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 格式:doc
- 大小:18.64 KB
- 文档页数:2
考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比较及产生差异的原因1.古代东西方文明的比较:2.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拓展点)①东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古代东方文明多产生于大河流域,主要从事采集与农耕,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产生了保家卫国的思想。
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半岛,希腊半岛三面环海,海上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人们主要从事海外贸易,在航海和掠夺战争中,养成了冒险精神。
这说明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②东西方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
古代东方各国经济上以村社为单位的农业经济为主,政治上是奴隶主专制制度,从而形成“人治”的传统。
西方在经济上大多是以城邦为单位的商业经济为主,政治上是奴隶主民主政治,它比奴隶主专制统治要进步,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易错微析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共同点的理解易错。
这里所说的古代东西方文明都是奴隶社会的文明,都产生了奴隶制度,并取得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例题1 世界文明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有起源于海洋的。
下列文明起源于海洋的是()A.古希腊B.古埃及C.古印度D.古代中国答案:A解析:世界文明发源地大体有两种,一种起源于大河流域,一种起源于海洋。
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则发源于海洋,故选A。
例题2 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将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作比较,你会发现这两种文明有许多不同。
下列对其不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不同,埃及处于大河流域,雅典环居大海发展B.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埃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C.政治体制不同,埃及实行专制统治,雅典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社会性质不同,埃及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社会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的差异,A、B、C三项说法正确。
它们都是奴隶社会,D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第一单元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知识点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 爱琴文明(希腊早期文明)中心:克里特岛。
思维拓展:亚非文明古国和古代希腊文明的不同点及产生原因(1)不同点: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以经营农业为主,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2)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希腊境内多山,气候湿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合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临近海洋,多天然良港,海上贸易发展迅速,这使雅典工商业发达。
2. 雅典(1)建立: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
(2)特点: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3)成为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6世纪。
(4)全盛: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期间。
3. 伯利克里(1)当政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2)采取措施:①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②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评价:在位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 雅典民主政治(1)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2)参政人员: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3)内容: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维拓展:对古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评价第一,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知识点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1. 罗马共和国【例题1】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当时的当政者是 ( )A.汉谟拉比B.伯利克里C.亚历山大D.屋大维点拨本题考查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选择题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A、古代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2、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的地理因素是:A、河流B、山川C、海洋D、森林3、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城邦是:⑴雅典⑵巴比伦⑶马其顿⑷斯巴达A、⑴⑶B、⑵⑷C、⑵⑶D、⑴⑷4、下列古代国家中男性公民普遍参政的是A、雅典B、斯巴达C、波斯D、巴比伦5、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是: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罗马6、下列历史人物与古罗马无关的是:①伯利克里②汉谟拉比③屋大维④亚历山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
他是:A、汉尼拔 B、凯撒 C、屋大维 D、伯利克里8、下列文明中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9、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A、金字塔的国度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C、种姓制度的产生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0、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A、埃及 B、巴比伦C、雅典 D、斯巴达11、点燃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的火种采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如右图)。
这个发祥地在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二、填充题(一)雅典城邦的繁荣:(结合地图)1、希腊早期文明起始于及其周边地区,所以我们称希腊文明为海洋文明。
中心在和。
希腊建立的最具代表性的奴隶制城邦有和。
2、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到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也发展到顶峰,其最高权力机构是。
3、雅典的民主政治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4、16页“动脑筋”(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1、前509年,建立,从此开始了不断的扩张。
西方海洋文明的渊源知识讲解西方海洋文明的渊源西方海洋文明的渊源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文明,则按《辞海》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的相对”。
而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
具体的讲,海船、航海、有关海洋的神话、风俗和海洋科学等都是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有着很大的区别。
海洋文明的二个基本特征是:一是必须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必须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而不是其它文化。
也就是说海洋文明是指在人类历上诸多方面领先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
