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6单元学导案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8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教案学校参备人课题学习目标重难点课前预习课型班级四年级主备人审查人小数加减法课时—总课时 1 — 5学会笔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自学课本第 72 页例 1,独立达成自主学习中的内容。
新授教课准备课件导学流程导学步骤详细内容复备栏1、导一、旧知回首回想一下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下边各题并验算。
165+347=400— 125=2、学验算:验算:二、新知指引(出示一些模型玩具的图片,而后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他们的价钱吗?)模型汽车元,模型飞机元,你能提一个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并解答吗?今日就让我们来商讨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吧!三、出示学习目标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 72 页例 1,用课本中的方法计算“新知指引”中的题目,并进行验算。
(1)+=_____(元)验算:(2)— =_____(元)验算:计算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重点是要将小数的()对齐,也就是把()对齐。
2.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都是把相同的数位(),且验算方法相同;其不一样点:整数加减法是从()位算起,小数加减法是从()位算起。
二、合作研究1. 列竖式计算,而后小组内议论:得数末端的 0 怎么办理。
+—2.小组合作达成课本第 72 页“做一做”,并集中展现,看哪一组算得又准又快。
3.小组比一比谁是最好的“医生”。
更正:更正:——________________914 003、展1、展现“自主学习”中的内容。
2、展现“合作研究”中的内容。
4、讲1、计算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重点是要将小数的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
2、.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相同,都是把相同的5、练讲堂小结数位对齐,且验算方法相同。
达成课本第 74 页第 2、4 题。
经过今日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概括总结:1、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对齐(即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依据整数加减法的法例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对齐竖式中横线上的小数点)。
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课题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课时 1 使用时间2016.5
学习目标:
1、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2.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74---75内容。
2、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观察物体的?
3、拿出长方体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
二、合作探究
1、让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表象,结合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2、合作交流
小组内交流、质疑
4、让学生实地摆一摆、看一看,通过观察、体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课堂小结
1、总结、
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②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五、课堂检测
一)、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只能看到4个面。
()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二)、填空
1.从正面看是个长方形,从左面看是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个长方形,这是一个()物体。
2. 这是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形状,请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前面看()左面看()
上面看()。
第六单元《可能性》(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本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学会用“肯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和“可能发生”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与事件发生的次数的关系,学习用事件表或情况表描述事件发生规律。
3.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学会分析和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二、预备知识在学习本单元知识前,你需要掌握以下预备知识:1.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如数量、数码、数位等。
2.掌握数轴的正方向、负方向及表示方法。
3.掌握分数及其含义、大小比较及简化。
4.理解排列组合,如从集合中选取n个元素的组合数等。
三、学习内容本单元学习内容:1.可能性本课主要学习事件的可能性,了解“肯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和“可能发生”三种判断事情发生可能性的方法,并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2.事件表本课将学习事件表的制作,学会用事件表描述事件的发生规律,分析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可能性。
3.情况表本课将学习情况表的制作,学会用情况表描述事情发生的规律,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与事件发生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4.逻辑判断本课将学习逻辑判断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四、学习方法及建议1.认真听课,积极思考。
了解事件的可能性,需要判断与比较,要求我们考虑各种情况的可能性,需要动脑思考。
2.多画图,形象化理解。
通过画图来解决具体问题,并形象化地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也能够直观地描述事件的发生规律。
3.加强练习,巩固知识点。
通过课后作业等方式,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学习反思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你将发现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很实用,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同时,本单元所涉及的概率问题也是数学中的重点内容,需要认真学习。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听课、多画图、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教材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
教材在编排时注重层次性。
