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病症配穴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18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降压歌高血压病不可怕,三个穴位搞定它;太溪太冲加曲池,每穴不少二百下。
坚持按摩两月余,终生抛弃降压药。
若添杞菊地黄丸,降压明目祛肝火。
感冒歌感冒发烧司空见,吃药打针家常饭;肺俞拔罐按风池,降服感冒弹指间。
耳鸣歌两耳嗡嗡听力降,肝火肾虚两堵墙;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
若因肾虚耳鸣响,太溪耳门威力强;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哮喘歌哮喘本是外邪侵,好发三夏与冬春;预防为主抓关键,补气防感防过敏。
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本重在补气血;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傻。
冬春哮喘由风寒,注重温阳即了然;艾灸关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暑湿,按揉合谷足三里;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性福歌人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须求药方;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
阳萎早泄羞难言,气血不足是关键;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坚。
心绞痛歌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不慎就丧命;电话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门奏神功。
排毒歌人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畅通。
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舒肝排气歌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
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
减肥歌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胖开路是先锋;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广告瞎折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
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条赛明星。
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显;吃点自制二陈散,疗效巩固不反弹。
注:二陈散配方:半夏、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甘草5克。
按此比例,磨细混合,或制成胶囊即可。
糖尿病歌得了糖尿不可怕,云苓泡水当茶喝;再配四个天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
上消燥热伤肺腑,口渴多饮小便多;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钟。
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便秘常;调理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
祛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上午起就未经旺,迎头痛击效最明。
颈椎好了歌何因导致颈椎痛骨骼肌肉不平衡;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朝疼痛无踪影。
针灸处方配穴规律《百症赋》是针灸入门必背篇,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针灸名家承淡安先生《百症赋》浅注(上篇),其将歌赋以白话的形式进行解读,并融入自己的临证经验,简单明了,非常有价值。
一起去看看吧~~百症俞穴,再三用心。
昔贤谓穴之在于背后者,名俞穴;俞者,注也,输也。
