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复习资料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2、各种进制数以及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3、机器数达表示方法,原码、反码、补码等例:1、将十进制小数0.6875转换成八进制小数是()A.0.045Q B.0.054Q C.0.54Q D.0.45Q 2、十进制负数-115的八位二进制原码是11110010,八位二进制反码是1000110,八位二进制补码是10001101。
3、已知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为41H,则英文大写字母F的ASCII码为56。
4、下面几个不同进制的数中,最小的数是()A.1001001B B.75 C.37O D.A7H5、有一个八位二进制数补码是11100010,其相应的十进制数是-98。
6、计算机的发展分那几个阶段?第二章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重点:1、硬件基本构成,包括哪些部分?(CPU)2、内部结构(总线接口单元BIU和执行单元EU)3、寄存器结构(14个16位寄存器:通用寄存器8个,段寄存器4个,控制寄存器2个)4、标志寄存器(状态标志6个,控制标志3个各有什么含义)5、存储器的分段(为何分,物理地址如何形成等)6、堆栈概念(只对字操作,先进后出)例:1、堆栈的工作方式是()A.先进后出B.后进后出C.先进先出D.先进后进一起出2、某数存于内存数据段中,已知该数据段的段地址为2000H,而数据所在单元的偏移地址为0120H,该数的在内存的物理地址为()A.02120H B.20120H C.21200H D.03200H 3、在一般微处理器中,包含在CPU中。
()A.算术逻辑单元B.主内存C.输入/输出设备D.磁盘驱动器4、什么是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说明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各自的作用?答: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
(1)数据总线:用来传送数据,主要实现CPU与内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内存储器与I/O设备或外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微机原理考点复习汇集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
学习微机原理需要掌握一定的电子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原理和接口技术。
下面是微机原理考点的汇集,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微机系统硬件体系结构1.微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总线3.微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整机层次-系统总线层次-基本输入输出层次-工作站和服务器层次二、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CPU的定义和功能2.CPU的硬件组成-运算器(ALU)-控制器(CU)-寄存器-数据通路3.CPU的工作原理-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运算器的工作原理4.CPU的时序控制-时钟信号-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三、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存储器的定义和分类2.存储器的硬件组成-内存-外存3.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存储的基本单位和编址方式-存储器读写操作的过程四、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的原理和接口技术1.I/O设备的定义和分类2.I/O设备的硬件组成-控制器-接口-设备本身3.I/O设备的工作原理-命令和数据的传送方式-I/O设备的中断和DMA传送4.I/O设备的接口技术-并行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网络接口五、总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总线的定义和分类2.总线的硬件组成-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3.总线的工作原理-总线的传输方式-总线的仲裁控制-总线访问控制六、微机系统的性能评价和提高1.微机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CPU利用率-性能指标的量化方法2.提高微机系统性能的方法-提高CPU的主频和并行度-提高存储器的容量和带宽-设计优化的算法和程序以上是微机原理的一些重要考点。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教学资料和课堂笔记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回顾,此外,可以通过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来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重要概念:1、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由算术逻辑部件ALU、累加器和寄存器组、指令指针寄存器IP(程序计数器)、段寄存器、时序和控制逻辑部件、内部总线等构成。
2、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组成。
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也称CPU(中央处理器)。
3、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及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也称为CPU(中央处理器)。
