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654.00 KB
- 文档页数:8
十八世纪末,意大利生理学家路易吉·伽伐尼发现蛙腿肌肉接触金属刀片时会发生痉挛,他其后在论文中认为生物中存在着一种所谓“神经电流”。
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对这种观点并不赞同,他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后认为这不过是外部电流的作用,而蛙腿肌肉只是起到了导体的连接作用。
1800年,伏打将锌片和铜片夹在用盐水浸湿的纸片中,得到了很强的电流,这称作伏打电堆;而将锌片和铜片浸入盐水或酸溶液中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这称作伏打电池。
伏打电堆和电池的发明为研究稳恒电流创造了条件。
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格奥尔格·欧姆从傅立叶对热传导规律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在傅立叶的热传导理论中,导热杆中两点的热流量正比于这两点之间的温度差。
因而欧姆猜想电传导与热传导相似,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
欧姆首先尝试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测量电流强度,但效果不甚精确,后来欧姆利用了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结合库仑扭秤构造了一种新型的电流扭秤,让导线和连接的磁针平行放置,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即代表了电流的大小。
欧姆测量得到的偏转角度(相当于电流强度)与电路中的两个物理量分别成正比和反比关系,这两个量实际相当于电动势和电阻。
欧姆于1827年发表了他的著作《直流电路的数学研究》,明确了电路分析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极大地影响了电流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的电学定律也因此被命名为欧姆定律。
知识点一:电流知识点讲解简单串并联组合电路【概念解析】一、电流1、定义: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通常用字母I表示。
单位:安培(安),符号A2、产生电流的原因(1)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2)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3、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电流是标量。
4、定义式:QIt =。
串联和并联知识点在我们学习电学的过程中,串联和并联是两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应用,还是复杂的电子设备,都离不开串联和并联的组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串联和并联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看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就像是一串糖葫芦,各个元件沿着一条线路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通过。
在串联电路中,通过每个元件的电流大小是相同的。
比如说,我们把几个小灯泡串联起来,那么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都是一样的。
串联电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假设我们有三个电阻分别是 R1、R2 和 R3 串联在一起,那么总电阻 R 总= R1 + R2 + R3 。
这就好比是一条道路上有几个狭窄的路段,道路的总阻力就等于各个狭窄路段阻力的总和。
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所分担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
电阻越大,所分担的电压就越大。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串联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 是 2 欧姆,R2 是 3 欧姆,电源电压是 5 伏,那么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R1 两端的电压就是 2 伏,R2 两端的电压就是 3 伏。
串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不少应用。
比如节日里装饰用的小彩灯,通常就是串联在一起的。
当其中一个小彩灯灯丝烧断了,整个电路就会断开,所有的小彩灯都会熄灭。
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就像是一棵树的树枝,各个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电流有多条路径可以通过。
在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压是相等的。
比如说,我们把几个小灯泡并联起来,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
如果还是有三个电阻 R1、R2 和 R3 并联,那么总电阻的倒数 1/R 总= 1/R1 + 1/R2 +1/R3 。
这有点像几条不同宽窄的道路并行,它们共同承担流量,总阻力的倒数等于各条道路阻力倒数之和。
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支路的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设计内容是有关电路知识中的最基础部分,是在初中相应的电路知识学习基础上的深入与提高。
本设计内容是后续电磁感应等部分学习的基础。
学习本设计内容需要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知识,欧姆定律等为基础。
重视与初中有关电路的知识的联系,将使本设计的学习事半功倍。
本设计内容的教学首先可以演示教材中第11页图9-3水果电池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介绍教材中有关“电”的发现历史及生物学中电现象等。
通过教材中的“大家谈”和“自主活动”回顾、复习初中已学的电流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微观角度阐述电流的形成过程。
通过“分组实验”复习由二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拓展到三个以上用电器的情况。
最后通过教材中第45页图9-7演示实验学习有关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知识及其应用。
“水果电池”实验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物理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由于本设计的大部分内容在初中已学习过,所以采用“大家谈”的合作学习方式以期开展较热烈的讨论,有利于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增进互相间的了解。
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简化将使学生再一次感受等效替代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形成的微观解释,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性质。
