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426.27 KB
- 文档页数:10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教学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认识;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请说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及其产生的大致时间。
学生: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教师:上述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学生:大河流域。
北纬20°~40°之间。
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师:课本中14页导入框“木马计”的传说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学生:厄瑞斯忒。
教师讲授:“木马计”就是第一课所学的希腊传说中,厄瑞斯忒的父亲阿伽门农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
这里提到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激烈碰撞。
它反映了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之源。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二、讲授新课:1、雅典城邦的繁荣教师:希腊的早期文明为什么被称作“爱琴文明”?教师展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强调指出: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年级:九年级主备人:编写时间:课题: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爱琴文明出现的时间、发祥地及文明中心。
了解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2、掌握雅典城邦建立的时间及特点;雅典奴隶制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3、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雅典伯利克里当政时的民主政治。
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三、【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双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达成共识。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公元前_______世纪,希腊半岛和________西海岸出现了希腊人建立的城邦,______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2.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__________。
3.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时期,_________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全体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的权力机关________ 。
二、罗马共和国的衰亡:4.建立:公元前______ 世纪在意大利的________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公元前________年,罗马发展成_______。
5.扩张: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为了争夺________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________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__________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公元前_______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6.衰亡: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__________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__________所取代。
四、【合作探究】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把你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通过对学群学的方式解决。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这节课的内容,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使整堂课的教学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上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也就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声、像、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的多向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给学生多样化的刺激,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力。
与此同时,还穿插了阅读讨论、问题探究等教学方式。
教材内容分析古希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本课内容从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讲起,自然引入到城邦时代。
教材重点介绍了古希腊两个著名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其中对雅典民主制的描写尤为详尽。
本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和思考欧洲古典文明的巨大意义和价值,以及与大河文明的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补充阅读资料及课本提供的资料,描述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特点。
2.能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后世欧洲文化的联系中,感受古典文化的巨大成就和影响,以及古代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3.通过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学习讨论,能运用辩证的唯物史观正确认识雅典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古希腊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雅典的民主制。
【教与学的过程】1.早期爱琴文明由学生介绍。
小组学生找到了一些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时期的图片欣赏【我的思考】我规定的介绍时间是5分钟。
我的体会是,让学生自己准备,教师一定要课前进行了解,教他们学会控制介绍时间,同时学会归纳搜集到的资料。
往往学生在自己准备、在课堂上讲述后,都觉得有很多的收获。
2.雅典城邦的有关内容【提问】什么是城邦国家?学生回答后,先重点介绍雅典。
(录像)雅典城邦的简介。
请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提问】雅典的国家大事怎样决定的?雅典的主要权力机构是什么?在雅典哪些人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同时向学生提出:在课前阅读老师提供的文章时有没有产生疑问?有没有什么感想?【我的思考】因为本课的知识点和容量都比较大,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效率、质量,我认为必须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知识储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导入与文明的概念,通过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让学生认识了文明的概念,以及认识文明的标志是什么;第二部分主要讲述西方文明的起源,通过探究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核心、贡献和衰落,让学生了解西方文明的基础和特点;第三部分主要是地图绘制和文明之间的交流,通过绘制历史地图和了解文明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知道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互相融合的历史。
本单元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实践绘制与研究的过程,既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深刻地阐述了西方文明的起源与贡献,进而引领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及文明的发展演变。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理解文明的概念,分析文明的标志;②了解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和发展历程,理解西方文明的基础和特点;③学会绘制历史地图,形成对各种文明间互动、融合的认识。
2. 能力目标:①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其结构化思维能力;②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高绘制历史地图的能力;③训练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分析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②提高学生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态度和意识,培养国际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和发展历程,理解西方文明的基础和特点。
