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
- 格式:docx
- 大小:17.44 KB
- 文档页数:4
静女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⑵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⑶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⑷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⑻说(yuè)怿(yì):喜悦。
女(rǔ):汝,你,指彤管。
⑼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创作背景】《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诗经《静女》的意思及赏析静女诗经静女其姝1,俟我于城隅2。
一爱一而不见3,搔首踟蹰4。
静女其娈5,贻我彤管6。
彤管有炜7,说怿女美8。
自牧归荑9,洵10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其姝(shū):姝,美丽。
2俟(sì):等待,等候。
城隅(yú):城上的角楼。
3一爱一:隐藏,遮掩。
见:通“现”,出现。
4踟蹰(chíchú):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5娈(luán):美好。
6贻(yí):赠送。
彤(tóng)管:红色的茅草。
7炜(wěi):鲜明有光。
8说怿(yuèyì):喜一爱一。
女(rǔ):通“汝”,你。
9归荑(kuìtí):赠送荑草。
归,通“馈”,赠送。
荑,初生的茅草。
10洵(xún):的确,确实。
娴静的姑一娘一真美,她约我在城角旁相会。
但是到了却没有露面,我搔头徘徊,内心紧张。
娴静的姑一娘一真美,送我红色的茅草。
茅草鲜艳光亮,就像她的美貌。
赠我来自郊野的茅草,真是美好珍异。
当然,不是草长得美,而是因为有美人相赠的情意在其中。
【静女之美】城角边有一个小伙子在等着他的心上人,但是到了约好的时间,她还没有出现。
正在小伙子踟蹰的时候,突然蹦出来一个美丽的少女,她拿着路上采的红色茅草,塞到了心上人的手中。
原本以为是羞羞答答的约会,没有想到姑一娘一如此活泼可一爱一,反而是那个一爱一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小伙子显得有点傻气了,让人读来,不由得喜欢上了少女灵一精一古怪的静女形象。
【赏析】这首诗清新活泼,生动有趣。
比较这首诗中的静女与《关雎》中的窈窕淑女,还有这首诗中的男子与《关雎》中的那位辗转反侧的男子,看看他们在一性一格上、年龄上的差距。
想象一下,他们都是多大的年轻人呢?【启示】男子赞美静女送的茅草美丽,并不是因为这根草比别的草长得好,而是因为送草的人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我们生活中也一定常常会收到礼物,我们是否因为叔叔送的玩具比一奶一奶一送的画笔昂贵,就格外喜欢叔叔呢?要知道,礼物的贵贱不是价格能衡量的,只要是真心送上的礼物,都是珍贵的。
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相关推荐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1作品原文静女其姝⑴,俟我於城隅⑵。
爱而不见⑶,搔首踟蹰⑷。
静女其娈⑸,贻我彤管⑹。
彤管有炜⑺,说怿女美⑻。
自牧归荑⑼,洵美且异⑽。
匪女之为美⑾,美人之贻⑿。
作品注释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⑵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⑶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⑷踟躇(chí 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⑻说怿(yuè yì):喜悦。
女:汝,你。
⑼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白话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作品鉴赏《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
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2、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3、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4、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5、城:城墙。
6、隅:城墙上的角楼。
7、爱:同“蔓",隐藏。
8、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
全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1/ 1。
《诗经-静女》原文、注释、译文
【原文】
《静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静:娴雅安详。
姝:美好。
城隅:城角隐蔽处。
爱:通“薆”,隐藏。
踟蹰:徘徊不定。
娈(luán):年轻美丽。
有:语助词。
炜:鲜明光亮的样子。
说怿:喜爱。
说,通“悦”。
女:通“汝”,你。
牧:郊外放牧的地方。
归:通“馈”,赠送。
荑(tí):初生的茅草。
洵:诚然,实在。
匪:通“非”,不,不是。
【大意】
娴静的姑娘啊惹人爱,她约我到城角来。
可她却躲起来让我找啊,找不见她我抓耳又挠腮。
娴静的姑娘啊长得娇,她送我一支朱漆的笔。
笔杆鲜红有光彩,我爱你姑娘真美好。
她从牧场采来了娇嫩的草,茅草儿美丽又独具风骚。
并不是你茅草儿叫人爱,只因为心上人为我采来。
《静女》《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静女》知识点1、原文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3、课下注释: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城:城墙。
隅:城墙上的角楼。
爱:同“薆”,隐藏。
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踟蹰:徘徊不定。
娈:面目姣好。
贻: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tí)”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色红而光亮。
说怿:说同“悦”。
怿,喜悦。
女:同“汝”,你,指彤管。
牧:城邑的远郊。
归:同“馈”,赠送。
荑:初生的白茅草。
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确实。
异:特殊。
匪:同“非”。
贻:赠与。
4、赏析:《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
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的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题解】 这诗以男子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大意是: 那位性情和容貌都可爱的姑娘 应约在城楼等他。
也许为了逗着玩, 她把自己隐藏起来。
他来时不曾立刻发现她, 急得“搔首踟蹰”。
等到他发觉那姑娘不但依约来到, 而且还情意深长地带给他 两件礼物时,便大喜过望。
那礼物不过是一支涂红的管和几根茅草,但在他看来 却是出奇的美丽。
他自己也知道,正因为送礼的人是可爱的,这些东西才这么令 人喜爱。
【注释】 (1)静:安详。
姝(shū):美好貌。
(2)俟(sì):等待。
城隅:城上的角楼。
(3)爱:通“薆”,《方言》引作“薆”,隐蔽。
薆而:犹“薆然”。
那 女子躲在暗角落里,使她的爱人一下子找不着她,所以他觉得薆然不见。
(4)搔首踟蹰:用手挠头,同时犹豫不进,这是焦急和惶惑的表现。
(5)娈:与“姝”同义。
(6)贻:赠送。
彤(同 tóng):红色。
彤管:涂红的管子,未详何物,或 许就是管笛的管。
一说,彤管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
郭璞《游仙诗》:“陵冈 掇丹荑”,丹荑就是彤管。
依此说,此章的“彤管”和下章的“荑”同指一物。
(7)炜(伟 wěi):鲜明貌。
(8)说怿(yuèyì):心喜。
女:通“汝”。
这里指彤管。
(9)牧:野外放牧牛羊的地方。
归(kuì):通“馈”,赠贻。
荑(题 tí): 初生的茅。
彼女从野外采来作为赠品,和彤管同是结恩情的表记。
(10)洵(xún):诚然,确实。
洵美且异:确实是好看而且出奇。
(11)“匪女”两句是说并非这柔荑本身有何好处,因为是美人所赠,所以 才觉得它美丽。
“汝”指荑,但意思兼包彤管在内。
【余冠英今译】 娴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全攻略(全国通用)第21篇《静女》一、知识关(一)挖空练习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二)全文翻译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二、默写关(一)易错字写3遍姝俟爱搔踟蹰娈贻炜怿荑洵1.《静女》中写男子找不到女友时的焦急神态的句子是“(),()”。
