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 格式:pptx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33
分析对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目前治疗肾囊肿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临床证据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分析对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一、循证护理的方法1. 术前准备在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前,护士应通过循证医学的方式,利用临床指南和相关研究结果,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保患者手术前的状态良好,手术顺利进行。
2. 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手术流程,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进行各项护理工作,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医生进行器械的递送和翻台等工作。
护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3.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的重点,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手术部位的状况、尿液情况等。
护士还需要做好患者的疼痛评估和管理工作,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护士还需要进行患者的营养评估,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排出平衡。
二、循证护理的效果1. 提高患者的术前准备水平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护士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前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准备工作,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2. 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在手术过程中,护士的严格操作和及时的监测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3. 促进术后康复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护士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患者的监测和护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对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是显著的。
护士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循证护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发表时间:2015-10-29T11:38:42.1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作者:马学兵胡晓东何雁[导读] 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对于肾囊肿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创伤小,该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马学兵胡晓东何雁(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应用于效果。
方法:将2009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0例肾囊肿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囊肿位置和大小确定腹腔镜途径,统计疗效。
结果:在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之后,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40~13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1±12)min,随访12个月,4例患者复发。
结论:对于肾囊肿患者,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分析【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124-02【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renal cyst to the top of the renal cyst. Methods: 80 cases of renal cyst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5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and size of the cyst, the laparoscopic approach was determined. Results: in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enal cyst unroofing and decompression after, 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operation time 40~135min. Average operative time for (61 + 12) min,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months, 4 cases of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renal cyst,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enal cyst to the top of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 less trauma,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y;Laparoscopic renal cyst; Analysis肾囊肿是临床中常见的肾脏疾病,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肾囊肿发生率逐年上升,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之下,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患者采用了该种治疗措施,成效显著,现将治疗措施总结如下。
2012-14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前准备:1、器械敷料:腹腔镜基础器械一套、腹腔镜专用器械一套(trocar、电钩、30°镜子、分离钳、剪刀、吸引器)、电子腹腔镜一套、刨包、手术衣包2、一次性物品:手套、1、4、7#丝线、敷贴、16#导尿管、5ml注射器、手控气夹、超声刀、导线套、吸引器管、引流袋、拾物袋麻醉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体位:经腹腔途径常采用70°侧卧,而经腹膜后途径采用90°侧卧位手术配合:1、经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trocar位置:于患侧锁骨中线脐水平下4cm处穿刺置入第一支套管,作为观察镜通道。
在腹腔镜的直视下于锁骨中线外侧2cm及5~7cm处穿刺置入两只trocar作为操作套管。
(2)、切开侧腹膜:于结肠脾曲(肝曲)外侧缘以电钩切开侧腹膜,使结肠充分下移,稍加分离则可暴露肾脂肪囊。
(3)肾囊肿显露:根据局部的隆起可初步判定囊肿的位置,切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暴露肾脏。
沿肾被膜分离即可找到肾囊肿并逐步分离至囊肿完全显露。
(4)、囊肿去顶:用电钩于囊肿中心切开一小切口,吸出积液用分离钳提起囊壁,在距肾皮质0.5cm处剪除囊壁。
将摄像头伸入囊内,观察囊内情况,如有囊内间隔或复合囊肿,在明确于肾盂无相通后,可行切除或再次去顶减压。
以电凝钩将残留囊壁电灼以防止复发。
(5)止血:电凝残余囊壁边缘,创面冲洗后彻底止血,放置引流,手术结束。
2、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trocar位置:放置第一支套管于患侧腋中线髂嵴上2cm 处,作为观察通道。
(2)、腰大肌显露:在腹膜后间隙稍加分离即可清晰的显露腰大肌(3)、肾囊肿的显露:以电钩通过肾筋膜后叶与侧锥筋膜之间无血管平面向头侧分离,直至肾脂肪囊清晰显露。
切开肾脂肪囊后,沿肾被膜分离即可找到肾囊肿并逐步分离至囊肿完全显露(4)、囊肿去顶:用电钩切开囊肿中心,吸出积液。
