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 烯烃
- 格式:doc
- 大小:290.51 KB
- 文档页数:20
乙烯 烯烃知识点总结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 2 〓 CH 2乙烯分子的结构:键角约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属平面四边形分子。
二、乙烯的制法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① 浓H 2SO 4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② 浓硫酸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3∶1。
配制该混合液时,应先加5 mL 酒精,再将15 mL 浓硫酸缓缓地加入,并不断搅拌。
③ 由于反应温度较高,被加热的又是两种液体,所以加热时容易产生暴沸而造成危险,可以在反应混合液中加一些碎瓷片加以防止。
(防暴沸)④ 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迅速升至170℃左右,是因为在该温度下副反应少,产物较纯。
⑤ 用排水法收集满之后先将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再熄酒精灯,停止加热。
〖讨论〗此反应中的副反应,以及NaOH 溶液的作用①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炭化现象,使生成的乙烯中含有CO 2、SO 2等杂质。
SO 2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检验乙烯气体之前,应该使气体先通过NaOH 溶液,除去CO 2和SO 2。
②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40℃,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C 2H 5-O-C 2H 5)三、乙烯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燃烧 CH 2=CH 2+3O 2−−→−点燃2CO 2+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b.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乙烯除了与溴之外还可以与H2O、H2、卤化氢、Cl2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如工业制酒精的原理就是利用乙烯与H2O的加成反应而生成乙醇。
(见《自主学习能力测评》P633)聚合反应nCH2==CH2EMBED\*MERGEFORMAT−−−→−催化剂—其中 CH2=CH2 为单体—CH2—CH2—为链节 n为聚合度聚乙烯的分子很大,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
§12-4乙烯烯烃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使学生了解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以及不饱和烃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烯烃在组成、结构、重要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性。
重点和难点:乙烯分子中C=C双键结构特点及制乙烯的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对比法实验引导探索法课时教案1教学过程[提问]1.饱和链烃在分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碳原子之间C-C单键结合; 碳原子剩余价键与氢原子结合而饱和. )2.试写出乙烷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副板书)[引言]有些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因此结合的氢原子数目少于烷烃分子里氢原子数目,这样的烃叫不饱和烃,如果这些烃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它们分子里的碳原子还可以结合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乙烯——第四节乙烯一、乙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展示]乙烯和乙烷的球棍模型.[设问]乙烯分子与乙烷分子的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目和碳碳之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有什么异同?1.化学式: C2H42.电子式:3.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注意:不能写成:CH2CH2!)[讲解]由此可见: 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共用两对电子结合成碳碳双键,用C=C 表示.[展示]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并引导学生总结--4.结构特点: (1) C=C双键; (2键角: 120度;(3)六原子共面;(4)非极性分子.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边演示边讲解]A.展示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向烧瓶中加入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和液20mL(强调:酒精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C.再加入少量碎瓷片(其作用是: 防止暴沸);D.检查温度计的水银球是否已插入混和液中,但不与瓶底接触( 其作用是控制反应物的温度,使其迅速升温到170℃. 原因是在140℃时产生的是乙醚, 170℃时才产生乙烯. );E.迅速加热到170℃时产生乙烯气体;F.依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G.点燃气体; (提醒注意: 点燃前应验纯. )H.收集气体;I.先移出导管,再撤酒精灯.[小结]1. 药品: 酒精和浓硫酸(体积比1:3)[注意] 浓硫酸的作用: 脱水,催化2. 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3. 仪器安装:蒸馏烧瓶及温度计[注意](1)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暴沸.(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插入液面以下,但不能接触瓶底.(3)迅速加热至170℃,并保持.(140℃时生成乙醚副产物. )2CH3CH2OH CH3CH2OCH2CH3+ H2O[讲述]无色略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因此——4.收集:排水法[讨论]加热过程中烧杯中液体的颜色为什么会逐渐变黑,且收集到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课时教案2:乙烯的化学性质三、乙烯的化学性质及用途[讲述]C=C比C-C键长短,键能大,但不等同,其中有一个相当于一个C-C,有一个比C-C弱,因此在反应中易断裂.1.氧化反应[回顾]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略有黑烟(追问:为什么?)[注意]点燃前应验纯(因不纯时也能爆炸)。
