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第二学期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9.77 KB
- 文档页数:2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结构方案1. 主体结构设计方案该建筑物层数为五层,总高度为18.45m,层高3.6m<4m;房屋的高宽比18.45/14.64=1.26<2;体形简单,室内要求空间小,多为小办公室,横墙较多,所以采用砖混结构能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2. 墙体方案及布置(1)变形缝:由建筑设计知道该建筑物的总长度32.64m<60m,可不设伸缩缝。
工程地质资料表明:场地土质比较均匀,领近无建筑物,没有较大差异的荷载等,可不设沉降缝;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不设防震缝。
(2)墙体布置:应当优先考虑横墙承重方案,以增强结构的横向刚度。
大房间梁支撑在内外纵墙上,为纵墙承重。
纵墙布置较为对称,平面上前后左右拉通;竖向上下连续对齐,减少偏心;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都比较均匀。
个别不满足要求的局部尺寸,以设置构造拄后,可适当放宽。
根据上述分析,采用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布置方案是合理的。
(3)墙厚(初拟底层外墙厚为370mm,其余墙厚为240mm。
3. 多层砖混房屋的构造措施(1)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的设置见图。
除此以外,构造柱的根部与地圈梁连接,不再另设基础。
在柱的上下端500mm范围内加密箍筋为φ6@150。
构造柱的做法是:将墙先砌成大马牙槎(五皮砖设一槎),后浇构造柱的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
具体做法见详图。
(2)圈梁设置:各层、屋面、基础上面均设置圈梁。
横墙圈梁设在板底,纵墙圈梁下表面与横墙圈梁底表面齐平,上表面与板面齐平或与横墙表面齐平。
当圈梁遇窗洞口时,可兼过梁,但需另设置过梁所需要的钢筋。
二、结构计算㈠预制板的荷载计算与选型楼面地砖:20×0.04=0.8KN/m板自重:2 .0kN/m (D=80mm)15mm混合砂浆天棚抹灰:0.15×2=0.3 KN/m= 0.8+2.0+0.3 = 3.1 KN/m , =2.00 KN/m6YKB36—2=3.46>3.1 5YKB36—2=3.61>3.16YKB30—2=5.52>3.1 5YKB30—2=5.74>3.16YKB24—1=5.30>3.1 5YKB324—1=5.22>3.1楼盖布置见详图㈡梁的计算与设计混凝土采用C20, = 9.6 N/mm ;钢材采用Ⅱ级钢,⑴ 计算单元及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6000=750—500mm取h=500mm。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砌体结构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墙柱设计的锻炼和结构计算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了解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掌握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混合房屋的墙梁柱等的设计,并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为此,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设计任务书要求,认真独立的完成设计任务。
二、设计题目1.多层混合结构刚性方案房屋墙体设计;2.论述砌体结构的设计内容与主要构造措施(包含施工图识读),题目自拟,不少于5000字,上述两题选其一,由指导教师确定。
三、设计一资料某五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大房间为会议室,开间3.6m, 进深5,8m,采用纵横混合承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屋盖及楼盖,局部建筑平面及剖面如图1所示。
大梁截面尺寸,梁端伸入墙内240mm。
楼盖板与梁搭接节点,见图2 。
一层纵墙厚度为370mm,二五层纵墙厚度240mm,横墙厚度均为240mm,墙体均为双面粉刷。
砖强度等级为MU10;混合砂浆强度等级:一、二层墙体采用M5,三、四、五层采用M2.5。
图1图2四、设计内容与要求根据以上设计资料,对结构进行以下三部分计算:1、纵、横墙的高厚比验算;2、承重纵、横墙的承载力验算;3、梁下砌体局部受压验算。
4、设计步骤(1)确定静力计算方案。
(2)分别进行纵墙、横墙的高厚比验算,为简化计算,要注意分析在众多的墙体中如何区分更不利的墙体进行验算。
(3)分别进行纵墙、横墙的承载力计算:①选取计算单元;②屋(楼)盖及墙体荷载统计;③控制截面内力(M、N)计算;④承载力验算。
(4)梁下砌体局部受压计算,注意如果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经验算满足要求,也应考虑到本题中梁跨大于4.8m,梁下应设垫块,垫块应按构造要求确定。
(5)注意事项:进行计算时,要求条理清楚,计算正确,书写整洁。
前言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是该课程学习的一个实践环节,是对该课程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训练,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该课程知识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以后的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加强对砌体设计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了解砌体设计的主要过程,培养正确并熟练地运用结构设计规范以及各种标准图籍和其它参考书的能力。
通过设计训练,初步建立设计与施工的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由于设计者水平有限,作品中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指正。
我必定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在这里表示感谢。
