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项目时间管理
- 格式:pptx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99
四、项目进度管理1.简述时间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项目时间管理(也称进度管理)管理包括进度管理规划、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历时估算、制定进度计划和进度控制等管理过程。
在某些小的软件项目中,定义活动、排列活动顺序、估算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历时及制定进度计划等过程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以至于可视为一个过程,由一个人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2.如何理解项目进度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他管理过程对进度管理的影响。
答:按时、保质完成项目是对项目的基本要求,但软件项目工期拖延的情况却时常发生,因而合理地安排项目时间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项目进度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项目进度,编制进度计划和资源供应计划,进行进度控制,在与质量、费用目标协调的基础上,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
(1)范围、质量因素对进度的影响软件开发项目比其他任何建设项目都会有更经常的变更,大概是因为软件程序是一种“看不见”又“很容易修改”的东西吧,用户是想改就改,造成需求的蔓延,项目经理有时还不知如何拒绝,加上要说“我能”的心理因素,一般都会答应修改。
这样集少成多,逐渐影响了项目进度。
如果某项工作在进度上表面上达到目标了,但经检验其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则必然要通过返工等手段,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增加时间的投入,实际上是拖延了进度。
不管是从横向或纵向来看,部分任务的质量会影响总体项目的进度,前面的一些任务质量中会影响到后面的一些任务质量。
(2)资源、预算变更对进度的影响资源,最主要的还是人力资源,有时某方面的人员不够到位,或者在多个项目的情况下某方面的人员中途被抽到其他项目、或身兼多个项目、或在别的项目不能自拔无法投入本项目。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就是信息资源,如某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用户可能提供不了,而是需要去收集或购买,如果不能按时得到,就会影响需求分析、设计或编码的工作。
其他资源,如开发设备或软件没有到货,也会对进度造成影响。
预算其实就是一种资源,它的变更会影响某些资源的变更,从而对进度造成影响。
工程项目时间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期完成,提高工程项目的时间管理效率,根据《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包括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时间管理。
第三条工程项目时间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计划先行、动态调整、确保时效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立项时间管理第四条项目立项阶段,应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项目建设的目标、内容、规模、投资等,制定项目立项时间表,包括项目立项申请、审批、批复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
第五条项目立项时间表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时间需求,确保项目立项各环节按时完成。
第三章设计阶段时间管理第六条设计阶段应根据项目立项批准的内容,制定详细的设计计划,明确设计任务、设计周期、设计质量等要求。
第七条设计阶段时间表应包括设计方案评审、设计修改、设计审批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确保设计阶段工作按时完成。
第四章施工阶段时间管理第八条施工阶段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任务、施工周期、施工质量等要求。
第九条施工阶段时间表应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入场、施工过程控制、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确保施工阶段工作按时完成。
第五章验收阶段时间管理第十条验收阶段应根据施工结束情况,制定详细的验收计划,明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验收时间等要求。
第十一条验收阶段时间表应包括验收申请、验收审批、验收整改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确保验收阶段工作按时完成。
第六章动态调整与监控第十二条工程项目时间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滞后或提前完成的环节,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三条项目负责人应对工程项目时间管理负责,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评估,对可能影响工期的因素进行预测和应对。
第七章奖惩与责任第十四条对按时完成工程项目时间管理的部门或个人,公司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时间资源,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的管理活动。
良好的项目时间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降低项目风险,并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在项目时间管理中,通常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项目时间计划:项目时间计划是项目管理团队根据项目范围、资源和约束条件等因素,制定的项目活动的时间安排。
项目时间计划通常包括项目活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制定项目时间计划时,可以使用项目管理软件来辅助安排和管理项目活动。
2. 确定项目关键路径:项目关键路径是指在项目网络图中,所有活动完成所需的时间最长的路径。
项目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不能延误,否则将会延误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
确定项目关键路径有助于项目管理团队集中资源和注意力,以确保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按时完成。
3. 资源分配和优化:在项目时间管理中,需要对项目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优化。
资源分配是指将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分配给相应的活动,以确保活动能够按时完成。
资源优化是指通过调整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进度控制和监督: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和监督,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项目管理团队可以使用进度控制工具和技术来跟踪项目进度,识别潜在的延误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纠正。
5. 变更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项目范围、资源或约束条件等方面的变更。
项目时间管理需要及时识别和评估这些变更对项目时间计划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在实际项目中,项目时间管理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工具和技术,例如:1. 甘特图:甘特图是一种常用的项目时间管理工具,可以直观地展示项目活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通过甘特图,项目管理团队可以清楚地了解项目的时间安排和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
2. 网络图:网络图是一种用于描述项目活动之间逻辑关系的图形工具。
第四章项目活动排序项目活动排序概述项目活动一般来说是有先后次序的,在项目活动定义完成后,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就要对项目的所有活动确定其先后顺序,即项目活动排序。
项目活动必须被正确地加以排序,以便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活动排序可以利用计算机项目管理软件排序或用手工排序。
对于小型项目手工排序很方便,在大型项目的早期(此时项目细节了解甚少)用手工排序也是方便的,但是随着项目的进展,手工排序就难以满足需要,这时就需要手工排序和计算机软件排序结合使用。
1. 项目活动排序项目活动排序(activity sequencing)就是确定项目各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形成相应的文档,即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判断不同活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确定出哪些活动可以同时进行,哪些则必须按先后顺序进行,某个活动在开始之前哪个或哪些活动必须结束,以及哪些活动必须都完成后项目才能结束等关联关系,并以一定的图示方法表示出这些活动的先后逻辑关系。
在不明确项目过程中所有活动的先后逻辑关系时,是不可能编制出项目进度计划的。
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根据活动之间的这些逻辑关系可以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关键活动和持续时间,并且找到最有效的完成项目任务的途径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
2. 项目活动的分类当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完成之后,就得到了该项目所有活动的清单。
可以把项目活动分为:实工作、虚工作、挂起工作、辅助工作、里程碑、子网络等。
其中有些具有实际的意义,有些具有管理上的意义,有些仅仅是为了项目工作设置的方便而定义的。
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上面所提到的实工作、虚工作、挂起工作、辅助工作、里程碑、子网络等,都是为了网络图的绘制与项目管理方便而提出的概念,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当充分理解并且用好这些概念,为实际项目管理工作服务。
4.2 项目活动排序输入为了编制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活动排序必须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具有的各种逻辑关系,同时还要考虑项目计划进度编制所依赖的各种约束条件和假设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