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感官教具—重量板
- 格式:ppt
- 大小:576.00 KB
- 文档页数:9
音感钟教案蒙氏
蒙氏教具-蒙氏感官教具
(1)以教具来刺激感官发展,奠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础。
(2)通过教具进行工作,发展观察力、理解力、注意力和抑制力。
(3)通过教具的刺激,使之秩序化,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
(4)通过教具进行工作,激发儿童的欲望及自发性。
蒙氏教具使用参考(蒙特梭利教具使用与操作)
蒙氏感官教育教具的内容有五方面:
1.蒙氏视觉教育教具。
通过视觉练习,使孩子掌握形状、面积、体积。
视觉教具里有:
(1)插座圆柱体(高低粗细大小的比较组合)
(2)粉红塔(认识大小等差)
(3)棕色梯(认识宽窄)
(4)长棒(认识长短、数量的等差)
(5)彩色圆柱体(颜色识别、高低粗细组合)
(6)色板(颜色的种类、色调的明暗度、颜色搭配)
(7)几何图形相嵌板(三角形的种类、组合)
(8)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组合)
(9)几何立体组
(10)几何嵌板
2.蒙氏触觉教具
(1)触觉板(体验物体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2)温觉板(触模温度的感觉)
(3)重量板(大小相同及不同、拈重量)
(4)触觉布(棉布、麻沙布、毛料等)
3.蒙氏听觉教具(训练孩子听力、强弱练习)
(1)发音筒(训练听力强弱)
(2)音感钟(韵律和节奏的训练、)
(3)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
4.味觉教具:如味觉瓶(感受酸、甜、苦、辣、咸)
5.嗅觉教具:如嗅觉筒(生活中有味道的食品、香油、醋,感官教育教具在操作
中强调分类、配对、秩序)。
蒙台梭利教具具体都有哪些?幼教玩具里的蒙台梭利教具对儿童成长有巨大意义。
蒙氏教具有动作教具、感官教具、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
具体教具包括:插座圆柱体、彩色圆柱、构成三角形、色板、几何图形的嵌板、三项式、重量板、几何立体组、触觉板、音桶、粉色塔、嗅觉筒、味觉瓶、温量板、螺丝组盒、三色圆柱嵌盒、神秘袋、布盒、吹起盒、手、眼调节掷圈、圆圆板、几何体支柱、三色游戏、圆柱体阶梯、数棒、砂数学板、黄色串珠棒、纺锤棒箱、灰色串珠棒、黑白串珠棒、接龙、减龙游戏、二倍数、邮票游戏、加减法板、分数小人座、乘除法板、立方体、立方珠铁及框架、平方珠链、十进位法及银行游戏、彩色串珠棒、1-100连数板、塞根板、100串珠链等教具。
日常生活教育在生命成长上的目的是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习性,并奠定良好人格发展的基础。
感官教具的范围包括:视、听、嗅、味、压、辩认实体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为使幼儿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因而必须先奠定他们对环境有卓越的观察力。
语文教具常见的“砂纸字板”,是让孩子用手指去触摸砂纸中的字型(不用细笔,用手指),利用这种预备写字的间接练习养成头脑对于眼力和肌肉间“发号施令”的协调能力。
数学教具采用“数棒”为学习数概念的先峰步队,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导幼儿了解数的意义(量)与数的字型(符号),而后进入加、减、乘、除的千位四则运算。
自然人文教具有一部分是传统蒙氏教具,例如树叶拼图橱、地图橱架组等。
关心孩子,在给予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质文明时,也请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爱惜生命、关怀生态的心。
更多产品详询 TEL:0394-******* QQ2396367038本公司还经营幼儿园玩具、幼教玩具、充气蹦蹦床、滑梯、益智玩具等,愿与各界有识之士真诚合作!。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这五个方面对儿童进行训练,蒙特梭利博士设计了一套经典的感官教具,感觉刺激以孤立化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这样就使孩子的某种感觉器官最集中去接受这种刺激。
用观察和对比、用触摸、用辨别和比较以及通过品尝等方法培养儿童的注意力、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并以此促进儿童的智力。