(2)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串联、并联组合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经历“大家谈”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
(2)通过把较复杂的组合电路进行简化,进一步认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水果电池”实验,感悟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大家谈”,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3)通过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增强热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四、教学资源1、器材:苹果一个、铜片锌片各一块、多用表一只、导线若干,两个“2.5V 0.3A”的小灯泡、两节干电池、电键一个。
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电路是电子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电路的应用。
而电路的连接方式又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应用,比如家庭用电、电路板、电子仪器等。
本文将讨论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的特点、应用和优缺点。
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各个元件按照顺序连接在一起的方式。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而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共享。
换句话说,电流在串联电路中保持不变,而电压则分担到各个元件上。
串联电路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家庭用电。
当我们需要给房间中的多个电器供电时,可以使用串联电路。
例如,将电线从电源接入到第一个电器上,再从第一个电器接到第二个电器,以此类推。
这样,每个电器都可以独立工作,而不会相互影响。
但是,串联电路中如果一个元件出现故障,整个电路都会中断,每个元件的电压分担也会有所变化。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各个元件以多个路径连接在一起的方式。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保持不变,而电流则分担到各个元件上。
换句话说,电压在并联电路中分担到每个元件上,而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共享。
并联电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我们在家中需要使用多个灯泡的时候,可以将这些灯泡并联连接。
这样,每个灯泡都可以独立工作,亮度也会相同。
并联电路的另一个优点是,如果一个元件出现故障,其他元件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3. 串并联电路的组合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需要将串联和并联电路进行组合。
例如,在音响系统中,声音经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后,会通过串联电路连接到左右两个扬声器。
而每个扬声器内部的喇叭单元则是通过并联电路连接的。
这样,左右声道可以独立工作,而每个扬声器单元也可以共享电流。
除了音响系统,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也常常使用串并联的结合。
例如,在微处理器内部,各个逻辑单元通过串联电路进行连接,而逻辑单元之间则通过并联电路连接。
这样,逻辑单元可以独立工作,而多个逻辑单元之间也可以实现数据共享。
电路中的串并联关系知识点总结在电路中,串联和并联是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
它们在电路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和作用,并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
一、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电子元件或电气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流只能依次通过每个元件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每个元件的大小相等,而电压根据元件的电阻大小分布。
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即V=IR。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因此可以使用这个公式计算每个元件上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可以通过将每个元件的电阻相加来计算。
即R_total = R1 + R2 + R3 + ... + Rn。
串联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家庭中,多个电器可以通过串联电路连接到同一个电源上。
串联电路还常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和电路板上的元件连接。
二、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电子元件或电气元件同时连接到一个电源上,形成一个电流可以同时通过每个元件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每个元件的电压相等,而电流根据元件的电阻分配。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V/R。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不变,因此可以使用这个公式计算每个元件上的电流。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可以通过将每个元件的倒数相加后再取倒数来计算。
即1/R_total = 1/R1 + 1/R2 + 1/R3 + ... + 1/Rn。
并联电路也是电路中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
例如,在家庭中,不同的灯泡可以通过并联电路连接到同一个电源上。
并联电路还常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电源供应和电路板上的分支连接。
三、串并联的关系在实际电路中,串联和并联经常同时使用,以满足复杂电路的需求。
通过合理地安排串联和并联的关系,可以实现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控制。
例如,多个电子元件可以首先并联连接,然后将并联的组合与其他电子元件串联连接。
这样可以实现对电路中不同元件的组合和控制。
第九章 电路A 1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第1课时)【学习要求】1、知道电流的形成,掌握欧姆定律。
2、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分压作用,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分流作用。
3、理解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课前预习】 一、电流的形成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形成电流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强度I =__________。
