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护理配合
- 格式:pptx
- 大小:23.94 MB
- 文档页数:24
超声刀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应用超声刀应如何进行护理配合。
方法: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的时间范围内确定病例,类型为应用超声刀的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共计100例,依据硬币法完成分组,50例得到硬币正面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50例得到硬币反面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进行护理配合,手术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确定为对比项。
结果:两组别相比较的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其中名称试验组的患者优于名称对照组的患者,数据方面得到的是P <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上,名称试验组的患者低于名称对照组的患者,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给予超声刀与护理配合,即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又能够促进术后病情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肾囊肿;腹腔镜;超声刀、护理配合;去顶减压术肾囊肿在临床泌尿外科属于十分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主要在青壮年群体中发病,如果患者的囊肿直径比较大,并有血尿、反复感染、腰痛、尿路梗阻等情况存在,那么为了防止病情恶化,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从而将肾实质、集合系统所产生的压迫降低,避免肾功能损伤。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临床较为常用的肾囊肿治疗手段,它的优势主要为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
超声刀能够对激光刀、电刀等进行代替,无论是切开软组织还是止血效果都比较理想,且可有效保证手术成功率,所以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科室[1]。
本文纳入的观察样本为100例应用超声刀的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现需要展开以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的时间范围内确定病例,类型为应用超声刀的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共计100例,依据硬币法完成分组,50例得到硬币正面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29例男病人,21例女病人;年龄上、下限各为68岁、21岁,经过计算,均值(58.3±4.5)岁;囊肿直径在24-132cm范围内,经过计算,均值(68.3±4.5)cm;22例右侧,18例左侧,10例双侧;50例得到硬币反面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30例男病人,20例女病人;年龄上、下限各为69岁、22岁,经过计算,均值(58.4±4.6)岁;囊肿直径在25-131cm范围内,经过计算,均值(68.4±4.6)cm;24例右侧,17例左侧,9例双侧。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发表时间:2014-06-26T09:21:34.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马乐马晶[导读] 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后腹腔镜下肾囊肿由于其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马乐马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830000)【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总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要点。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78例肾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结果:7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出血、压疮、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手术室护士具备专业的护理技术和娴熟的手术配合是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肾囊肿腹腔镜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227-02 肾囊肿为泌尿外科常见病,囊肿小时多无症状,无须治疗。
但当囊肿直径大于5cm时,有压迫症状或并发出血、感染、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时则需手术治疗。
既往多采取经腰部切口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但创伤大,恢复慢。
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后腹腔镜下肾囊肿由于其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干扰腹腔内脏器,术后肠麻痹少等特点[1],故已逐步取代传统的经腰部切口,但专业的专科护理技术和娴熟的手术配合是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78 例,疗效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8例,年龄35~58 岁,平均45±5.31岁。
男54 例,女24例。
其中左肾囊肿12 例,右肾囊肿11 例,3 例双侧肾囊肿。
手术时间30~135min,平均45min。
术中出血量20~200mL,平均50mL。
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
所有患者均通过B超、X线造影以及CT扫描检查等确诊。
腹腔镜下肾囊肿患者实施去顶减压术的护理措施及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7-06-01T15:07:27.9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7期作者:穆巴拉克·艾尔西丁[导读] 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患者实施去顶减压术的护理措施。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患者实施去顶减压术的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囊肿患者7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和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肾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去顶加压术并采取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218-02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科疾病,囊肿直径>5cm可压迫肾实质,造成肾功能损害,引起肾区疼痛、出血、感染、高血压等症状。
据统计,该病多发于成年人,4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50%,但其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异[1]。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因此逐渐成为治疗肾囊肿的最佳选择。
本文研究对肾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采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7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做以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囊肿患者78例,对其实施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年龄为38~71岁,平均年龄为(43.9±6.8)岁;实验组患者36例,年龄为36~70,平均年龄为(42.5±6.5)岁。
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的术中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后肾囊肿去顶术中护理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方法对68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总结。
结果2例因出血和粘连改开放手术外,其余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150min,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术前充分的器械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和仔细观察是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标签: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护理配合体会随着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已成为一种较成熟而理想的手术方法[1]。
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好,痛苦少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方式。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完成该手术68例,效果满意。
现将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去顶术的术中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0岁,单发囊肿58例,多发囊肿10例,左肾38例,右肾30例,肾上极囊肿36例,肾下极30例,肾中极2例。
1.2手术方法全麻下,取患侧向上侧卧位,腰部抬高,常规消毒铺巾,腋中线髂嵴上2cm穿孔置入光源,第12肋缘下腋前后线穿孔置入操作件,游离腹膜后间隙,建立CO2气腹。
2结果68例肾囊肿去顶术,66例手术顺利,其中1例因囊壁太厚出血,1例因广泛粘连改开放手术。
术后2~4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无皮下气肿,尿瘘等并发症。
手术5~7d拆线出院。
术后3个月来院复诊随防,B超提示无患侧肾囊肿现象。
3术中护理3.1手术器械的准备3.1.1腔镜仪器准备腹腔镜及传导系统(包括摄像、监视系统、冷光源)、二氧化碳、气腹装置、单、双极电凝,冲洗吸引装置。