九种感觉和用来发展它们的感官教具1、彩色的——感知颜色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颜色,使用色板1,色板2,色板3;2、听觉的——感知音量的大小有一种感觉可以从物品的移动中获得印象。
听力的训练必须从安静的开始,从固定到活动,建立起由运动产生的对声音和噪音的感觉;当我们比从前更能注意到细小的声音时,我们的听力就更好更精确。
感官的训练就是区分刺激物的不同之处。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知道如何把不同的感觉分类,并注意到它们的递进的不同之处。
声音可以分为四种:无声,人声,噪音,音乐;为了学习噪音,我们使用听觉桶,我们使用蒙台梭利钟学习音调;3、触觉的——感觉质地为了感觉教具表面的不同之处和分辨它们的变化,使用触觉板,触觉片,触觉布;4、味觉的——感知味道味觉是建立在分辨4种味道——甜,酸,苦,辣——的基础上,使用味觉瓶;5、嗅觉的——感知味道嗅觉使用嗅觉瓶;6、视觉的——感知尺寸,形状,样式,成份多种系列的教具在尺寸上有不同:第一种只在一个尺寸上有不同,如高度;第二种在两个尺寸或方面有不同;第三种在三个尺寸上都有不同。
我们使用粉红塔,棕色梯,长棒,插座圆柱体,彩色圆柱体;7、重量的——感知重量为了学习重量的概念,我们使用重量板;8、温觉得——感知温度为了学习温度的概念,我们使用温觉瓶;9、实体辨认——通过触觉和肌肉感觉而感知当我们摸某物时,可以感觉到它的质地,运动的印象被保存在“肌肉的记忆”中。
当我们移动的时候摸某物,——触觉和肌肉的感觉混合在一起,称为“实体辨认的感觉”。
蒙氏感官部分作业感官方法:配对、分类、排序配对:感官讯息有层次分类:在众多中物品中,有好几种类,把具有相同特质的分为同一类。
数学属于感官的,把感官赋予数以后成为数学。
日常生活运用了动词和名词,到了数学又运用了形容词。
感官先只有动作,不太有太多的语言,感官区辨的能力提上来,加上记忆的方式(用举例创造记忆)第一组感官教具可以在2岁半左右开始。
2岁半幼儿即将进入动作精致化敏感期,身体有条件执行精细的动作,感官有比较多的发展,进入认知的整理状态,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个新的知识体系就是打开感官知识大门的钥匙。
感官教具具备的特质:每一种教具要加每一种感官的特质把它抽离出来。
老师所帮助孩子做的只是“间接预备”。
每种教具在做一个示范的时候只有一个困难度。
感官教具在数学上都是精准的。
因为儿童有吸收性心智,用海绵、照相的方法都吸收进去,包括重量、长度上的。
感官不仅存在教具身上,而是存在很多生活中。
感官教具一定限制在一个范围内,不是全部。
通过教具的练习,帮助孩子打造一把钥匙。
大小、长短、粗细没有绝对,都是被比较出来的。
感官教具一定要定义一个范围,不然孩子不能独立操作。
色板是教孩子配对、分类的,颜色是在美术区域去探索的。
理论部分:感官活动的特质每一个教具将某一感官特质抽取出来,教师的一个示范仅仅有一个难度。
教具在重量上都要是精准的,因为幼儿具备吸收性心智。
如培养我们的孩子对国家的认识,暗示幼儿在生活中找到中国的元素。
如:老师身上饰物中出现中国结。
感官教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教具相当于一把钥匙,感官的东西都是比较出来的,没有绝对的高矮、多少------。
感官三种能力:配对、分类、排序。
幼儿可以带着这三种能力,他们还有沟通的能力。
教师给幼儿黄、蓝,幼儿知道了它们在一起会变色。
教师起到了控制变向的作用。
视觉教具1、工作名称:带圆柱体底座适应年龄:2岁半——3岁半的孩子教具:带圆柱体底座步骤:1、双手握住带圆柱体底座的两端,轻轻拿起,放到桌子上。
蒙台梭利教育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在当今的教育领域,蒙台梭利教育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备受关注。
其中,动手实践活动作为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蒙台梭利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自我发展。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动手实践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主动探索、发现和学习的机会。
通过亲手操作和体验,儿童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方面,蒙台梭利教育会让儿童参与诸如穿衣、系鞋带、整理物品等活动。
这些看似简单的任务,对于儿童来说却是重要的动手实践机会。