一般规定_________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若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同时反向移动,则Q 应是两种电荷电量大小之和。
3、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 ,经过3分钟通过这个电阻横截面的电量是___________C 。
二、欧姆定律4、公式:I =________。
适用于_____________导电,但对________________不适用。
5、定值电阻的I-U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直线的斜率的倒数即为电阻R 的值。
6、有一段导体,当它的两端加上电压U=10V 时,导体中电流I=0.5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Ω;若导体中的电流增大到10A 时,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Ω;若导体中无电流,则此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Ω。
三、串联电路7、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8、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它的阻值成_____________。
9、两个电阻R 1和R 2组成串联电路,已知R 1:R 2=1:3,则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强度之比I 1:I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___________;两个电阻上电压降之比U 1:U 2=___________。
四、并联电路10、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①各并联支路两端电压相等;②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③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电阻的串并联组合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用来阻碍电流的流动。
在实际电路中,电阻的串并联组合应用广泛,通过不同的串并联方式可以实现对电路性能的灵活调节和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阻的串并联组合原理、应用和计算方法。
一、串联电阻的组合串联电阻的组合是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同一路径上,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
在串联电阻组合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_total = R1 + R2 + R3 + ... + Rn。
这是因为电流在串联电阻中是相同的,通过每个电阻时,都会对电流造成一定的阻碍。
串联电阻组合的电路图如下所示:[插入串联电阻组合的电路图]例如,假设有三个电阻R1、R2和R3分别为10欧姆、20欧姆和30欧姆,它们串联连接在电路中。
根据串联电阻的计算公式,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R3 = 10欧姆 + 20欧姆 + 30欧姆 = 60欧姆。
二、并联电阻的组合并联电阻的组合是将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分流,每个电阻上的电压相同。
在并联电阻组合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的总和的倒数,即1/R_total = 1/R1 + 1/R2 + 1/R3+ ... + 1/Rn。
这是因为并联电阻中的电流会分流通过各个电阻,每个电阻上的电流与该电阻的电阻值成反比。
并联电阻组合的电路图如下所示:[插入并联电阻组合的电路图]以同样的例子,假设有三个电阻R1、R2和R3分别为10欧姆、20欧姆和30欧姆,并联连接在电路中。
根据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1/R_total = 1/R1 + 1/R2 + 1/R3 = 1/10欧姆 + 1/20欧姆 + 1/30欧姆 = 1/60欧姆。
通过求倒数并取倒数,可以得到总电阻R_total = 60欧姆。
三、串并联电阻的组合在实际的电路中,常常需要将串联和并联电阻组合在一起来满足不同的电路要求。
通过串并联电阻的组合可以灵活地调节电路的总电阻、功率分配和电流分配。
简单的串并联组合电路一.串联与并联电路 1. 串联电路:各导体连接时,前一个导体的尾端与后一个导体的首端连接,电流依次流过各个导体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现以三个电阻串联为例,讨论串联电路规律,见图1。
特点和规律:⑴串联电路电流强度处处相同;123I I I I ===⑵串联电路总两端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321U U U U ++=; 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321R R R R ++= ;⑷串联电路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R R R R U U U U ∶∶321321∶∶∶∶=说明: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将额定电压低的用电器串联一只电阻后能连接到电压较高的线路上使用,串联上去的电阻叫分压电阻。
例1:一弧光灯,额定电压401=U V ,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0.5=I A ,现要把它接入220=U V 的照明电路,则应在弧光灯上串联一只电阻(2R ),2R 两端的电压180)40220(12=-=-=U U U V ,串联电阻Ω=Ω==365/180/22I U R ;2R 就是分压电阻。
如图2所示。
例2.把“1.5V ,0.3A ”的电珠接到6V 电源上,为使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________Ω的电阻。
例3.电阻R 1=60Ω,它和电阻R 2串联后,R 2上的电压是总电压的2/3,那么,如果已知总电压为18V ,R 2阻值为_______Ω,两端电压为_______V ,电流为________A 。
例4.如图12—4—9所示,A 、B 间的电压是30V ,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 间的电压,U CD 的变化范围是( )A .0~10VB .0~20VC .10~20VD .20~30V例5.如图12—4—10所示,当ab 端接入100V 电压时,cd 两端为20V ;当cd 两端接入100V 时,ab 两端电压为50V ,则R 1∶R 2∶R 3之比是( )A .4∶1∶2B .2∶1∶1C .3∶2∶1D .以上都不对图1图22.并联电路各导体连接时,首端连接在一起作为首端,尾端连接在一起作为尾端, 电流分别流过各个导体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连接方式是指电路元件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它决定了电流和能量在电路中的传递方式。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电路特性,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电路连接方式:1. 串联连接(Series Connection):串联连接是指将电路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能沿着同一路径流过每个元件。
在串联连接中,元件的电压相加,而电流保持不变。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需要多个元件依次工作的电路,如电池组和灯泡串联连接。
2. 并联连接(Parallel Connection):并联连接是指将电路元件的正极连接在一起,负极连接在一起,形成多个平行的分支。
