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闸允许冲击电流倍数
- 格式:ppt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2
1.并列操作:将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参加并列运行的操作2.不恰当并列操作影响:①产生巨大冲击电流;②系统电压严重下降;③使电力系统震荡以致瓦解3. 同步发电机并列原则:①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倍;②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同步,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小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4. 同步发电机并列方法:准同期并列、自同期并列5. 并列的理想条件:① ƒG =ƒX ②U G =U X ③ δe=0 (即相角差为0)6. 存在电压幅值差时,冲击电流主要为无功电流分量;存在合闸相角差时,冲击电流主要是有功电流分量;存在频率差时,待并发电机需经很长暂态过程才能同步,严重时甚至失步。
7.准同期并列主要是对脉动电压Us 和滑差角频率ωs 进行检测和控制。
8.准同期并列装置采用的提前量有恒定越前相角和恒定越前时间。
9. 计算题: 例:一次系统的参数为:发电机交轴次暂态电抗"q X 为0.125;系统等值机组的交轴次暂态电抗与线路电抗X X 为0.25;断路器QF t =0.5s,它的最大可能误差时间为±20%QF t ;自动并列装置最大误差时间为±0.05s ,待并发电机允许的冲击电流值为"i hm =2GN I 。
试计算允许合闸误差角ey δ、允许滑差角频率sy ω,与相应的脉动电压周期s T 。
解:按题意求解如下:① 取''q E =1.05,允许合闸误差角ey δ=''q ""21.82arcsin 2E X X i X q hm ⨯+)(=2arcsin 05.128.1225.0125.012⨯⨯+⨯⨯)(=11.38°=0.199 rad PS:若记不住以上公式,可用"''28.1h hm I i =和2sin X 2ey ''q "q"δX h X E I +=推导。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2年12月1日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一般规定 (2)第三章发电机的保护 (3)第四章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5)第五章3~63KV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线路的保护 (7)第六章11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线路的保护 (8)第七章母线的保护 (9)第八章电力电容器的保护 (9)第九章3KV及以上电动机的保护 (10)第十章自动重合闸 (11)第十一章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的自动投入装置 (12)第十二章自动低频减载装置 (12)第十三章同步并列及解列 (12)第十四章二次回路 (13)附录一名词解释 (14)附录二同步电机和变压器在自同步和非同步合闸时允许的冲击电流倍数 (15)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 (15)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行业3~110kV电力线路和设备,单机容量为25MW及以下发电机,63MV A及以下电力变压器等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
第1.0.3条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应选用按国家规定鉴定合格的产品。
第1.0.4条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电力网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反应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和恢复供电。
第2.0.2条电力设备和线路应有主保护、后备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护。
第2.0.3条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简单可靠,使用的元件和接点应尽量少,接线回路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在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最简单的保护。
一、选择题。
6只能在10万千瓦以下小容量机组中采用的励磁系统是( B )。
A 静止励磁机系统B直流励磁机系统C 交流励磁机系统D发电机自并励系统7. 自动低频减载装置是用来解决( C )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A 少量有功功率缺额B 少量无功功率缺额C 严重有功功率缺额D严重无功功率缺额8. 并列点两侧仅有电压幅值差存在时仍会导致主要为的冲击电流,其值与电压差成。
( B )A有功电流分量,正比 B 无功电流分量,正比C有功电流分量,反比D无功电流分量,反比10.容量为(D)的同步发电机组都普遍采用交流励磁机系统。
A 50MW以下B 10万千瓦以下C 10万兆瓦以上D 100MW以上11电网中发电机组在调速器的工作情况下是电网的( B )特性。