言经络之气,输注于此也。
故人身之穴,皆得名之曰俞穴,不必专指背部而言。
经凡十二,络凡十五,奇经凡八,穴有三百六十五穴。
纵横贯注,宜熟志之。
百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
头顶重痛,当刺以针。
若血虚眩晕,则非针灸肝俞、腰俞不可。
又按百会与玉枕,宜灸不宜针。
悬颅颔厌之中, 偏头痛止。
头痛,书称肝胆风热,悬颅、颔厌宜刺,微出血;更刺风池。
其效甚佳。
(可刺头维、太阳、风池三穴较好)。
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头痛由于痰火上扰者, 宜刺丰隆以降其痰火。
强间不易刺入,可刺风府。
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
脾虚面浮肿,刺水沟。
去面浮肿之水气,颇效。
前顶宜灸。
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肝胆之火夹风而上僭, 则耳暴聋。
刺听会、翳风以泻之。
面上虫行有验, 迎香可取。
面痒如虫行,系血热所致,刺泻迎香。
耳中蝉鸣有声,听会堪攻。
耳鸣有痰火上扰者, 针听会外, 宜再刺丰隆、风池等穴。
系肾虚者,当更灸肾俞、气海以固肾元。
目眩兮,支正飞扬。
手太阳经脉与足太阳经脉,俱萦绕于目。
故支正、飞扬,能治目眩。
且二穴皆属络脉。
刺络脉,即所以泻其血。
目黄兮,阳纲胆俞。
目黄、肌肤黄,黄而深者名阳黄,宜刺之。
淡而晦暗者为明黄,宜灸之。
至阳一穴,亦宜针灸。
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
胬肉攀睛,如系心肝之火,可刺肝俞与少泽。
若攀睛已久,火炎已平,宜灸治之。
于刺灸之外,当点消翳药品(此外宜针灸大小骨空)。
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
泪出即迎风流泪,泪热而微觉粘手者属热,宜刺之。
冷而不粘手者为寒,则灸之(并宜灸大小骨空)。
目中漠漠, 即寻攒竹三间。
漠漠者, 视物不明, 巩膜上似有白膜遮盖(再刺光明、肝俞、命门特效)。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2017-02-03 12:23阅读:247 二十七)肩背痛1、针重子穴、重仙穴,特效。
2、针通肾穴、通胃穴、通背穴,特效。
(二十八)肩臂痛1、双河穴点刺放血2、四花外穴点刺放血(二十九)四肢骨肿1、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复原穴。
2、挫伤引起的剧痛、痛入骨髓: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全身骨肿1、五虎穴、灵骨穴、大白穴、土水穴。
2、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一)骨节酸痛1、金营上穴、金营下穴,配灵骨穴、复原穴、骨关穴、木关穴。
2、挫伤引起的剧痛、痛入骨髓: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二)网球肘、肱外上髁炎1、二间穴、三间穴、手三里穴,特效(三十三)腕隧道症候群、腕管综合症1、针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董氏上肢穴、四肢穴、肾关穴,配合对侧的解溪穴,特效第十二章下肢疾病(一)下肢疾病总治1、皆可先于委中点刺放血,再对症治疗。
(二)治疗膝盖常用穴道1、肩中穴、建中穴2、膝五针(内犊鼻穴、外犊鼻穴、鹤顶穴透通山穴、阴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特效3、左右肩中穴,特效4、对侧曲池穴、内曲池穴,特效5、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特效6、阳陵泉,特效7、土水穴8、内关穴9、膝灵穴(针刺半分)10、两膝眼(三)治疗坐骨神经常用穴道1、腕顺穴、三叉三穴、中白穴、外白穴、三河穴等区域2、明黄穴、其黄穴、天黄穴道(上三黄穴)3、灵骨穴、大白穴4、大腿后侧(委中上下左右区段,整条后侧)青筋点刺放血5、耳针,由臀穴扎向坐骨神经穴6、八关三穴、八关四穴7、上曲穴、下曲穴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肩中穴8、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9、掌诊坐骨神经区域10、臂诊坐骨神经区域、腰椎区域11、针玉火穴、中白穴,配合腕顺穴12、三河穴13、木魁穴、木科穴14、掌三针15、骨关穴、木关穴16、人士穴(四)治疗脚踝常用穴道1、云白穴、李白穴2、五虎穴3、土水五穴(小节穴)(土水五穴有外踝点、足背点、内踝点之分)4、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