他们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还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更重要的是,当他们成功完成这些任务时,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心,这对于他们未来面对更大的挑战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感官教育中,动手实践活动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设计了一系列专门的感官教具,如触觉板、颜色板、重量板等。
儿童通过触摸、观察、比较等方式,用手直接感受不同的材质、颜色、形状和重量,从而提升他们的感官敏锐度和辨别能力。
这种直接的感官体验,远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加生动和有效。
数学教育也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活动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例如,通过使用数棒、珠子等教具,儿童可以直观地理解数量、加减法等概念。
他们可以亲手操作教具,进行数数、组合和拆分,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运算的方法。
科学文化教育方面,动手实践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儿童可以通过种植植物、观察动物、进行简单的实验等活动,了解自然科学的奥秘。
他们可以亲手种下一颗种子,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可以喂养一只小动物,了解它的生活习性;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索物理、化学现象的原理。
蒙台梭利教育中的动手实践活动还注重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和耐心。
在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中,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他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则完成任务。
一、蒙氏教具总体概述数量:88件组成:感官教具、语言教育教具、科学文化教育教具、数学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二、感官教具(23件)1.插座圆柱体由4组圆柱体组成。
培养儿童辨别大小、高低、粗细、深浅的触觉、视觉能力,依圆柱体顺序对应培养逻辑思考敏锐观察能力;把握圆柄可作握笔练习和写字前准备。
2.彩色圆柱由4盒、每盒10个圆柱组成。
培养视觉上识别大小、对应概念,发展手眼动作的协调,手臂肌肉控制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和注意力。
3.长棒由10根方长棒组成。
透过触觉、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别有正确的了解,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分制系统)的直接准备教具。
4.棕色梯由10块长方体组成。
透过触觉、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等次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了解递进、递减的关系;学习长方体的概念;培养逻辑思考(顺序性和专注观察能力5.粉红塔由10块立方体组成。
透过视觉正确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的知觉;了解递进、递减的关系;培养立方体的概念、手眼协调和肌肉运动的控制力;积高时敏锐的观察力;数学教育(理解十进位法)的间接准备;逻辑思考(顺序性)的能力。
6.嗅觉筒通过嗅觉筒的配对操作,训练嗅觉器官辨别各种气味的能力,利用嗅觉器官感知事物的经验。
7.音筒两个木箱中各有6个木制圆筒组成,圆筒内装有石子、沙子、壳类、米粒、米糠等不同材料,摇动时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培养辨别声音强弱的听觉能力,发展腕部的肌肉运动。
8.味觉瓶由8个滴瓶组成。
品尝各式味道,培养辨别基本味觉的能力。
9.温量板由金属、石材、木质、地毯片各2块组成,培养对温度的感觉,辨别温度的差异。
10.铁制几何嵌板金属几何嵌板是书写能力的直接预备,练习金属嵌板不仅强化三指抓的能力,加强腕肌的协调力,而且透过描绘的练习,更可增强笔触力道的熟练度,重叠描绘不同的几何图形板使图形变化无穷。
11. 构成三角形由5盒不同的三角形块组成。
蒙氏重量板教案蒙氏重量板是一种教具,在蒙氏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于教授儿童数学的重量概念。
