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制图 第七章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44
机械制图练习册第七章答案问题1:绘制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答案:根据第七章内容,绘制一个包含直线、圆、圆弧和角度的平面图形。
首先绘制一个直径为50mm的圆,然后从圆心向外绘制两条长度分别为30mm和20mm的直线,形成一个直角。
在圆的边缘绘制一个半径为25mm的圆弧,与直线相交。
最后,标注所有尺寸和角度,确保尺寸清晰可读。
问题2:解释并应用投影法在三维图形上。
答案:投影法是将三维对象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
在机械制图中,最常用的是第一角投影法和第三角投影法。
以第一角投影法为例,物体的三个视图(前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使得观察者从物体的正面、左侧和上方进行观察。
在练习中,选择一个简单的三维图形,如立方体或圆柱体,并绘制其三个视图。
问题3:标注一个复杂机械部件的尺寸和公差。
答案:选择一个包含多个特征的机械部件,如齿轮或轴承座。
首先,绘制部件的平面视图,然后标注所有线性尺寸,包括直径、长度和宽度。
接着,根据标准,为每个尺寸添加适当的公差等级,如±0.05mm。
确保公差标注清晰,易于理解。
问题4:解释并绘制一个简单的装配图。
答案:装配图显示了多个部件如何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械系统。
首先,选择几个简单的部件,如螺栓、螺母和垫圈。
然后,绘制这些部件的平面视图,并在装配图中展示它们是如何相互配合的。
确保所有部件的位置准确,并且有适当的注释说明装配顺序和方法。
问题5:分析并纠正常见的绘图错误。
答案:在机械制图中,常见的错误包括尺寸标注错误、视图不准确、线型使用不当等。
通过分析一个包含错误的图纸,识别出这些错误,并提供正确的绘图方法。
例如,如果一个尺寸没有正确标注,应该重新测量部件的实际尺寸,并在图纸上准确地标注出来。
结束语:本章的练习旨在加深对机械制图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提高绘制和阅读机械图纸的能力。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应用投影法、尺寸标注和公差,以及绘制和分析装配图。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暂行)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机械制图(Mechanical Drawing)学时范围:112~116学时实验时数:54学时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第一学期考试课,第二学期考查课先行课程:适用专业:数控技术、数控应用维护、机电一体化、汽车工程、焊接自动化责任单位:机电工程系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在课程。
本课程的原则是精讲多练。
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绘图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读机械图样能力和初步的图示表达能力,同时为设计构思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而且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为学生就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实用技能。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包括想象该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图样中有关技术要求,比如表面粗糙度、极限配合、形状肯位置公差在符号及意义了解零件一般测绘在方法2.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部件装配图。
包括了解装配图的画法规定和特殊表达方法;分析装配图中各零件的形状轮廓以及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配合性质和连接形式等。
3.能够按要求熟练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绪论1.教学内容:(1)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3)制图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情况。
2.教学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在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难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在学习兴趣。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教学内容:(1)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在基本规定(2)绘图工具肯仪器的使用(3)几何作图(4)平面图形尺寸分析及画法(5)绘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2.教学要求:(1)掌握国家标准中关于图纸幅面在大小和格式;文字、数字、字母的书写规则;比例的概念及应用。
汽车机械制图电子教案第一章:汽车机械制图概述1.1 汽车机械制图的重要性1.2 制图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3 制图的基本工具与材料1.4 制图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第二章:投影的基本原理2.1 投影的定义与分类2.2 正投影与斜投影2.3 投影变换2.4 投影的基本作图方法第三章:汽车零件的常用表达方法3.1 视图3.2 剖视图与断面图3.3 零件图的标注3.4 装配图的绘制与阅读第四章:汽车零件的标准件与常用件4.1 螺纹紧固件4.2 键、销连接件4.3 滚动轴承与弹簧4.4 其他标准件与常用件第五章:汽车机械制图的实践与应用5.1 绘制简单零件图5.2 绘制装配图5.3 绘制轴测图5.4 计算机辅助制图简介第六章:复杂零件的绘制与分析6.1 复杂零件图的组成与特点6.2 组合体的绘制与分析6.3 相贯线的绘制与处理6.4 薄壁件与曲面零件的绘制第七章:汽车装配图的绘制与解读7.1 装配图的概述与作用7.2 装配图的绘制步骤与方法7.3 装配图的常见表达方式与技巧7.4 装配图的解读与分析第八章:汽车机械制图的标注与说明8.1 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与方法8.2 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标注8.3 制图中的文字说明与符号表示8.4 绘制零件图与装配图的注意事项第九章:汽车机械制图的软件应用9.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基本操作9.2 常见汽车机械制图软件介绍与应用9.3 利用软件绘制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实例9.4 打印与输出制图文件的操作第十章:汽车机械制图的实际案例分析10.1 案例一:发动机装配图的绘制与解读10.2 案例二:汽车底盘零件图的标注与分析10.3 案例三:汽车车身轴测图的绘制10.4 案例四:计算机辅助制图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汽车机械制图的重要性补充说明:制图的基本原则与规范是保证图纸质量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制图的基本工具与材料是进行图纸绘制的必备条件,需要学生了解并熟练使用。