通过阶段式的总结性结论展现计算的思路,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加大了教学步子,例题从原义务教材的16个减少为9个,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单元教学目标:(1)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单元教学重点: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能准确、快速试商。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导思点拨发,合作交流方式。
课时划分:12课时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课题口算除法第1课时教学过程(修改栏)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学习整十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除法。
这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把整十或几百几十看成一位数或两位数进行口算,第三单元中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作了铺垫。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6单元第2课时买文具(2)一、课前思考1.老师让我们上一节课买的文具你们都买了吗?2.你们在买文具时都是怎么选的?3.你们自己动手计算过买文具时的价格吗?二、预习导航1.本课要学的知识点:如何用心比心选择文具,如何用数学方法计算价格。
2.预习材料:本单元课本第2页~第3页。
三、新知解读1. 如何选文具在上一节课中,老师让我们到文具店里购买文具,你们都带回来了吗?今天,我们将从如何选择文具这个话题出发,学习如何在购买文具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我们要从心比心,想一想自己需要什么文具,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
例如,我们需要的文具可能有铅笔、橡皮、尺子、笔袋等,而每个人所需的文具可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也不同。
然后,我们要从质量和价格两个方面考虑。
当我们购买文具时,需要注意文具的质量和价格两个方面,选择质量好、价格适中的文具,这样既能满足学习需要,又能节省开支。
最后,我们要自己动手试用,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文具。
在选择文具时,我们需要自己动手试用,看看手感是否舒适、质量是否好,是否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
2. 如何用数学方法计算文具价格当我们在购买文具时,往往需要用数学方法计算文具的价格,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计算文具价格。
例如,现在我们需要购买一支笔的价格是1.8元,我们需要购买5支笔,请问这5支笔的价格是多少?这个问题其实就是5乘以1.8的结果,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
5×1.8=9所以,这5支笔的价格是9元。
3. 综合练习请你们根据上面的方法,在课后完成以下数学试题。
1.小明需要购买3支笔,每支笔的价格是2.5元,请问这3支笔的价格是多少?2.小张需要购买2把橡皮,每把橡皮的价格是0.5元,请问这2把橡皮的价格是多少?四、课后延伸1.再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假设你们购买的文具超出预算了,你们会怎么办?你们有什么好的省钱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吗?2.如果你们要根据心比心选择文具,你们更重视哪些因素?为什么?五、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心比心选择文具以及如何用数学方法计算文具价格。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笔算除法》导学案教案2.笔算除法除数是整⼗数的笔算除法该写在什么数位上?2.教学整⼗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法。
(1)出⽰例2,引导学⽣发现例2与例1的异同。
(2)要求学⽣⽤学过的知识估算⼀下商⼏,并交流汇报结果。
(3)引导学⽣试着列竖式计算178÷30,提出试商时遇到的问题。
(4)组织讨论:竖式计算178÷30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位?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5)引导学⽣想⼀想:178÷30应该商⼏?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3.⼩结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笔算⽅法。
写在个位上。
2.(1)独⽴⽐较例2与例1的异同,发现:例1是两位数除以整⼗数,例2是三位数除以整⼗数。
(2)独⽴估算,汇报估算结果:178÷30≈6。
(3)试着列竖式计算,提出试商时遇到的问题。
(4)讨论后明确:除数是两位数,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被除数前三位。
(5)讨论后明确:30×5接近178且⼩于178,所以应商5。
3.师⽣共同总结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笔算⽅法。
到超市买⼤⽶,每袋⼤⽶40元,她带的钱最多可以买⼏袋⼤⽶?还剩多少元?85÷40=2(袋) (5)(元)5.体育⽼师带486元钱去商场买篮球,每个篮球60元,最多可以买⼏个?486÷60=8(个) (6)(元)可以买6个。
三、巩固应⽤,提升能⼒。
(10分钟)完成教材第73页“做⼀做”。
独⽴完成计算,同桌互相检查。
6.被除数是多少,才能使余数最⼤?填⼀填。
(1)(209)÷30=6……(29)。
(2)(379)÷20=13……(19)。
四、课堂⼩结,拓展延伸。
(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回顾总结。
2.教师个⼈补充意见:板书设计培优作业⼩马虎在计算除法时,不⼩⼼把被除数458个位上的8错写成了0,结果得到的商是9且没有余数,正确的结果是多少?除数接近整⼗数的除法(四舍法试商)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册次:上学校:教师:(20分钟)图,组织学⽣交流获取的信息。
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学习目标:我能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口算除法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3)——笔算除法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4)——笔算除法课题:第六单元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5)——笔算除法学习目标:我能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验算。
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6)——笔算除法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7)——笔算除法学习目标:我能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8)——笔算除法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9)——笔算除法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0)——笔算学习目标:我能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1)——笔算学习目标:我能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姓名:年班主备人:授课人:年月课题: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2)——商的变化规律志市八一希望学校“四研”互助式高效课堂四年级上数学导学卡姓名: 年 班 主备人: 授课人: 年 月课题: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3)学习目标:我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