2. 难点:明确西方文明的标志物和其演变过程,理解文明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幻灯片展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知识问答法、课堂辩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观看PPT展示,介绍文明的概念和标志,让学生对文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新课呈现(30分钟)(1)探究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和发展历程,理解西方文明的基础和特点。
(2)结合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各个文明的发展和特点,增强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能力。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学习要点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雅典城邦的兴起(1)时间: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了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2)地点:希腊半岛。
(3)性质:公元前6世纪罗马成为奴隶制共和国。
2.雅典城邦的繁荣(1)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或伯利克里当政时期。
(2)表现: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文化昌盛;全体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1.建立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公元前509年,罗马发展成奴隶制共和国。
2.强盛(1) 原因:通过对外扩张活动。
征服意大利半岛→三次布诺战争→向东远征→地中海霸主。
(2) 时间: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3) 表现: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奴隶制发展,奴隶边布社会各个角落。
3.灭亡(1)原因: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
(2)结果: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各派力量经过激烈的较量,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
罗马共和国被帝国所取代。
三、罗马帝国的兴亡1.帝国建立(1)时间:公元前27年。
(2)人物:屋大维建立。
2.帝国分裂(1)原因:外族入侵;人民起义;统治阶级内讧。
(2)表现;359年分为东罗马(359—1453年)和西罗马(359---476年)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的灭亡标志西欧的奴隶社会随之终结。
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尔其所灭。
基础知识检测:一、填空题1.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_________海,海上岛屿星罗棋布。
著名的 ______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岛。
2.公元前_______世纪,希腊半岛和________西海岸出现了希腊人建立的城邦, ______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__________。
3.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当政期间,雅典空前繁荣,________ 、_________,奴隶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师):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生答)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生:希腊和罗马)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西方文明之源”。
[导入新课二]:(师):同学们,在28届雅典夏季奥运会上(2004年),获胜的运动员除了获得奖牌和鲜花以外,还有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你知道是什么吗?(——生:橄榄枝叶绕成的花环。
)(师):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希腊,竞赛的奖品通常只是橄榄枝编成的花环。
但胜利者成了英雄,得到城邦的很多奖赏。
大家有没有听过法西斯?它是什么的象征?(——生:反动势力、独裁专权、恐怖主义)它起源于古代罗马卫士手中的那根束棒(显示图片)这是权利的象征。
“束棒”在拉丁语的读音就是“法西斯”。
根据早期形成的传统,罗马最高长官有12名卫士相随。
他们各人手持一束棒子,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
棒子用来施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都是权利的象征。
“束棒”在拉丁语中的读音是“法西斯”,以后“法西斯”就逐步成为反动势力的象征。
[讲授新课]:一、雅典城邦的繁荣(板书)1、古希腊的疆域与自然条件(师):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希腊半岛是主要组成部分。
(师问):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学生结合地图回答: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
)(师):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爱琴海,岛屿星罗棋布。
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主要有橄榄和葡萄。
希腊并不是很肥沃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山,很少适合耕种的平地。
但是希腊有很多优良的港口,希腊人的航海设备和技术都很好。
希腊人创造繁荣的方法是发展制造业和贸易。
(简单讲述)(师总结):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从容说课本课以“西方文明之源”为题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
标题点出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课文两个子目,分别点出了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的重点是其兴亡的发展线索。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奴隶劳动力普遍使用,中小奴隶主数量增多。
中小奴隶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力。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顺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他改革政治,扩大了奴隶主民主,从而使雅典的奴隶主统治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在这种高度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统治下,雅典的奴隶制经济也达到高度繁荣,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雅典达到极盛,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但必须指出的是,伯利克里毕竟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才享有。
本课教学难点有二:一是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理论思维上的难度;二是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现象发展演变的过程,具有一定难度。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当着重解决好一些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对于其他的问题,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解决,从而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西方文明之源》教课设计课第三课题西方文明之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课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课时课时使学生认识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期间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经过指引学生思虑如何评论伯利克里改革,培育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经过指引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育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获取高度发展,证了然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力,优秀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必定的推进作用。
