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
- 格式:ppt
- 大小:7.32 MB
- 文档页数:55
(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毒性密度特性黄绿色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大易液化注意:闻氯气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Cl2飘进鼻孔。
2、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①与铁反应:2Fe+3Cl22FeCl3。
②与铜反应:Cu+Cl2CuCl2。
(2)与非金属反应:与H2反应:H2+Cl22HCl,(3)与水反应: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
(4)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5)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2I-+Cl2===I2+2Cl-。
②与SO2水溶液反应:Cl2+SO2+2H2O===4H ++2Cl-+SO。
③与FeCl2溶液反应:2Fe2++Cl2===2Fe3++2Cl-。
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xx四川高考)Cl2通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
()(2)(xx海南高考)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 )(3)(xx山东高考)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4)(xx山东高考)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5)过量的铁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eCl2。
()答案:(1) (2)√(3) (4) (5)2、如遇到氯气泄漏,应如何自救?提示:Cl2的密度比空气大,要逆风向高处转移。
由于Cl2易和碱反应,可用蘸有肥皂水或纯碱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孔。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要求】1.掌握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3.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考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核心知识梳理】 1.氯气(1)氯元素的存在: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除了以NaCl 、MgCl 2、CaCl 2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2)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的大,沸点-34.6 ℃,易液化。
,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液态的氯称为液氯,其水溶液称为氯水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用手轻轻地在瓶口闪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3)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Cl 2能与绝大多数金属能反应,且变价金属(如Fe)一般能氧化到最高价 a .与钠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 (反应现象:产生大量白烟,火焰为黄色) b .与铁反应:2Fe +3Cl 2=====点燃2FeCl 3 (反应现象: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c .与铜反应:Cu +Cl 2=====点燃CuCl 2 (反应现象: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②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a .与氢气反应H 2+Cl 2=====点燃2HCl (反应现象:H 2在Cl 2中能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用于工业制盐酸H 2+Cl 2=====光照2HCl (反应现象:剧烈反应,会发生爆炸,瓶口有白雾) 不能用于工业制盐酸 b .与磷的反应 2P +3Cl 2 =====点燃2PCl 3(Cl 2不足) (三氯化磷是液体,呈雾状) PCl 3+Cl 2△PCl 52P +5Cl 2 =====点燃2PCl 5 (Cl 2充足) (五氯化磷是固体,呈白烟状)反应现象:磷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在集气瓶口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与硅的反应:Si +2Cl 2高温SiCl 4③与水的反应: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氯水,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会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H 2O HCl +HClO 。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了解氯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高频)2.了解氯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中频)氯气的性质、制法和应用1.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但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2.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Cl 2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2)工业制法(电解法)化学方程式:2NaCl +2H 2O=====电解2NaOH +Cl 2↑+H 2↑。
4.应用(1)制盐酸:利用H 2在Cl 2中燃烧生成HCl ,然后溶于水制盐酸。
(2)制漂白液:利用Cl 2与NaOH 溶液反应制备,其有效成分为NaClO 。
(3)制漂白粉:利用Cl 2与Ca(OH)2乳浊液反应制备,其有效成分为Ca(ClO)2。
(4)制含氯有机物,如Cl 2与CH 4反应可生成CH 3Cl 、CH 2Cl 2、CHCl 3、CCl 4有机物。
氯的重要化合物1.次氯酸(1)不稳定性:2HClO=====光2HCl +O 2↑氯水须现用现配,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
(2)强氧化性:①能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有漂白性。
②杀菌、消毒。
(3)弱酸性:NaClO 溶液中通少量CO 2,化学方程式为:2NaClO +CO 2+H 2O===2HClO +Na 2CO 3。
2.次氯酸盐 (1) (2)3.今天人们不直接用Cl 2作漂白剂而常用漂白液或漂白粉的理由是Cl 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 不稳定,难以保存,使用不方便,效果不理想。
卤素及卤离子检验1.卤素(包括F 、Cl 、Br 、I 等)简介 (1)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①单质颜色逐渐变深(F 2:淡黄绿色气体;Cl 2:黄绿色气体;Br 2:深红棕色液体;I 2:紫黑色固体)。
第2讲氯及其化合物课程标准知识建构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溴、碘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知道氯气及其主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1.氯气(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黄绿色气体刺激性比空气大1体积水溶解约2体积Cl2(2)化学性质①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氧化性:②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Cl2的歧化反应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为中间价态,可升可降,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3)氯水的成分和性质①氯气能溶于水(1∶2),氯水中存在一个完全电离和三个平衡:HCl===H++Cl-Cl2+H2O HCl+HClO;HClO H++ClO-;H2O H++OH-。
②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氯水中存在着上述关系中的各种微粒:③氯水性质的多重性【特别提醒】(1)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常温下液态氯与铁不反应,可用钢瓶贮运液氯。
2.次氯酸和次氯酸盐(1)次氯酸(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 ,它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立即会产生氯气,其离子方程式是ClO -+Cl -+2H +===Cl 2↑+H 2O 。
(3)漂白粉【诊断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过量的铁粉在少量氯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物为FeCl 2( ) (2)氯气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 (3)工业制漂白粉应选择石灰乳,而不是石灰水( ) (4)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表现氯气的漂白性( ) (5)Cl 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 (6)标准状况下,11.2 L Cl 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 A ( ) (7)“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与H 2O 2的相同,都是利用强氧化性( ) 答案 (1)× (2)× (3)√ (4)× (5)× (6)× (7)√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制取原理实验室通常用强氧化剂KMnO 4、K 2Cr 2O 7、KClO 3、MnO 2等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题〗第二课时氯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1)掌握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掌握Cl2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教学重点〗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Cl2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应用〖教学过程〗【知识精讲】1、氯气的性质(1)物理1、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性质Cl2【注意】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化学性质Cl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e-,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跟很多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如金属、非金属单质、化合物等.①与金属反应铜、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CuCl2 (棕黄色烟)2Fe+3Cl22FeCl3(棕褐色烟)②与非金属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苍白色火焰)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H2+Cl22HCl③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④与碱反应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a、与烧碱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 ,b、制取漂白粉: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Ca(ClO)2+2HCl =CaCl2+2HClO Ca(ClO)2+CO2+H2O=CaCO3↓+2HClO产生的HClO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
