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生活现象
- 格式:doc
- 大小:10.70 KB
- 文档页数:1
液体中的浮力和密度的关系浮力是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现象之一。
当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入液体中时,我们会发现物体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这就是浮力。
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施加的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而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
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 它的定义是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密度越大的物质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越小,而密度越小的物质则受到的浮力越大。
要理解浮力和密度的关系,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液体中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
首先,液体中的浮力和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一个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重量。
换句话说,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在液体中所占据的体积成正比。
其次,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的密度决定了液体的质量分布,从而影响了对物体施加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重量的大小,而液体的重量与液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因此,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综上所述,浮力和密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密度越大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越小,而密度越小的液体则对物体的浮力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相同体积的物体在水中会浮起,而在油中则会下沉的原因。
因为水的密度大于大多数固体材料的密度,所以它们会受到比较大的浮力,从而浮在水的表面。
除了浮力和密度之间的直接关系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因素对浮力的影响。
如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分布等因素也会对浮力产生影响。
一个具有较大体积的物体会受到较大的浮力,因为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液体体积。
而在物体中密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具有较大密度的部分会受到较小的浮力,而较小密度的部分会受到较大的浮力。
浮力和密度的关系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而且在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船舶设计中,浮力的大小决定了船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气球和潜水艇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浮力和密度的平衡,以实现所需的飞行和潜水效果。
总结起来,浮力与密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知识梳理知识点1:密度与温度1.物质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一般来说,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会膨胀,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会收缩,体积变小,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因物体温度变化时质量不变,根据ρ=可知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升高时变小,在温度降低时变大。
(2)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最为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3)在通常情况下,固体、液体物质的温度变化时,密度的变化通常可以忽略。
2.水的反常膨胀现象水在4 ℃时密度最大,在温度低于4 ℃时,水的密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温度高于4 ℃时,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水的密度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在1标准大气压下)。
知识点2:密度与鉴别物质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特别是固体和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密度是不变的,所以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2.运用密度来鉴别物质,首先要测定出物质的密度,再根据密度表中的数值确定物质的种类。
3.由于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且在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差,有的物质种类不同但密度相同,所以单纯用密度来鉴别物质有时也是不可靠的。
知识点3: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密度是物质很重要的一种属性,但不是物质的唯一属性。
例如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硬度、延展性等,都是物质的属性,而且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材料往往同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半导体等一些新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把人类由工业社会推向信息社会。
