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25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
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4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6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
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课件八上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其影响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英法联军的侵略,火烧圆明园等事件。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
2.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如火烧圆明园等。
3.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影响。
2. 教学重点:火烧圆明园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烧圆明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兴趣。
2. 讲解背景: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
3. 讲解经过:详细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重点讲述火烧圆明园事件。
4. 分析结果及影响:阐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影响。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6. 例题讲解:讲解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的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第二次鸦片战争2. 内容:(1)背景: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经过:英法联军侵略,火烧圆明园(3)结果及影响: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影响。
2. 答案:(1)背景: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经过:英法联军侵略,火烧圆明园;结果及影响: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