主要完成:①从存储器中取指令,指令译码;②简单的算术逻辑运算;③在处理器和存储器或者I/O之间传送数据;④程序流向控制等。
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组成。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及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4、8086CPU内部结构及各部分功能8086CPU内部由执行单元EU和总线接口单元BIU组成。
主要功能为:执行单元EU负责执行指令。
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通用寄存器组、16 位标志寄存器(FLAGS)、EU 控制电路等组成。
EU 在工作时直接从指令流队列中取指令代码,对其译码后产生完成指令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数据在ALU中进行运算,运算结果的特征保留在标志寄存器FLAGS 中。
总线接口单元BIU负责CPU与存储器和I/O接口之间的信息传送。
它由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指令队列、地址加法器以及总线控制逻辑组成。
5、8086CPU寄存器8086CPU内部包含4 组16 位寄存器,分别是通用寄存器组、指针和变址寄存器、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和标志位寄存器。
(1)通用寄存器组包含 4 个16 位通用寄存器AX、BX、CX、DX,用以存放普通数据或地址,也有其特殊用途。
如AX(AL)用于输入输出指令、乘除法指令,BX在间接寻址中作基址寄存器,CX在串操作和循环指令中作计数器,DX用于乘除法指令等。
初中微机所有知识点总结
一、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定义及组成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
二、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1. 操作系统及其功能
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3. Office 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
4. 常见的应用软件及其功能
三、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的连接和安装
3. 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保养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 网络的定义及组成
2. 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网络的概念
3.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4. 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五、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
2. 算法及其特点
3. 数据结构及其应用
4. 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六、计算机操作技能
1. 文件管理技能
2.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能
3. 计算机安全使用技能
4. 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七、计算机应用技术
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数据库应用技术
3. 信息检索技术
4.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八、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1. 计算机绘图技术
2. 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3. 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
九、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1. 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特点
2. 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3. 图形设计和排版技术
4. 计算机图像的应用
十、计算机故障处理技术
1. 计算机故障排除和维修技术
2. 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
3. 计算机性能优化技术
以上是初中微机所有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机原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硬件与系统结构、数字逻辑、微型计算机系统、IO接口技术、总线技术、内存管理等内容。
下面将对微机原理的复习知识点进行总结。
1.计算机硬件与系统结构:(1)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设备(IO)、存储器(Memory)和总线(Bus)等。
(2)冯诺依曼结构:由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包括存储程序控制、存储器、运算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个部分。
(3)指令和数据的存储:指令和数据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形式存储,通过地址进行寻址。
(4)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运算器负责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指令译码和执行控制。