教课伯利克里统治期间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要点教课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联合地图,掌握古代难点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教课教课和学习方法自主、互动、研究的教课法方法教课和信息整合利用多媒体教课教课过程教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步骤组织学生温故知新:.请说出公元前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和其产生的大概时间以及这些古代文明为何多发生在大河流域?:让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页导入框“木马计”的传说:教师承前启后,解说:“木马计”就是第一课所学的希引言腊传说中,厄瑞斯忒的父亲阿伽门农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
这里提到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强烈碰撞。
它反应了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以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出生。
此刻,让我们一同研究西方文明之源导入。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板书)教师第一交代:西方文明包含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海,是一种大海文明,被称之为爱琴文明。
下边我们一同来认识爱琴文明的状况:教师运用课件播放《古代希腊》地图,简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地点,发问:古代希腊与今日的希腊国家教学相同吗?它的地理范围如何?内容接着看《古代希腊》地图发问:古代希腊文明起源地在哪?重申指出:古代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海,是一种大海文明,被称之为爱琴文明。
大家看图或看书想想.爱琴文明的中心在何地?(克里特岛、迈锡尼)学生回想回答:埃及文明,公元前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年;印度文明,公元前年;中国文明,公元前年。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从容说课本课以“西方文明之源”为题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
标题点出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课文两个子目,分别点出了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的重点是其兴亡的发展线索。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奴隶劳动力普遍使用,中小奴隶主数量增多。
中小奴隶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力。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顺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他改革政治,扩大了奴隶主民主,从而使雅典的奴隶主统治基础进一步稳固和扩大,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在这种高度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统治下,雅典的奴隶制经济也到达高度繁荣,文化兴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雅典到达极盛,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但必须指出的是,伯利克里毕竟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才享有。
本课教学难点有二:一是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理论思维上的难度;二是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现象发展演变的过程,具有一定难度。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当着重解决好一些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对于其他的问题,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解决,从而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人教版历史九上《西方文明之源》word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要点: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及国家性质;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2.能力培养:(1)指导学生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2)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和罗马帝国的演变。
3.思想品德教育:(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上的。
(2)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固,显现了“罗马和平”时期。
说明社会安定利于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霸权的建立。
难点:斯巴达和雅典的区别;罗马和平。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显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导入新课西方文明之源。
【讲授新课】提问1: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非文明的中心有何不同?古希腊文明以海洋(爱琴海)为中心,而亚洲文明以大河为中心。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因此说爱琴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是古希腊历史的开端。
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显现奴隶制城邦。
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斯巴达、雅典两城邦各有何特点?斯巴达:内陆、崇尚武力、经营农业,雅典: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
雅典为何工商业发达?被战胜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雅典境内多山、临海且有良好的港湾。
希腊奴隶制城邦经济逐步进展,全盛时期的雅典,它成了地中海的霸主。
雅典处于全盛时期是谁当政?伯利克里。
他是古希腊政治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民主,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大兴土木,修雅典卫城、港口和确保海外交通的长墙;他奖励学术,提倡文艺,重视教育。
九年级上册《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the source of Western civil ization九年级上册《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掌握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掌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并且通过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西方文明之源,以及对今天民主政治的影响,认识到奴隶制文明代替原始文明是历史的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是今天民主政治的源头,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今天的民主政治。
2.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的认识;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的认识,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
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时空跨度大,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现象发展演变的过程,这对初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三、教学策略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其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
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了解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进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把握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古代罗马历史进展的大体线索。
2、进程与方式: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此刻哪些方面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缘故是什么有何启发罗马历史进展线索怎么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取得高度进展,证明了改革是社会进步与进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进展能起到必然的推动作用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进展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熟悉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进展的大体线索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及课件4. 标签历史教学进程[导入新课一]:(师):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生答)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显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生:希腊和罗马)这确实是咱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西方文明之源”。