5、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6、手腕尺骨突7、董氏对应针法,取对侧手腕对应点(五)治疗小腿常用穴道1、手解穴(治疗抽筋立解)2、八关三穴、八关四穴3、木华穴、胆穴4、三叉三穴、中白穴5、手指中指背部区域(木华穴、胆穴、八关三穴、八关四穴)6、水沟穴(治疗抽筋立解)7、董氏对应针法,取对侧下臂对应点8、三灵一穴、三灵二穴、三灵三穴、腰灵穴、火圣穴9、阳陵泉穴、承山穴、委中穴、条口穴透承山穴(六)治疗大腿常用穴道1、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2、对侧上九里穴、中九里穴、下九里穴(七)膝盖痛1、针肩中穴,配通关穴,特效。
针灸配穴原则针灸配穴的基本规律有:①循经取穴。
根据经脉循行、腧穴分布及其主治作用,选取相应腧穴加以组合应用。
②经验取穴。
根据临床经验,选择专病(症)的有效腧穴加以组合应用。
其中包括对某病症有显效的经穴、奇穴,以及“以痛为腧”的阿是穴。
③按时取穴。
根据针灸的时间,以经脉气血流注为指导原则,选择相应腧穴加以组合应用。
其中,子午流注以十二经脉的五腧穴和原穴为取穴范围;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则以八脉交经八穴为取穴范围。
腧穴选取主要是根据经络脏腑辨证和临床实践选用针对病证治疗需要的相应腧穴的具体方法,又称选穴法。
包括:①近部取穴。
根据病变所在,选择其局部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
②远部取穴。
根据经络循行及其同脏腑的络属关系,选用远端腧穴进行针灸,包括本经选穴和异经选择两种。
③对症选穴。
选取针对主症有效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
腧穴配伍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腧穴按一定规律和治疗要求进行配伍组合。
又称配穴法。
腧穴配伍主要有6种方法:①前后配穴法。
胸腹(前部)腧穴与背腰(后部)腧穴的配伍的方法。
②上下配穴法。
人体上部(上肢和腰以上)与下部(下肢和腰以下)的腧穴配伍组合的方法。
③左右配穴法。
根据经脉循行交叉的特点,将人体左右侧腧穴配伍的方法。
④表里配穴法。
根据腑与脏存在着表里对应关系,将阴经与阳经的相应腧穴配伍的方法。
⑤远近配穴法。
根据病变部位与经络相通的特点,将距离病位较近和较远的腧穴配伍组合的方法。
⑥子母补泻配穴法。
根据五腧穴与五行相配的关系,以五行生克理论为原则,在五腧穴范围内,将选穴与补泻结合起来的配伍的方法。
简述针灸处方的配穴方法
针灸处方配穴方法
针灸处方的配穴方法主要是靠医师的临床经验,把握其中的穴位位置及调治方法,在具体的操作中,也必须做到精准而有效。
一、按穴位选择
1、根据病症不同,可以选择相应的脉象,而脉象又与特定的穴位有关联,这时可以根据脉象选择特定的穴位;
2、可以根据病理状况及病变组织的穴位,用于消除病变组织或缓解症状;
3、根据药物治疗的相关穴位,用于缓解病症或作为辅助治疗;
4、根据穴位之间的联系,选择和病症相关的关联穴位,以及影响病症的穴位。
二、按处方方法配置
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处方方法,如乐(拔罐)、拔罐摩擦、搔痒、针灸、灸法等;
2、根据处方方法,结合穴位,选择恰当的调治方法;
3、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参照穴位,包括病证穴位、护证穴位及行气穴位等;
4、根据调治方法,把握穴位的位置,确定调治的深度与方向及调治的时间。
肺部疾病_董氏针灸配穴(一)肺经杂症总治1、四花外穴点刺放血均可主治之,再加肺俞穴点刺放血更佳(二)治疗肺脏疾病常用穴道1、灵骨穴、大白穴2、足驷马穴3、重子穴、重仙穴、重魁穴4、天士穴、地士穴、人士穴5、大间穴、小间穴6、喉灵穴、喉中穴7、十八星穴放血8、五岭穴放血9、指肺穴(三)治疗感冒流鼻水疾病常用穴道1、三叉三穴,极有效2、镇静穴,双上星穴,特效3、神庭透上星穴,配合灵骨穴、迎香穴,特效4、二龙针透穴,特效5、背部感冒三穴,特效6、背部五岭穴心肺区点刺放血,特效7、玉火穴附近不定穴,有效8、灵骨穴、大白穴9、感冒一穴、感冒二穴、感冒三穴10、明黄穴、其黄穴、天黄穴道,上三黄穴11、曲陵穴、建力穴、中力穴12、手指木穴13、天士穴、地士穴、人士穴14、驷马一穴、驷马二穴、驷马三穴15、针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针对侧)(四)治疗支气管咳嗽疾病常用穴道1、神喘穴,超速效2、喉中穴,特效3、掌诊食指第一节,赤白肉际交际处4、五岭穴背部心肺区点刺放血5、掌诊生命线起点处、及支气管区、扁桃腺区6、大椎穴、定喘穴(大椎穴旁0.5、寸,斜刺,针尖由下向上),特效7、身柱穴、肺俞穴(第三四椎之间,稍斜刺,针尖稍水平),特效8、鸠尾穴透针沿皮刺,针尖向上,透向璇玑穴,特效9、水金穴,水通穴透七快穴。
