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4.53 MB
- 文档页数:2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
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4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6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
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课件八上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详细内容如下: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分析19世纪中叶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探讨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讲述1856年至10年间的主要战役,如天津之战、北京之战等。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分析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掌握基本史实。
2. 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理解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重点: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历史地图、战争形势图、相关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战争形势图,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穿插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互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二次鸦片战争2. 内容:背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经过:天津之战、北京之战等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2)列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役。
(3)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答案:(1)背景:19世纪中叶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
(2)主要战役:天津之战、北京之战等。
(3)影响: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理解战争背景、经过和影响方面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