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金临界值表
- 格式:docx
- 大小:17.85 KB
- 文档页数:4
绩效奖金发放对照表格等级目标达成情形绩效得分绩效工资发放比例说明A 150%以上95~100150%工作绩效始终超越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在规定的时刻之前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等明显超出规定的标准,得到来自客户的高度评判。
B 135~150%90~94 135%C 125~135%85~89 125%工作绩效经常超出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严格按照规定的时刻要求完成任务并经常提早完成任务,经常在数量、质量上超出规定的标准,获得客户的中意。
D 115~125%80~84 115%E 105~115%75~79 105%工作绩效经常坚持或偶然超出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差不多上达到规定的时刻、数量、质量等工作标准,没有客户的不中意。
F 95~105%70~74 100%G 85~95%65~69 85%工作绩效差不多坚持或偶然未达到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偶有小的疏漏,有时在时刻、数量、质量上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标准,偶然有客户的投诉。
H 70~85%60~64 70%I 55~70%30~59 55%工作绩效显著低于常规本职位正常工作标准的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工作中显现大的失误,或在时刻、数量、质量上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标准,经常突击完成任务,经常有投诉发生。
J 55%以下0~29 0。
年终奖是指员工在年底获得的一笔额外奖金,通常作为对其一年工作表现的奖励。
在中国,年终奖的发放会扣除个人所得税,根据收入不同会有不同的税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并说明注意的临界点。
根据最新的税率表,个人所得税按照累计收入额来计算。
首先,需要计算出年终奖的税前收入额,即年终奖金额减去年终奖免税额。
然后,将年终奖的税前收入额与之前累计的收入额(包括工资、奖金、加班费、津贴等)相加,得到累计收入额。
接下来,根据累计收入额在税率表中找到对应的适用税率。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分为7个档次,从3%到45%不等。
不同的累计收入额适用不同的税率。
最后,将累计收入额乘以适用税率得到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少纳税人的负担,中国政府规定了年终奖免税额,这是指在年底发放的年终奖中,个人可以免税的部分。
免税额的具体数额会根据国家政策进行调整,近年来的免税额一般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
个人可以通过向公司财务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来享受年终奖免税额。
除了年终奖免税额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减免情况。
例如,对享受特殊津贴的教职工,还可以享受特殊津贴免税;对从事科研、技术创新等方面工作的人员,还可以享受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免税等。
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还需要注意的是累计收入额的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在一些收入额范围内,适用不同的税率。
例如,2024年,税率表中的第一档税率为3%,而第二档税率为10%。
如果累计收入额超过了第一档的临界点,则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超过临界点的部分会适用第二档的税率。
通过了解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及注意的临界点,员工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状况。
同时,公司在发放年终奖时也需要根据相关政策合理计算个人所得税,确保合规运营。
员工年终奖表格模板
1. 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姓名、员工编号、部门、职位等基本信息。
2. 年度绩效考核,这一部分可以包括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如KPI达成情况、工作表现评定等。
3. 年终奖发放标准,这部分可以列出公司对于年终奖发放的标准,如奖金计算公式、奖金发放政策等。
4. 实际发放情况,这一部分可以记录实际发放的年终奖金额,
包括基本奖金、绩效奖金、特别奖金等。
5. 签字确认,最后一般包括员工和主管的签字确认,以便作为
凭证和备案。
在设计员工年终奖表格模板时,需要考虑到公司的具体情况和
政策,确保表格清晰明了、便于填写和管理。
此外,也需要遵守当
地劳动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确保奖金发放的公平和合法性。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需要更具体的模板,可以考虑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
年终奖个税临界点表在我国现行的税法和相关文件中,年终奖(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存在人为设计的「临界点问题」。
本文所说的「临界点问题」,就是指在某个点附近:高收入者的税后收入反而会比低收入者的税后收入还要低的问题。
下面以工资薪金(月薪)和年终奖说明一下临界点的问题。
某人扣保险后月薪为税前得5000元,个税为45元。
次月老板给他多涨了一元工资。
税前得5001元,个税为45.1元。
他因为增加的1元工资多支付了一角的个税。
所以说,工资薪金(按月)的个税不存在临界点问题。
某人年终奖为18000元,个税为540元。
第二年老板给他多涨了一元年终奖。
18001元,个税为1695.1元。
他因为增加的1元工资多支付了1155元1角的个税。
这个就是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临界点问题。
仔细看看以下两表,你会找到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共有六个临界点。
最高的临界点,纳税人可能会为增加的1分钱收入而多缴纳超过八万八千多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原因是某个制定相关文件的人不了解什么叫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并非税法规定,而是根据税法推算出来的一个方便计算的系数。
税法中实际上关于个税的计算这么规定的。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 不超过1500元的 3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怎么计算呢?10,000=3500+1500+3000+2000其中3500免征;1500按3%,征税45元;3000按10%,征300元;2000按20%,征400元。
整个算下来征税745元。
这么算很麻烦,所以会计们发明了速算扣除数。
税率3%对应速算扣除数为0税率1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1500*(10%-3%)+0=105税率2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4500*(20%-10%)+105=555税率3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9000*(25%-20%)+555=1005……依此类推。