目录砌体设计任务书 (3)1.确定结构构造方案及计算单元 (3)1.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及计算方案 (3)1.2选定计算单元 (3)2荷载计算 (3)2.1.屋面荷载 (3)2.2楼面荷载 (3)2.3墙体自重 (4)3内力计算 (5)4墙体承载力计算 (7)5砌体局部受压计算 (8)6横墙荷载 (9)6.1屋面荷载 (9)6.2楼面荷载 (9)6.3横墙自重承载力计算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砌体设计任务书某三层办公楼平面布置如图所示,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纵横向承重墙厚度均为190mm,采用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砌块、双面粉刷,一层采用MU20砌块和Mb15砂浆,二至三层采用MU15砌块和Mb砂浆,层高3.3m一层墙从楼板顶面到基础顶面的距离为 4.1m,窗洞均为1800mm×1500mm,门洞宽均为1000mm,在在纵横相交处和屋面或楼面大梁支撑处,均设有截面为190mm×250m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为250mm),图中虚线梁L1截面为250mm×600mm,两端伸入墙内190mm,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1、确定墙体材料的种类及强度等级。
2、盐酸各层纵横墙的高厚比。
3、验算各承重墙的承载力。
纵墙计算单元横墙计算单元10mm厚水磨石地面面层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层 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层层保温层1确定结构构造方案及计算单元 1.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及计算方案根据建筑功能分区,在结构结构布置时可选择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计算书班级:姓名:学号:2014.10《砌体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与任务1 熟悉砌体结构房屋的结构设计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和未来工作打下基础;2 巩固所学砌体结构房屋设计理论,进一步理解结构布置、荷载传递、承载力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3掌握砌体结构房屋的构造设计;4掌握施工图的画法,学会写计算书。
二、设计题目: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某多层办公楼,建筑条件图见附图,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三、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墙、柱、主梁、圈梁、过梁、构造柱及板的布置,确定各层墙、柱、梁、板的截面尺寸及材料和强度等级;(过梁按钢筋混凝土过梁标准图集选取)2、确定静力计算方案,荷载及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3、墙柱高厚比验算;4、墙柱的承载力的计算;5、墙柱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6、墙梁、挑梁、雨蓬的计算;7、地下室墙体的计算;8、绘制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和圈梁布置及截面图;9、完成结构设计计算书。
四、设计资料某四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各层建筑平面图见后图,地上各层层高均为 3.3m。
楼板除走廊及卫生间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外,其余均采用预应力空心板,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设置高0.9m的女儿墙。
地上各层门窗洞口尺寸:(见附图)室内外高差0.9m,基础顶面距地下室室内地面0.5m,地下室层高3m,门洞高2400mm,窗洞高450mm,窗台高2300(高窗),门窗宽见图。
砌体采用MU10粘土砖,M5混合砂浆砌筑。
1、楼面荷载取值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表一选择相应的荷载值。
表一注:恒载、活载指的是楼面恒载、活载标准值,单位为2kN,/m 要求同学按学号选择自己设计题目的楼面恒载、活载值。
2、其它荷载取值(1)屋面:活荷载:1~10#:不上人屋面活荷载为0.52/mkN(标准值);11~20#:不上人屋面活荷载为1.02kN(标准值);/m21~?#:上人屋面活荷载为2.02kN(标准值);/m恒荷载按屋面做法计算,屋面工程做法:①二毡三油绿豆砂②4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③50mm厚泡沫砼④100mm厚现浇砼板⑤15mm厚板底抹灰(2)卫生间:活荷载取2.02kN;/m恒荷载取1.41.00.4=+=n g k 2/m kN (其中n 为学号) (3)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γ,二毡三油绿豆砂0.35 kN/m 2, 水泥砂浆20 kN/m 3, 泡沫砼5KN/m 3 ,抹灰17kN/m 3,双面粉刷的240mm 厚砖墙5.24kN/m 2 ,木窗0.3kN/m 2。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工程概况1、建筑名称: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宿舍楼;2、结构类型:砌体结构;3、层数:4层;层高3.1m;4、开间3.9m;进深6.3m;5、建筑分类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6、天然地面以下5~10m范围内无地下水,冰冻深度为地面以下0.8m,推荐持力层为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170kN/m2。
粘土层位于天然地面下2~4m处,akⅡ类场地;7)、内外承重墙采用240厚页岩煤矸石多孔砖,隔墙采用150厚陶粒空心砌块,屋盖、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板。
