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13.84 KB
- 文档页数:1
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护理常规
一、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一)观察要点:
1、饮食
2、监测血糖、尿糖
(二)护理措施:
1、观察产妇血糖、尿痛等情况
2、解释产生血糖变化的原因,告知预防措施及自我护理方法
3、准确用药,监测血糖、尿糖情况
4、给予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异常时报告医生进 行处理,邀请相关科室协商解决
三、术后护理:
(一)护理措施:
1、观察产妇血糖、尿痛等情况
2、解释新生儿分娩后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的原因,加强新 生儿观察和护理,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低血糖发生
3、指导产妇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裤,勤擦身,预防皮肤感 染,做好母婴护理
4、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保持床铺清洁、平整,避免皮肤受压
四、出院指导:
2014年6月 修 订
1、药物:服用口服药,给予药物指导
2、饮食: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运动与休息:与婴儿同步休息,根据身体状况进行产后操
锻炼
新绛县人民医院
护理部。
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孕妇的饮食与运动情况。
2.评估生命体征、体重、皮肤黏膜情况。
3.了解糖尿病的病史,有无家族史及不良孕产史。
4.了解妊娠经过,血糖控制及用药情况。
5.评估有无糖代谢紊乱症候群(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及血脂代谢紊乱情况。
6.评估有无产科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或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感染等。
7.评估胎儿发育状况及子宫张力、腹围、宫高、胎心、胎动、宫缩情况。
8.了解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9.评估孕妇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及认知态度。
【护理措施】妊娠期1、指导孕妇正确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监护和自我护理能力,掌握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药物作用的药峰时间。
2、孕期母儿监护:孕前患糖尿病者孕早期应每周产前检查1次至第10周。
妊娠中期每2周检查一次,一般妊娠20周时需要及时增加胰岛素的用量,32周后每周检查一次。
3、孕妇监护:应对孕妇进行严密监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①血糖监测:指导病人利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SMBG),评估餐前和餐后高血糖以及生活事件(锻炼、用餐、运动及情绪应激等)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及时发现低血糖,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②肾功能监测及眼底监测:每次产检应做尿常规,因15%孕妇餐后出现尿糖,尿糖易出现假阳性,所以尿常规检查多用于监测尿酮体和尿蛋白。
每月一次肾功能检查及眼底检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胎儿监测:了解胎儿健康状况:①超声波和血清学筛查胎儿是否存在畸形。
②胎动计数,为预防胎死宫内,妊娠28周以后,指导孕妇掌握自我监护胎动的方法,若12小时胎动计数<10次,或胎动次数减少超过原胎动计数50%而不能恢复者,则表示胎儿宫内缺氧。
③无激惹试验,了解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④胎盘功能测定,连续动态的监测孕妇尿雌三醇及血中HPL值可及时判定胎盘功能。
5、控制饮食:75%~80%GDM病人仅需通过控制饮食量和种类,即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根据体重计算每日需要的热量,体重≤标准体重的10%者,每日需36~40kcal/kg,标准体重者每日需30~35kal/kg需合理控制食物摄入总热量,鼓励称重法准确估计食物的重量,并使用等量食物交换份:食品交换份: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几大类。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常规[概念]妊娠合并糖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者。
妊娠与糖尿病两者相互影响,使病情加重,处理不当,则并发症多,母儿死亡率高。
[临床表现]有孕期多饮、多食、多尿,或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等症状和体征。
[护理诊断]1.舒适的改变;与糖尿病孕妇阴道自洁力下降,易发生阴道霉菌性感染2.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孕妇的高血糖易致巨大胎儿、畸形胎儿。
常伴有严重血管病变,影响胎盘供血,易致死胎、死产。
孕妇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新生儿发生反应性低血糖等,易致新生儿死亡。
3.有感染的危险:与患糖尿病时,白细胞有多种功能缺陷,趋化性、吞噬作用、杀菌作用均明显降低,抵抗力下降,易招致感染。
4、知识缺乏与缺乏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一般保健知识。
缺乏饮食治疗及胰岛使用知识。
5.有低血糖的危险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多。
糖入量相对不足。
[护理措施](一)产科护理1,按产前产后护理常规。
2、加强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护,防止胎死宫内,教会孕妇自测胎动以配合医生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
3.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促胎儿肺部成熟。
(二)心理护理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避免过渡疲劳。
(三)用药护理1.使用胰岛素治疗者,于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注射后按时进餐,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预防低血糖发生,如出现头晕、烦躁不安、心悸、出冷汗、脉搏快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四)一般护理1.帮助孕妇认识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按医嘱给低糖饮食,不进规定外食物。
2、遵医嘱按时监测血糖、尿糖。
3.指导孕妇保持外阴,勤换内裤,胎膜早破者应勤换消毒会阴垫,每日会阴擦洗2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4.注意皮肤清洁。
观察下肢皮肤情况,长期卧床患者应采取措施预防压疮、肺炎、尿路感染等。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深大、呼气可闻及烂苹果味、眼球下陷等酮症酸中毒征象时,应及时报告医师。
(五)健康教育指导孕产妇定期接受内科及产科复查,对糖尿病情况重新评价。
妊娠期糖病护理重点妊娠期糖尿病护理重点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孕妇怀孕期间或怀孕初期确诊的糖尿病。
它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重点。
1. 饮食调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控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首先,建议患者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其次,分餐制应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规,保持饮食规律,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和脂肪,确保膳食均衡。
2. 运动管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适当进行规律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运动有助于消耗多余的葡萄糖,增强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但是在进行运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过度运动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患者在运动时应注意休息与饮水,适度调整运动强度,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剧烈运动。