附件一:年终奖扣税规定及临界点说明(一)根据国家税务局《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规定:对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从扣缴义务人发放的奖金中进行代扣代缴。
(下文的当月均指12年12月)1、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3,500元),可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计算公式如下:(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年终奖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下表:级数年终奖应税金额÷12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105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555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 100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 2755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55057 80000以上45 13505(二)现行计税政策下的年终奖无效区间与低效区间1、年终奖的无效区间根据现行政策,在某些临界点会产生“年终奖越多,税后所得越少”问题,换言之,用人单位多发给员工年终奖,但员工到手的却少。
这个区间就称之为年终奖的无效区间。
年终奖的无效区间计算方法如下:第一步,根据新的税率表,确定各税级的临界点由上表可知,第1级的临界点是:1500*12=18000元;第2级的临界点是:4500*12=54000元;第3级的临界点是:9000*12=108000元;第4级临界点是35000*12=420000元;第5级临界点是660000元;第6级临界点是80000*12=960000元。
1.年终奖的节税建议
年终发放的奖金即为年终奖。
在现行税率体系下,两档税率能差10个百分点,或者说,发放的年终奖一旦超出低档税率的临界点——那怕是1元钱,就要按高档税率纳税,之间的税率最大相差10%。
所以,我们建议年终奖的发放要遵循“不超标”的原则。
举例说明如下:依据2005年9号文,年终奖可以除以12个月,按得到的数额适用相应的税率。
假设某单位发给职工小李年终奖18 000元,除以12个月,为1 500元,适用3%
的税率,纳税540元(18 000×3%),小李拿到手的奖金为17 460元(18 000-540);而
发给小张年终奖18 001元,除以12个月,为1 500.08元,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105元,纳税1 695.1元(18 001×10%-105),小张拿到手的奖金为16 305.9元(18 001-1 695.1)。
因多领1元钱,小张比小李净损失1154.1元。
这是比较冤的。
为便于比较,我们把不
同税率下,因多发1元钱所带来的纳税成本计算并列为表2所示:
表2 不同税率超标发放年终奖纳税比较表
从表2可以看出,在现行税率下,多发1元钱,最大可增加纳税成本88 000.45元。
所以,在发放年终奖时,一定要注意临界点,牢牢把握“不超标”的原则。
应该强调的是,2005年9号文一年只能使用一次。
一些单位按季度发奖金的制度应该
调整一下,将奖金的大头放在年终发放,发放时使用2005年9号文的优惠,以降低职工的个人所得税。
2.分红的节税建议
分红是回报股东的方式。
但对自然人股东来说,一旦分红,依据现行税法就必须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
尽管这是“税后税”,但国家税法不改变,这个税就必须交纳。
我们认为,对在职的自然人股东来说,其回报是有选择的:分红或者发奖金。
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分红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的政策环境下,两道税率带来40%的综合税负,而工资薪酬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才45%,且要减掉速算扣除数。
由此可以直观判断,回报在职的自然人股东,发奖金比分红更节约税金。
其实在自然人投资的企业账面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账户上所挂的金额,都含有20%的个人所得税。
一些企业为了避税,采取不分红的方法规避纳税,其实是很不理智的——那些利润你总得分配,越积越大,以后反而不好处理。
在税务征收实践中,我们对合伙企业“未分配利润”的账面利润,超过1年不分配的,视同分红,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一些地区对存在自然人股份的企业,也比照执行。
三、劳务报酬的发放及其节税建议
1.劳务报酬的“税款抵冲”作用
一些企业年终还要发放很多劳务报酬。
其实很多企业的财会人员并不清楚,劳务报酬具有“税款抵冲”的作用。
企业在支付劳务报酬时,一方面要代扣代缴领取人的个人所得税,履行纳税义务;另一方面,交纳税款后手续完备的劳务报酬支出,又可以依据完税凭证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冲减企业所得税。
这就形成了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税款抵冲”作用。
举例说明如下:假设企业发放劳务报酬20 000元。
依据税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额=(20 000-20 000×20%)×20%=3 200(元)
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这20 000元劳务报酬进入税前扣除后,可抵冲的企业所得税为:20 000×25%=5 000(元)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企业代扣代缴了3 200元的个人所得税,却抵冲了5 000元的企业所得税,中间还赚了1 800元。
2.劳务报酬“税款抵冲”的平衡点及其发放建议
通过计算,我们找到了三个“税款抵冲”平衡点:
一是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的条件下,劳务报酬若不涉及营业税,“税款抵冲”的平衡点为100 000元。
验证如下:
100 000元劳务报酬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00 000-100 000×20%)×40%-7 000
=25 000(元)
100 000元劳务报酬抵冲的企业所得税为:100 000×25%=25 000(元)
缴抵的税款均为25 000元,相等。
二是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的条件下,如果属于“对个人提供非有形商品推销、代理等服务取得收入”,要征收营业税,涉及5.5%的营业税及其附加,其“税款抵冲”的平衡点为62 893.08元。
验证如下:
62 893.08元劳务报酬交纳的营业税及其附加为:62 893.08×5.5%=3 459.12(元)
62 893.08元劳务报酬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为:(62 893.08-3 459.12)×(1-20%)×30%
-2 000=12 264.15(元)
合计为:3 459.12+12 264.15=15 723.27(元)
62 893.08元劳务报酬抵冲的企业所得税为:62 893.08×25%=15 732.27(元)
缴抵的税款均为15 732.27元,相等。
三是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的条件下,“税款抵冲”的平衡点为50 000元。
验证如下:
50 000元劳务报酬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0 000-50 000×20%)×30%-2 000
=10 000(元)
50 000元劳务报酬抵冲的企业所得税为:50 000×20%=10 000(元)
缴抵的税款均为10 000元,相等。
若低于平衡点发放劳务报酬,交纳的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就低于节约的企业所得税,企业就占了便宜。
但不是所有企业都知道占这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