2.数字逻辑:(1)基本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2)组合逻辑电路:由逻辑门组成,没有时钟信号,输出仅依赖于输入。
(3)时序逻辑电路:由逻辑门和锁存器(触发器)组成,有时钟信号,输出依赖于当前和之前的输入。
(4)逻辑门的代数表达:通过逻辑代数的运算法则,可以将逻辑门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用布尔代数表示。
3.微型计算机系统:(1)微处理器:又称中央处理器(CPU),是微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
(2)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包括RAM和ROM,辅助存储器包括磁盘、光盘等。
(3)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
(4)中断与异常处理:通过中断机制来响应外部事件,异常处理用于处理非法指令或非法操作。
4.IO接口技术:(1)IO控制方式:分为程序控制和中断控制两种方式,程序控制方式需要CPU主动向IO设备发出查询命令,中断控制方式则是IO设备主动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2)IO接口:用于连接CPU与IO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常见的接口有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3)并行接口:包括并行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总线,其中并行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状态总线用于传输IO设备的状态信息。
微机原理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某单元在数据段中,已知DS=1000H,偏移地址为1200H,则它的物理地址为(B)A 10000HB 11200HC 12100HD 13000H2、某系统中,已知SS=2360H,SP=0800H,若将20H个字节的数据入栈,则SP 的内容为(D)A 0780HB 0820HC 23E20HD 07E0H3、改变( C)寄存器的值,可改变堆栈中栈顶元素的位置。
(A) BP (B) IP (C) SP (D) BX4、加减类运算指令对标志位的状态(A )。
(A) 有影响(B) 部分影响(C) 无影响(D) 任意5、当AH=( C)时,执行INT 21H指令可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字符。
(A) 01H (B) 02H (C) 09H(D) 0AH6、8255A的方式选择控制字为80H其含义为(C)。
(A)A B C 口全为输入 (B) A口为输出,其他为输入(C) A B为方式0(D)AB C口均为方式0,输出7、设串行异步通信的数据格式是:1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1个校验位,1个停止位,若传输率为1200,则每秒钟传输的最大字符数为(C )。
(A)10个(B)110个(C)120个(D)240个8、异步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必须保持(A)。
(A)收发时钟相同(B)停止位相同(C)数据格式和波特率相同(D)以上都正确9、8253的计数器的最大计数初值是( D)。
(A) 65536 (B) FFFFH (C) FFF0H (D) 0000H10、下列芯片中,可用作CPU与8位A/D转换器之间接口的是(C )。
(A) 8251 (B) 8254 (C) 8255 (D) 825911、从转换工作原理上看,(B)的A/D转换器对输入模拟信号中的干扰抑制能力较强。
(A) 逐次逼近式 (B) 双积分型 (C) 并行比较式 (D) 电压频率式12、按键的抖动是由(C)造成的。
(A) 电压不稳定 (B) 电流不稳定(C) 机械运动抖动和接触不稳定 (D) 按键速度太慢13、如果一个堆栈从地址1250H:0100H开始,SP=0050,则SS的段地址是(B)A、12600HB、1260HC、1265HD、125BH14、若已知[X]补=11101011B,[Y]补=01001010B,则[X – Y ]补=(A)A、10100001BB、11011111BC、10100000BD、溢出15、在中断方式下,外设数据输入到内存的路径是(D)。
1. 简述8086的最小方式和最大方式。
答:8086 CPU有两种工作模式,即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
当MN/MX引脚接高电平时是最小方式,最小模式的特点是: 适用于单一处理机系统;不需总线控制器8288(对内存储器和I/0接口所需的控制信号都由CPU直接提供);M/IO引脚可直接引用。
当MN/MX引脚接地时是最大方式,最大模式的特点是:适用于多处理机系统;需总线控制器8288(对内存储器和I/O接口所需的控制信号要由专用的总线控制器8288提供);M/IO引脚不可直接引用。
2.8086系统中,下一条指令所在单元的物理地址如何计算?答:指令的物理地址为:16×CS+IP(注意CS、IP为十进制值)。
1.8086是( C )。
A.单片机B.单板机C.微处理器D.微机系统2.单片机是( B )。
A.微处理器B.微型计算机C.微机系统D.中央处理器2.设BX=0123H DI=1000H DS=3200H,默认DS作为操作数对应的段寄存器(假定没使用段前缀),试指出下列指令的寻址方式,并写出其操作数的有效地址和物理地址。
(1)MOV AX,[1A38H]解:(1)直接寻址有效地址=1A38H,物理地址=32000H+1A38H=33A38H(2)MOV AX,[BX]解:(2)寄存器间接寻址有效地址=0123H物理地址=32000H+0123H=32123H(3)MOV AX,[BX+1A38H]解:(3)寄存器相对基址寻址有效地址=0123H+1A38H=1B5BH,物理地址=32000H+1B5B=33B5BH(4) MOV AX,[BX+DI]解:(4) 基址变址寻址有效地址=0123H+1000H=1123H,物理地址=32000H+1123H=33123H(5)MOV AX,[BX+DI+1A38H]解:(5)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有效地址=0123H+1000H+1A38H=2B5BH,物理地址=32000H+2B5BH=34B5BH4. 如何通过页目录项和页表项得到物理地址。