二、荷载计算与屋面板、楼面板配筋计算1.可变荷载标准值、常用材料自重表1 可变荷载标准值标准值(2/mkN)(1)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2.0医院病房、托儿所(2)教室、试验室、阅览室、会2.0 议室(3)食堂、办公楼中一般资料室 2.5(4)藏书库、档案库 5.0(5)厨房(一般的) 2.0(6)浴室、厕所、盥洗室○1对第一项中的民用住宅 2.0 ○2对其他民用住宅 2.5 (7)走廊、门厅、楼梯○1住宅、托儿所、幼儿园 2.02.5 ○2宿舍、旅馆、医院、办公楼、教室、餐厅○3消防疏散楼梯 3.5(8)不上人屋面0.7(9)上人屋面 2.0(10)雪荷载0.40(11)风荷载0.452. 楼面荷载计算(88J1X1)表2 楼面板的荷载计算楼面板的荷载计算荷载编号楼○1楼○2楼○3楼○4项目宿舍(kN/m2) 走廊、门厅(kN/m2)厕所盥洗室淋浴室(kN/m²)活动室(kN/m²)楼面活荷载 2.0 2.5 2.5 2.0楼面做法楼8A 1.4 1.4楼18A 1.35 楼8F 1.9+3.42板做法板自重 2.1 2.1 2.1 3.75顶棚做法棚2B 0.07 棚7 0.136 0.136 0.136荷载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 3.636 3.636 7.42 5.17 可变荷载标准值 2.0 2.5 2.5 2.0 荷载标准值 5.636 6.136 9.92 7.17 永久荷载设计值 4.363 4.363 8.9 6.2 可变荷载设计值 2.8 3.5 3.5 2.8 荷载设计值7.163 7.863 12.4 9.03.屋面荷载计算(88J1)表 3 屋面板的荷载计算荷载编号屋①屋②屋③屋④项目活动室(kN/m2)走廊(kN/m2)宿舍(kN/m2)厕所(kN/m2)屋面荷载、雪荷载0.7 0.7 0.7 0.7 屋面做法屋13 2.8 2.8 2.8 2.8 板做法板自重 3.75 2.1 2.1 2.1 顶棚做法棚2B 0.07棚7A 0.136 0.136 0.136荷载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 6.62 5.036 5.036 5.036可变荷载标准值0.7 0.7 0.7 0.7 荷载标准值7.32 5.736 5.736 5.736永久荷载设计值7.944 8.937 6.043 6.799 6.043 6.799 6.043 5.799 可变荷载设计值0.98 0.686 0.98 0.686 0.98 0.686 0.98 0..686 荷载设计值9.623 7.485 7.485 7.4854.墙体荷载计算1)360厚外墙重砖砌体 19×0.365 kN/m2=6.935 kN/m220厚内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20厚外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 7.615 kN/m22)360厚内墙重砖砌体 19×0.365 kN/m2=6.935 kN/m220厚内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20厚外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 7.615 kN/m23)240厚内墙重砖砌体 19×0.24 kN/m2=4.56kN/m220厚内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20厚外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 5.24 kN/m24)240厚外墙重砖砌体 19×0.24 kN/m2=4.56kN/m220厚内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20厚外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 5.24 kN/m25)240厚女儿墙重砖砌体 19×0.24 kN/m2=4.56kN/m220厚内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20厚外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 5.24 kN/m26)150厚隔墙重陶粒空心砌块 5×0.15 kN/m2 =0.75 kN/m2双面抹灰 17×0.02×2 kN/m2 =0.68 kN/m21.43 kN/m2三、现浇板设计各主要板块计算配筋如下1)宿舍6.3m ×3.9m①荷载设计值:1.2×3.636+1.3×2.0=6.96kN/㎡ g=1.2×3.636=4.36kN/㎡ q=1.3×2.0=2.6kN/㎡ g+q/2=5.66k N/㎡ q/2=1.30 KN/㎡ P =g+q=6.96kN/m 2②计算跨度:(支撑长度a=120㎜) 内跨:l 01=l c1=3.9m l 02=l c2=6.3m l 01/ l 02=6/3.9=1.6<2 按双向板计算。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砌体结构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廉、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住宅、商业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砌体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掌握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砌体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技巧。
二、课程设计目标1.熟悉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掌握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3.学会使用常见的砌体材料和工具;4.能够进行砌体结构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绘制;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与术语•砌体结构的定义•砌体材料的分类和特点•砌体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墙体、柱子、梁等2. 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砌体结构的受力分析•砌体结构的承载力计算•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3. 砌体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常见的砌体材料:砖、石材等•砌体结构施工工具的使用技巧4. 