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水的反常膨胀:(1)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体积______,密度________.水的这种特性被称为“水的反常膨胀”.(2)水从4℃升高到100℃的过程中,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这一过程中,水正常膨胀.【答案】变小变大变大变小【详解】水的反常膨胀:(1)当水的温度由0℃升高到4℃的过程中,水的体积缩小,质量不变,由公式ρ=mV知,密度增大.水的这种特性被称为“水的反常膨胀”.(2)当水的温度由4℃升高到100℃的过程中,水的体积扩大,质量不变,由公式ρ=mV知,密度减小.2.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要________,从而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答案】小上升【详解】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点睛】1.首先知道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密度变小;2.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高的气体膨胀,密度小,易上升,温度低的气体密度大,易下降;3.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据此分析解答.3.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_____(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为0.91×103kg/m3~0.93×103kg/m3)【答案】0.92×103不能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范围之内【详解】(1)地沟油的体积:V =0.5L =5×10−4m 3,地沟油的密度:ρ=430.46kg510m m V -⨯==0.92×103kg/m 3,(2)∵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密度范围之内,∴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点睛】(1)知道地沟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地沟油的密度;(2)和正常食用油密度大小范围比较得出答案.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 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观察此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_______,密度将_______.(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____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______℃.【答案】(1)变大,变小 (2)变小,变大 (3)0,4【详解】(1)从平滑的直线可知“−4℃到0℃时”直线呈上升趋势,则体积在不断增大,再由ρ=mV可知,m 不变,V 增大,则ρ减小. (2)在0℃∼4℃范围内,温度升高时水的密度是逐渐变大的,体积就是逐渐变小的,所以是热缩冷胀.(3)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密度最大的水在最下,由图可知4℃水的体积最小,所以密度最大,所以较深河底的水温是4℃.【点睛】(1)从平滑的直线可以看出“-4℃上升到0℃时”直线在不断上升,说明体积在不断增大,而质量不变,再由密度公式即可得出密度的变化情况. (2)根据图象找出0℃~4℃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3)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从曲线可看出曲线的最低处即为较深河底的水温.5.银川市鸣翠湖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具有涵养水、调节气候等多种功效.如图甲是鸣翠湖某区域湿地的实际形状,怎样知道它的面积S 呢?(1)如图乙所示,测绘人员采用一种“称地图,算面积”的转换测算方法:①将缩小为1n的湿地图形画在一张质量、厚度均匀的硬纸板上;②剪下画在硬纸板上的“地图”,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m图;③在相同硬纸板上再剪一个形状规则、面积为S样的样品,称出其质量m样;(2)湿地实际面积S=__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所示【详解】设硬纸板的密度为ρ,厚度为h,则“地图”的密度:ρ=mS h图图---------------①,同理,样品的密度:ρ=mS h样样-----------------②,由①②式可得:S图=mm图样×S样,湿地的实际面积:S=nS图=mm图样×nS样.【点睛】设硬纸板的厚度为h,可以得出硬纸板上的“地图”和样品的体积;再根据二者的密度相同,推导出硬纸板上的“地图”面积的表达式,再乘以n得出湿地的实际面积表达式.二、单选题6.下列能影响物质密度大小的因素是()A.质量B.体积C.温度D.形状【答案】C【详解】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由公式ρ=mV知,密度减小.故选C.【点睛】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没有关系.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有: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7.一般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现象,当物体受热膨胀时,它的密度()A.不变B.增大C.减小D.都有可能【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无关.由ρ= m/V 可知,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当物体受热膨胀时,它的密度减小.故选C考点:质量和密度8.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水在4℃时密度最大B.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C.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答案】D【详解】A.由图表可知,水在4℃时密度最大,故A正确.B.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B正确.C.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C正确.D.图表没有冰的密度,因此不能得出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9.小红要烧开水,妈妈告诉她水别装太满,以免水受热后溢出来发生危险.水烧热后会溢出来是因为水的()A.密度变大B.质量变大C.体积变大D.密度、体积、质量都变大【答案】C【详解】水受热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ρ=mV,密度变小,所以水烧热后漫会出来.故选C【点睛】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10.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观察铜牌颜色B.测铜牌的质量C.测铜牌的体积D.测铜牌的密度【答案】D【详解】在铜牌里边掺其他物质时,而铜牌的外表颜色还是铜牌颜色,故A不合理;测铜牌的质量是无法辨别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当掺入其他物质,也可以让铜牌的质量与纯铜制成的铜牌质量相同,故B 不合理;根据体积是无法辨别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因为掺其他物质,也可以让铜牌的体积与纯铜制成的铜牌体积相同,故C 不合理;如果铜牌掺了假,即使铜牌质量与纯铜制成的铜牌质量相同,但它们的体积肯定不同,因为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不同;即使铜牌体积与纯铜制成的体积相同,但它们的质量肯定不同,因为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不同,故D 合理;故应选 D .11.相同的两个瓶子里分别装满水和盐水.为了区别它们,下述方法中比较合适的是( ) A .看颜色 B .闻气味 C .称质量 D .测体积【答案】C【详解】A .水和盐水的颜色很接近,无法区分它们,故A 不正确; B .水和盐水都无气味,无法区别它们,故B 不正确;C .因两个玻璃瓶完全相同,装满液体时,两液体的体积相等,所以根据m =ρV 可知,盐水的密度大,其质量也大,故称质量可以区分它们,故C 正确;D .