通过重量板,孩子可以直观地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差异,培养他们的触觉和感知能力。
本教案旨在教授幼儿使用蒙氏重量板,并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理解重量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蒙氏重量板,区分轻重。
2.学生能够通过触摸和比较,描述不同物品的重量差异。
二、教学准备1.蒙氏重量板2.几组不同重量的物品,如果实、石头、金属块等。
3.黑板和粉笔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蒙氏重量板,解释重量的概念。
然后,教师逐一拿出几个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他们的重量差异。
学生可以用手感受物品的重量,但不能用眼睛看。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物品按重量轻重排列。
2.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将蒙氏重量板中最轻的一块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摸索并描述其特点。
然后,教师将另一块稍微重一些的板放在最轻的板上,请学生比较两块板的重量差异,并描述出他们的感受。
接下来,教师将另一块重量更大的板放在前两块板的上面,请学生继续进行观察、摸索和描述。
最后,教师逐渐增加重量并让学生继续进行比较和描述,直到整个蒙氏重量板所有的块都被放置。
3.练习活动(20分钟)教师将几个不同重量的物品放在桌上,让学生分别拿起两个物品,并描述他们的重量差异。
学生也可以利用蒙氏重量板来帮助比较两个物品的重量差异。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如“请找出你觉得最重的物品。
”、“请你用手指按物品的顺序轻重排列。
”等。
4.小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重量”的定义和常用词汇。
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检查学生对重量的理解程度。
五、拓展活动1.可以带孩子们去实地探索不同物品的重量,如水果摊、超市等地方。
2.利用蒙氏重量板进行游戏,如比赛谁能按重量排序得最准确。
3.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套小型的蒙氏重量板,用不同重量的块代替现成的使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触摸和比较物品的重量差异来理解重量的概念,并能正确使用蒙氏重量板进行比较。
感官教育教具23件
A01插座圆柱体 A02彩色圆柱
A03长棒A04棕色梯
A05粉红塔A06嗅觉筒
A07音筒A08味觉瓶
A09温量板A10铁制几何
A11构成三角形A12几何立体组
A13重量板A14触觉板
A15几何图形嵌板柜A16二项式
17三项式A18色板
A19手眼协调圈A20圆圆板
A21几何体支柱A22四子棋
A23圆柱体阶梯
数学教育教具系列41件(A24-A64)
A24塞根板A25-100连续数板
A26加减法板A27数棒
A28邮票游戏A29二倍数
A30分数小人A31乘除法板
A32立方体A33十进位银行游戏
A34数字与筹码A35-100串珠链
A36体积组 A37三倍数
A38灰色串珠棒A39黑白串珠棒
A40彩色串珠棒A41平方珠链
A42立方珠链及框架A43接龙减龙游戏
A44-1000串珠链A45砂数字板
A46黄色串珠棒A47纺锤棒箱
A48数字拼板A49加减乘除巨阵盘
A50不规则拼盘 A51数数棒
A52-1公分方块组A53彩色小数棒
A54算术尺A55几何图形板
A56称盘组A57算术天平组
A58十进位组A59圆形分数板
A60几何体阶梯A61四方拼盘
A62组合几何盘A63分解几何盘
A64数数看。
教育活动:蒙氏活动
活动内容:重量板
活动目的:
直接目的:养成辨别轻、重的重量感。
间接目的:培养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手眼动作的协调。
活动准备:
1、重量板
2、字条:轻、重。
活动过程:
1、放舒缓的音乐走线,并结合线上律动。
2、介绍新工作,介绍教具给小朋友们认识,并准备工作毯。
3、老师把重量板连同木盒一起搬到桌子上.
4、老师先拿出重的和轻的木板各两块,共4块,小心地从木盒中一块一块取出来.
5、其余的连盒子放在桌了右上角.
6、请小朋友伸出双手,尽量把手指伸直,手掌张开向上.同时老师也在旁边示范.
7、老师先拿一块轻的木板放在小朋友手上.把木板的大部放在手指上,然后老师说:“这边的手也放在一块.”在另一只下面放一块重的木板.
8、请小朋友将手掌慢慢地上下摆动.老师同时示范.
9、将小朋友手上重的木板拿掉,换一块轻的.
10、再让小朋友双手上下摆动.