[导入新课二]:(师):同窗们,在28届雅典夏日奥运会上(2004年),获胜的运动员除取得奖牌和鲜花之外,还有一份不同凡响的礼物,你明白是什么吗(——生:橄榄枝叶绕成的花环。
)(师):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希腊,竞赛的奖品通常只是橄榄枝编成的花环。
但成功者成了英雄,取得城邦的很多奖赏。
大伙儿有无听过法西斯它是什么的象征(——生:反动势力、专制擅权、恐怖主义)它起源于古代罗马卫士手中的那根束棒(显示图片)这是权利的象征。
“束棒”在拉丁语的读音确实是“法西斯”。
依照初期形成的传统,罗马最高长官有12名卫士相随。
他们各人手持一束棒子,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
棒子用来施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都是权利的象征。
“束棒”在拉丁语中的读音是“法西斯”,以后“法西斯”就慢慢成为反动势力的象征。
课堂小结启发学生探讨: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取得哪些启发(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隔壁,海上贸易和工商业专门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
《西方文明之源》现代西方文明是由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经由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而到近代的工业文明独立发展演变而成的。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古代西方文明。
课文两个子目,分别点出了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的重点是兴亡的发展线索。
由于时空距离学生认识水平太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宜讲的太深,把握线索,注意突出重点即可。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早期希腊文明的代表,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讲述布匿战争的相关故事,了解古罗马的兴衰。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归纳“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表现的主要方面”和“罗马历史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这句谚语:The Glory is Greece!The Grandness is Rome!问同学知道这句英文的意思吗?生: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师:为什么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呢?让我们展开今天的学习吧。
二、新课讲授(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早期希腊文明通过课本以及结合课件中展示的地图,大致让学生认知到早期希腊文明中的代表: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向学生讲述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早期的希腊文明也称为爱琴文明。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课题《西方文明之源》单兀第一单兀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八年级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增强对于文明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于文明的继承与发扬。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就的突出表现。
W"占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就的突出表现。
难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要文明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没有希腊和罗马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
”一一恩格斯自主学习课本P24-26页,你赞同恩格斯的观点吗?请结合书本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谈谈对恩格斯的观点的理解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讲授新课出示课本图《雅典学院》思考:猜猜下幅回上有哪些著名哲学家?他们在做什么?放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动作,猜一猜: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现在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这些古希腊的名人,探寻古希腊文化的历史足迹。
选择你喜欢的名人,学习和搜集他们的故事或者成就并与同学分享,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画面描绘了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展开激烈的争论和研究的场景。
大厅的中心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谈,前者用手指着天,后者用手指着地,表示对问阅读教材P24 —26页中的内容,大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重点部分画线,疑难问题做好标记。
柏拉图倡导自主学习约15分中后,小组内交流,如小组内对某一问题有异议的进行提出,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整个过程教师指导、引领。
题的看法不一。
其它人有的在激烈争论,有的在暗“理念论”,而自沉思,有的在分析问题,还有的在教学生。
叩甲士多德则整个画面充满浓厚的学术探讨和争鸣的气氛,力主“实体反映了古希腊人善于思辨、辩论的传统,使希腊成论”,亚里士多通过本活动,主为西方哲学的故乡。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教学设计日期: 2007年9月10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师):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生答)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生:希腊和罗马)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西方文明之源”。
[导入新课二]:(师):同学们,在28届雅典夏季奥运会上(2004年),获胜的运动员除了获得奖牌和鲜花以外,还有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你知道是什么吗(——生:橄榄枝叶绕成的花环。
)(师):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希腊,竞赛的奖品通常只是橄榄枝编成的花环。
但胜利者成了英雄,得到城邦的很多奖赏。
大家有没有听过法西斯它是什么的象征(——生:反动势力、独裁专权、恐怖主义)它起源于古代罗马卫士手中的那根束棒(显示图片)这是权利的象征。
“束棒”在拉丁语的读音就是“法西斯”。
根据早期形成的传统,罗马最高长官有12名卫士相随。
他们各人手持一束棒子,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
棒子用来施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都是权利的象征。
“束棒”在拉丁语中的读音是“法西斯”,以后“法西斯”就逐步成为反动势力的象征。
[讲授新课]:一、雅典城邦的繁荣(板书)1、古希腊的疆域与自然条件(师):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希腊半岛是主要组成部分。
(师问):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学生结合地图回答: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
)(师):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爱琴海,岛屿星罗棋布。
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主要有橄榄和葡萄。
希腊并不是很肥沃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山,很少适合耕种的平地。
但是希腊有很多优良的港口,希腊人的航海设备和技术都很好。
希腊人创造繁荣的方法是发展制造业和贸易。
(简单讲述)(师总结):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
北纬20°~40°之间。
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爱琴文明(板书)(师):在希腊众多的岛屿之中,哪个岛是最着名的(——生看图回答:克里特岛,老师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划出克里特岛)(师问):为什么克里特岛最着名呢(——生:因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就发祥于这里)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所以说爱琴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是古希腊历史的开端。