A 功率特性B一次调频频率特性C 二次调频频率特性D 调节特性12.调差系数δ〉0时为调差系数,调节特性为。
(A)A 正,下倾B负,下倾C 正,上翘D 负,上翘14.调速器通常分为机械液压调速器和( C )调速器。
A 电子液压调速器B电机液压调速器C 电气液压调速器D电瓶液压调速器15.对励磁系统进行分析,首先要求写出控制系统各个单元的(B)。
A 饱和函数B传递函数C 换算关系D电压方程16.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是( C )。
A.有功功率、无功功率B.功率因数C.电压、频率和波形D.有功电度和无功电度17.为防止断路器多次重合于永久性故障,重合闸装置接线中设置了( C)。
A.方向继电器B.差动继电器C.防跳继电器D.阻抗继电器19.准同步并列条件规定的允许电压差为不超过额定电压的( B)。
A. 3%~5%B. 5%~10%C. 10%~15%D. 15%~20%20.与正弦整步电压最小值所对应的相角差一定等于( A )。
A. 0度B. 90度C. 180度D. 270度21.具有正调差特性的同步发电机,当输出的无功电流增大时,机端电压( D )。
A.不变B.增大C.以上两条都有可能D.减小23.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强励倍数一般取( D )。
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是指变压器空载的情况下,在变压器一次侧或二次侧(最好是在一次侧)进行全电压合闸送电试验。
一、冲击合闸试验的目的1、检查变压器的绝缘强度能否承受全电压或运行中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切除在电网中运行的空载变压器会产生操作过电压。
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时,过电压幅值可达4~4.5倍额定相电压;在中性点直接接地时,也可达3倍额定相电压。
因此,为了检查变压器的绝缘强度能否承受额定电压或运行中出现的操作过电压,需在变压器投入运行时进行数次冲击合闸试验。
2、考核变压器在大励磁涌流作用下的机械强度和继电保护动作的可靠程度空载变压器投入电网运行时会产生励磁涌流,其数值一般可达6~8倍额定电流。
励磁涌流经0.5~1s后即减到0.25~0.5倍额定电流值,但全部衰减时间较长,大容量的变压器可达几十秒。
由于励磁涌流会产生很大的电动力,所以冲击合闸试验也是为了考核变压器在大励磁涌流作用下的机械强度和继电保护动作的可靠程度。
二、冲击合闸试验的要求1、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应在使用的分接位置上进行,冲击合闸时变压器宜由高压侧投入,因高压侧电抗大,高压绕组的励磁涌流较小。
2、合闸前应先启动冷却器,排净主体内气泡,对所有部位再次放气,否则送电后油流继电器、气体继电器的工作不能迅速进入稳定工作状态。
合闸时应停止冷却器运行,以利于监听合闸时变压器内部有无异常声响。
3、合闸要求三相同步时差<0.01秒(10毫秒)。
4、非合闸侧应有避雷保护,中性点直接可靠接地。
5、为了防止继电器误动,可在投入一定时间内,采用闭锁继电器的方法,如过流保护整定退出,气体继电器信号接点接入跳闸回路上。
6、冲击合闸的具体操作是:第一次合闸后持续时间大于10min(最好不少于30min),每次合闸冲击间隔至少5min,合闸应进行五次。
7、变压器合闸时产生的励磁涌流不应引起差动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如发生误动(差动保护),应对其整定值进行调整,重新合闸,每次合闸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变压器投入运行前进行冲击合闸试验的目的对变压器进行冲击合闸试验的目的有两个:(1)拉开空载变压器时,有可能产生操作过电压。
在电力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时,过电压幅值可达4~4.5倍相电压;在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可达3倍相电压。
为了检查变压器绝缘强度能否承受全电压或操作过电压,需做冲击试验带电投入空载变压器时,会产生励磁涌流,其值可达6~8倍额定电流。
励磁涌流开始衰减较快,一般经0.5~1秒即减到0.25~0.5倍额定电流值,但全部衰减时间较长,大容量的变压器可达几十秒。
由于励磁涌流产生很大的电动力,为了考核变压器的机械强度,同时考核励磁涌流衰减初期能否造成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需做冲击试验。
通常,对新装的变压器应进行5次冲击试验,大修的变压器则进行3次。
空载试验是测量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试验时高压侧开路,低压侧加压,试验电压是低压侧的额定电压,试验电压低,试验电流为额定电流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
空载试验的试验电压是低压侧的额定电压,变压器空载试验主要测量空载损耗。
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耗。
铁损耗的大小可以认为与负载的大小无关,即空载时的损耗等于负载时的铁损耗,但这是指额定电压时的情况。
如果电压偏离额定指,由于变压器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处在磁化曲线的饱和段,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都会急剧变化,因此,空载试验应在额定电压下进行。
注意:在测量大型变压器的空载或负载损耗时,因为功率因数很低,可达到cosφ小于和等于0.1。
所以一定要求采用低功率因数的瓦特表。
通过空载试验可以发现变压器以下缺陷:硅钢片间绝缘不良。
铁芯极间、片间局部短路烧损。