因两个玻璃瓶完全相同,装满液体时,两液体的体积相等,故无法区别它们,故D 不正确.【点睛】要区分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某些特性;要找出两种物质之间的差别,来选择合适的方法.12.古代拉弓时要戴扳指,借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运动量.扳指这种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尚的饰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犀牛角、驼骨发展为象牙、水晶和玉等名贵滑润的原料.经测量某扳指的质量为19g ,体积为15cm 3,则扳指可能是( )A .玉石B .犀牛角C .塑料D .陶土【答案】B【详解】扳指的密度:319gρ15cmm V ==≈1.27g/cm 3=1.27⨯103kg/m 3,由表格数据可知,扳指可能是犀牛角制成的.故选B .13.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 .密度大、熔点高B .密度小、熔点高C.密度大、熔点低D.密度小、熔点低【答案】B【详解】对于航天器来说,外壳要轻巧,即相同体积的材料,质量小,故其密度必须小;同时耐高温,即必须熔点高,不易熔化,故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密度小,熔点高。
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实验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准备进行一个有趣的实验,主题是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说到液体,大家肯定都想到了水,毕竟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
不论是喝水、洗澡还是游泳,水都是不可或缺的朋友。
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实验探讨水的压强到底和密度有什么关系。
这可是个好玩的事情哦,咱们可不能掉链子!想象一下,水就像一位调皮的小精灵,压强就像它的超级力量,密度呢,就是它的体重。
开始前,咱们得准备一些工具,像是一个透明的塑料瓶,水,和几种不同的液体,比如油、糖水等等。
哦,还有个小气球也别忘了。
为什么要准备这些?因为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咱们要好好比较一下。
咱们把水装到瓶子里,用一个气球把水压住。
哦,看那气球,鼓得像个小小的气球熊,真是可爱。
随着气球的压力增加,水面上的波纹变得愈发明显,简直就像水在说:“嘿,别这么压我,我可受不了!”这时候,我们就能感受到压强的变化。
咱们加入一些糖水,嗯,糖水的密度可比普通水大得多,结果就是,气球的反应可就不一样了。
咕咚一声,气球竟然没有那么鼓了,水面也平静了许多。
哈哈,真是“水涨船高”,这里的船就是气球,水一旦被糖水“压”住,果然就没那么欢腾了!这是因为糖水的密度大,气球受到了更多的“压力”。
哦,我的天,感觉自己就像科学家一样,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
咱们可以再试试油,嘿,油的密度比水小,这下可有趣了。
油轻轻一倒进水里,哇,瞬间形成了两层,油浮在水面上,真是个神奇的景象。
气球又重新充满了空气,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自在。
大家都知道,液体的压强和密度就像是那种老朋友,谁也离不开谁。
我们发现,越是密度大的液体,它的压强反应就越明显,真是让人意外!这个实验还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在工作或学习上感到压力,哦,那就是外界的压强作用于我们。
可是当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应对,或许就会像油一样漂浮在水面,轻松自在。
人生就像这场实验,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咱们得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才能更好地“浮”起来。
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沉浮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比如我们在游泳时,身体会浮在水面上,而石头等物体则会沉入水中。
这是因为物体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物体会沉入水中,密度小的物体则会浮在水面上。
那么,什么是物体沉浮的条件呢?一、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的条件是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也就是说,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如果物体的重量小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那么物体就会浮在液体表面上;如果物体的重量大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那么物体就会沉入液体中。
二、物体密度物体沉浮的条件还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
密度越大的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就越大,所受的浮力也就越大,因此越难沉入液体中。
密度越小的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就越小,所受的浮力也就越小,因此越容易浮在液体表面上。
三、液体密度液体的密度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如果液体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那么物体就会浮在液体表面上;如果液体的密度小于物体的密度,那么物体就会沉入液体中。
比如,我们在游泳时,身体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密度小于人体的密度;而石头等物体则会沉入水中,是因为水的密度小于石头的密度。
四、物体形状物体的形状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如果物体的形状对液体的阻力小,那么物体就容易浮在液体表面上;如果物体的形状对液体的阻力大,那么物体就容易沉入液体中。
比如,我们在游泳时,身体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人体的形状对水的阻力小;而石头等物体则会沉入水中,是因为石头的形状对水的阻力大。
五、液体的粘度液体的粘度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如果液体的粘度大,那么物体就容易沉入液体中;如果液体的粘度小,那么物体就容易浮在液体表面上。
比如,我们在游泳时,身体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粘度小;而在糖浆等粘稠液体中,身体就容易沉入液体中。
物体沉浮的条件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物体形状和液体的粘度。
密度与浮力的关系密度和浮力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浮沉现象。
本文将探讨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密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密度是衡量物体质量分布的指标,它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常用的密度单位有千克/立方米(kg/m³)和克/立方厘米(g/cm³)等。
计算密度的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
二、浮力的定义及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浸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成正比。