砌体结构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绘制•墙体、柱子、梁的设计要点•利用CAD软件进行施工图的绘制5. 团队合作与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地勘察和砌体结构设计•分工合作,学会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实践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施工规范四、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2.示范演示:教师在实验室或工作室进行砌体结构的实际操作演示,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地勘察和砌体结构设计,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砌体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4.小组讨论与展示:学生小组在课程结束前进行设计成果的展示和交流讨论,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课程评估方法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出勤和参与度;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设计成果的质量与创新程度;4.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5.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安全注意事项的遵守。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题确定:首先需要确定课程设计的选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砌体结构工程作为设计对象。
2. 工程参数计算:在选定设计对象后,需要进行相关的工程参数计算,如承载力、抗震性能、抗风性能等,以确定各部位的尺寸和材料的使用量。
3. 结构设计:基于前期的工程参数计算结果,进行结构设计,确定砌体结构的布局和构造、墙体厚度、墙体的位置和开口等细节。
4. 材料选择:在结构设计后,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砌体材料和粘结材料,主要包括砖块、石材、水泥、砂浆等。
5. 节点处理:对于砌体结构的节点,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梁柱节点、墙角节点、门窗洞口等处,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6. 绘制施工图:根据设计结果,需要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立面图、节点图等,以供施工参考。
7. 施工组织设计:在完成施工图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法、工期和配合关系等,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总之,在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中,需要全面考虑工程参数计算、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节点处理、施工图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等诸多方面,以确保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进行砌体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砌体结构的受力分析、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熟悉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进行砌体结构的设计计算;能够阅读和理解砌体结构的施工图纸;能够分析和解决砌体结构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砌体结构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砌体结构的分类和特点;砌体结构的受力分析;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我们将向学生传授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我们将引导学生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砌体结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法,我们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砌体结构的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砌体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多媒体资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砌体结构的施工工艺;实验设备将让学生亲身体验砌体结构的施工过程。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将占课程总评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作业将占课程总评的30%,包括设计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期中和期末考试将分别占课程总评的20%。
考试内容将涵盖课程的所有重要内容,包括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评估方式将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设计计算书1、材料二三四层为MU7.5轻骨料混凝土砌块,Mb5砂浆;首层为MU10轻骨料混凝土,Mb7.5砂浆。
截面尺寸:一层外纵墙厚370mm,其他墙厚均为240mm,梁的截面高度为600mm。
2、确定计算方案最大横墙间距s=3×3=9m,查表4.2,所以选择刚性方案。