11、试一试分辩其余两块重,然后一起叠在轻的木板边.
12、将“轻”“重”字卡与之配对。
13、请多名幼儿练习操作。
14、收拾工作。
教具操作步骤一、粉红塔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把粉红塔最小的放置于手心盖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个粉红塔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小到大将粉红塔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粉红塔和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大”和“小”(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大的粉红塔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老师重点提示:每个粉红块以2边对齐的方式堆叠成塔,进行物归原位二、棕色梯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最细的棕色梯双手握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根棕色梯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细到粗将棕色梯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棕色梯和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粗的棕色梯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老师提示用三指抓的方式将带插座圆柱体依序由粗到细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最细的圆柱体如果无法站立,可以水平呈放)5、指示孩子看到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的排列方式,反之是由细到粗排列的方式6、教导孩子将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放置原位示范二:1、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带插座圆柱体,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2、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以三指~五指抓的方式将彩色圆柱体拿出来散放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5、教师提示:从里面找出最粗的把它拿出来,依序由粗到细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6、将彩色圆柱体由粗到细依序放回教具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长棒搬运到工作毯上散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搬运,并作提示)4、询问孩子找出最长的长棒,依序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5、指示孩子看到长棒由短的到长的排列方式6、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长”和“短”(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7、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长的长棒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色板Ⅰ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和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摆放,并作提示)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和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Ⅲ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Ⅲ盒内一组颜色的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依次找出最深的颜色排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6、指示孩子看到色板的颜色由“最深”的到“最浅”的排列方式7、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七、几何图形橱几何嵌图组示范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上下移动几何拼图的位置5、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7、将几何图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边形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放置在工作毯上5、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用同样的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序完成其他的四边形图形7、将四边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八、几何立体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现在进行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球体,转动球体,让孩子看到球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球体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蛋形体,转动蛋形体,让孩子看到蛋形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蛋形体5、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这2种几何立体组的名称6、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椭圆体,转动椭圆体,让孩子看到椭圆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椭圆体7、把椭圆体和蛋形体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差异性8、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柱体,转动圆柱体,让孩子看到圆柱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柱体9、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锥体,转动圆锥体,让孩子看到圆锥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锥体10、现在进行不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柱,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柱11、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锥12、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四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四角锥13、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立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立方体1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长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长方体1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九、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最后用灰色的完整三角形检查其余的大三角形是不是一样大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大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蓝色三角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告知孩子图形名称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比较高哪一个比较矮,先把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高的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