换句话说,浸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差异有关。
三、密度和浮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
根据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浮力与物体体积有关:浸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体积较大的物体在液体中浸泡时会受到更大的浮力。
2. 浮力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差异有关:浸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密度差异成正比。
密度之间越大的差异,浮力越大。
因此,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从而浮起。
3. 浮力与重力呈反比例关系:浸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呈反比例关系。
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它受到的重力增加,浮力相应减小;当物体的质量减小时,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相应增加。
四、密度与浮力的应用密度与浮力的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浮力的应用:浮力的原理被广泛用于制造气球、船只等浮力装置。
例如,气球的外壳充满轻气体,使得气球整体的密度小于空气,从而能够浮在空中。
2. 潜水的原理:潜水艇的设计就是基于密度和浮力的关系。
密度与社会生活(基础)撰稿:肖锋审稿:蒙阿妮【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了解水的反常膨胀;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3、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密度与温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另外还受状态和温度的影响。
要点诠释:(1)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在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当m一定时,V增大,ρ减小;V减小,ρ增大。
即一般物体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增大。
(2)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3)水的反常膨胀:4℃的水的密度最大,高于4℃时水和其他物体一样是热胀冷缩的;在0~4℃之间,水却是热缩冷胀。
水凝固成冰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要点二、密度的应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密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有很多应用。
要点诠释:(高清课堂《和密度有关的计算》356641用密度鉴别物质;判断空心实心)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ρm V =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典型例题】类型一、密度与温度1、(2010•沈阳)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答案】小;上升。
【解析】点燃蜡烛,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
【总结升华】(1)气体的密度受压强的影响比较大。
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浮沉现象是指物体在水中的上浮或下沉的情况。
在水中,物体的浮沉情况取决于物体的密度和浮力的大小。
本文将会解释浮沉现象的原理,并且探讨一些与浮沉现象相关的实际应用。
1. 浮沉现象的原理在物理学中,浮沉现象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当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
这意味着,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它将会上浮;反之,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它将会下沉。
2. 浮力的计算浮力是决定物体浮沉现象的关键因素。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浮 = ρ液体 × V物体 × g,其中F浮表示浮力,ρ液体表示液体的密度,V物体表示物体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推断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对于相同的物体,在密度相同的液体中,其浮力与物体体积成正比。
- 对于相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液体中,其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3. 影响浮沉的因素除了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之外,浮沉现象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形状:物体的形状对浮沉现象有影响。
例如,一个空心的物体比一个实心的物体更容易上浮,因为空心物体的体积较大。
- 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张力对浮沉现象也有影响。
表面张力使液体在表面形成一个薄膜,可以阻碍物体的上浮或下沉。
- 粘滞力:粘滞力会减缓物体运动的速度,因此会影响物体的上浮或下沉。
4. 实际应用浮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 船舶设计:在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船体的密度以及运载的货物的密度。
船舶的设计需要保证整个系统的浮力大于或等于总重力,以确保船只能够浮在水面上。
- 潜水艇:潜水艇通过控制其密度来控制自身的浮沉。
通过在潜水艇中注入或排出水,可以改变潜水艇的密度,从而实现上浮或下沉。
- 美洲杯帆船比赛:在帆船比赛中,帆船的设计和绳索的调整非常关键。
通过调整绳索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帆船的形状和重心,从而控制帆船的浮沉,提高速度和稳定性。
初二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试题答案及解析1. 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 )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答案】B【解析】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
本题中研究的是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的关系,在实验中,由于容器有自身有质量,当液体体积为零时,容器质量不为零。
在坐标图上体现出当横坐标为零时,纵坐标不为零。
同种液体,体积越大,其质量也越大,所以总质量是随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的,故选B 。