2.《静女》中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
3.《静女》中“(),()”两句是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4.《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的形象,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和“()”。
5.《静女》中,用细节描写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对于女主人公赠送的“有炜”的彤管,男主人公“()。
6.《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二个礼物的句子是:(),()。
三、阅读关(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下面对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以男主人公的口吻,生动地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而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
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情人约会活动。
D.“搔首踟蹰”这一细节描写表现男主人公老实、憨厚、痴情。
2021年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01《静女》《静女》正文翻译注释赏析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yú)。
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城:城墙。
隅:城墙上的角楼。
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踟蹰:徘徊不定。
静女其娈(luán),贻(yí)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yì)女(rǔ)美。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娈:面目姣好。
贻: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盛明貌。
说怿:喜悦。
女:同“汝”,你,指彤管。
自牧归(kuì)荑(tí),洵(xún)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yí)。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初生的白茅草。
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确实。
异:特殊。
匪:同“非”。
贻:赠与。
【赏析】《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诗经《静女》古诗词鉴赏诗经《静女》古诗词鉴赏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静女》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静女》先秦:佚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静女》注释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姝(shū):美好。
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踟蹰:徘徊不定。
娈(luán):面目姣好。
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说(yuè)怿(yì):喜悦。
女(rǔ):汝,你,指彤管。
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匪:非。
贻:赠与。
《静女》鉴赏《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导语】《诗经》的作者佚名,绝⼤部分已经⽆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编订。
下⾯是分享的诗经《国风·邶风·静⼥》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国风·邶风·静⼥》 先秦:佚名 静⼥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不见,搔⾸踟蹰。
静⼥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美。
⾃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之为美,美⼈之贻。
【译⽂】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相赠厚情意。
【注释】 静⼥:贞静娴雅之⼥。
马瑞⾠《⽑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犹云淑⼥、硕⼥也。
”姝(shū):美好。
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等待。
城隅:城⾓隐蔽处。
⼀说城上⾓楼。
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娈(luán):⾯⽬姣好。
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说红管的笔,⼀说和荑应是⼀物。
有的植物初⽣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不仅颜⾊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说(yuè)怿(yì):喜悦。
⼥(rǔ):汝,你,指彤管。
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茅,茅之始⽣也。
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匪:⾮。
贻:赠与。
【赏析】 《静⼥》⼀诗,向来为选家所注⽬。
现代学者⼀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爱情诗。
⽽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诗序》云:“《静⼥》,刺时也。
卫君⽆道,夫⼈⽆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道德,故陈静⼥遗我以彤管之法。
《诗经·静女其姝》原文译文及出处本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静女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静女》原文先秦:佚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译文及注释译文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⑵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⑶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⑷踟(chí)躇(c 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静女》出处《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诗经》静女原文译文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城:城墙。
隅:城墙上的角楼。
爱:同“薆”,隐藏。
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定。
娈:面目姣好。
贻: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tí)”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色红而光亮。
说怿(yì):说同“悦”。
怿,喜悦。
女:同“汝”,你,指彤管。
牧:城邑的远郊。
归:同“馈”,赠送。
荑:初生的白茅草。
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确实。
异:特殊。
匪:同“非”。
贻:赠与鉴赏《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彼美者,西方之人也。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颜。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姿。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容。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仪。
彼美人兮,维西子之态。