穿芯螺栓或绑扎钢带、压板、上轭铁等的绝缘部分损坏、形成短路。
磁路中硅钢片松动、错位、气隙太大。
铁芯多点接地。
线圈有匝间、层间短路或并联支路匝数不等、安匝不平衡等。
误用了高耗劣质硅钢片或设计计算有误。
、变压器短路试验,主要是检查短路阻抗,是在更换绕阻后或视其它试验情况必要时决定进行短路试验,检查与上次试验值有无明显变化。
变压器冲击合闸试验。
1,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不一定必须从高压侧进行,这与变压器的应用场合相关。
一般此项试验是结合变压器投运运行的。
由于我们使用的大部分是降压变压器,来电一方自然是高压侧,就只能从高压侧冲击。
若对发电厂的升压变压器,来电方是在低压侧,就要从低压冲击了。
对于有倒送电能力主变可从高压侧做。
一、变压器全压充电肯定会有励磁涌流,只是每一次的大小不相同而已。
励磁涌流大小和剩磁、合闸角(非周期分量)因素有管!产生就是:电压最大达到一倍,磁通达到一倍,过饱和,电流骤增。
2,冲击试验的次数:主变第一次投运前,应在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五次,第一次受电后持续时间应不小于10分钟,每次间隔大于5分钟。
大修后主变应冲击三次;瓦斯下浮子在主变冲击合闸前就应投跳闸,冲击合闸正常,有条件时空载充电24小时;11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启动时,如有条件应采用零起升压;变压器的有载调压装置,应于变压器投运时进行切换试验正常,方可投入使用。
3,新变压器或大修后的变压器在正式投运前要做冲击试验的原因如下:1)、检查变压器绝缘强度能否承受全电压或操作过电压的冲击。
(为什么切空载变压器会产生过电压?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变压器?理论上说,切除任何一个感性负载都会产生操作过电压;因为感性负载存在电感L,通电的感性负载存在磁场Φ,也就有电磁能W,这是个不能跃变的参数(W=1/2*L*I*I),当电流被切断时,电流不会瞬间变为0,这当中有个短暂的时间过程dt,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LdI/dt,因为dt很小,就会在线圈中感应出一个很高的电压,这就是操作过电压;其值除与开关的性能、变压器结构等有关外,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也影响切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一般不接地变压器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过电压幅值可达4-4.5倍相电压,而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操作过电压幅值一般不超过3倍相电压。
这也是要求做冲击试验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原因所在。
GBT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relaying protection andautomatic device of electric power installations 2008—12—15发布2009—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96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062--2008,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原《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oo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367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对原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共分15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规定、发电机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3~66kV电力线路保护、110kV电力线路保护、母线保护、电力电容器和电抗器保护、3kV及以上电动机保护、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的自动投入装置、自动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同步并列、自动调节励磁及自动灭磁、二次回路及相关设备。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扩大了规范的适用范围:由单机容量25MW及以下改为50MW及以下。
2.增加了经电阻接地的变压器和接地变压器保护。
3.增加了并联电抗器保护。
4.自动低频减载装置改为自动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
《电⼒系统⾃动装置》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电⼒系统⾃动装置》复习题参考答案绪论复习思考题1、简述电⼒系统⾃动装置的作⽤。
答:电⼒系统⾃动装置是保证电⼒系统安全运⾏、稳定运⾏、经济运⾏和避免电⼒系统发⽣⼤⾯积故障的⾃动控制保护装置。
2、电⼒系统⾃动装置有哪些功能?答:电⼒系统⾃动装置的功能主要有:(1)配合继电保护装置提⾼供电的可靠性;(2)保障电⽹的安全运⾏,防⽌故障的进⼀步扩⼤;(3)保证电能质量,使电⼒系统稳定运⾏和经济运⾏。
3、电⼒系统⾃动装置有哪些类型?答:电⼒系统⾃动装置有⾃动操作型和⾃动调节型。
