是画出来象形,是用画画的方式造字。
象形字,和事物的“形”体一定要“像”。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先生是这样讲解“象形”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太阳圆圆的,非常明亮,仿佛有无尽的光明洒向大地。
因此,古人造日的时候,画一个圆圈,来描绘太阳的形体;中间加上一点 ,表示太阳的光芒。
《说文解字》说:“日,实也”,太阳的光芒是充实饱满的。
月有阴晴圆缺,和太阳相比,“缺”的状态是月亮独有的特点。
因此,古人造月的时候,画一个弯弯的月牙 ,来描绘月亮的形体。
参考日月的形象,造出 、 的过程,叫作“取象”。
取象有两个最重要的来源,“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低下头,看看自己,从我们的身体中选取图像来造字;抬起头,眺望世界,从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选取图像来造字。
简单来说,就是画出自己,画出世界。
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脑袋的象形。
无论是头发、面孔,还是眼睛,都清晰可辨。
这个字是甲骨文中的“首”,也就是脑袋的意思。
在近取诸身以外,古人还远取诸物。
他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把自己好奇的目光,投向了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在象形字中,有天文地理,有花草树木,有日用器皿,有饮食服饰,还有各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象形字就是要把事物形体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可以说,象形字用图画的方法,记录了丰富而美丽的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甲骨文在描绘物象的时候,非常注重展现它们的特点,从而进行有效地区别,比如说,牛角向上,羊角向下,就是凸显了牛羊的特点。
图画与背景不是所有的事物画成字时都容易识别。
有些东西,即使你画出了它的样子,别人也不认识。
这个是什么?光描绘事物本身不行,有时还需要把它的背景画出来。
比如这个方块,它的背景其实是一个房子—— 。
文档标题:揭秘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原来这么有趣!正文:嘿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写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就用咱们小学生的语言,给大家简单概括一下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保证你们听了之后,会觉得原来汉字这么有趣!首先,咱们得穿越回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的人可不会像我们这样写字,他们都是在石头上、兽骨上画画。
这些画呢,就是汉字的最早形态,我们管它叫“甲骨文”。
想想看,是不是觉得古人好聪明,用画画来记事情!1. 甲骨文:画出来的字甲骨文就是最早的汉字,那时候的字,基本都是照着东西的样子画的。
比如“鱼”字,就是一条鱼的简笔画,“马”字就像一匹马的头。
这些字,我们现在看起来可能有点儿复杂,但那时候可是很实用的哦!2. 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字后来,人们开始在青铜器上刻字,这些字就叫“金文”。
金文比甲骨文规范了一些,但还是挺像画画的。
那时候的字,都是又大又粗,因为是要刻在硬邦邦的青铜器上嘛!3. 小篆:字开始变瘦了再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他下令全国都要用一种字,这就是“小篆”。
小篆的字形比金文瘦了很多,看起来也整齐多了。
就像我们写字,从幼儿园的大胖字,慢慢变成了现在这样规规矩矩的字。
4. 隶书:更方正的字汉朝的时候,隶书流行起来。
隶书的字形更方正,笔画也更简洁。
就像我们长大了,写字也要规规矩矩的,不能像小时候那样随便画了。
5. 楷书:我们现在写的字到了楷书,这就是我们现在写字的样子啦!楷书字形端正,笔画清晰,写起来既好看又好认。
我们现在学的汉字,大部分都是楷书的样式。
6. 行书和草书:快写的字除了楷书,还有行书和草书。
这两种字体都是楷书的快写版,行书比较流畅,草书就比较放飞自我了,有时候连大人都不一定能认出来。
好啦,现在你们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吧!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变化真是好大呀!但不管怎么变,汉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文化的根。
所以,下次写作业的时候,别忘了想想这些汉字背后的故事哦!它们可不是随便画出来的,而是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变,才变成了我们现在用的样子。
龙源期刊网
画出来的汉字,你见过吗
作者:
来源:《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3年第02期
汉字,方方正正,集形象、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
可是,在外国人看来,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由线条构成的不规则的图画。
真的像图画吗?其实汉字就是由图形演变而来的,只是现在看着不是那么像了。
不过,要是看了下面的这些汉字,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汉字那么像图画,而且是全世界最有趣、最美丽的文字了。
它们带给我们的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是不是也能给你一点点启发呢?。