10、灵骨穴、大白穴11、天士穴、地士穴、人士穴12、膝盖下肺区点刺放血13、侧间穴、大间穴、小间穴14、定喘穴、木炎穴15、三毛穴16、正脑一穴、正脑二穴17、止咳穴18、分金穴、内金穴、合金穴19、三神穴(五)治疗痰饮疾病常用穴道1、指肺穴埋针,特效2、掌诊生命线起点处、及支气管区、扁桃腺区3、鸠尾穴透针沿皮刺,针尖向上,透向璇玑穴,特效4、丰隆穴,效果稍慢(六)治疗气喘疾病常用穴道1、神喘穴,特效2、止喘的的手指穴道:定喘穴、木炎穴、双喘穴、大间穴、中间穴、小间穴3、可在肩井穴拔罐,止喘4、气喘急性发作的急救:(1)可温灸百会穴、大椎穴、大杼穴(黄痰者不可温灸),并针刺手针咳喘点、以及三间穴(2)可在膻中穴点刺放血(3)天突穴的镇喘止咳,效果强,但是初学者要谨慎针刺此穴,容易发生意外(4)针刺膻中穴、丰隆穴5、止喘特效处方:鱼际穴、内关穴、尺泽穴,特效,可根治6、气喘的平时调理(1)在背部大椎穴、大杼穴、肺俞穴、身柱穴温灸(黄痰者不可温灸)(2)夏日于背部穴道进行三伏贴:在大椎穴、肺俞穴、风门穴、膏肓穴等穴道,以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干姜粉末,制成药饼贴于穴道。
针灸病证主配穴运用歌诀,十分珍贵,建议收藏!1,外感头痛:(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百风太烈,(头外痛)。
百风太列。
(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1)阳明:庭堂合住。
庭堂合竹。
(内庭,印堂,合谷,攒竹)(2)少阳:率临外关。
(率谷,足临泣,外关)(3)太阳:身后天柱。
申后天柱。
(申脉,后溪,天柱)(4)厥阴:内匆匆。
内冲聪。
(内关,太冲,四神聪)(5)风寒:风门(6)风热:大曲。
(大椎,曲池)(7)风湿:阴陵泉2,内伤头痛:(督脉、足阳明、足少阳。
)【实证】百风微,(头内痛)。
百风维。
(百会,风池,头维)(1)肝阳:太太吓。
太太侠。
(太冲,太溪,侠溪)(2)痰浊:阴阳奉。
阴阳丰。
(阴陵泉,太阳,丰隆)(3)血瘀:膈内血。
割内血。
(膈俞,内关,血海)【虚证】百风足。
(百会,风池,足三里)(1)血虚:肝脾交。
(肝俞,脾俞,三阴交)(2)肾虚:肾太悬。
(肾俞,太溪,悬钟)3,落枕:(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警钟外公后妻,(小心落枕)。
井钟外公后溪。
(肩井,悬钟,外劳宫,后溪)(1)风寒:合风。
(合谷,风池)(2)气血瘀:内关(3)肩痛:外遇。
外髃。
(外关,肩髃)(4)背痛:见天。
肩天。
(肩外俞,天宗)4、漏肩风:(手三阳)阵前聊语(漏肩风)。
贞前髎髃。
(肩贞,肩前,肩髎,肩髃)(1)肩前部---手阳明:合谷(2)肩后部---手太阳:后溪(3)肩外侧---手少阳:外关(4)外邪:风合。
(风池,合谷)(5)气血瘀:内阁。
内膈。
(内关,膈俞)(6)气血虚:租期。
足气。
(足三里,气海)5,腰痛:(阿是穴为主)(要)是伟大。
(腰)是委大。
或:是腰、胃(委)、大肠痛?(阿是穴,委中,大肠俞,)(1)寒湿:腰阳关(2)瘀血:膈俞(3)肾虚:只是申明。
志室肾命。
(肾俞,命门,志室)(4)足太阳证:申脉(5)督脉病证:后溪6,痹证:(阿是穴、局部经)阿是穴,局部经穴(1)行痹:割血。
膈血。
(膈俞,血海)(2)痛痹::肾元。
针灸医治临床内科病症识记歌诀1.头痛:头痛百会风池穴,外感太阳和列缺,内伤实证加头维,虚证则加三里穴。
2.2.面痛:面痛攒竹四白穴,下关地仓脸部穴。
再加合谷风池穴,祛风通络止痛绝。
3.3.落枕:落枕阿是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从,舒筋通络又活血,落枕病痛疗效绝。
4.4.肩周炎:肩周炎用肩三针,再加肩前阿是穴,通经活血又止痛,老年肩疾疗效绝。
5.5.腰痛:腰痛阿是大肠俞,再加委中医治足,通经活血又止痛,腰痛疾患疗效独。
6.6.坐骨神经痛:取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穴。
治则:疏通经络,行气止痛。
7.7.痹症:六大关节部位取穴为主,再加阿是。
治则:通经活络止痛。
8.8.面瘫:面瘫阳白四白穴,攒竹鱼腰颧髎穴,夹车地仓合谷穴,再加昆仑委中穴。
治则: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以手足阳明,太阳经为主。
9.9.痿症:上肢:肩髃曲池合谷穴。
下肢:髀关阳陵三阴穴。
治则:祛邪通络,濡养经筋。
10.中风:(1)中经络:上肢:极泉尺泽内关穴。
下肢:委中三里(水沟)三阴穴。
治则:行气活血,疏通经络。
(2)中脏腑:百会,水沟,内关,素髎穴。
治则:醒神开窍。
11.眩晕:(1)实证:眩晕实证用百会,风池内关太冲随。
治则:定眩,平肝化痰。