【考点】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2.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因为容器的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又因为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因为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等,由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本题答案选B.【考点】液体的压强;密度公式的应用.3.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 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A .能装1kg 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 的酒精 B .能装下0.8kg 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2kg 纯净水 C .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5∶4 D .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2∶5【答案】C【解析】因为瓶子的容积不变,并且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m=ρv 可得,即m 水=ρ水v=1kg ;m 酒精=ρ酒精v=0.8×ρ水v=0.8kg ,因此装下1kg 水的瓶子最多装下0.8kg 的酒精,或装下0.8kg 的瓶子最多装下1kg 的水,故A 、B 选项错误;体积相同时,质量和密度成正比,故m 水:m 酒精=ρ水:ρ酒精=1g/cm 3:0.8g/cm 3=5:4;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v 水:v 酒精=ρ酒精:ρ水=0.8g/cm 3:1g/cm 3=4:5;故C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 质量和密度4. 小华听说冬天最冷的时候放在室外的水缸会破裂,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华决心用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她找到一个容积为0.54m3的水缸并盛满了水,在密度表上查出冰的密度是0.9×103㎏/m3,小华首先算出了水全部结成冰的体积是________m3.接着通过观察又发现水缸里的水总是首先从________(选填“水面”或“水底”)开始凝固,她终于明白了冬天水缸会破裂的原因。
初二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试题答案及解析1. 如图所示,底面积和重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容器内装有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
则两个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 (均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大于,等于。
【解析】重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甲容器内液体体积大,受到的重力大,对地面的压力大,由于底面积相同,,大于。
容器内装有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
由p=ρgh 可知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等于。
【考点】液体压强,固体压强。
2. 一个能装500g 水的玻璃瓶,能否装下500g 水银?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该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g ,则用该瓶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_g 。
(水银的密度是13.6g/cm 3,酒精密度是0.8g/cm 3) 【答案】能 650g【解析】本题是一道密度计算中等体积的题型。
用瓶子装不同液体,其体积都是相等的。
根据瓶子能装500g 的水,可以算出瓶子的容积为,如果用此容器来装水银,能装水银的质量为m 水银=ρ水银V 水银=13.6g/cm 3×500cm 3=6800g 。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此瓶子能装得下500g 的水银。
用此瓶子装满水的质量为750g ,其中水的质量为500g ,则瓶子的质量为250g 。
装满酒精时,酒精的质量为M 酒精=ρ酒精V 酒精=0.8g/cm 3×500cm 3=400g ,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400g+250g=650g 。
【考点】密度的计算3.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根据下表给出的密度值,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 A .硫酸、盐水、酒精 B .盐水、酒精、硫酸 C .酒精、硫酸、盐水 D .硫酸、酒精、盐水【答案】D【解析】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V=可知,质量相等时,密度越大的液体、体积越小,密度越小的液体、体积越大,据此分析判断.由所给数据可知,硫酸的密度最大;其次是盐水;密度最小的是酒精;因为三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V=可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所以甲是硫酸,乙是酒精,丙是盐水.故选D . 【考点】 密度4. 在加油站加油时.合格的汽油的密度应该为0.71×103kg/m 3,如果汽油的成分中含重油偏大,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重油的密度大于汽油的密度,不合格的汽油的密度会偏大.有的加油站通常使用密度瓶来检验汽油的密度,如果密度瓶空瓶的质量为120g ,装满水后质量为320g ,若装满汽油质量为268g ,试判断该汽油是否合格? 【答案】该汽油不是合格的【解析】已知密度瓶装满水和装满汽油时的质量以及空瓶的质量可求两液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两液体的体积,再根据瓶子的容积一定即两液体的体积相等建立等式,解等式即可求出汽油的密度,然后与合格汽油的密度相比较即可判断该汽油是否合格.根据题意可得,瓶子装满水和汽油时液体的质量:m水=320g-120g=200g,m汽油=268g-120g=148g,∵瓶子的容积一定,即水和汽油的体积相等,∴根据ρ=可得:,解得:ρ汽油=0.743g/cm3=0.743×103kg/m3>0.71×103kg/m3,∴该汽油是不合格的.答:该汽油不是合格的.【考点】密度的计算5.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
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生活现象
1. 饮料的分层现象:在瓶子或杯子中放入不同密度的液体(例如果汁、汽水和酒精),它们会分层,因为密度不同,更重的液体会向下沉,更轻的液体会浮在上面。
2. 降雨量的测量:气象学家使用液体密度的知识来测量降雨量,通过测量液体收集器中积聚的水的密度来计算降雨的量。
3. 烷基化反应:在炼油工业中,烷基化反应需要使用高分子烃来制造航空燃料。
反应之前,需要将各种类型的液体(轻、中、重)精确地混合以达到所需的密度。
4. 游泳:游泳时,人体在水中漂浮是因为人体密度比水密度小,这使得人们能够游泳。
5. 水下潜水:当潜水员在水中下潜时,水的密度会增加,使得气压也会增加。
潜水员需要了解液体密度的概念,以便正确计算出他们在水下的深度以及所需的氧气气瓶量。
6. 浮力效应:空气在液体中的浮力效应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当在水上放置一个物体时,水会对该物体产生浮力,以抵消其重量,而物体在水中的漂浮也是由液体密度的控制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