汉字的构成汉字是由形近字⽽演变来的。
例如:⽇·⽉·⼭·删·册·典---他们的开始字形就是:⽇:⼀个○加横;⽉:如同⼀个⽿朵;车:⼀个⼈在上,后⾯两个车;——————象形法这是形成汉字的最早⽅法,因此创造了最原始的⽂字,例: “⽇” 写成 , “⽉” 写成 , ⽔写成 , ⽜写成等等。
这些象形字经过逐渐的演变,到后来都改变了原字的形体,变成了后来⽅正的字体,有的笔画减少了,有的笔画增添了,由不规则变成了有规则的字体。
会意法象形字⽐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但它们不能表达抽象的意思。
古⼈便创造了另⼀种造字法 —— 会意法。
就是⽤不同的符号或借⽤ “象形字” 加上⼀些符号来表达⼀个抽象的意思。
例: “明” 字写成,意为 “⽇”和 “⽉” 带来光明。
“旦” 字写成, (意为太阳出地平线⽽升起。
形声法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意义,但却不能读出声⾳。
因此⼜创造了形声法来造字。
把表⽰声⾳的声旁和表⽰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
例: “爸” 字是表⾳的 “巴” 字和表形的 “⽗” 字的结合; “ 芭 ” 字是由 “巴” 和“++” 搭配⽽成。
这样⽂字越造越多,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 90%左右。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具,适应了⼈类社会⽣活的需要。
⼀)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是汉字的最⼩构件。
写字的时候,从开始下笔到把笔提起叫做⼀笔或⼀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单位。
除少数⼏个字外(⼀、⼄),汉字都是由多笔画构成的。
1、分类对笔画的传统分类,是采⽤“永”字为代表的⼋种笔画名称:横、竖、撇、捺、点、提六种。
⽽笔画⼜可分单⼀笔画和复合笔画两种。
(1)单⼀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提六种。
为使汉字构成⽅块形,单⼀笔画在字的不同位置或不同偏旁中,还有不同的变形。
如:①点有左点(办)和长点(风)的变形;②撇有平撇,竖撇(⽉)的变形;③捺有平捺(之)的变形;④带钩变形,如竖带钩成竖钩(⽔)。
关于汉字的起源研究报告作文
你知道吗,汉字这东西,真的超有魅力的!咱们老祖宗留下来
的这个宝贝,可是独一份的。
据说啊,汉字最开始就是画出来的,
画个太阳、画个月亮,就能代表意思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
说到汉字的演变,那就像是一部大电影,各种角色轮番上场。
从最初的象形字,就像小孩子画画一样,到后来越变越复杂,什么
指事、会意、形声,各种花样都有。
那些甲骨文、金文、篆书啥的,简直就是书法艺术的宝库,看着就让人心醉。
汉字啊,可不仅仅是写写字那么简单。
它里面藏着咱们祖先的
智慧和感情,每一笔一划都有故事。
看一个汉字,就能感受到古人
的生活方式、想法和品味。
而且啊,汉字还能连接咱们和古人,甚
至和外国人,让中华文化传遍全世界。
这可真是个神奇的魔法啊!。
汉字的种类
汉字的种类有:象形文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
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
1、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
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
学习和使用难度较表音文字大,但信息密集度高于单纯的表音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象形文、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2、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
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
3、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
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4、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由两个文或字
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字的造字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
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一、象形1、属于“独体造字法”。
2、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3、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二、指事1、属于“独体造字法”。
2、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
3、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三、形声1、属于“合体造字法”。
2、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3、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四、会意1、属于“合体造字法”。
2、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3、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