但是,靠近海洋,不等于就有海洋文明。
即使有较发达的海洋文化,也不一定是海洋文明。
古埃及靠近海洋,但其文明主要得益于尼罗河文明。
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主要得益于两河文明。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但也算不上海洋文明,而是地道的黄河文明,即大河文明。
日本与海洋的关系密切。
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在世界历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希腊,够得上大河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代中国。
其它国家都不具备条件。
后来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具备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
他们充其量是海洋大国,虽然也产生了辉煌的海洋文化,但不具备代表性的海洋文明的国家。
海洋文明的刚性条件:一是社会必须是开放性的;二是必须是文明古国;三是各种文明可以相互转换;四是扩张是温和的人性化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占领;五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方面有系统的成果以及与海洋有关的神话、海洋远航的手段等。
本来中国可以具备海洋文明国家的条件,但海洋文明不连续。
所以古希腊最具代表性。
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
它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等。
木马计土耳其特洛瓦镇的标志物你对希腊了解多少?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文明是欧洲最古老的文明。
一个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
希腊半岛地理环境: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邻爱琴海,海上岛屿星罗棋布。
一、希腊文明1.起源:爱琴文明前期中心:克里特后期中心:迈锡尼BC.20世纪-BC.12世纪克诺索斯王宫迈锡尼文明亚非文明古国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发源于海洋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地理环境:①雅典境内多山,气候温润。
②邻近海洋多天然良港。
经济:①不宜经营农业,适于种植橄榄等经济作物。
②海上贸易发达,使工商业发达。
1.雅典城邦的繁荣(2)建立:公元前6世纪,成为奴隶制共和国(3)全盛时期:①.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在位(1)兴起:公元前8世纪BC.495~BC.429②雅典繁荣的表现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②伯里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原因: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a.扩大公民的权利,设置公民大会。
b.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奴隶主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政议政(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雅典城邦仅有1/6的公民能享受到这种“民主”。
③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a.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
b.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c.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雅典卫城1.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A.疆域最辽阔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经济最繁荣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2.下列关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城邦繁荣的表述,错误的是()A.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B.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C.只有奴隶主和贵族可以担任雅典政府公职D.雅典政府重视教育和学术研究3.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世界历史》上册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掌握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3、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证明了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三、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四、教法:自主、互动、探究的教学法五:学法:创设情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阅读资料、课堂辩论。
六、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温故知新:1、请说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及其产生的大致时间。
(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2、上述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
北纬20°~40°之间。
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木马计”就是第一课所学的希腊传说中,厄瑞斯忒的父亲阿伽门农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
这里提到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激烈碰撞。
它反映了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之源。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2、【合作探究、总结规律】:教师首先交代:西方文明包括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年级上册01-03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导学案初备人:审核人:文综组课型:新授课时间: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状况。
对比东西方文明的特征。
2、能说出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
3、能正确评价“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重点难点】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难点:对罗马帝国兴衰的理解【学法指导】知识梳理、比较法【知识链接】凯撒与埃及艳后1、凯撒篇: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即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
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
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
制定了《儒略历》。
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
恺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2、埃及艳后篇:克娄巴特拉七世(希腊语:ΚλεοπατραΖ,又译克丽奥佩托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
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是为保国家免受罗马帝国吞并,曾色诱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马克·安东尼。
她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埃及艳后”。
世界史上有三位最重量级的罗马人——恺撒、安东尼、屋大维,他们的人生都和这位“埃及艳后”的生活,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
传闻克娄巴特拉容颜娇媚如花,曾利用其绝世姿容和超群气度先后征服了两位罗马统帅:凯撒,安东尼为她效力,引发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有感于这段历史而写道:“倘若克娄巴特拉的鼻子稍短一些,整个世界的面貌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和比较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比较对比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感悟历史的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以“西方文明之源”为题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