⽽⾃动操作型⼜可分为正常操作型和反事故操作型。
第⼀章复习思考题1、AA T装置有何⽤途?答:备⽤电源和设备⾃动投⼊装置的作⽤是在当⼯作电源因故障被断开后,能⾃动、迅速地将备⽤电源或设备投⼊⼯作或将⽤户切换到备⽤电源上,使负荷不⾄于停电的⼀种⾃动装置,保证⽤户供电的可靠性和电⼒系统安全运⾏。
2、对AA T装置有哪些基本要求?答:AA T装置应满⾜以下基本要求:(1)保证⼯作电源或设备断开后,备⽤电源或设备才能投⼊;(2)⼯作母线突然失压时AA T应能动作;(3)AA T装置应保证只动作⼀次;(4)发电⼚⽤AA T装置运⾏⽅式应灵活;(5)应校验AA T动作时备⽤电源过负荷情况;(6)备⽤电源投于故障时应使其保护加速动作;(7)AA T装置动作过程应使负荷中断供电的时间尽可能短。
3、为什么要求AA T装置只能动作⼀次?答:当⼯作母线发⽣持续性短路故障或引出线上发⽣未被出线断路器断开的持续性故障时,备⽤电源或设备第⼀次投⼊后,由于故障仍然存在,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将备⽤电压或设备断开。
此后,不允许再次投⼊备⽤电压或设备,以免对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因此,AA T 装置只能动作⼀次。
4、简述明备⽤和暗备⽤的含义。
答:明备⽤⽅式是指备⽤电源在正常情况下不运⾏,处于停电备⽤状态,只有在⼯作电源发⽣故障时才投⼊运⾏的备⽤⽅式。
电力系统复习题1、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应满足什么要求?为什么?答:(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
(2)发电机并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2、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操作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答:可分为准同期并列和自同期并列。
3、什么是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期并列?有什么特点?答:调节发电机的电压Ug,使Ug与母线电压Ux相等,满足条件后进行合闸的过程。
由于合闸不是最理想的条件,会产生冲击电流和扰动现象。
适合用于水轮机组。
4、为什么准同步并列产生的冲击电流小?答:当电网参数一定时,冲击电流决定于相量差Us,由于准同期并列操作是并列断路器QF在满足频率相等幅值相等相角差为零的理想条件下合闸的,虽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条件,但是实际合闸时相量差Us的值很小,因此计算出的冲击电流很小。
5、什么是同步发电机自同步并列?有什么特点?答:是将一台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组升速到接近电网频率,滑差角频率不超过允许值,且在机组的加速度小于某一给定值的条件下,首先合上断路器QF,接着合上励磁开关开关SE,给转子加励磁电流,在发电机电动势逐渐增长的过程中,又电力系统将并列的发电机组拉入同步运行。
特点:不要选择合闸时机,操作非常简单,不能用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并列操作,也可以运用于水轮发电机组中。
6、为什么自同步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答:因为在发电机组投入电网时,未经励磁的发电机组接入电网相当于电网经过次暂态电抗短路,因而会产生冲击电流。
7、滑差角、滑差角频率、滑差周期有什么关系?答:8、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理想条件是什么?实际条件是什么?答:理想条件:频率相等,电压幅值相等,相角差为零。
实际条件:只要求冲击电流较小,不危及电气设备,合闸后能迅速被拉入电网同步运行,对待并发电机组和电网的运行影响较小,不会引起不良后果就可以。
9、同步发电机准同步并列时,不满足并列条件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答: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和严重的失步现象,并且会危及电气设备因为冲击电流的电动力对发电机组产生影响,由于定子绕组端部的机械强度很弱,很可能危及电气设备。
1、何谓“并列操作”?答:电力系统中的负荷随机变化,为保证电能质量,并满足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要求,需经常将发电机投入和退出运行,把一台待投入系统的空载发电机经过必要的调节,在满足并列运行的条件下经开关操作与系统并列,这样的操作过程称为并列操作。
2、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时遵循什么原则?答:⑴ 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⑵ 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小对电力系统的扰动.3、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什么?实际条件是什么? 答:理想条件:频率相等,电压幅值相等,相角差为零.实际条件:① 频率差不应超过额定频率的±0.2%~±0。
5%;② 电压差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10%;③ 在断路器合闸瞬间,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的相位差应接近零,误差不应大于10°.4、什么是准同期并列?什么是自同期并列?答:准同期并列:发电机在并列合闸前已加励磁,当发电机电压的幅值、频率、相位分别与并列点系统侧电压的幅值、频率、相位接近相等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