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译文:静女其姝,待我于城隅。
这位静女容貌美丽,她在城角等我。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虽然爱慕她,但见不到她的身影,我焦急地抓耳挠腮,心神不宁。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我登上那破旧的城墙,远远地望向她回来的路。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然而,我没有看到她回来的身影,泪水涟涟,悲伤不已。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终于见到她回来,我喜笑颜开,与她交谈笑语。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你为我卜卦,卦象显示没有灾祸。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她驾着车来,带着我的礼物离开。
译文详解: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这里的“静女”指的是一位安静、娴雅的女子,“其姝”形容她美丽动人。
她在城角等待着我,这里描绘了一个浪漫的情景。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爱而不见”表达了对女子的思念和渴望,但又无法相见,因此心中焦急,表现为“搔首踟蹰”,形容焦虑不安的样子。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彼垝垣”意为登上那座破旧的城墙,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在城墙上远望,期待女子的归来。
复关,即归来的路。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这里的“不见复关”意味着女子并未归来,作者因此悲伤落泪,泪水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既见复关”表示女子已经归来,作者因此喜笑颜开,与她交谈笑语。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尔卜尔筮”是指女子为作者卜卦,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
体无咎言,即卦象显示没有灾祸,一切顺利。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女子驾车前来,带着我的礼物离开。
这里可能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情感和交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静女的思念、期待和相见后的喜悦,以及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浪漫色彩的爱情诗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姝,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原文翻译: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有一位静美的女子,她站在城角等我。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虽然我深爱着她,却无法见到她,只能焦急地挠头徘徊。
静女其姝,贻我彤管。
那位静美的女子,赠予我一支红彤彤的管子。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支红彤彤的管子光彩照人,让人喜悦,赞美她的美丽。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她从牧场回来,手中的荑草美得独特。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并非女子本身的美,而是美人的赠予。
原文:彼美孟姜,会馆柳下。
其笑如花,其目如波。
赠我以扇,使我怀想。
彼美孟姜,我心则伤。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原文翻译:那位美丽的孟姜,在会馆的柳树下。
她笑得如同盛开的花朵,她的眼睛如同荡漾的波纹。
她赠予我一把扇子,让我怀念不已。
那位美丽的孟姜,让我心灵受到伤害。
我心灵受伤,没有人知道我的悲伤。
原文: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原文翻译:她采摘着葛草啊,一天不见她,就像过了三个月。
她采摘着萧草啊,一天不见她,就像过了三个秋天。
她采摘着艾草啊,一天不见她,就像过了三年。
一天不见她,就像过了三个秋天。
静女原文及翻译注释
静女原文及翻译注释
静女
佚名〔先秦〕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城:城墙。
隅:城墙上的角楼。
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踟蹰:徘徊不定。
娈:面目姣好。
贻: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盛明貌。
说怿:喜悦。
女:同“汝”,你,指彤管。
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初生的白茅草。
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确实。
异:特殊。
匪:同“非”。
贻:赠与。
静女的译文
诗经《静女》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2、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3、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4、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5、城:城墙。
6、隅:城墙上的角楼。
7、爱:同“蔓",隐藏。
8、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静女》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
原文:
静女
佚名〔先秦〕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静:娴雅贞静。
姝:美丽,漂亮。
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城:城墙。
隅:城墙上的角楼。
爱:同“薆”,隐藏。
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定。
娈:面目姣好。
贻: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
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tí)”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色红而光亮。
说怿(yì):说同“悦”。
怿,喜悦。
女:同“汝”,你,指彤管。
牧:城邑的远郊。
归:同“馈”,赠送。
荑:初生的白茅草。
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确实。
异:特殊。
匪:同“非”。
贻:赠与。
文言常识:
通假字
静:同“靖”,文雅和善。
爱:同“薆”,隐藏。
见:同“现”,出现。
说:通“悦”,喜爱。
女:同“汝”,指彤管。
归:通“馈”,赠。
匪:同“非”,不是。
女:通“汝”,指荑。
鉴赏:
《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
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
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接近本义,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
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
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
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
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
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
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
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
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
创作背景:
《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作者简介: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