电流可以通过任何分支流过,而电压在每个元件上相同。
在并联连接中,电流相加,而电压保持不变。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需要将电流分配到不同的元件上的电路,如家庭电路中的家电设备。
3. 混联连接(Mixed Connection):混联连接是指将不同连接方式的电路元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电路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组合串联和并联连接。
混联连接常用于需要同时满足不同电路条件的应用,如电路板上的复杂电子元件连接。
4. 三角连接(Delta Connection)和星型连接(Star Connection):三角连接和星型连接是在三相电路中常用的连接方式。
在三角连接中,电路元件通过将每个元件的一端与相邻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
在星型连接中,电路元件的一端连接到公共节点,另一端分别与其他元件的一端相连。
这种连接方式利用了三相电的特性,可以满足高功率负载的需求。
电路的连接方式对电路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改变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的分配和传递方式,从而影响电路的工作效果和性能。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除了上述常见的连接方式外,还有其他特殊的连接方式,如电路的反馈连接、放大器的差分输入连接等。
这些连接方式针对特定应用和功能设计,可以实现更复杂和高级的电路功能。
第1课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电流的形成条件、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
2.理解电流的定义、定义式、单位及方向的规定,会用公式q =It 分析相关问题。
3.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4.掌握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大量程电流表的原理。
5.认识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
1.会分析串、并联电路和简单的混联电路,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和分压式接法,并能正确选择和应用。
3.根据串、并联电路知识,进行电表改装的有关计算。
4.理解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并能正确的选择和应用。
知识点01 电 源[观图助学]如图所示,A 、B 分别带正、负电荷,如果在它们之间连接一条导线R ,导线R 中自由电子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子在导线中定向移动,导线中有瞬间电流,我们想在导线中产生持续的电流,应该怎样解决呢?1.电源的概念:在电路中把在静电力作用下移动到导体A 的电子搬运到导体B 的装置。
2.电源的作用(1)在导体A 、B 两端维持一定的电势差。
(2)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的电流。
3.常见的电源知识精讲目标导航[思考判断](1)电源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必须有电源,自由电荷才能在电路中移动。
(×)[例1].(对电源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负极搬运到正极,保持两极之间有电压B.电源把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就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过程C.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会形成持续的电流解析在电源内部,电源把电子由正极搬运到负极,这一过程要克服静电力做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故选项A错误,B正确;电荷的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选项C错误;电路中要形成持续的电流,既要有电源,电路又要闭合,两者缺一不可,故选项D错误。
答案 B知识点02 恒定电流[观图助学]雷鸣电闪时,强大的电流使天空发出耀眼的闪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间,而手电筒中的小灯泡却能持续发光,这是因为有持续的电流流过小灯泡,电流是怎么形成的呢?1.恒定电场(1)定义: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
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与并联电路连接方式是电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电路中,有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这两种连接方式在电路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串联连接方式串联连接是指将电路中的各个元件依次连接在一条线路上的方式。
在串联连接中,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
当多个元件串联连接时,它们贯穿整个电路,每个元件都承担部分电压和电流。
串联连接的电路具有以下特点:•电流相同:在串联连接中,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因此所有元件中的电流大小相同。
•电压分配:在串联连接中,电压会分布在每个元件上,每个元件承担部分电压。
•总电阻等于各个元件电阻总和:串联连接下,总电阻等于各个元件的电阻之和。
串联连接适用于需要多个元件依次作用的情况,如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
串联连接能够确保电流依次经过每个元件,实现特定功能。
并联连接方式并联连接是指将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同时连接在多条平行线路上的方式。
在并联连接中,电流会分支流动。
当多个元件并联连接时,它们各自形成一条独立的路径,电流会分流经过每个元件。
并联连接的电路具有以下特点:•电压相同:在并联连接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相同,因为它们连接在同一电压源上。
•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并联连接下,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
•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支电阻:并联连接下,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支电阻,因为电流可以选择多条路径。
并联连接适用于需要在不同路径上分别处理电流的情况,如家用电器中的电路设计。
并联连接能够实现分流作用,提高电路的效率。
串联与并联的应用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在电路设计中经常同时应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要求。
在实际电路设计中,常常会组合使用串联和并联连接,根据具体需求搭建出复杂的电路结构。
结语电路的连接方式对电路的性能和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要求,设计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合理选择串联和并联连接方式,能够提高电路的效率和可靠性,实现电子设备的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