标题点出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课文两个子目,分别点出了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的重点是罗马兴亡的线索。
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评价;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教学方法】导读法、图示法、比较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准备】1、对学生进行分组。
2、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地图:《古代希腊》《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人物图:伯利克里头像图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等【板书设计】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雅典建立:公元前8世纪成为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6世纪全盛:伯立克里二、罗马罗马城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395年)(476年)【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导入新课西方文明之源提问2: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非文明的中心有何不同?(学生答: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中心,而亚洲文明以大河为中心)二、讲授新课【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8 世纪B、公元前6世纪初C、公元前6世纪末D、公元前5 世纪2、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A.伯利克里B.希罗多德C.凯撒D.屋大维3、罗马共和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布匿战争的失致B、元老贵族的破坏C、严重的社会危机D、雅利安人的进攻4、雅典在()当政时处于全盛时期A、伯利克里B、亚历山大二世C、腓力二世D、图特摩斯5、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高峰期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文化发达B.经济繁荣C.教育兴盛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二、填空题:公元前509 年,罗马建立了_______。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班级:姓名:得分:一、教学目标1、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证明了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3、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二、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三、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四、预习作业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雅典工商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3、雅典在何时达到全盛?其表现如何?4、雅典达到全盛时的当政者是谁?他是怎样使雅典达到全盛的?5、斯巴达城邦的特点如何?6、罗马共和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他在建立后是怎样达到强盛的?7、罗马帝国建立于何时?标志是什么?8、简述罗马帝国的灭亡过程。
五、教学过程(一)教师检查上述预习作业并提问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二)授课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读图回答;师提问。
2、雅典工商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利用教材讨论,整理归纳。
3、雅典在何时达到全盛?其表现如何?——直接提问4、雅典达到全盛时的当政者是谁?他是怎样使雅典达到全盛的?组织学生讨论,展示讨论成果。
5、斯巴达城邦的特点如何?——提问6、罗马共和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他在建立后是怎样达到强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总结归纳,并提出问题。
7、罗马帝国建立于何时?标志是什么?提问,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了本课的知识你受到哪些启示?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等等,要尽力地去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
8、简述罗马帝国的灭亡过程。
——学生自己归纳(三)归纳总结:以板书设计,知识网络作结雅出现时间:公元前2000年左右典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城中心:克里特岛→迈锡尼邦建立时间:公元前8世纪的雅典城邦发展: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繁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荣伯利克里执政表现: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罗兴起: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马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共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和发展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取得布匿战争的胜利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的时间:公元前27年兴灭亡——罗马帝国的建立亡建立者:屋大维五、教学后记:六、巩固练习:1.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高峰期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文化发达B.经济繁荣C.教育兴盛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2.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A.伯利克里B.希罗多德C.凯撒D.屋大维3.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参照范例的西方古国是()A.雅典B.斯巴达C.罗马帝国D.古印度4.有一个旅行团想去历史最久远的欧洲国家旅游,他们应该去()A.德国B.英国C.法国D.希腊5.下列国家中,曾经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有()①古罗马②斯巴达③雅典④古代埃及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的标志是()A.屋大维独揽大权B.斯巴达克起义C.凯撒夺取政权D.成为地中海的霸主7.西欧奴隶社会的历史结束的标志是()A.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B.东罗马帝国灭亡C.罗马帝国的分裂D.西罗马帝国灭亡8.穿越时光隧道,让时间倒流到公元前6世纪末,当你以一位学者的身份前往希腊罗马考察时,你看到的现象有()①雅典妇女经常参与政治活动②罗马最高行政长官2名③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达④斯巴达社会犹如大军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把古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的是()A.斯巴达克B.屋大维C.伯利克里D.亚历山大10. “条条大路通罗马”再现了当时罗马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局面,这一局面应该出现在()A.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C.公元1世纪到2世纪D.公元2世纪到3世纪11.下列文明属于海洋文明的是()A.古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希腊文明12.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的雅典,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伯利克里当政B.公民家庭的男孩在学校里练习乐器演奏、跑步、角力、拳击C.屋大维当政D.公民家庭的女孩在家练习读写,演奏乐器13.下列关于罗马历史的前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罗马帝国②罗马共和国③称霸地中海④帝国分裂⑤西罗马帝国灭亡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③②④⑤D.②③①④⑤14.阅读下列材料:至公元2世纪初,帝国版图已达最大规模,西起不列颠,东抵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北越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环地中海的大帝国。