自同期并列:将未加励磁、接近同步转速的发电机投入系统,随后给发电机加上励磁,在原动转矩、同步力矩作用下将发电机拉入同步,完成并列操作。
5、什么是滑差、滑差频率、滑差周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滑差:并列断路器两侧发电机电压角频率与系统电压角频率之差,用s ω表示;滑差频率:并列断路器两侧发电机电压频率与系统电压频率之差,用s f 表示; 滑差周期:并列断路器两侧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之间相角差变化360°所用的时间,用s T 表示。
关系:s s f ⨯=πω2 s s s f T π21==6、在自动准同期并列过程中,⑴ 滑差角频率为常数,⑵ 滑差角频率等速变化,⑶ 滑差角频率的一阶导数等加速变化,分别代表并列过程中的什么现象? 答:⑴ 滑差角频率为常数,表示电网和待并机组的频率稳定;⑵ 滑差角频率等速变化,表示待并机组按恒定加速度升速,发电机频率与电网频率逐渐接近;⑶ 滑差角频率的一阶导数等加速变化,说明待并机组的转速尚未稳定,还在升速(或减速)之中.7、什么是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期并列?有什么特点?适用什么场合?答: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期并列是频率差、电压差和相角差都在允许的范围内时进行合闸的过程.其特点是并列时冲击电流小,不会引起系统电压降低;但并列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发电机电压、频率进行调整,并列时间较长且操作复杂。
2-1 并列的允许电流值如何考虑?说明理由。
答: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
理由:冲击电流的电动力对发电机绕组产生影响,由于定子绕组端部的机械强度最弱,所以须特别注意对它造成的危害。
由于并列操作为正常运行操作,冲击电流最大瞬时值限制在1~2倍的额定电流以下为宜。
2-2 设并列条件已满足要求,现可惜错过了合闸时机,问下次合闸时机还需要多少时间?设滑差角频率*s ω分别为21042.0-⨯、6102-⨯,允许滑差角频率为21042.0-⨯,试分析最快与最慢两种情况。
自动装置如何解决久等的问题? 答:ππω1002==N sN f ,ππω42.01001042.021=⨯⨯=-s ,ππω462102100102--⨯=⨯⨯=ss s T ωπ2=s T s 76.442.021==ππ,s T s 442101022=⨯=-ππ 自动装置应该增加或减小发电机转速,使滑差角频率增大,从而减小滑差周期,使等待时间缩短。
3-1 某电厂有两台发电机在公共母线上并联运行,1号机的额定功率为25MW ,2号机的额定功率为50MW 。
两台机组的额定功率因数都是0.85。
2号机励磁调节器调差系数为0.05,1号机为无差调节特性。
若系统无功负荷波动使电厂无功增量为它们总无功容量的10%,问各机组承担的无功负荷增量是多少?母线上电压波动是多少?若发电厂无功增量为它们总无功容量的60%,情况又如何?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1号机额定无功功率())(49.1585.0arccos tan25tan 111MVar P Q N G N G ===ϕ 2号机额定无功功率())(99.3085.0arccos tan50tan 222MVar P Q N G N G ===ϕ 若系统无功负荷波动使电厂无功增量为它们总无功容量的10%,则())(648.499.3049.15%10MVar Q =+⨯=∆∑若1号机为无差调节特性,则系统中的负荷波动都由1号机承担,母线电压没有波动。
GBT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relaying protection andautomatic device of electric power installations2008—12—15发布2009—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96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062--2008,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原《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oo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367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对原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共分15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规定、发电机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3~66kV电力线路保护、110kV电力线路保护、母线保护、电力电容器和电抗器保护、3kV及以上电动机保护、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的自动投入装置、自动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同步并列、自动调节励磁及自动灭磁、二次回路及相关设备。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扩大了规范的适用范围:由单机容量25MW及以下改为50MW及以下。
