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 格式:doc
- 大小:18.64 KB
- 文档页数:2
考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比较及产生差异的原因1.古代东西方文明的比较:2.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拓展点)①东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古代东方文明多产生于大河流域,主要从事采集与农耕,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产生了保家卫国的思想。
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半岛,希腊半岛三面环海,海上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人们主要从事海外贸易,在航海和掠夺战争中,养成了冒险精神。
这说明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②东西方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
古代东方各国经济上以村社为单位的农业经济为主,政治上是奴隶主专制制度,从而形成“人治”的传统。
西方在经济上大多是以城邦为单位的商业经济为主,政治上是奴隶主民主政治,它比奴隶主专制统治要进步,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易错微析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共同点的理解易错。
这里所说的古代东西方文明都是奴隶社会的文明,都产生了奴隶制度,并取得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例题1 世界文明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有起源于海洋的。
下列文明起源于海洋的是()A.古希腊B.古埃及C.古印度D.古代中国答案:A解析:世界文明发源地大体有两种,一种起源于大河流域,一种起源于海洋。
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则发源于海洋,故选A。
例题2 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将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作比较,你会发现这两种文明有许多不同。
下列对其不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不同,埃及处于大河流域,雅典环居大海发展B.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埃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C.政治体制不同,埃及实行专制统治,雅典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社会性质不同,埃及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社会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的差异,A、B、C三项说法正确。
它们都是奴隶社会,D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第一单元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知识点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 爱琴文明(希腊早期文明)中心:克里特岛。
思维拓展:亚非文明古国和古代希腊文明的不同点及产生原因(1)不同点: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以经营农业为主,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2)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希腊境内多山,气候湿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合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临近海洋,多天然良港,海上贸易发展迅速,这使雅典工商业发达。
2. 雅典(1)建立: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
(2)特点: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3)成为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6世纪。
(4)全盛: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期间。
3. 伯利克里(1)当政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2)采取措施:①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②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评价:在位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 雅典民主政治(1)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2)参政人员: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3)内容: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维拓展:对古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评价第一,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知识点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1. 罗马共和国【例题1】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当时的当政者是 ( )A.汉谟拉比B.伯利克里C.亚历山大D.屋大维点拨本题考查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选择题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A、古代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2、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的地理因素是:A、河流B、山川C、海洋D、森林3、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城邦是:⑴雅典⑵巴比伦⑶马其顿⑷斯巴达A、⑴⑶B、⑵⑷C、⑵⑶D、⑴⑷4、下列古代国家中男性公民普遍参政的是A、雅典B、斯巴达C、波斯D、巴比伦5、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是: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罗马6、下列历史人物与古罗马无关的是:①伯利克里②汉谟拉比③屋大维④亚历山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
他是:A、汉尼拔 B、凯撒 C、屋大维 D、伯利克里8、下列文明中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9、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A、金字塔的国度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C、种姓制度的产生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0、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A、埃及 B、巴比伦C、雅典 D、斯巴达11、点燃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的火种采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如右图)。
这个发祥地在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二、填充题(一)雅典城邦的繁荣:(结合地图)1、希腊早期文明起始于及其周边地区,所以我们称希腊文明为海洋文明。
中心在和。
希腊建立的最具代表性的奴隶制城邦有和。
2、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到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也发展到顶峰,其最高权力机构是。
3、雅典的民主政治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4、16页“动脑筋”(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1、前509年,建立,从此开始了不断的扩张。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知识点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1、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它由______________ 文明和______________ 文明组成。
2、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_____ 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______________ 当政期间,奴隶主______________ 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伯利克里的改革,中心措施是______________ ,规定______________ 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知识点二:罗马共和国的灭亡(中国古代把罗马称为______________ )
1、公元前______________ 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2、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的霸权,同______________ 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______________ 战争,战争的直接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3、公元前49年,______________ 夺取罗马政权,不久被刺杀。
公元前27年,______________ 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______________ 历史的终结,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开始于1896年,2008年第______________ 届奥运会在______________ 举办。
课堂检测:
1、小明想知道下列哪一地区的古代奴隶主民主共和国发展水平最高,请你帮他定夺
A、中国
B、两河流域
C、埃及
D、希腊
2、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四个古代文明地区,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3、“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4、罗马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消灭迦太基人
B、掠夺资源和奴隶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争夺海上霸权
5、罗马共和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布匿战争的失败
B、元老贵族的破坏
C、严重的社会危机
D、雅利安人的进攻
6、回答下列有关于古代雅典城邦、古代罗马的问题:
(1)、雅典城邦在谁当政期间,达到全盛?在他当政期间,雅典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罗马共和国时期与哪个国家发生什么战争,最终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3)、罗马什么时候进入帝国时代?建立者是谁?进入帝国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时代?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点一:大化改新
1、日本人称为______________ 民族公元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2、大化改新开始于______________ 中期,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大化改新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___ ,意义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场改革主要是学习了中国______________ 的先进文化。
知识点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中国古代把阿拉伯称为______________ )
1、伊斯兰教的创始者是______________ ,最初在______________ 传教。
2、622年,穆罕默德出走______________ ,在此建立第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一年也就成为伊斯兰教的教历元年。
3、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地是______________ 。
课堂检测:
1、公元7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希腊共和国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2、2003年3月在伊拉克对英美盟军的战争中,伊拉克人民号召对英美侵略军进行“圣战”,结合历史知识判断伊拉克人民主要信仰的是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3、大化改新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掌权的大贵族不得人心
B、改革派势力强大
C、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
D、奴隶制已经不适应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要求
4、大化改新中“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的做法与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条措施相近?
A、实行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5、阿拉伯统一的主要特点是
A、统一前正处于氏族制度解体阶段
B、统一进程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同步
C、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D、统一后立即向外扩张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次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
(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发生在什么时期?当时在位的天皇是谁?
(2)、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3)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重大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怎么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