由于HClO见光易分解,所以漂白粉应密封保存。
⑤跟还原性物质反应a、氯气与KI溶液:2KI+Cl2=2KCl+I2.b、氯气与FeCl2溶液:2FeCl2+Cl2=2FeCl3.c、向氯水中通入SO2: SO2+2H2O+Cl2=H2SO4+2HCl.(3)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①次氯酸(HClO)a、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2HClO错误!2HCl+O2↑。
一. 教学内容:卤族元素二. 教学目标: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要紧性质;把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认识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明白得卤素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把握X-的检验方法;利用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及强弱比较的方法,明白得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
三. 教学重点、难点: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离子的检验[教学过程]一、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的关系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二、卤族元素的“性质——制备”的关系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爽朗,因此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1、卤素单质的制备(Cl2)——氧化还原法⑴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钠⑵实验室制法:强氧化剂+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原理与装置:O H 2Cl MnCl )(HCl 4MnO 2222+↑++加热浓 2、卤化氢的制备——难挥发酸制挥发性酸三、卤族元素的“一样——专门”的归纳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许多共性,但也存在诸多专门之处。
(一)单质Cl2、Br2、I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较小,但较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常见的有机溶剂有: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
2、化学性质(要紧表达强氧化性)⑴与金属反应:Fe 、Cu 等,但由于氧化能力不同,产物不完全相同 ⑵与非金属反应:H2、P 等都能够与氢化合生成相应的氢化物HX ,但卤族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与氢化合的难易程度逐步增大,产生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固性逐步减弱,其水溶液的酸性逐步增强。
⑶与水作用:222422O HF O H F ++=HXO HX O H X ++=22(X =Cl 、Br 、I )⑷与碱作用:O H NaXO NaX NaOH X 222+++=漂白粉的制备,成分及漂白原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要紧成分:2)(ClO Ca 、2CaCl ,有效成分:2)(ClO Ca漂白原理: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⑸与Fe2+、SO2、Na2SO3、Na2S 等还原性物质反应,如:X2+SO2+2H2O =H2SO4+2HX ;2Fe2++Cl2=2Cl -+2Fe3+,但:可Fe3+氧化I -:2I -+2Fe3+=I2+2Fe2+⑹与有机物发生加成、取代反应等。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氯气的制取教学设计本课时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讲解的是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生在上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自然就会联想到如何得到氯气,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能起到引导作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的学习,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和流程的模型,掌握利用该模型分析其他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完成氯气的制取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于氯气制取过程中氯气的尾气处理和吸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化学家在环境保护中的社会责任。
【教学目标】完成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理解实验室中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原则,形成从问题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并通过化学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化学核心素养。
重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试剂及用品。
【教学过程】P44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
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生]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离子方程式为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补充]制备氯气的其他方法:2KMnO 4+16HCl(浓)=2KCl+2MnCl 2+5Cl 2↑+8H 2O【学生活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根据初中学习过的气体实验室制法填写下表,找几位同学来复述其填写的结果。
【讲解】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应该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决定。
【设疑】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固体+液体,加热)应该选用上面的哪个装置?【讲解】按照固体+液体加热的方式制取气体时,圆底烧瓶底部要垫石棉网,使其受热均匀,防止炸裂,装置图为:【设疑】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中应该分别加入什么试剂?氯气应该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收集?【讲解】•初步评价装置由物质的性质可知:氯气有毒,则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反应物中浓盐酸易挥发,制取的氯气不纯,则缺少除杂装置。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讲义一、氯元素的存在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其中,海水是氯元素的巨大宝库。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食盐,此外还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氯化物。
据科学家估算,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相当丰富,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铺在陆地上,可以使陆地平均升高约 150 米。
除了海水,在陆地的盐湖、盐矿中也有氯化物的存在。
二、氯原子的结构要了解氯元素的性质,我们先来看看氯原子的结构。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7,核外电子排布为 2、8、7。
最外层有 7 个电子,这使得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1 个电子,从而形成带 1 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Cl⁻),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三、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Cl₂)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1 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 2 体积的氯气。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收集氯气时,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需要注意的是,氯气有毒,如果吸入过多的氯气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在涉及氯气的实验或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四、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氯气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够与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
例如,氯气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2Na + Cl₂= 2NaCl ,现象是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色的烟。
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2Fe + 3Cl₂= 2FeCl₃,现象是产生棕褐色的烟。
氯气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Cu + Cl₂= CuCl₂,现象是产生棕黄色的烟。
2、与非金属的反应氯气也能与一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例如,氯气与氢气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H₂+ Cl₂= 2HCl ,反应现象是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
3、与水的反应氯气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可逆反应:Cl₂+ H₂O ⇌ HCl +HClO 。
次氯酸(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所以氯气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