微机原理复习资料一、概述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文将针对微机原理的复习资料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微机的基本概念、微处理器的结构与功能、存储器的组成与分类、输入输出设备的原理以及微机系统的总线结构。
二、微机的基本概念1. 微机的定义微机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以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它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廉、功能强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个人和办公场所。
2. 微机的组成微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四部分组成。
其中,CPU是微机的核心,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互;总线用于连接各个部件。
三、微处理器的结构与功能1. 微处理器的结构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其中,运算器负责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指令的解码和执行;寄存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2. 微处理器的功能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指令执行、数据传输、中断处理和时序控制等。
指令执行是微处理器的核心功能,它通过解码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码完成各种运算和逻辑判断。
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一个寄存器或存储器传输到另一个寄存器或存储器。
中断处理是指在微处理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接收到外部设备的中断信号后,暂停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处理中断请求。
时序控制是指微处理器根据时钟信号来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和时序。
四、存储器的组成与分类1. 存储器的组成存储器由存储单元和存储单元组织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是存储器的最小存储单位,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
存储单元组织控制电路用于对存储单元进行编址和访问控制。
2. 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根据存储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半导体存储器和磁性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它们具有读写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
磁性存储器包括磁盘、磁带等,它们具有容量大、价格低廉等特点。
微机原理复习资料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课程。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微机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计算机硬件组成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和总线。
2.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包括控制器和算术逻辑单元(ALU)。
控制器负责指令的解析和执行,ALU负责运算和逻辑判断。
3. 内存: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U盘等)。
主存储器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寻址,每个字节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4.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5.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输出到外部,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6. 存储设备:用于永久性存储数据,例如硬盘、光盘、闪存等。
7. 总线:计算机各个组件之间传递数据和控制信号的通道,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第二部分:计算机工作原理1.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分为取指令、解析指令、执行指令和存储结果四个阶段。
2. 取指令阶段:从内存中读取指令。
3. 解析指令阶段:对指令进行解析,确定指令的类型和操作对象。
4. 执行指令阶段:根据指令的要求执行相应的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等。
5. 存储结果阶段:将运算结果存储到指定的位置。
6. 指令周期和时钟频率:指令周期是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时钟频率是计算机的工作速度。
时钟周期等于1/时钟频率。
7. 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硬件中断是由外部设备引发的中断,软件中断是由程序指令引发的中断。