(2)虚证:眩晕虚证用百会,风池三里肝肾随。
治则:定眩,补气养血。
12.痫症:(1)发作期:痫症百会与水沟,内关后溪涌泉谋。
再加太冲和丰隆,发作时为主穴求。
(2)间歇期:太冲丰隆阳陵泉,间使鸠尾筋缩连,化痰熄风又通络,间歇时期医治验。
13.不寐:不寐安息四神聪,神门印堂一路用。
再加申脉与照海,安神利眠疗效宗。
14..郁证:郁证百会与神门,内关水沟太冲寻。
疏肝解郁调神气,医治郁证各证型。
15..心悸:心悸内关郗神门,厥阴巨阙膻中寻。
安神定悸,心悸各证疗效神。
16..伤风:伤风风池太阳穴,大椎合谷列缺穴。
-----祛风解表。
17.咳嗽:咳嗽主穴肺天突,外感列缺合谷府,内伤太渊三阴交,咳嗽病症皆排除。
(府:中府)18.哮喘:哮喘肺俞定喘穴,列缺尺泽膻中穴。
针灸穴位处方配伍原则针灸穴位处方配伍原则1. 远近配穴远近配穴法,是近部选穴和远端选穴相配合使用的一种配穴法,为临床医生所常用。
使用这种配穴方法,是根据腧穴的局部作用和远部作用。
配穴的原则是根据病性、病位的循经取穴或辨证取穴。
远近配穴法,实际上包括了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辨证取穴3部分,只有把三者有机地配合成方,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这种配穴方法,局部选穴多位于头胸腹背的躯干部,远端取穴多位于四肢肘膝以下部位,是《内经》中标本、根结理论的具体应用。
如《灵枢》中治疗“大肠胀气”,因气上冲胸而见气喘,取穴气海、上巨虚、足三里等。
气海穴,是调气消胀的要穴,为局部取穴;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均属于足阳明经,是循经远端取穴。
这种配穴方法在后世的成方中更是屡见不鲜,如治头痛,取强间、丰隆;治眼病,取睛明、合谷、光明;治牙龈肿痛,取颊车、合谷、足临泣等,都是局部腧穴、远端腧穴相互配合的有效处方。
2.前后配穴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腰背,即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伍成方的配穴方法。
《灵枢官针》所指的“偶刺”法及俞募配穴法等均属于此法范畴。
凡脏腑有病均可采用前后配穴法治疗。
临床通常采用俞募配穴法,即取胸腹部的募穴和腰背部的俞穴相配合应用。
俞募配穴法的基本原则是“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所以在临床上应用时,不一定局限于俞穴、募穴,其他经穴亦可采用。
如胃痛,背部取胃仓,腹部取梁门。
3.表里配穴表里配穴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关系为配穴依据,即阴经病变,可同时在其相表里的阳经取穴;阳经的病变,可同时在其相表里的阴经取穴。
如寒邪客于阳明胃经,经气上逆,可见嗳气、胸闷,取足太阴的太白和阳明的足三里,就是根据脏腑、经脉的表里关系进行配穴的。
这种配穴方法可用于原络配穴,一般常见病症可采用。
4.上下配穴上下配穴法,是泛指人身上部腧穴与下部腧穴配合应用。
上指上肢和腰部以上;下,指下肢和腰部以下。
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最广。
1、百会:配①四神聪——神经衰弱,尤其失眠症。
配②风池——后头痛,巅顶痛即血管性头痛。
配③关元、三阴交——子宫脱垂(阴挺)。
配④灸百会一穴——治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加二间效更佳。
2、上星:配①上星透百会,头维透角孙、四白——血管性痴呆。
配②攒竹、肝俞——球结膜炎。
配③头维、四白——帕金森氏病。
配④风池——鼻出血(倒经)、(血管硬化的鼻出血)。
3、人中:配①内关、三阴交、委中、极泉、尺泽——中风或中风后遗症。
配②内关、气舍——中枢性呼衰。
配③内庭、天突——膈肌痉挛。
配④内关——各种痛症止痛。
配⑤内关——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休克。
配⑥足三里、人迎——可调高血压,低血压,既能降血压,又能升血压。
4、关元:配①灸关元穴有增加机体免疫机能,对各种因免疫低下所导致的疾病有效,一般喘症、性功能减退、风寒湿痹。
配②灸关元、针神门、承山——脱肛。
配③灸关元、针三阴交——胎盘滞留,膀胱炎。
配④蠡沟——阴道滴虫或感染性阴道炎。
5、中极:配①三阴交、次髎——痛经,月经不调。
配②三阴交——无卵月经。
配③秩边——前列腺炎或肥大。
配④三阴交、阴陵泉、肝、胆、脾俞——糖尿病及其所导致膀胱残余尿。
6、中脘:配①四白、后溪、申脉、长强——癫痫。
配②梁门、天枢、水道、关元、足三里——胃下垂。
配③太冲、内庭——慢性胃炎。
配④肝俞、脾俞、足三里——胃、十二指肠球溃疡。
配⑤人中、内关、下巨虚——癔病性呕吐,厌食、哮喘。
7、太冲:配①合谷——高脂血症。