放回二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矮的一层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三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和第三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是最高的哪一个是最矮的,先把最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最高的第三层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然后放回三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层和第一层按顺序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听觉筒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声音一样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听一遍原先的声音,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听觉筒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味觉瓶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一样味道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尝一遍原先的味道做确认,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味觉瓶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布盒中的不同布料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布料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温觉板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瓶水平方式排放在桌上5、老师双手握住温觉瓶,感受后告诉孩子这是冰的,让孩子也感受一下,然后配上“冰的”字卡6、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剩下的3个温觉瓶,分别是冷的、温的、热的7、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辨别4个温觉瓶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六、重量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重量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掂量,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5、老师取出不同材质的重量板让孩子进行分别哪一个比较重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哪一个比较重(老师从旁协助)5、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一样重的(老师从旁协助)6、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
感官教育教具1 插座圆柱体2音桶3构成三角形4红棒5棕色梯6二项式7色板8几何图形嵌板9三项式10重量板11几何立体组,. 12触觉板13彩色圆柱14粉红塔15嗅觉筒,. 16铁制几何嵌板17味觉瓶18温觉板19手、眼调节掷圈,. 20圆圆板21几何体支柱22立体四子棋23圆柱体阶梯二数学教育教具24数棒25砂数字板26黄色串珠棒27纺棰棒箱28灰色串珠棒29黑白串珠棒30接龙、减龙游戏,. 31二倍数32邮票游戏33加,减法板34乘,除法板,. 35分数小人36立方体37立方珠链及框架38平方珠链39十进位及银行游戏40彩色串珠棒411-100连续数板42塞根板43 100串珠链44 1000串珠链45体积组46三倍数47数字与筹码48数字拼板49加减乘除巨阵盘50不规则拼盘,. 51数数棒组52 1公分方块组53彩色小数棒54几何图形板,. 55算术尺56称盘组57算术天平组58十进位组59圆形分数板60几何体阶梯61四方拼盘62组合几何体盘63分解几何盘64数数看语文教育教具65双字母砂字板66活动字母箱67砂笔画68拼音结构练习69砂纸字母板四文化科学教育教具70中国地图嵌板71亚洲地图嵌板72世界地图嵌板73活动时钟74太阳系九大行星75树叶嵌板柜76植物卡片,. 77动物卡片78鸟的嵌板79蚂蚁嵌板80大树叶嵌板82乌龟嵌板83花嵌板84马嵌板日常生活教具教具86二指抓87地毯(两张)88衣饰架及衣饰。
教学展示
3-5岁
教学名称:重量板
教学准备:3种小木盒,分别放入质料不同、尺寸相同的木块各10块,合计30块。
眼罩。
教学目的:1.培养幼儿分辨轻重的感觉能力,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及平衡感的自我控制。
2.培养幼儿的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
1.老师邀请孩子从材料架上把3种小木盒逐一拿到工作台上。
(从轻到重,从左到右
摆放)
2.邀请孩子站在老师的左边,告诉孩子先观察老师接下来的工作步骤,待老师完成后,
孩子需要自己去完成。
3.示范开始:
a.从小木盒里取出一块轻的板和重的板放在工作台上。
b.左手拿起轻板,右手拿起重板,用两手的四只手指指腹托着板。
c.两手错开慢慢地上下移动(感受两个的轻重)。
d.根据b和c去进行中等板与重板的比较、轻板与中等板的比较。
(待孩子熟悉后,进行以下操作)
e.将轻的10块小木板和重的10块小木板放在工作台上。
f.将20块小木板交错地摆放
g.戴上眼罩。
h.随意在工作台上拿起两块小木板进行比较,再依木板的轻重分成两
边,堆叠在一起。
i.直到将工作台上所有小木板配对完后,摘去眼罩,看一看配对是否有
误。
4.让孩子自己去操作,告诉孩子可以重复去做这个工作,结束时,将工具归位,放回材料架上。
课后延伸:
兴趣点:通过小木板感受到什么是轻,什么是重。
课后小结:
通过感官去认知轻重之余,还能让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判断力还有动作协调能力。
蒙特梭利18件感官教具简介1.插座圆柱体适用年龄:二岁半----四岁半基本提示:配对,序列,可戴上眼罩让孩子配对,用手指触摸,探测圆穴的深浅与圆柱的大小。
错误控制:每个圆柱只能嵌入相合的圆穴。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间接目的:作为写字前的预备(抓握圆柱的圆柄可以作握笔的准备练习)。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和日常生活练习并行,但须先具有插座圆柱体充分练习经验,可以与棕色梯组合进行练习。
错误控制:在视觉上塔的外形显不协调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度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培养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堆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学习立方体的概念及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理解十进位的准备教具)。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3.棕色梯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练习,可与粉红塔合并使用。
错误控制:排列后的长方体在视觉上明显不协调。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平面及立体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
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及肌肉的动作协调。
培养专注的观察力。
学习长方体的概念及数学教具的间接预备(理解十进位的准备教具)。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练习长棒的排列方式,观察每根长棒间的差异,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练习。
错误控制:视觉上发现长短有明显不协调。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异有正确的了解。
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及肌肉的动作协调。
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等的直接预备教具)。
5.彩色圆柱体适用年龄:二岁半----五岁基本提示:尝试各种排列方式,辨别颜色对应归位,两合以上圆柱同时做垂直和水平的练习。
错误控制:圆柱规则的渐次性。
直接目的:培养视觉上对大小识别概念的再确认。
间接目的:培养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堆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与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