3.1.2腔镜器械准备10mm穿刺套1个,5mm穿刺套2~3个,10mm25°腹腔镜,内视钳(剥离钳、弯钳、抓取钳)、组织剪、转换套、电凝棒、爪形牵引器、吸引器等。
3.1.3基本器械1/0可吸收性、4.7号丝线、无菌保护套、50mL注射器2个、小圆刀片、18号引流管等,自制水囊设备:用18号小儿肛管和一只手套的手指绑在一起。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质量。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78例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
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并记录对比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加强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下手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护理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肾脏内形成液体包块。
肾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
近年来,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已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法[1]。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因此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然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并非完全没有风险。
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率[2]。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78例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成年人,且无明显禁忌症。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
1.2方法1.2.1对照组(常规护理)1.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体位、麻醉、输液等。
同时要做好手术器械和仪器的准备工作。
2. 术中协助:协助医生完成手术过程,保持患者的体位和呼吸通畅,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3. 术后观察: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包括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手术部位的观察和护理。
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的护理:
第一、因为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一般采用全麻或者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方式,所以要去枕平卧位6-8个小时,同时给予患者供氧,注意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给予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从而判断有没有手术以后出血甚至大出血的情况。
第二、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后可以使用单次的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第三、对于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3天拔除,要关注引流管的引流量以及引流管是否通畅,要固定在位,避免脱落。
第四、注意常规护理,比如伤口清洁。
第五、建议患者术后两日可以适当的进行活动,最后可以对患者进行肾囊肿的健康宣教。
腔镜系统、电脑、外科工作站静脉输液首选患侧上全麻,90º侧卧位,抬高腰桥主刀站病人背侧、显示器摆病人腹侧、电脑、外科工作站在主刀后消毒皮肤,铺巾2块中单(左右)→4块治疗巾→2块中单(上下)→手术贴膜→大孔巾1.做第一个切口,切口长10m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11号刀切开,中弯钳1把,血纱一块拭血。
2.钝性分离肌层至腹膜后间隙递大弯钳撑开,递皮肤拉钩牵开切开。
3.置入球囊扩张器,撑开腹膜后间隙,建立腹膜后空间递球囊扩张器,向球囊扩张器内打人800—1000ml空气,停留5分钟放出空气,取回球囊扩张器。
4.在第一个切开置入穿刺套管,向腹膜后间隙注入二氧化碳气体递10mm穿刺套管于第一个切开置入,连接二氧化碳气体输人管,注入二氧化碳气体。
5.置入内镜观察腹膜后腔递内镜观察6.在内镜监视下分别做第二个、第三个切口,分别置入2个5mm穿刺套管递11号到切开肋腰点部皮肤,递2个5mm穿刺套管。
7.钝性分离肾周脂肪,暴露肾囊肿递超声刀或电凝钩,分离钳分离肾周脂肪及肾周筋膜。
8.在肾囊肿表面用点灼将囊肿戳穿,扩大切开吸净囊内液体递电凝钩戳穿囊肿,递吸引器将囊内液体吸净。
9.肾囊肿去顶,在距肾实质约5mm处剪除囊壁组织,并将其提出体外递剪刀剪除囊壁组织,递抓钳将其提出体外。
10.检查手术野,彻底止血,递双极电凝将血点电凝止血。
11.冲洗腹膜后腔,吸净液体,放置16号硅胶管引流递生理盐水冲洗,递吸引器吸净液体,递引流管,9X24角针4号线固定管子。
12.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取出穿刺套管,清点物品数目。
13.缝合切开递有齿镊,9X24圆针4号丝线缝合肌肉,递有齿镊夹持酒精纱块消毒皮肤,递9X24角针1号丝线缝合皮肤。
14.覆盖切口,递有齿镊夹持消毒皮肤,敷料覆盖切开。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配合流程。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护理发表时间:2017-05-23T13:16:29.5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作者:周伯珍[导读] 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中实施全面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中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100)【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方法:将60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中实施全面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全面护理;常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331-02 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成人,肾囊肿早期临床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囊肿体积超过5cm时就会出现压迫症状,且发生出血、血尿等症状[1],需立即实施手术治疗。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取得让人满意效果,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逐渐成为治疗肾囊肿的主要方法。
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笔者以60例患者为例,分别给予全面护理及常规护理,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28~60例,平均年龄(34.8±5.6)岁;囊肿直径4~7cm,平均直径(5.8±0.2)cm;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囊肿直径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参与对比(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术前向患者讲解需注意事项,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护理配合及研究发表时间:2012-10-29T15:28:37.0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陈清红王敏聂爱萍[导读] 微创手术超越传统开放手术,它具有损伤小、切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病房周转快等优点。
陈清红王敏聂爱萍(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手术室江西新余 338001)【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9-0381-01 随着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手术适用于腹腔镜。
近几年来,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去顶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它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疤痕小、不干扰腹腔内脏器等优点。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已成为广大患者和泌尿外科医生所接受和掌握,并在各家医院普遍开展。
这就对我们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熟练掌握各腔镜器械及仪器的操作及使用,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
我院自2007年1月以来,成功为104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现就手术室护理配合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4例,男84例,女20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2岁,术前经B超、CT等检查确诊为肾囊肿,提示为良性病变。
手术均获得成功。
本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手术,经后腹膜途经,于腰肋三角上作一个1.5~2.0cm小切口,切开皮肤以后用大弯血管钳钝性分离腰背筋膜进入腹膜后间隙,放入球囊扩张器,注水或注气600~1000ml并保留3~5分钟,制备腹膜后间隙,取出球囊扩张器,经该处置入10mm穿刺套管,分别再在腋中线髂嵴上2cm和腋前线十二肋下缘穿两个10mm和5mm的操作孔,缝合密闭不漏气再充二氧化碳气体,置入目镜,然后用超声刀或电凝钩边分离边切开,游离显露整个肾囊肿,再用电凝钩切开一小口用吸引器吸出囊液,取出囊壁,手术创面彻底止血,将切除囊壁送病理检查。
2 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心理准备由于患者对腹腔镜手术不了解,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产生焦虑、惧怕的心理,所以手术室护士术前一天要进行术前访视,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运用语言技巧进行安慰、解释及鼓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