剪除囊壁后将摄像头伸入囊内,观察囊内情况,以电凝钩电灼残留囊壁粘膜以防止复发。
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经验总结发表时间:2011-06-09T15:07:10.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楠[导读] 单纯性肾囊肿是成人最常见的囊肿性肾脏疾病。
男女比例1.4~1.6:1。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张楠(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郑州 450003)【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048-02【关键词】腹腔镜肾囊肿泌尿外科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实施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0 例, 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51.4 ±10.5)岁。
囊肿直径(4.8 ±2.5)cm。
患者囊肿位于左肾13例 , 右肾17例。
术前行彩超及肾脏CT 平扫加增强检查,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与肾实质、肾血管的关系。
术前均行心电图、胸片及常规实验室检查。
1.2 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腰部抬高呈“折刀状”。
后腹腔操作间隙的制备及穿刺点位置见文献[1]。
进入后腹腔间隙后,首先寻找腰大肌及腹膜返折,用超声刀在腰大肌表面纵行切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根据术前彩超及CT提示的信息,在脂肪囊与肾纤维膜之间相对无血管区游离肾背外侧或腹侧,至肾脏上下极,内侧至肾蒂,若囊肿大部分位于腹侧,将肾脏牵向背侧;若囊肿大部分位于背侧,将肾脏牵向腹侧;再根据囊肿位于肾蒂的上方或下方,确定相应的分离方向,即可看到紫蓝色的囊肿。
沿囊肿壁表面用超声刀向四周适当游离,尽量多暴露囊肿壁。
距肾实质约5mm切除囊壁,碘伏棉球涂擦囊腔。
游离部分带蒂脂肪囊填塞囊腔,并将其与囊壁边缘用一枚结扎锁固定。
留置引流管,其头端放入囊腔内。
肾脏复位,退出腹腔镜及套管,依次关闭各切口。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术后恢复饮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等。
172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7月上第20卷第19期·综合医学论坛·作者简介:刘芳(1982.03—),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学腹腔镜下肾囊肿患者实施去顶减压术的护理措施分析刘芳(东海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江苏 连云港 222300)【摘要】目的:探察分析肾囊肿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的护理服务方案。
方法:抽选在院内施行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措施的40位肾囊肿患者进行探察,时间选定范畴:2019年01月15日至2021年10月20日,依据单双数原则将所选肾囊肿对象分于两个组别内并分别予以差异性干预措施。
前者(单数,对照组)人数数值在20位,采用基础性护理服务措施,后者(双数,观察组)人数数值同前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服务措施。
分析探察两组人员临床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变化、合并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方案及看护人员的认可性、满意度、心理情绪以及遵医行为并开展评估比照。
结果:区别性护理服务措施开展之后,两组择取对象的生活质量评估分值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
不同护理方案采取后,观察组术式时长超过1 h、术中失血量超过45 mL 情况较对照组结果有明确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合并症发生率数值降低,患者对护理方案及施行人员的认可程度和满意度增长,通过调查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可知,未经护理之前,两组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要低,观察组遵医行为更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搭配针对性服务措施应用于肾囊肿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其术式指标及预后情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或避免纠纷投诉事件发生,应用价值较高且适宜性较强。
【关键词】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护理措施;临床相关指标【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9-0172-03在肾脏结构异常病症中肾囊肿较常见且普遍发生于成年人群,其在临床上多采取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且效果确切,具术后恢复迅速、创伤较小等特质[1-2]。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2例临床运用体会发布时间:2022-06-23T06:55:35.5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期作者:阮忠永[导读]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方法、疗效、处理要点。
阮忠永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中医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方法、疗效、处理要点。
方法:22例肾囊肿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结果:2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44至112分钟,平均78分钟, 失血量为15ml 至35ml, 平均25ml,术后1~2d拔除引流管, 均给予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不需要拆线, 住院时间为5至7天,平均为6天。
术后2至36个月不定期B超复查, 未见肾囊肿复发。
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极好,患者满意,是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肾囊肿;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
肾囊肿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多为单纯性肾囊肿,我院以往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方法为开放手术和经皮穿刺囊内注射无水酒精的方法。
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效果可靠,但创伤大,患者康复时间长。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有经腹腔入路及经腹膜后间隙入路两种方式。
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使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22例,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极好,患者满意。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使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22例, 其中男性9例, 女性13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给予B超、CT和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了解囊肿的个数、大小、囊壁的情况、囊肿压迫肾实质的程度、囊肿与肾盏不相通,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
单发性肾囊肿21例,多发性肾囊肿1例,左侧12例, 右侧10例,囊肿位于肾上极8例, 肾中极5例, 肾下极9例;腹侧7例, 背侧15例。
囊肿大小为4.8cm×5.3 cm至8.5cm×10.8cm。