3. 胰岛素注射对于无法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是必要的治疗方式。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合理使用胰岛素,并自觉接受血糖监测。
同时,患者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和穿刺部位,并定期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4. 定期产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监护。
在产检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的血糖、血压、尿常规等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胎儿监测,包括胎心率、胎动、羊水量等,以及胎儿超声检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5. 心理支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因为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焦虑而感到压力。
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参加支持组织或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总结: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重点包括饮食调控、运动管理、胰岛素注射、定期产检以及心理支持等。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患者可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一病一品】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护理方案一、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一病一品”护理路径二、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护理方案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1diabetesme11itus,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病人。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GD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类型。
GDM是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好发于妊娠中晚期。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血糖控制不良(母体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超过75mg∕d1(4.2mmo1∕1),或Ih和2h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1g1ucoseto1erancetest,OGn)检测值从最低七分位数增至最高七分位数,这些不良结局的风险会增加,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母婴产伤、手术分娩、新生儿呼吸系统问题及代谢性并发症(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和红细胞增多症)等,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增加了母体和子代远期发生高血糖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平稳控制血糖对于GDM产妇尤为重要。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医师师和护士密切的合作,从母儿监测、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合理用药结合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对产妇进行综合性的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入院时【热心接】1.入院介绍详见第一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2.一般评估详见第一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3.专科评估评估产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疾病知识、饮食习惯以及健康教育的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从而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
(二)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前【耐心讲】根据管理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五驾马车”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1母儿监测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首次发病或发现的糖尿病。
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情况对母体和胎儿均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母儿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1)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妊娠前糖尿病合并妊娠: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ιo1∕1;糖化血红蛋白大于或等于6.5%;随机血糖>11.Immo11且伴有症状。
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应该如何护理汪女士今年24岁,通过末次月经推测出预产期是今年八月末,孕期都有定期接受正规的产检。
但是在今年五月份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测试结果为4.1-11.5-10.6mmol/L,后入院进行就诊。
入院后,汪女士接受了产科常规检查以及相关化验,并自测胎动,结合糖尿病食谱以及七点法测血压,最后血糖恢复平稳。
NST检测每日两次,后经医生进行了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剖出足月产儿,Apgar评分十分,手术后患者状况良好,切口干燥无渗血,宫缩良好且阴道出血量较少。
那么,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当如何进行护理呢?下文为大家进行了详细分析。
1、如何进行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确诊?孕妇在确定怀孕后,第一次产检前应当进行空腹血糖检查,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mmol/L,喝糖水两小时后血糖超过11.1mmol/L,或随即测量血糖超过11.1mmol/L。
则可以考虑患者可能会患有孕前糖尿病。
如果第一次产检时血糖正常,但是在怀孕24-28周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时,服糖前、服后1h以及服后2h进行三次抽血,分别数值应当低于5.1-10.0-8.5mmol/L,如果有任何一项指标高于标准值则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应当注意的是,进行此试验的前三天应正常饮食,同时还要确保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克,试验前一天晚上开始至少要禁食八小时以上。
在测试当天,禁止吸烟,避免剧烈活动,最好的方式就是静坐等待测量。
2、妊娠期的护理妊娠糖尿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合理进行饮食控制,同时适当增加运动。
所谓合理进行饮食,也就是说“准妈妈”每日饮食摄入要确保能够满足母体以及胎儿的生活能力需要,也要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进行控制。
不能盲目地通过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来降低血糖。
如果长期不摄入或少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则会导致饥饿性酮症,甚至低血糖。
还可能引发母体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的并发症,或导致胎儿发生突发性胎死。
已经确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饮食上应当遵循下图(1)所示的饮食原则。
妊娠合并症护理常规(一)、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心功能情况,每日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4次。