西方海洋文明的渊源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文明,则按《辞海》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的相对‛。
而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
具体的讲,海船、航海、有关海洋的神话、风俗和海洋科学等都是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有着很大的区别。
海洋文明的二个基本特征是:一是必须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必须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而不是其它文化。
也就是说海洋文明是指在人类历上诸多方面领先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
但是,靠近海洋,不等于就有海洋文明。
即使有较发达的海洋文化,也不一定是海洋文明。
古埃及靠近海洋,但其文明主要得益于尼罗河文明。
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主要得益于两河文明。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但也算不上海洋文明,而是地道的黄河文明,即大河文明。
日本与海洋的关系密切。
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在世界历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希腊,够得上大河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代中国。
其它国家都不具备条件。
后来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具备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
他们充其量是海洋大国,虽然也产生了辉煌的海洋文化,但不具备代表性的海洋文明的国家。
海洋文明的刚性条件:一是社会必须是开放性的;二是必须是文明古国;三是各种文明可以相互转换;四是扩张是温和的人性化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占领;五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方面有系统的成果以及与海洋有关的神话、海洋远航的手段等。
本来中国可以具备海洋文明国家的条件,但海洋文明不连续。
所以古希腊最具代表性。
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
它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等。
它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仅有若干个小块平原,但又多为关山所阻隔。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知识点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1、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它由______________ 文明和______________ 文明组成。
2、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_____ 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______________ 当政期间,奴隶主______________ 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伯利克里的改革,中心措施是______________ ,规定______________ 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知识点二:罗马共和国的灭亡(中国古代把罗马称为______________ )
1、公元前______________ 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2、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的霸权,同______________ 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______________ 战争,战争的直接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3、公元前49年,______________ 夺取罗马政权,不久被刺杀。
公元前27年,______________ 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______________ 历史的终结,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开始于1896年,2008年第______________ 届奥运会在______________ 举办。
课堂检测:
1、小明想知道下列哪一地区的古代奴隶主民主共和国发展水平最高,请你帮他定夺
A、中国
B、两河流域
C、埃及
D、希腊
2、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四个古代文明地区,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3、“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4、罗马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消灭迦太基人
B、掠夺资源和奴隶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争夺海上霸权
5、罗马共和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布匿战争的失败
B、元老贵族的破坏
C、严重的社会危机
D、雅利安人的进攻
6、回答下列有关于古代雅典城邦、古代罗马的问题:
(1)、雅典城邦在谁当政期间,达到全盛?在他当政期间,雅典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罗马共和国时期与哪个国家发生什么战争,最终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3)、罗马什么时候进入帝国时代?建立者是谁?进入帝国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时代?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点一:大化改新
1、日本人称为______________ 民族公元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2、大化改新开始于______________ 中期,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大化改新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___ ,意义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场改革主要是学习了中国______________ 的先进文化。
知识点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中国古代把阿拉伯称为______________ )
1、伊斯兰教的创始者是______________ ,最初在______________ 传教。
2、622年,穆罕默德出走______________ ,在此建立第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一年也就成为伊斯兰教的教历元年。
3、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地是______________ 。
课堂检测:
1、公元7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希腊共和国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2、2003年3月在伊拉克对英美盟军的战争中,伊拉克人民号召对英美侵略军进行“圣战”,结合历史知识判断伊拉克人民主要信仰的是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3、大化改新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掌权的大贵族不得人心
B、改革派势力强大
C、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
D、奴隶制已经不适应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要求
4、大化改新中“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的做法与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条措施相近?
A、实行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5、阿拉伯统一的主要特点是
A、统一前正处于氏族制度解体阶段
B、统一进程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同步
C、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D、统一后立即向外扩张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次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
(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发生在什么时期?当时在位的天皇是谁?
(2)、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3)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重大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怎么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