配②合谷、四神聪——烦躁症。
配③阳辅、睛明——眼底动脉出血。
配④阴陵泉——黄疸性肝炎。
配⑤阴陵泉、足三里——慢性肝炎。
8、风池:配①完骨、天柱——治脑缺血性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塞,缺血性的延髓及假性延髓麻痹。
配②风府——视神经缺血性萎缩症。
配③颈夹脊刺——治疗颈椎综合症,颈性耳鸣,颈性眩晕,颈性头痛。
配④大椎刺络、足三里、合谷、孔最——外感。
9、环跳:配①大肠俞、阳陵泉、委中——坐骨神经痛。
1.外感头痛主穴:列缺百会太阳风池配穴:阳明头痛—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四神聪太冲内关风寒头痛—风门风热头痛—曲池大椎风湿头痛—阴陵泉2.内伤头痛A.实证主穴:百会头维风池配穴:肝阳上亢—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B.虚证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配穴:血虚头痛—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头痛—太溪肾俞悬钟取穴: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主穴: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风池配穴:眼部疼痛—丝竹空阳白外关上颌痛——颧髎迎香下颌痛——承浆颊车翳风内庭风寒证——列缺风热证——曲池尺泽气血瘀滞——太冲三阴交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配穴:风寒袭络——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内关肩痛——肩髃外关背痛——肩外俞天宗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肩前)手太阳经证—后溪(肩后部)手少阳经证—外关(肩外侧)外邪内侵——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内关膈俞气血虚弱——足三里气海主穴:阿是穴配穴:肘关节外上方明显压痛点—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肘关节内下方明显压痛点——阳谷小海肘关节外部明显压痛点—外关天井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配穴:寒湿腰痛——腰阳关瘀血腰痛——膈俞肾虚腰痛——肾俞命门志室督脉——后溪足太阳经证——申脉主穴:大肠俞腰夹脊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配穴:行痹——膈俞血海痛痹——肾俞关元着痹——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大椎曲池1.中经络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配穴:肝阳暴亢——太冲太溪风痰阻络——丰隆合谷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太溪风池口角歪斜——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丘墟透照海便秘—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2.中脏腑主穴:内关水沟配穴: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关元气海神阙1.实证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配穴:肝阳上亢——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2.虚证主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配穴:气血两虚——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太溪悬钟三阴交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配穴:风寒证——风池风热证——曲池恢复期——足三里人中沟歪斜——水沟鼻唇沟浅——迎香主穴: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颈胸部夹脊穴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部夹脊穴配穴:肺热伤津——尺泽肺俞二间湿热浸淫—阴陵泉大椎内庭脾胃虚弱—太白中脘关元肝肾亏虚——太溪肝俞肾俞上肢肌肉萎缩——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肌肉萎缩——足阳明经排刺1.