左肾囊肿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左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一般资料】女性,45岁【主诉】反复左侧腰部胀痛不适2年。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部胀痛,呈阵发性隐痛,不伴有肉眼血尿,无放射痛,偶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期间无畏寒发热,尚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黄疸等症,伴夜尿频多,约2-3次/夜,到当地医院行抗炎、补液及对症治疗后缓解,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经门诊检查后以“左肾囊肿”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既往史】既往身体一般;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炎、结核等内科杂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及血制品史,否认药物过敏及其它特殊物品过敏史,否认特殊家族遗传病史,否认疫区、疫液接触史。
【查体】T:36.7℃,P:79次/分,R:20次/分,BP:183/91mmhg。
神志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室,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对光反射灵敏,瞳孔等大等圆,D2.5mm,眼球活动自如,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咽部不红,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
颈软,无抵抗力,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胸廓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肌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可。
双肾区部情况见专科检查,四肢及脊柱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功能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左肾区叩击痛明显,右肾区无叩击痛。
【辅助检查】泌尿系CT检查提示:左肾囊肿。
【初步诊断】左肾囊肿【鉴别诊断】本病可与腰肌劳损相鉴别,后者常于做体力活动后或长时间站立后疼痛加剧,体表有局部压痛点。
作B超及CT检查无阳性发现,可作鉴别。
【诊治经过】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左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顺利,术后行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
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的护理:
第一、因为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一般采用全麻或者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方式,所以要去枕平卧位6-8个小时,同时给予患者供氧,注意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给予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从而判断有没有手术以后出血甚至大出血的情况。
第二、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后可以使用单次的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第三、对于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3天拔除,要关注引流管的引流量以及引流管是否通畅,要固定在位,避免脱落。
第四、注意常规护理,比如伤口清洁。
第五、建议患者术后两日可以适当的进行活动,最后可以对患者进行肾囊肿的健康宣教。
腹膜后腔途径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体验目的探讨腹膜后腔途径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
方法采用腹腔镜后腹腔途径成功完成31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其中左侧16例,右侧15例,囊肿直径5~10cm。
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53 min。
术中出血量10~60 ml,平均32 ml。
术后3~4d拔除引流管,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
结果31例全部手术成功,平均住院日7d,术后随访3~12个月复查B超囊肿无复发。
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多种优点,是外科治疗肾囊肿的理想术式。
标签:腹腔镜;肾囊肿;腹膜后;去顶减压术肾囊肿是泌尿外科常见病,随着B超、CT、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手段的提高,所发现的病例逐年增加。
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31例肾囊肿,全部行后腹腔镜途径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疗效满意,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42~66岁。
其中单发性肾囊肿28例,多发性肾囊肿3例,伴高血压3例,伴2型糖尿病2例,病程6月~10年,平均5年。
14例有患侧间断性腰腹部胀痛近期加重就诊发现,17例无临床症状于体检时B超偶然发现,囊肿直径5~10cm,平均5 cm。
囊肿位于左侧16例,右侧15例;肾脏上极10例,中部9例,下极12例。
术前常规行泌尿系B超、静脉肾盂造影及肾脏CT定位检查,明确囊肿大小、位置、与肾集合系统关系。
1.2手术方法均经后腹腔途径完成手术。
全麻,健侧90°卧位,腰桥略垫高,术前留置导尿管。
使用30°腹腔镜,腋中线髂嵴上2~3cm切开皮肤1.5cm,用组织剪钝性和锐性分开皮下组织和肌肉,用食指尖分出一腔隙,在手指引导下分别于腋后线、腋前线肋缘下各放置5mm Trocar,腋中线髂嵴上放置10mm Trocar 并30°腹腔镜,注入CO2,气腹压力12~15mm Hg。
在腰大肌前打开Geratas筋膜,沿肾脏表面游离并显露囊肿,用电钩切开囊壁,吸净囊液,距肾实质5mm 切除囊壁,边电切边电凝,多发性囊肿者切除所有囊肿壁,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囊壁送病检。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附57例报告)谢文练;韩金利;许可慰;黄健;郭正辉;姚友生;罗欣;胡道琴【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06(6)5【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后途径治疗肾囊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气管内全麻下对57例肾囊肿患者经腹腔或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找到并暴露肾囊肿后,距肾实质约3~5mm处,用剪刀沿囊肿边缘环形切除肾囊肿顶壁,用干燥的3%碘酊纱条涂擦剩余囊肿壁以破坏残留的囊壁上皮.结果本组57例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45~136分钟,平均65分钟.术中出血10~70ml,平均40ml,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无合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除一例因术后3天合并急性心肌梗塞转心内科治疗外,全部患者5~7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5天.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肾囊肿,可以根据囊肿的位置和大小选择手术入路.【总页数】3页(P371-372,383)【作者】谢文练;韩金利;许可慰;黄健;郭正辉;姚友生;罗欣;胡道琴【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单孔三通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附38例报告) [J], 叶锦;吴刚;张尧;陈锦;王鹏;李珂;周波;靳风烁2.经腹膜后进路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附65例报告) [J], 王学华;陈善勤;甘道举;赖建平;万旭辉;李兴斌;付光华;李键;文小平3.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06例报告 [J], 赵玉迪4.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附109例报告) [J], 陈文新;巴特巴依尔;杨建昆;吐尔逊·艾莎;李雪青;汪清5.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附139例报告) [J], 王旭振;陈强;孙立江;李海清;荆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