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过渡):在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许多着名的奴隶制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生:斯巴达、雅典)(课件显示“雅典卫城”、“雅典露天剧场”图片)(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归纳出斯巴达、雅典两城邦各有什么特点?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雅典: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民主。
斯巴达:内陆、崇尚武力、经营农业。
首先我们重点来认识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的情况。
3、雅典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板书)(师):雅典的特点我们已经知道了——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民主。
那么,雅典奴隶制共和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生:公元前6世纪)(问):在谁的统治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伯利克里)(课件显示伯利克里头像)4、伯利克里改革和雅典奴隶制民主文明的高度发展(板书)(问):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课件显示表格,学生归纳回答)(师总结):伯利克里——他是古希腊政治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公民的权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大兴土木,修雅典卫城、港口和确保海外交通的长墙;他奖励学术,提倡文艺,重视教育。
他当政时期雅典进入全盛时期。
(师):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原因是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但是,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政治吗(——并不是真正的民主。
要肯定的是雅典的民主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雅典的民主统治仍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伯利克里他本身就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所有政绩,是建立在对奴隶的专政基础上的。
如:雅典的民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
但实际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过渡):但是,盛世没能维持多久,希腊衰亡了。
希腊为什么衰落(斯巴达、雅典长期争霸)下面我们再来简单了解一下斯巴达的情况。
5、斯巴达(作为小字部分,简单了解一下就可)斯巴达是古希腊另外一个着名的城邦,内陆、崇尚武力、经营农业,是少数奴隶主专政的城邦。
斯巴达的男孩子很早就要住在政府办的军校里接受训练,纪律非常严格。
到了30岁,斯巴达的男子可以结婚,但他们仍要住在军营,有了孩子之后,才能回家同妻子同住。
但仍要在军营里和其他斯巴达男子同吃。
出征前,斯巴达人的母亲往往对儿子说:如果不是带盾牌回来,便让人用盾牌抬回来。
(看《特洛伊》片段 37’18~48’,135’30~148’)在学习希腊文明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欧洲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古代罗马文明。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板书)(看碟“永恒之城——罗马)(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罗马历史发展的线索。
(展示罗马地图)古代罗马就是诞生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流域。
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个着名的传说。
(课件显示“母狼乳婴”的图片)孪生兄弟罗幕洛和勒莫刚刚降生,篡夺王位的叔外祖父怕他们成人后威胁自己的统治,竟派人把他们装在筐内,投入台伯河,想把他们淹死。
不料,筐子被河边的树枝挂住,两个孩子大难不死。
恰巧,一只到河边饮水的母狼发现了他们,并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了他们。
后来又有一对牧人夫妇收养了他们。
兄弟俩成人之后,杀死叔外祖父,复得王位,并在台伯河畔他们被弃之处建一新城,因建城发生争端,兄杀其弟,新城遂以兄名命之为罗马。
至今,在意大利的罗马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尊“母狼乳婴”的铜像。
(师):那么罗马的发展线索怎么样,请同学们看课本。
(学生看书归纳出线索)罗马城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建立(前8世纪)(前509年)(前2世纪)(前27年,屋大维)(师简单讲述):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标志罗马进入奴隶社会。
之后,罗马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岛,接着,罗马为了取得地中海霸权,主要进行了什么战争(生答:同加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此外,罗马还向东扩张,征服了马其顿、希腊、小亚细亚等一些国家,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课件显示“古代罗马骑士”图片)古罗马人推崇军事英雄,出征得胜的将军,都在凯旋仪式上受到隆重欢迎,第一个攻上敌城的战士被授予金冠。
而失败者则是受到了人们的冷遇和讥讽。
正是这种尚武精神使得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长期征服战争后,罗马的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处境悲惨。
(显示“罗马圆形大剧场遗址”图片)这是一个举行角斗士角斗、人兽搏斗和展示珍奇野兽的地方,也即是个供奴隶主们取乐的地方。
身强力壮的奴隶被送到角斗学校进行专门的训练,被迫在竞技场上互相残杀,或与饥饿的猛兽搏杀,用鲜血和生命供奴隶主消遣娱乐。
所以在公元前73年,爆发了一场什么起义(——生答:斯巴达克起义)。
(见p18“斯巴达克起义”图片)这是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域辽阔,社会矛盾很复杂,终于在公元前1世纪,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所以公元前49年恺撒夺取了政权。
(恺撒:公元前101年—公元前44年,古罗马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作家,是共和国末期的军事独裁者。
他采取了一些独裁措施来稳固统治,但却遭到罗马元老贵族的痛恨,最后将他刺杀,恺撒身中二十多剑身亡。
后来,公元前27年,屋大维(恺撒的养子)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的皇帝,但他坚决不要皇帝的称号,只称自己是“第一公民”。
至此,罗马进入到帝国时期。
到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意为神圣、庄严)(师):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后来罗马帝国在395年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
其中的西罗马帝国在476年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公元前476年进行比较,两者数字相等,但是却有公元前、后之别,中国进入封建时代实际上比西方早了近千年。
公元前476年公元元年公元476年|476+476-1=951【归纳小结】:启发学生探讨: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
这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作业】:当堂完成课后练习[知识点补充]: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
与君主制相对。
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共和制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奴隶制国家,有民主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两种形式。
公元前5~前4世纪的古希腊雅典城邦国家是民主共和制的典型。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它有权解决国家重大事务,其他国家机关都隶属于它。
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共和国是贵族共和制的典型。
公民大会形式上是最高权力机关,实际上受制于元老院。
元老院拥有立法、行政、军事、财产、司法和宗教等实权,在管理国家方面起首要作用。
欧洲中世纪通商口岸和商业中心的极少数城市国家,曾实行封建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由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或其他形式的集体机构掌握。
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取共和制政体,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总统和议会都由选举产生。
资产阶级共和制主要有议会内阁制(见内阁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
议会内阁制以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它负责。
1946~1958年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是议会内阁制的典型。
现代意大利、比利时、德国和北欧诸国都采取议会内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