乙烯_烯烃知识点汇总(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乙烯 烯烃知识点总结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 2 〓 CH 2乙烯分子的结构:键角约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属平面四边形分子。
二、乙烯的制法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① 浓H 2SO 4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② 浓硫酸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3∶1。
配制该混合液时,应先加5 mL 酒精,再将15 mL 浓硫酸缓缓地加入,并不断搅拌。
③ 由于反应温度较高,被加热的又是两种液体,所以加热时容易产生暴沸而造成危险,可以在反应混合液中加一些碎瓷片加以防止。
(防暴沸)④ 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迅速升至170℃左右,是因为在该温度下副反应少,产物较纯。
⑤ 用排水法收集满之后先将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再熄酒精灯,停止加热。
〖讨论〗此反应中的副反应,以及NaOH 溶液的作用①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炭化现象,使生成的乙烯中含有CO 2、SO 2等杂质。
SO 2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检验乙烯气体之前,应该使气体先通过NaOH 溶液,除去CO 2和SO 2。
②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40℃,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C 2H 5-O-C 2H 5)三、乙烯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燃烧 CH 2=CH 2+3O 2−−→−点燃2CO 2+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b.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乙烯除了与溴之外还可以与H 2O 、H 2、卤化氢、Cl 2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如工业制酒精的原理就是利用乙烯与H 2O 的加成反应而生成乙醇。
乙烯和烯烃一、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是一个平面型分子,即“六点共面”:二个C原子和四个H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有一个C=C双键和四个C-H单键,它们彼此之间的键角约为120º。
乙烯乙烷键长(m) 1.33×10-10 1.54×10-10键角约120º109º28'键能(kJ/mol)615 348)键长小于碳碳单键(C-C);键能大于单键键能,但小于单键键能的两倍,结合乙烯的性质可认为双键中,两个键并不等同,其中一个键较稳定,另一个键较不稳定。
从而说明乙烯的双键中有一个键容易断裂,这是乙烯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的理论根据,这就在本质上加深了烯烃重要性质—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
另外由于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结构,双键不能扭曲、旋转,这一点与乙烷有很大差异。
二、乙烯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检验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方法。
但两者的反应类型是不同的,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有二个特点: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C=C 键上,双键中的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不饱和的C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乙烯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氢气等。
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烷烃的取代反应)。
乙烯通过溴水,现象:溴水褪色1,2-二溴乙烷(液态)乙烯与氢气加成2.可燃性:C2H4+3O22CO2+2H2O现象:火焰较明亮,略带黑烟(与甲烷燃烧相比较)3.加聚反应,C=C双键里的一个键断裂,然后,分子里的C原子互相结合成为高分子长链。
这种聚合反应是通过加成而聚合,所以习惯上也称为加聚反应,其实质是加成反应,断的是C=C 双键中的一个键。
三、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 1.药品: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2.装置:根据反应特点属于液、液加热制备气体,所以选用反应容器圆底烧瓶。
乙烯 烯烃一、乙烯1、分子式:C 2H 42、结构式:(非极性分子)平面结构3、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客气略小。
常用于植物催熟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4、化学性质:a 、氧化:①燃烧: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断双键,生成醛和酸)3COOH +KMnO 4H +CH 3C CHCH 3CH 3CH 3C O CH 3b 、加成:①:催化加氢2CH 2R H 2+Ni or Pt RCH CHR②:加卤素: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色 CH 2=CH 2+X 2→CH 2X-CH 2X③:加卤化氢XC C HXCC +(X = Cl, Br, I; 活性: HI > HBr > HCl )注:对于结构不对称的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有两种情况,加成产物有两种: 2-溴丙烷(主);1-溴丙烷(次)。
马氏规则: 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进行加成反应时,氢原子总是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卤原子(或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则加在含氢较少的或不含氢双键碳原子上。