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姓名: 年 班 主备人: 授课人:年 月课题: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4)学习目标:我能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学期河道学区集体备课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主备教师:邱满丽刘元妹审核教师:田英张义君使用教师:时间:2013/5/17第六单元游戏公平【单元知识框架】本单元只有一部分的内容:谁先走(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规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运用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原则,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方案。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在具体活动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材分析】概率是研究不确定现象(随机现象)的科学。
随机现象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试验,其试验结果不确定,以至于在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但大量重复试验,其结果会出现一定的规律。
概率学习的一个首要目标是使学生不断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而这需要学生在亲自试验中,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不断体会。
本章的标题也说明了这点,是在游戏公平这一主题下,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尝试定性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第二学段中学生将进行一些简单的可能性大小的计算。
但教材没有马上进入计算,而是抓住“可能性相等”这一重要概念,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它的理解。
教材主要设计了两个游戏活动。
游戏1:掷骰子、掷硬币决定谁先走棋。
掷骰子时,点数大于3,小明先行;点数小于3,小华先行。
由于点数大于3有3种可能:4,5,6;点数小于3只有两种可能:2,1,而每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因此点数大于3的可能性比点数小于3的可能性大,所以这个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
掷硬币时,由于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游戏2:转转盘。
教材提供了笑笑和淘气设计的两个转盘,分别画出了蓝、黄两种颜色的区域,让学生确定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而且让学生自己再利用转盘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本单元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导学案第一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主备人:陈德台一、同飞自学【自学目标】1、能说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进行验算。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95—97页内容,自学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第一轮中国队领先多少分?(列式计算)②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分?(列式计算)③加拿大队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分?(列式计算)④两轮后中国队比加拿大队多多少分?(列式计算)【合作探究】1、对子之间相互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2、你觉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哪些方面?3、小组尝试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小数加、减法怎样进行验算?验算小数加法,可以交换()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得到的()减去其中一个(),看是否得到另一个加数;验算小数减法,可以用()减去(),看是否得到(),也可以用()加上(),看是否能得到()来验算。
二、同飞展示展示优秀的自己吧!三、课堂检测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10.52+3.48 15.24-3.84 90.5-0.379.9+10.11 100-0.27拓展题一瓶芬达饮料4.8元,比一瓶珍珠奶茶贵0.5元,两瓶珍珠奶茶的正好可以买一包桃之郎果冻。
一包桃之郎果冻多少钱?四、同飞思学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四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导学案第二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主备人:陈德台温馨寄语:在展示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一、同飞自学【自学目标】1、能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知识链接】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自主学习】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00页的例3。
用红笔勾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总结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陈仓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设计课题:确定位置型新授课年级四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叙简单的路线图。
学习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习难点:能描叙简单的路线图。
预习准备:小方向盘纸、小猴纸片、小鹿纸片、小熊猫纸片学习过程环节学案导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国庆节,笑笑到动物园参观了猴山、熊猫馆、大象馆和鹿苑。
你能说出他们的位置吗?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办法确定熊猫馆、大象馆和鹿苑分别在猴山的什么方向吗?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后随机展示。
自主探究以雷达站为观测点。
潜水艇的位置是___偏_____。
距离雷达站____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___偏_____。
距离雷达站____千米。
护卫舰的位置是___偏_____。
距离雷达站____千米。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
展示交流淘气参加游园活动中的“夺宝”游戏,需要找到三把钥匙,才能打开宝箱,上面是一张藏宝图,以宝箱为观测点,你能帮他在图中找到钥匙的位置吗?“勇气钥匙”的位置是北偏东40°,距离宝箱1c;“智慧钥匙”的位置是北偏西75°,距离宝箱3c;“爱心钥匙”的位置是南偏东40°,距离宝箱2c;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
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总结巩固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利用这个本领,我们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只要你有一颗好奇的心,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等着你去发现、去研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习收获。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六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
统计
第一课时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内展示内容安排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本
节
课
我
们
学
习
了
哪
些
内
容
?