发作期主穴:内关水沟百会后溪涌泉2.间歇期主穴:印堂鸠尾间使太冲丰隆配穴痰火扰神—曲池神门内庭风痰闭阻—合谷阴陵泉风池心脾两虚—心俞脾俞足三里肝肾阴虚—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瘀阻脑络——膈俞内关主穴: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配穴干活扰心——行间侠溪心脾两虚—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太溪水泉心俞脾俞心胆气虚——丘墟心俞内关脾胃不和—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主穴:水沟内关神门太冲配穴:肝气郁结——曲泉膻中期门气郁化火——行间侠溪外关痰气郁结——丰隆阴陵泉天突廉泉心神惑乱——通里心俞三阴交太溪心脾两虚——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肝肾亏虚——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主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配穴:心虚胆怯——胆俞心脾两虚——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膻中膈俞善惊——大陵多汗——膏肓烦热——劳宫耳鸣——中渚太溪浮肿——水分中极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配穴:风寒感冒——风门肺俞风热感冒—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迎香气虚感冒——足三里咽喉疼痛——少商全身酸楚——身柱夹湿——阴陵泉夹暑——委中1.外感咳嗽主穴:列缺合谷肺俞配穴:风寒证——风门风热证——大椎咽喉痛——少商放血2.内伤咳嗽主穴:太渊三阴交肺俞配穴痰湿侵肺——丰隆阴陵泉肝火灼肺——行间肺阴亏虚——膏肓咯血——孔最1.实证主穴: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配穴:风寒外袭——风门风热——大椎曲池痰阻肺热——丰隆喘甚——天突2.虚证主穴:肺俞膏肓肾俞定喘太渊太溪足三里配穴:肺气不足——气海肾气不足——阴谷关元主穴:内关足三里中脘配穴:寒邪客胃——上腕胃俞热邪内蕴——合谷金津、玉液点刺出血痰饮内阻——膻中丰隆肝气犯胃——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脾俞胃俞腹胀——天枢肠鸣——脾俞大肠俞泛酸干呕——公孙主穴:足三里内关中脘配穴:寒邪犯胃——胃俞饮食停滞——下腕梁门肝气犯胃——太冲气滞血瘀——膈俞脾胃虚寒—气海关元胃俞脾俞胃阴不足——三阴交内庭1.急性泄泻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配穴:寒湿——神阙配合灸法湿热——内庭食滞——中脘2.慢性泄泻主穴: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配穴:脾虚——脾俞太白肝郁——太冲肾虚——肾俞命门主穴:天枢下腕上巨虚关元合谷配穴:湿热痢——曲池内庭寒湿痢——中腕气海疫毒痢—大椎太冲十宣噤口痢——内关中脘休息痢——脾俞肾俞久痢脱肛——百会长强主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配穴:热秘——合谷内庭气秘——太冲中脘虚秘气虚——脾俞气海虚秘血虚——足三里三阴交冷秘——神阙关元主穴:关元三阴交肾俞配穴肾阳不足——命门肾阴亏虚——太溪复溜心脾两虚—心俞脾俞足三里惊恐伤肾——志室胆俞湿热下注——会阴阴陵泉气滞血瘀——太冲血海膈俞失眠多梦——内关神门心俞食欲不振——中腕足三里腰膝酸软——命门阳陵泉1.实证主穴:秩边阴陵泉三阴交中极膀胱俞配穴:湿热内蕴——委阳邪热壅肺——尺泽肝郁气滞——太冲大墩瘀血阻滞——曲骨次髎血海2.虚证主穴:秩边关元脾俞三焦俞肾俞配穴:中气不足——气海足三里肾气亏虚——太溪复溜无尿意或无力排尿—气海曲骨主穴:胰俞肺俞脾俞肾俞太溪三阴交配穴:上消——太渊少府中消——内庭地机下消——复溜太冲上肢疼痛麻木—肩髃曲池合谷下肢疼痛麻木—风市阴市阳陵泉解溪头晕:上星烦渴口干舌燥—廉泉承浆金津玉液多食善饥——合谷上巨虚丰隆中脘便秘—天枢腹结阳陵泉大墩多尿盗汗——复溜关元阴阳两虚——关元命门合并视物模糊—光明头维攒竹皮肤瘙痒:风池大椎曲池血海照海三十一妇儿科病1.月经先期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配穴:实热证——太冲行间期门虚热证——太溪气虚证——足三里脾俞肾俞月经量多——隐白心烦——神门2.