8. 存储器体系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包括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存储器的访问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其中高速缓存用于缓存主存储器中的数据,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第三部分:指令系统和编程1.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执行各种操作的指令集合,分为指令格式和指令操作码两部分。
1.1微型计算机主要包括那几个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系统总线组成C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一般具有下列功能: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暂存少量数据,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与存储器和外设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信号,响应其他部件发出的中断请求;总线是计算机系统各功能模块间传递信息的公共通道,一般由总线控制器,总线发送器,总线接收器以及一组导线组成;存储器是用来存储数据,程序的部件;I/O接口在CPU和外设之间起适配作用,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件2.1、8086/8088CPU的功能结构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8086/8088CPU的功能结构由以下两部分组成:总线接口单元BIU(Bus Interface Unit)和执行部件EU(Execution Unit)总线接口单元BIU的主要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进行数据传送。
具体讲:取指令,即总线接口部件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后送到指令队列;预取指令;配合EU执行指令,存取操作数和运算结果。
执行部件EU主要功能是负责指令执行。
2.2.8086CPU为什么要采用地址、数据线分时复用?有何好处?答:(1)因CPU内部存储等都为16位,而CPU对内存寻址(访问)的最大空间为1MB。
为了实现CPU对1MB内存的访问,存储器需分段存取(访问)。
-8086/8088地址总线是20位的,CPU中的寄存器是16位的,20位地址无法用16 位寄存器表示,所以必须分段。
(2)减少引脚数量2.4、什么是总线周期?8086/8088CPU的基本总线周期由几个时钟周期组成?若CPU 主时钟频率为10MHz,则一个时钟周期为多少?一个基本总线周期为多少?答:总线周期:BIU通过系统总线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读/写操作的过程称为一个总线周期。
8086/8088CPU的一个基本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T1~T4)组成,也称4个T状态。
1、微型计算机系统总线由哪三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答: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部分组成。
地址总线用来传送CPU 输出的地址信号,确定被访问的存储单元、I/O端口;数据总线提供在CPU与存储器、I/O接口之间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控制总线用来传送各种控制信号。
2、通用寄存器答:AX(累加器):存放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运算结果,有些指令约定AX (AL)寄存器为累加器,如乘法、除法、输入\出指令。
所有寄存器均可作为累加器。
BX(基地址寄存器):计算地址时用作基地址寄存器,用于扩展寻址,起变址作用。
CX(计数寄存器):在某些指令中做隐含的计数器,例如循环操作、串操作及移位操作等。
DX(数据寄存器):存放操作数和列表数据,在某些I/O操作期间,用来保存I/O端口地址,在乘除运算中有专用。
3、1MB的存储空间可分为四种类型的段(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附加段),段基址分别存放在对应的段寄存器中。
答:CS(代码段寄存器):保存当前执行程序所在段的段基址,CS中的数乘16,再加上指令指针寄存器IP中的内容,即是下一条将要取出指令的代码的地址。
DS(数据段寄存器):保存有数据段的段基址。
数据段是用来保存当前程序中的操作数和变量。
数据段乘16加操作数得物理地址。
S S(堆栈段寄存器):保存有堆栈段的段基址,SS中的数据乘16,加上堆栈指针寄存器SP中的数形成栈顶地址。
ES(附加段寄存器):进行字符串操作时,作为目的段地址使用,是一种附加的数据区,若要使用附加段,必须对ES置初值。
在附加段中,DI寄存器用于存放附加段的偏移量。
4、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答:物理地址:是指信息在存储器中实际有效的地址单元号,CPU访问内存是按物理地址寻址的。
每一个物理地址是由段基址和段内偏移量组成(物理地址=段基址×16+偏移量)。
逻辑地址:程序中出现的地址是逻辑地址,是用符号地址表示的。
逻辑地址包括段基址和偏移地址,CPU执行程序时,需要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称为地址重定位5、题目:设(CS)=2000H,(DS)=2100H,(SS)=2230H,(ES)=2340H,(BP)=0300H,(SI)=0010H,(DI)=0207H,请指出下列指令的源操作数字段是什么寻址方式?它的物理地址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1)MOV AX,[BP+SI+6];(2)MOV AX,[DI+100H]。
答:(1)基址加变址寻址,(SS)*16+(BP)+(SI)+6=22300H+0300H+0010H+6=22616H ;(2)变址寻址,(DS)*16+(DI)+100H=21000H+0207H+100H=21307H(备注:寻址方式总结:1、立即寻址:MOV AX,1234H;2、寄存器寻址:MOV AX,BX;3、直接寻址:MOV AX.[1234H];4、寄存器间接寻址:MOV AX,[BX];5、基址寻址:MOV AX,[BX+100H];6、变址寻址:MOV AX,[SI+100H];7、基址加变址寻址:MOV AX,[BX+SI+100H])6、变量有哪三个属性?获取这三个属性需要采用哪些指令?答:变量有三个属性:段地址—变量所在段的段地址。