④:加H2SO4R CH CH 3OH(1) H 2SO 4R CH CH 2(2)H 2O ,△⑤:加水HCH 2CH 3H+H 2O CHCH 2CH 3OH CH CH 2CH 3OH主要产物+HH次要产物* 1,3-丁二烯发生1:1加成时,可发生1,4加成;也可1,2加成C 、加聚:聚乙烯n H 2C= CH 2(CH 2CH 2)n TiCl 4-Al(C 2H 5)3200~400℃d 、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CH 3CH 2OH CH 2═CH 2↑+H 2O(2)发生装置:选用“液+液-气”的反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因乙烯的密度跟空气的密度接近且难溶于水)。
(4)反应类型:消去反应 (5)注意事项:①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第三节 乙烯 烯烃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一、填空题(共13题,题分合计74分) 1.某烯烃与甲烷的混合气体672mL (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72g, 在足量的O 2中完全燃烧,所得气体通入200mL 0.4mol ·L -1 NaOH 溶液中完全吸收,将吸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4.86g (不含结晶水)。
(1)4.86g 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2)混合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3)该烯烃为__________(写分子式)。
2.0.1mol 某烯烃充分燃烧后, 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200mL 2 mol ·L -1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试推断可能的烯烃分子式及对应的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填写下表:3.燃烧某气态烃0.7g 生成CO 2 0.05mol 和水0.9g,该气体0.32L(标准状况)质量为1g,则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如果该烃可以使溴水褪色,写出所有可能同分异构体的简式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气态烃1mol完全燃烧时生成4molCO2和3molH2O.该烃和溴的加成产物其分子结构中,每个碳原子上连一个溴原子,则该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烃为单体,经加聚反应可制得一种性能良好的橡胶,此橡胶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1mol某烯烃或烯烃的混合物(碳原子数不超过5)充分燃烧后, 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300mL 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溶质。
(1)若为纯净物,试推断可能的烯烃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为两种烯烃的混合物,试推断可能的组成及体积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常压、150℃时,某气态烃与过量氧气的混合气体a L,点燃后并恢复至原来的条件,体积仍为a L;然后将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体积减少b L;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又减少b L,最后剩有少量尾气。
该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7.同温同压下,某链烃的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28,完全燃烧该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
该烃的分子量为_______, 分子式为________,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气态链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875 g·L-1,将该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是1∶1。
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9.实验室中用酒精和浓硫酸按__________的体积比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若加热时间较长,反应混合物会变黑,且会有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产生,这一变化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验证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乙烯的不饱和性,应先将气体通过________溶液以除去_______气体,再通入_________中。
证明乙烯不饱和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和烯烃组成的混合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原混合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2∶1,则烷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烯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11.某烃2.8g,在氧气中燃烧生成4.48L(标准状况)二氧化碳,3.6g水,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氢气的14倍,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12.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时应将________倒入________中,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加热时间过长混合液往往会变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乙烯燃烧火焰比甲烷燃烧的火焰要明亮的原因是。