有早期心衰装状如轻微活动后即出现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或有浮肿、乏力、心动过速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⑵、检测胎心音变化,每4小时听胎心音1次。
间断低流量吸氧,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
⑶、经常巡视病房,观察下肢有无水肿及体重明显增加,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2、休息与活动⑴、保证充足睡眠,每日睡眠至少10小时,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
⑵、有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必要时给予吸氧。
3、分娩期护理⑴、专人守护,严密检测产妇生命体征,及早发现心力衰竭征象,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
⑵、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尽量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妇屏气用力,以减轻心脏负担。
⑶、胎儿娩出后立即腹部放置1~2公斤砂袋12~24小时,防止心衰发生。
⑷、产后子宫收缩不良者,给予按摩子宫,可肌注或静滴缩宫素10~20U,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4、产褥期护理⑴、产后24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轻者(根据心功能分级情况)24小时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⑵、产褥期尤其是72小时内仍应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防止心衰。
⑶、饮食清淡、搭配合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发生。
⑷、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⑸、选择适当的喂养释放: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可以哺乳,但应避免劳累;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不宜哺乳,应及时退乳,并指导家属进行人工喂养。
5、健康教育⑴、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做好充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⑵、分娩后帮助产妇选择适宜的避孕措施。
(二)、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1)按一般产前常规护理。
2)遵医嘱检测血糖及肝、肾功能。
抽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护血管,避免损伤和感染。
3)根据血糖及尿糖检测结果,精确计算胰岛素使用量,抽取药液应准确无误。
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
【概念】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三多一少。
【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心状况。
3、辅助检查。
【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
2、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3、遵医嘱监测血糖及用药。
4、做好会阴护理。
5、预防感染,病房温度20-24℃,相对湿度55%-65%,空气流通,上下午各通风30分钟,勤擦浴,勤换衣裤。
6、重症糖尿病不宜哺乳,应退奶。
7、余遵照产褥期护理常规
8、指导母乳喂养。
9、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
2、做好个人卫生。
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框架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方案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pre-gestationa1.diabetesme1.1.itus,PG-DM)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1.diabetesme1.1.itus,GDM)o糖尿病患者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o妊娠期糖尿病(以下简称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出现的糖耐量异常,GDM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
GDM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我国发生率为1%〜5%,近些年有明显增高趋势。
GDM临床经过复杂,可对母婴产生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
对GDM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管理,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的产生,保障母婴健康是医务人员诊疗和护理的当务之急。
XX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开展“以循证为核心,以优质护理为中心,以安全为保障,以健康分娩为目标”的护理服务,从母儿监测、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合理用药、健康教育5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科学、综合性的管理,从而使患者孕期血糖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母婴的健康与安全,顺利完成分娩。
(-)GDM患者入院时【热心接】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并将患者带入房间。
(1)入院介绍:对以下内容进行讲解与告知:1)人员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病友。
2)病房环境及设施:病房、卫生间、护士站、医师办公室、检查室、污物间、消防安全通道、开水间、谈话室、标本留取处、呼叫器、床头灯、病床、储物柜。
3)规章制度:探视制度、陪住制度、作息制度、饮食制度、作息时间,个人财物保管注意事项。
4)告知与警示:患者权利及义务;不得在病房内吸烟及使用电器及明火。
(2)入院评估评估方法:责任护士采用AD1.评估表、跌倒/坠床评估表、压疮评估表、入院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并记录。
护理措施:责任护士根据AD1.评分结果进行生活护理。
跌倒/坠床、压疮高危患者悬挂提示牌并告知防范措施,留置管路患者告知管路滑脱的防范措施。
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孕产史、健康史及家族史。
2 .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胎心、胎动及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观察是否有“三多一少”的症状。
3 .了解实验室检查如尿糖、糖筛查、糖耐量试验及电解质等检查结果。
4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1 .监测血糖、胎心、胎动及产兆,定期产前检查。
每次产前检查均应作血糖、尿糖、尿酮体、尿蛋白以及血压和体重的测定。
2 .坚持饮食治疗。
不论病情轻重或是否应用胰岛素治疗,不论糖尿病属何类型或有无并发症,均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
3 .按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
按时按量注射胰岛素;使孕妇血糖保持接近正常又不引起低血糖水平,防止因高血糖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 .指导孕妇自我监护,教会孕妇自测胎动,如每小时胎动计数V3次或12小时累计小于10次提示胎儿缺氧。
5 .术前按医嘱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以促使胎儿肺成熟,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6 .新生儿无论体重多少均按早产儿护理。
注意保暖、吸氧、提早喂糖水、早开奶。
出生后30分钟喂葡萄糖水10~30m1,以后每4小时1次,连续24小时。
7 .给予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控制饮食,避免血糖过度波动,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发生。
2.告知患者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教会患者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指导患者监测血糖和自测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