3、高厚比验算⑴一层外纵墙s=9m H=4.6<s<2H=9.2∴H0=0.4×s+0.2×H=0.4×9+0.2×4.6=4.52mh=370mm 承重墙u1=1.0 查表4.3得[β]=26u2=1-0.4×b s/s=1-0.4×1.8/3=0.76>0.7∴u2=0.76β= H0/h=4.52/0.37=12.2<u1 u2[β]=1.0×0.76×26=19.76∴满足要求⑵一层内纵墙H0=4.52m h=240mm 承重墙u1=1.0查表4.3得[β]=26u2=1-0.4×b s/s=1-0.4×1.2/3=0.84>0.7∴u2=0.84β= H0/h=4.52/0.24=18.83<u1 u2[β]=1.0×0.84×26=21.84∴满足要求⑶二层内纵墙s=9m H=3.6<s<2H=7.2∴H0=1.0×H=3.6m h=240mm 承重墙u1=1.0查表4.3得[β]=24u2=1-0.4×b s/s=1-0.4×1.2/3=0.84>0.7∴u2=0.84β= H0/h=3.6/0.24=15<u1 u2[β]=1.0×0.84×24=20.16∴满足要求⑷二层外纵墙①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A2=351700mm2y1=1200240120130490(240130/2)351700⨯⨯+⨯⨯+=153.51mmy2=240+130-153.51=216.49mmI=333 1200153.51490216.49(1200490)(240153.51)333⨯⨯--++=3.26×109i=953.2610/3.51710⨯⨯=96.28mmh T =3.5×96.28=336.98mms w =9m >2H=7.2m∴H 0=3.6m 承重墙 u 1=1.0u 2=1-0.4×b s /s=1-0.4×1.2/3=0.84>0.7∴u 2=0.84β= H 0/h=3600/336.98=10.68<u 1 u 2[β]=1.0×0.84×24=20.16∴满足要求② 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s=3m <H=3.6m∴H 0=0.6s=1.8m承重墙 u 1=1.0u 2=1-0.4×b s /s=1-0.4×1.8/3=0.76>0.7∴u 2=0.76β= H 0/h=1.8/0.24=7.5<u 1 u 2[β]=1.0×0.76×24=18.24∴满足要求 ⑸ 三、四层外纵墙s=9m >2H=7.2m∴H 0=1.0×H=3.6m h=240mm 承重墙 u 1=1.0查表4.3得[β]=24u 2=1-0.4×b s /s=1-0.4×1.8/3=0.76>0.7∴u 2=0.76β= H 0/h=3.6/0.24=15<u 1 u 2[β]=1.0×0.76×24=18.24∴满足要求⑹ 三、四层内纵墙高厚比验算同二层内纵墙⑺ 承重横墙的高厚比验算① 一层承重横墙H=4.6m <s=5.6m <2H=9.2m∴H 0=0.4×s +0.2×H=0.4×5.6+0.2×4.6=3.16m承重墙 u 1=1.0,无门窗洞口u 2=1.0β=H 0/h=3.16/0.24=13.17<u 1 u 2[β]=1.0×1.0×24=24∴满足要求② 二层承重横墙H=3.6m <s=5.6m <2H=7.2m∴H 0=0.4×s +0.2×H=0.4×5.6+0.2×3.6=2.36m承重墙 u 1=1.0,无门窗洞口u 2=1.0β=H 0/h=2.36/0.24=9.83<u 1 u 2[β]=1.0×1.0×24=24∴满足要求4、 内力计算⑴ 计算单元:计算截面宽度B=3m⑵ 控制截面:三、四层相同与二层截面不同,与一层材料部同,所以选一、二、三层墙体进行承载力验算,每层取两个控制截面Ⅰ-Ⅰ,Ⅱ-Ⅱ。
砌体结构教学设计一、前言砌体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构造简单、工艺容易、成本较低,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砌体结构设计和施工能力,本文设计了一节砌体结构教学课程。
二、课程目标1.了解砌体结构的基本构造和分类;2.掌握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砌体结构设计和施工工作。
三、教学内容1. 砌体结构基础•掌握砌体结构的定义、构造和分类;•了解砌体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设计原则;•学习各种砌体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2. 砌体结构设计•学习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砌体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砌体结构的设计和优化。
3. 砌体结构施工•学习各种砌体结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掌握砌体结构施工的常用工具和器材;•进行简单砌体结构的构筑实践。
4. 砌体结构安全•学习砌体结构的安全风险和责任;•掌握砌体结构施工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提高砌体结构施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老师通过课堂教学、PPT讲解、黑板板书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了解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构造特点、力学性能和施工方法等。
2. 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砌体结构,掌握施工技术和器材使用方法,学习施工操作规范,提高实践能力。
3. 讨论法可利用课程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砌体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加深理解,提高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积极参与度、听课效果和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数据分析、结论和建议等。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课程设计和报告,包括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构造特点,掌握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提升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不齐全、实验室安全措施不完善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蚂蚁文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了解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砌体结构的受力原理,掌握砌体结构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3. 