达标检测1、观察“北京奥运会四强国家金银牌数统计表”,并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北京奥运会四强国家金银牌数统计表
2、完成101页做一做
A B
国家
奖牌
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
金牌51 36 23 19
银牌21 38 21 13
学(教)后反思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我在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第二课时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学导案
执教:中英文学校罗玲
课题:1.小数加减法《一》
课型:新授课执笔:罗玲初审:
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计算法则。
难点: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学法与要求: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自学导问】
1.预习书72页。
出示例1
①尝试笔算
6.45+4.29= 6.45-4.29=
②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
2.同步练习:
①计算:1.25+0.45 4.38-1.28
②思考: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互学导议】
1.小组内交流阶段
2.班内展示学习成果阶段
每组重点交流一个问题,如有疑难教师点拨。
【拓学导展】
1.P72做一做
2.计算小数加、诚教,先把各放的()对齐,也就是把()对齐,再按照()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根线上的()点上小数点.
2.7.5+()=9.8 ()+1.6=6.4
()-10.47=6 12.8-()=3.5
3.一双运动鞋38.5元,一根跳绳
4.8元,一共多少钱?爸爸付50元。
要找回多少钱?
【测学导练】(见长江练习册)
收获与体会
学习了这节课后,我知道了。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执教:中英文学校罗玲
课题:2.小数加减法《二》
课型:新授课执笔:罗玲初审:
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不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学法与要求: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自学导问】
1.预习书73页出示例2
(1)和上一例题有什么不同?
(2)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3)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呢?
(4)百分位上怎样计算?这里为什么可以添0?根据是什么?
(5)在小数加减法中,要想直接相加减,这两个数字得什么相同啊?
2.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怎么办?
(1)独立验算,说一说验算的方法。
(2)小结:小数的加减法的验算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一样的。
3.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1)()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的相应位置上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
【互学导议】
1.小组内交流阶段
2.班内展示学习成果阶段
每组重点交流一个问题,如有疑难教师点拨。
【拓学导展】
1.课本第73页做一做。
2.一位同学在计算27+7.5时,把式子错看成27+75,这样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多多少?【测学导学】(见长江练习册)
收获与体会
学习了这节课后,我知道了。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学导案
课题: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新授课执笔:罗玲初审:
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探索小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化。
学习重点难点:
重难点:小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法与要求: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自学导问】
1.预习书76页。
出示例3(1)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
也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出示例3(2)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3.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通过自学你还有什么疑惑?
【互学导议】
1.围绕自学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拓学导展】
1.书第76页做一做。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测学导练】
见长江作业本
收获与体会
学习了这节课后,我知道了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学导案课题:4.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型:新授课执笔:罗玲初审:
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学法与要求: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自学导问】
1.探究(一)预习书第79页。
3.2+0.5()0.5+3.2
(4.7+2.6)+7.4()4.7+(2.6+7.4)
①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②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板书:验证)可以怎样验证呢?
③从这三组算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探究()二
出示例4:0.6+7.91+3.4+0.09
①怎样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②比较不同的算法,发现规律:那种方法简便?第二种方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证明了什么?
【互学导议】
1.围绕自学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拓学导展】
1.书第79页做一做。
2.0.01+0.02+0.03+0.04+0.05+…+0.98+0.99
【测学导练】
见长江作业本
收获与体会
学习了这节课后,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