一、选择题
1.明细栏一般配置在装配图中标题栏上方,其序号栏目的填写顺序是()
A.由上向下顺次填写
B.由下向上顺次填写
C.不必符合图形上的编排次序
2. 在装配图中,相邻零件的相邻表面处的画法是()
A.接触面及配合面只画一条线,两零件相邻但不接触仍画两条线。
B.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例如间隙配合的孔轴表面,为图示其间隙,也应画两条线。
C.无论接触或不接触都应画两条线。
3.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部件组,可仅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只需用下列线形中的哪一种表示其位置()
A.粗实线
B.细实线
C.细点画线
4.对于在装配图中单独画出某一零件的视图的表示法,正确的说法是()
A.装配图中不可出现单个零件的视图,否则易产生混淆。
B.装配图中,可以出现单个零件的视图,此时应标注投射方向、字母和零件的名称,当按投影关系配置时,可省略投射方向和字母。
C.装配图中可以单独画出某一零件的视图,但必须标注零件名称、投影方向和字母。
5.装配图中的零件除标准件外,其余零件均应称为()
A.非标准件
B.专用件
C.特殊零件
答案
1.B
2.A
3.C
4.C
5.A。
《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适应高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需求,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制图能力、特别是读图能力,培养应用型中等汽车专业技术人才所需的读图和绘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为学习后续其它相关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设置说明汽车机械制图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零件图的绘制及读图,装配图的读图等专业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等课程有直接的帮助,在整个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
三、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修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后续汽修专业专业课所需要的基本制图知识,为汽修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54学时)(一)教学基本内容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1.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1.2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1.3几何作图1.4平面图形的画法1.5徒手绘图的方法重点: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难点:几何作图第2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1 投影的基本知识2.2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2.3点的投影2.4直线的投影2.5平面的投影重点: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第3章基本体3.1平面体3.2回转体3.3基本体的尺寸注法重点:平面体及回转体的投影特点第4章轴测图(略)第5章立体表面交线5.1 截交线5.2相贯线5.3截断体与相贯体的尺寸注法难点:截交线及相贯线的画法第6章组合体6.1 组合体的形状分析6.2 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画法6.3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注法6.4组合体视图的识读重点:组合体的形状分析,组合体视图的识读难点: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画法第7章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7.1视图7.2剖视图7.3断面图7.4其他表达方法7.5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7.6第三角画法简介重点:剖视图及断面图难点:剖视图及断面图的画法第8章标准件与常用件8.1螺纹及螺纹连接8.2键和销连接8.3齿轮8.4滚动轴承8.5弹簧重点:螺纹及螺纹连接及螺栓、螺母的比例画法难点:螺栓、螺母的画法第9章零件图9.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9.2 零件视图的选择9.3 零件图的尺寸注法9.4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标注9.5零件的工艺结构9.6常见典型零件图例分析9.7零件测绘重点:零件视图的选择难点: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标注第10章装配图10.1 装配图的内容10.2 装配体的表达方案10.3装配图上的尺寸注法和技术要求10.4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明细栏10.5装配体的工艺结构10.6装配体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10.7识读装配图10.8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重点:装配图的识读难点:装配体的表达方案第11章展开图焊接图(略)11.1展开图11.2焊接图(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内容为制图和识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