二、单选题(共66题,题分合计198分)1.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9g,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1.25倍,当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溴水后,溴水增重4.2g,则这两种气态烃是A.乙烷和乙烯B.甲烷和乙烯C.甲烷和丙烯D.甲烷和丁烯2.实验测得乙烯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可知其中的乙烯的质量分数为A.25.0%B.27.6%C.72.4%D.75.0%3.1mol某烯烃和氯化氢加成后, 所得产物最多和5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则该烯烃可能是A. 乙烯B.丙烯C.丁烯D. 戊烯4.一定条件下, 5体积某烷烃和1体积某烯烃混合气体的体积是等质量氢气体积的1/16, 则该混合气可能的组成为A.甲烷和乙烯B.甲烷和丙烯C.乙烷和乙烯D.乙烷和丙烯5.乙烷和丙烷的混合气充分燃烧后, 所得产物先通过足量浓硫酸, 再通过足量碱石灰, 结果浓硫酸增重3.06g, 碱石灰固体增重5.28g, 则原混合气中, 乙烷和丙烷的体积比为A. 1∶1B. 2∶3C. 3∶2D. 3∶56.一种气态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气9g, 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1.25倍,当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时,溴水增重4.2g, 这两种烃分别是A. 甲烷和乙烯B. 甲烷和丙烯C. 甲烷和丁烯D. 乙烷和乙烯7.某乙烯和氢气的混合气体V L,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的氧气2V 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氢气的体积比是A.3∶2 B.2∶3 C.3∶4 D.4∶38.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一定量的甲烷、丙烷、乙烯,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则甲烷、丙烷、乙烯的体积比是A.1∶1∶1 B.1∶2∶1 C.2∶1∶1 D.2∶1∶29.在标准状况下,2.2 g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C2H4的质量比是A.1∶1B.4∶7C.7∶4D.1∶210.把m mol C2H4和n mol H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适当条件下生成P mol C2H6,若将所得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CO2、H2O,则需O2的物质的量A.3.5PB.3m+(n/2)C.3m+nD.3m+(n/2)-(P/3)11.分子量为84,通过加氢可在分子中引入两个-CH2-的不饱和烃有A.2种B.3种C.4种D.5种12.在常温常压下,将16 mLH2、CH4、C2H2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混合,点燃后使之完全燃烧。
冷却至原状态,测得总体积比原体积减小26 mL,则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是A.2 mLB.4 mLC.8 mLD.无法计算13.在常温常压下,将16 mLH2、CH4、C2H2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混合,点燃后使之完全燃烧。
冷却至原状态,测得总体积比原体积减小26 mL,则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是A.2 mLB.4 mLC.8 mLD.无法计算14.常温下某烯烃15mL完全燃烧,生成相同状况下二氧化碳60m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A.C2H4B.C3H6C.C4H8D.C4H1015.将29.5g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增重7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A.75%B.50%C.30%D.25%16.某烃1mol完全燃烧,生成4mol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等量的该烃能与2mol氢气加成,则该烃是下列中的A. CH2=CH-CH2-CH3B.(CH3)2CHCH=CH2B. C.CH2=CH-CH=CH217.某气态烷烃A与气态烯烃B的混合气体共7.6g,其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9.5倍;当混合气体通过溴水时,使溴水增重2.8g.A、B的分子式为A.CH4和C2H4B.CH4和C3H6C.C2H6和C2H4D.C2H6和C3H618.常温常压下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气体共1L,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况,生成1.2LCO2,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A.甲烷B.乙烯C.丙烷D.丙烯19.任意比例混合甲烷和丁烯的混合气中,含碳的质量分数和乙烯比较A.前者一定大于后者B.前者一定等于后者C.前者一定小于后者D.无法确定20.任意比例混合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中,含碳的质量分数和甲烷比较A.前者一定大于后者B.前者一定等于后者C.前者一定小于后者D.无法确定21.任意比例混合丙烯和己烯的混合气中,含碳的质量分数和乙烯比较A.前者一定大于后者B.前者一定等于后者C.前者一定小于后者D.无法确定22.下列各组物质, 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 所得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烯高的是A.CH4,C2H6B. C3H8,C3H6C.C4H8,C5H10D. C2H2,C2H423.化学式量为84的某烯烃, 通过加氢反应可以在分子中引入2个“-CH2-”,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24.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为2,3,3-三甲基戊烷, 该烯烃可能的结构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25.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是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可能是A. 2,2-二甲基-1-丁烯B. 2,3-二甲基-1-丁烯C. 2,3-二甲基-2-丁烯D. 3,3-二甲基-1-丁烯26.乙烯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5倍, 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为A. 75.0%B. 72.4%C. 25.0%D. 24.1%27.某烯烃0.1mol完全燃烧, 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13.44L, 其分子式为A.C2H4B.C3H6C.C4H8D.C5H1028.常温常压下2L乙烷和1L乙烯混合气体, 在其中通入100L空气, 使其完全燃烧,恢复到原状态, 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为A.104L B.103L C.96L D.90L29.完全燃烧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前者和后者比较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30.完全燃烧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乙烯和丙烯,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前者和后者比较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31.