偏移量—变量单元地址与段首地址之间的位移量。
类型—有BYTE、WORD 、DWORD三种之一。
取属性指令:SEG:取变量/标号的段地址。
OFFSET:取变量/标号的偏移地址。
TYPE:取变量的类型(1,2,4)7、CPU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的控制方式答:1、无条件传送:慢速外设需与CPU保持同步。
2、查询传送:简单实用,效率较低,硬件开销小。
3、中断传送:外设主动,可与CPU并行工作,但中断服务保护现场等需要额外时间开销,需要硬件开销进行中断管理。
4、DMA 传送:DMAC控制,外设直接和存储器进行数据传送,适合大量、快速数据传送,需要硬件开销8、8253的计数器通道包含哪些寄存器、6种工作方式的名称、各种工作方式的主要区别。
答:8253的计数器通道包含初值寄存器、减1计数器、输出锁存器。
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3有哪6种工作方式,分别是:方式0——低电平输出(GATE信号上升沿继续计数)、方式1——低电平输出(GATE信号上升沿重新计数)、方式2——周期性负脉冲输出、方式3——周期性方波输出、方式4——单次负脉冲输出(软件触发)、方式5——单次负脉冲输出(硬件触发)。
这些工作的方式的主要区别:①输出波形不同,②启动计数器的触发方式不同,③计数过程中门控信号GATE对计数操作的控制不同,④计数过程修改计数初值对计数操作的控制不同。
9、8255工作在方式1时的联络信号的名称及作用,工作方式的名称。
答:8255A工作在方式1时,其输入的联络信号有选通信号/STB、输入缓冲器满信号IBF、中断请求信号INTR、中断允许信号INTE。
其中:选通信号/STB,低电平有效,由外设提供的输入信号,当其有效时,将输入设备送来的数据锁存至8255A的输入锁存器;输入缓冲器满信号IBF,高电平有效,8255A输出的联络信号,当其有效时,表示数据已锁存在输入锁存器;中断请求信号INTR,高电平有效,8255A输出的信号,可用于向CPU提出中断请求,要求CPU读取外设数据;中断允许信号INTE,高电平有效,用于控制中断允许或中断屏蔽。
10、A/D转换的步骤、 D/A转换的步骤答:A/D转换的步骤:采样→保持→量化→编码。
采样/保持:由采样保持电路(S/H)完成。
量化/编码:由ADC电路完成(ADC:AD变换器)。
采样:将一个时间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为时间上断续变化的(离散的)模拟量。
或:把一个时间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为一个脉冲串,脉冲的幅度取决于输入模拟量。
保持:将采样得到的模拟量值保持下来,使之等于采样控制脉冲存在的最后瞬间的采样值。
目的:A/D转换期间保持采样值恒定不变。
量化:就是用基本的量化电平的个数来表示采样到模拟电压值。
即把时间上离散而数值上连续的模拟量以一定的准确度变换为时间上、数值上都离散的具有标准量化级的等效数字值。
编码是把已经量化的模拟数值(它一定是量化电平的整数倍)用二进制码、BCD码或其它码来表示。
11、ADC0809的工作过程答:①把通道地址送到ADDA~ADDC上,选择一个模拟输入端;②在通道地址信号有效期间,ALE上的上升沿使该地址锁存到内部地址锁存器;③START引脚上的下降沿启动A/D变换;④变换开始后,EOC引脚呈现低电平,EOC重新变为高电平时表示转换结束;⑤OE信号打开输出锁存器的三态门送出结果。
12、DAC0832 内部包含结构、各可控寄存器的控制信号、工作方式的名称答:D/A转换器DAC0832内部包含2个可控寄存器,即8位输入寄存器和8位DAC寄存器。
8位输入寄存器的控制信号为输入锁存允许ILE、片选信号/CS、写输入锁存器 /WR1;8位DAC寄存器的控制信号为写DAC寄存器/WR1、数据传送允许/XFER。
工作方式:单缓冲方式、双缓冲方式、直通方式。
13、接口题8255A(8255A的A口地址为70H,B口地址为71H,C口地址为72H,控制端口地址为73H。
要求补全从输入机连续输入30个数据并存入以BUFF1开始的存储器单元中,再由打印机打出该30个数据的汇编源程序。
)答:BUFF1 DB 30 DUP(?)MOV AL, 10110100BOUT 73H, ALMOV DI, OFFSET BUFF1MOV CX,30LOP1: IN AL,72HTEST AL ,00010000BJZ LOP1IN AL ,70HMOV [DI].ALINC DILOOP LOP1 MOV DI, OFFSET BUFF1MOV CX,30LOP2: MOV AL,[DI]OUT 71H,ALLOP3: IN AL,72HTEST AL,00000100BJZ LOP3INC DILOOP LOP2.EXITEND14、接口题8253(有如下接口原理图,如图所示。
要求发光二极管L0在K1启动后亮20秒后就熄灭;L1亮4秒熄灭4秒交替进行。
要求:1、写出8253的端口地址;2、写出每个计数器的计数初值;3、写出每个计数器的工作方式(3分);4、写出8253初始化程序。
)答:1、8253地址分别为9CH、9DH、9EH、9FH2、N0=20/(1/1000)=20000=4E20H;N1*N2=8/(1/1000000)=80000003、0#方式1,1#方式2,2#方式34、MOV AL ,00110010B OUT 9FH,ALMOV AX, 4E20HOUT 9CH, ALMOV AL, AHOUT 9CH, ALMOV AL,01110101B MOV AX, 4000H OUT 9DH, ALMOV AL, AHOUT 9DH, ALMOV AL,10110111B MOV AX, 2000HOUT 9EH, ALMOV AL, AHOUT 9EH, AL15、设计一个子程序,可以根据提供的N,来计算N的3次方答:DATA SEGMENTDW 1,2,3,4,5,6,7,8,9DD 0,0,0,0,0,0,0,0,0 DATA ENDSCODE SEGEMENT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MOV AX, DATAMOV DS, AXMOV SI, 0MOV DI, 18 MOV CX, 9S : MOV BX, [SI]CALL CUBICMOV [DI], AXMOV [DI+2], DXADD SI, 2ADD DI, 4LOOP SMOV AX, 4C00HINT 21H CUBIC PROCMOV AX, BXMUL BXMUL BXRETCUBIC ENDP CODE ENDSEND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