让学生掌握砌体结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具备一定的施工图识读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砌体结构知识进行简单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砌体结构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砌体结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砌体结构建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职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砌体结构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砌体结构知识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符合教学实际,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砌体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 砌体结构定义、特点及应用- 砌体结构分类及性能比较2. 砌体结构受力原理与计算方法- 砌体结构受力分析- 砌体结构强度计算方法- 砌体结构稳定性分析3. 砌体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砌体施工基本工艺流程-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图的识读与理解4. 砌体结构设计方法与实例分析- 砌体结构设计原则与要求- 简单砌体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砌体结构优化设计方法5. 砌体结构计算软件应用- 常用砌体结构计算软件介绍- 软件操作方法与技巧- 软件在砌体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实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与教材紧密关联。
教学大纲明确了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使学生在掌握砌体结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逐步提高砌体结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能力。
教学内容涵盖了理论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在土木工程中,砌体结构是工业与民用房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尤其在多层住宅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因此其设计原理具有普遍意义。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是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巩固学生在《砌体结构》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深入领会砌体结构设计特点,熟悉砌体结构的布置及构造,学会查阅设计资料,掌握砌体结构的规定。
使学生在设计计算、规范规定的理解、提高专业绘图能力等方面获得必要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设计应使学生了解砌体结构的结构布置;掌握砌体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结构所承受的荷载类型及荷载汇集;砌体结构在各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及构造;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及要求;同时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了解房屋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三、课程设计选题原则根据《砌体结构》课程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工程选题。
三、课程设计内容1. 课程设计地点:教室和计算机房2•设计内容:(1) .按指定建筑方案图进行结构布置;荷载计算;构件计算(预制构件选型、现浇构件计算);墙体计算(最薄弱处墙体高厚比验算、最薄弱处墙体抗压验算、集中力处墙体局部抗压验算);墙下条形基础设计计算(2) .写出过程详细、条理清晰、内容完整的计算书。
(3) .施工图纸绘制:图纸要求A4纸打印。
内容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及基础详图;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及相关节点大样;圈梁布置图;现浇构件详图,施工图纸说明和图签。
施工图制作的符号、线型等要满足《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 / T 50105-2001 的有关规定。
3. 时间安排:结构布置和结构计算4周;施工图纸绘制3周。
五、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 《砌体结构》唐岱新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年。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年。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年。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1. 前言砌体结构是建筑结构的常见形式之一,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民用住宅、公共建筑、工厂、桥梁等建筑领域的结构形式。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砌体结构的深入学习和设计实践,了解深入砼结构的原理、计算方法和实现技术,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实践能力。