完全燃烧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烯,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前者和后者比较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32.完全燃烧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甲烷和乙烯,,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前者和后者比较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33.以等物质的量混合的某烯烃混合物0.1mol,完全燃烧需氧气0.45mol,则它们的组成可能的是A.乙烯、丙烯B.乙烯、丁烯C.乙烯、戊烯D.丙烯、丁烯34.将15g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g,则混合气体中CH4与C2H4的物质的量比为A.1∶2 B.2∶1 C.3∶2 D.8∶735.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完全相同的是A.甲烷和乙烷B.乙烯和丙烯C.甲烷和乙烯D.乙烷和丙烯36.2-丁烯跟溴水反应,其产物主要是A.1,2-二溴丁烷B.2-溴丁烷C.2,3-二溴丁烷D.1,1-二溴丁烷37.某烯烃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溴-2-甲基丁烷,则该烃可能A.3-甲基-1-丁烯B.2-甲基-1-丁烯C.2-甲基-2-丁烯D.2-乙基-1-丁烯38.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属于同分异构体关系的是A.1-丁烯和2-戊烯B.1-戊烯和2-戊烯C.2-甲基丙烯和2-甲基丙烷D.2-甲基-1-丁烯和2-乙基-1-丁烯39.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2-乙基丁烷B.2-乙基-1-丁烯C.2-乙基-2-丁烯D.3-乙基-1-丁烯40.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反应容器内要加碎瓷片,防止爆沸B.温度计水银球没入反应物液面下C.所用试剂是无水乙醇和浓硫酸D.反应温度在140℃左右41.除去甲烷气体中的乙烯杂质,可将气体通入A.高锰酸钾溶液B.溴水C.盐酸D.NaOH溶液42.除去乙烯气体中的SO2杂质,可将气体通入A.高锰酸钾溶液B.溴水C.饱和NaHCO3溶液D.NaOH溶液43.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为2-甲基丁烷, 该烯烃可能的结构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44.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 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A.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通入溴水C.通入水D.和氢气加成45.乙烯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5倍, 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为A. 75.0%B. 72.4%C. 25.0%D. 24.1%46.与CH3CH2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B. CH2=CHCH2CH3C. D.47.下列变化,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 CH3CH3→CH3CH2ClB. CH3CH2OH →CH3CH2OCH2CH3C. CH3CH2OH →CH2=CH2D. CH3CH2OH →CH3CH2Cl48.某烃含碳的质量分数为85.7%, 在标准状况下11.2L该烃的质量为21g, 其分子式为A.C2H4B.C2H6C.C3H6D.C4H849.某烃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比为1∶1, 同温同压下其蒸气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35, 其分子式为A.C2H4B.C3H6C.C4H8D.C5H1050.某烃0.25mol完全燃烧后恢复到标准状态,测得生成11.2L二氧化碳和9g水,该烃的分子式为A.CH4B.C2H4C.C2H6D.C2H251.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的稍有香甜气味的气体,但实验室制得的乙烯常有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乙烯中含有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乙醚D.乙醇52.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操作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混合液中B .圆底烧瓶中要放入少量碎瓷片C .圆底烧瓶中注入酒精和稀硫酸的体积比为1∶3D .加热时使液体温度迅速升高到170℃53.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 .乙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反应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C .乙烯溶于CCl 4与氯气反应D .乙烯通入浓盐酸54.下列烃中,含碳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 .甲烷B .乙烷C .丙烷D .丙烯55.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 .石油的产量B .乙烯的产量C .塑料的产量D .合成纤维的产量56.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某有机物,生成88g CO 2和36g 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有机物一定是乙烯B .该有机物一定是烯烃C .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 2D .不能确定该有机物是烃类57.1mol 某烃完全燃烧生成4mol 二氧化碳,该烃能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该烃不可能是A .1-丁烯B .2-丁烯C .2-甲基丙烯D .2-甲基-1-丁烯58.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摩/升硫酸的混和液B. 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140℃C. 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D. 反应完毕先灭火再从水中取出导管59.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烯烃的是A .C 6H 6B .C 6H 14 C .C 2H 4D .C 2H 4O60.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的是A .甲烷B .乙烷C .乙烯D .丙烯61.下列分子中,键角为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