月经后期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配穴:寒实证——子宫虚寒证——命门腰阳关3.月经先后无定期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配穴:肝郁——期门太冲肾虚——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膻中内关1.实证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配穴:寒湿—归来地机气滞—太冲腹胀—天枢气穴胁痛—阳陵泉光明胸闷——内关2.虚证主穴:三阴交足三里气海配穴:气血亏虚—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悬钟1.实证主穴: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配穴:血热——血海湿热——阴陵泉气郁——太冲血瘀——地机2.虚证主穴: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配穴:脾气虚——百会脾俞胃俞肾阳虚——肾俞命门肾阴虚——然谷太溪盗汗——阴郄失眠——神门主穴:气海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配穴肾阴亏虚——太溪照海肾阳不足——关元命门肝阳上亢——百会风池太冲痰气郁结——中脘阴陵泉丰隆心神不宁——通里神门心俞主穴:带脉中极白环俞阴陵泉配穴湿热下注——水道次髎脾气虚——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肾虚——关元肾俞照海阴痒——蠡沟中都太冲带下色红——间使腰部酸痛——腰眼小肠俞纳少便溏——中脘天枢主穴:乳根膻中少泽配穴:气血不足—足三里脾俞胃俞肝气郁滞——太冲内关食少便溏——中脘天枢失血过多——肝俞膈俞胸胁胀满——期门胃脘胀满——中脘足三里主穴: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配穴:肾阳虚——肾俞脾肺气虚—气海肺俞足三里夜梦多——百会神门主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委中配穴:风邪侵袭——外关风池胃肠积热——足三里天枢湿邪较重——阴陵泉三阴交血虚风燥——足三里三阴交呼吸困难——天突恶心呕吐——内关主穴:局部阿是穴夹脊配穴:肝经郁火盛—行间大墩阳陵泉脾胃湿热——血海隐白内庭主穴:翳风颊车外关合谷关冲配穴:高热——大椎商阳睾丸肿痛——太冲曲泉神昏抽搐—人中十宣十二井穴主穴:阑尾天枢上巨虚阿是穴配穴:发热——曲池呕吐——内关便秘——腹结主穴:腰部:阿是穴肾俞腰痛穴委中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膝部:阿是穴膝眼膝阳关梁丘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阳溪阳池阳谷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承扶配穴:腰部正中——人中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疼痛明显—手三里三间膝内侧扭伤——血海阴陵泉三十三五官科病证主穴:合谷太冲风池睛明太阳配穴:风热——少商上星肝胆火盛——行间侠溪1.实证主穴:翳风听会侠溪中渚配穴:肝胆风火——太冲丘墟外感风邪——外关合谷2.虚证主穴:太溪照海听宫配穴:肾气不足——肾俞气海肝肾亏虚——肾俞肝俞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风池配穴:肺经风热——少商湿热阻窍——曲池阴陵泉主穴:合谷颊车下关配穴:风火牙痛——外关风池胃火牙痛——内庭二间肾虚牙痛——太溪行间1.实热证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配穴:外感风热——风池外关肺胃实热——厉兑鱼际2.虚热证主穴:太溪照海鱼际配穴:入夜发热——三阴交复溜急症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配穴:虚证——气海关元百会实证——合谷太冲1.心绞痛主穴:内关阴郄膻中2.胆绞痛A、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配穴:呕吐——内关足三里黄疸——至阳高热——曲池大椎B、胆道蛔虫症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迎香四百鸠尾日月配穴:呕吐——内关足三里3.肾绞痛主穴: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配穴:血尿——血海太冲湿热重——委阳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