2.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对砌体结构设计的认识和熟练度,培养学生设计、计算、施工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构造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加固设计及检查方法•砌体结构构造原理•砌体结构计算方法•砌体结构施工技术3. 设计内容及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课程设计需求学生完成以下几项设计内容:3.1 设计项目以学生熟悉的居住建筑为设计对象,设计一幢地上3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为砌体墙体结构的住宅建筑,建筑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高度不低于9米。
3.2 设计任务在熟悉该类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参考并学习优秀实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选定与设计,经过完善的计算,得出承载力和变形的数值分析,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同时将具体施工技术考虑在内。
3.3 设计要求•准确掌握砌体结构构造、计算与施工等技术要领•确定设计荷载,进行砌体结构设计和计算,绘制施工图•通过盈亏平衡字派校核、推挤校核、弯曲校核、剪切校核及变形控制校核等,得出结构安全性能参数•最后以具体的产品工艺、材料、签证要求、施工工艺等要素为参考,编制完整的施工图、材料表及规范标准等4. 设计形式本课程采用基于实际的课程设计,提供基本工程设计思想与计算方法,采取分组形式,每组2-3人,进行设计,包含以下几个阶段:4.1 第一阶段每组学生根据指导教师通过文件(技术书籍、规章制度或案例),进行结构原理、设计基础相关问题的学习。
4.2 第二阶段每组学生按照指定的设计范围,选定方案方向,进行选题,并确定详细设计任务与指导教师。
4.3 第三阶段每组学生根据课程设计任务的大纲,要求完成相应的各项设计工作,包括砌体结构的构造原理,安全承载能力计算方法,以及施工技术等。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一、结构方案选用
1.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本设计房屋为五层混合结构房屋,总高度为16.8m,总宽度为42.4m,底层高为4m〈5m,房屋的高宽比16.8/42.4=0.3962〈2,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砌体结构形式,造价低廉,施工简单,满足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混合承重体系,楼面钢筋混凝土构件,纵横墙承重体系方案,有利于结构受力,既满足灵活布置的房间,又有较大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2.墙体方案及布置
(1)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
由设计任务资料知道该建筑物的总长度16.8m<50m,不设伸缩缝。
没有较大差异的荷载,不设沉降缝,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不设防震缝。
(2)承重墙体布置
进深梁支承在内外纵墙上,为纵墙承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支承在横墙的进深梁上,为横墙承重,此承重体系为纵横墙承重,并以横墙为主的布置方案。
(3)墙体材料
首层至三层采用MU20实心粘土砖和M10混合砂浆砌筑,四层和五层采用MU15实心砖和M7.5混合砂浆砌筑,所有墙体都为240mm 厚。
3.构造措施
(1)构造柱的设置:外墙转角处,内墙与外墙的交接处均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的根部与地圈梁连接,不再另设基础。
(2)圈梁:各层,屋面,基础上面均设置圈梁,横梁圈梁设在板底,纵墙圈梁下表面与横墙圈梁底表面齐平,上表面与板面齐平,当遇窗口时,可兼过梁。
4.楼盖结构布置
(1)梁板的平面位置及板的平面形状预制空心板,板厚100mm(0.2kN/m2),15mm厚板底粉刷(0.23kN/m2),砌体重度17kN/m3,地砖恒荷载0.6kN/m2,楼面活荷载3.0kN/m2.设置梁的截面尺寸为250mm×500mm,伸入墙内240mm,墙厚240mm首层至三层采用MU20实心粘土砖和M10混合砂浆砌筑,四层和五层采用MU15实心砖和M7.5混合砂浆砌
筑,窗高1800mm,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2)板的型号、编号、数量以及排列方式
(3)梁的编号及位置
(4)梁板与墙柱的支承关系
进深梁支承在内外纵墙上,板置于梁上,为纵墙承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支承在横墙的进深梁上,为横墙承重。
(5)屋面构造:防水等级为Ⅱ级,采用卷材涂膜防水屋面:40厚细石混凝土找平,内配
4
@200钢筋,50-200厚膨胀珍
珠岩找坡,15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做油膏,胶泥一度隔气,结构层为120混凝土空心板。
具体屋面、楼面活荷载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二、结构计算的内容及要求
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1)计算单元的选取
(2)静力计算方案的选用由于本房屋结构的屋盖和楼盖类别为一类,假定最大横墙间距为s=7.2m<32m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又最大跨度<9m,故无须设置壁柱加强墙体稳定性。
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5.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圈梁的布置;
6.计算书采用手写;
7.2013年11月11日17点30前将设计全部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