2.增加了经电阻接地的变压器和接地变压器保护。
3.增加了并联电抗器保护。
4.自动低频减载装置改为自动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第一节概述一、并列操作的意义电力系统运行中,任一母线电压瞬时值可表示为u=U m sin(ωt+φ)1、运行母线电压的状态量:母线电压的幅值、频率和相角。
2、并列操作:将一台发电机组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后才允许断路器QF合闸,将发电机组并入电网运行。
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时遵循如下的原则:(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
(2)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小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4、并列方法分类(1)准同期并列待并发电机组已经加上了励磁电流,调节待并发电机组的状态参数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后合上发电机出口断路器。
(2)自同期并列将一台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组升速到接近于电网频率,滑差角频率ωS不超过允许值,且在机组的加速度小于某一给定值的条件下,首先合上并列断路器QF,接着给转子加上励磁电流,在发电机电动势逐渐增长的过程中,由电力系统将并列的发电机组拉入同步运行。
二、准同期并列发电机并列的理想条件:并列断路器两侧电源电压的三个状态量全部相等。
即:这时,并列合闸的冲击电流等于零,并且并列后发电机组与电网立即进入同步运行,不发生任何扰动现象。
发电机并列的实际条件:(1)电压幅值差不超过额定电压的5%~10%(2)频率差不超过额定频率的0.2%~0.5%合闸瞬间相角差不超过±5度(一)电压幅值不等设发电机并列时频率f G =f X、相角差δe等于零、电压幅值不等(U G≠U X)。
则冲击电流的有效值为:式冲击电流主要为无功电流分量。
1、U G > U X冲击电流滞后发电机电压90度,并列后发电机立即带无功负荷;2、U G < U X冲击电流超前发电机电压90度,并列后发电机从系统吸收无功负荷;(二)合闸相角差设并列合闸时电压幅值相等、频率相等,但合闸瞬间存在相角差。
这时发电机为空载情况,电动势即为端电压并与电网电压相等,冲击电流的有效值为式当相角差较小时,这种冲击电流主要为有功电流分量,说明合闸后发电机与电网间立刻交换有功功率,使机组联轴受到突然冲击1、发电机电压超前,冲击电流基本与发电机电压同相,并列后发电机立即发出有功功率;2、发电机电压滞后,冲击电流基本与发电机电压反相,并列后发电机立即从系统吸收有功功率;(三)频率不相等设并列时电压幅值相等但频率不相等,这时断路器两侧间电压差us为脉动电压。
单选题:1、关于高频开关电源型充电装置,下面哪项技术参数不符合DL/T5044-2014技术规程()。
(A)稳压精度≤±1% (B)稳流精度≤±1%(C)纹波系数≤0.5% (D)模块均流不平衡度≤±5%答案:A。
根据DL/T5044-2014《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6.2.1,稳压精度应不大于±0.5%。
2、蓄电池组应满足浮充电时直流母线的电压要求,电池个数应按照()倍直流电源系统标称电压值确定。
(A)1.15 (B)1.1(C)1.05 (D)1.2答案:C。
根据DL/T5044-2014《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6.1.1,蓄电池个数“应根据单体电池正常浮充电压值和直流母线电压为1.05倍直流电源系统标称电压值确定”。
3、当无产品资料和厂家推荐值时,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单体浮充电压值不宜选取以下哪项数值()。
(A)2.23V (B)2.27V(C)2.30V (D)2.25V答案:C。
根据DL/T5044-2014《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6.1.2.2,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单体浮充电压值宜取2.23~2.27V。
4、根据DL/T5044-2014技术规程要求,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的功率因数不应小于()(A)0.85 (B)0.90(C)0.95 (D)0.92答案:B。
根据DL/T5044-2014《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6.2.1.8,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90。
5、根据DL/T5044-2014技术规程要求,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交流输入端产生的各高次谐波电流含有率不应大于()(A)20% (B)25%(C)30% (D)15%答案:C。
根据DL/T5044-2014《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6.2.1.8,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交流输入端产生的各高次谐波电流含有率不应大于30%。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充电装置额定电流选择原则(D)(A)满足浮充要求(B)满足初充电要求(C)满足均充电要求(D)满足冲击负荷电流要求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