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凸轮轮廓曲线的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36.52 KB
- 文档页数:2
第九章 凸轮机构一.学习指导与提示凸轮机构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是点或线接触的高副机构。
它主要用于对从动件运动规律有特定要求的场合。
读者应了解它和面接触的低副连杆机构的区别,比较他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按凸轮的形状和运动形式来分,有盘形回转凸轮、平板移动凸轮和圆柱回转凸轮;按从动件形状不同有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和平底从动件;按从动件运动形式不同有直动从动件和摆动从动件;而直动从动件又可以根据其导路轴线是否通过凸轮轴线,分为对心直动从动件和偏直直动从动件。
建议读者熟练掌握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原理,用反转作图法进行运动分析和廓线设计,启迪理解其它类型的凸轮机构。
1.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1)对直动从动件而言,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指当凸轮以等角速度1ω转动时,从动件的位移2s 、速度2v 和加速度2a 随时间t 或凸轮转角1δ变化的规律,可用各自的表达式或线图表示。
用反转作图法进行从动件运动分析或凸轮廓线设计时,常以12δ-s 线图表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而12δ-s 线图的一阶、二阶微分线图便是12δ-v 线图和12δ-a 线图。
(2)从动件常见的运动规律有等速运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和简谐运动。
读者应掌握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的变化、绘制方法、特点及其适用的场合。
(3)根据运动线图中速度线图和加速度线图的特征可判断机构是否存在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凡在速度线图的尖点处,加速度线图阶跃变化(加速度值突然改变),必产生柔性冲击;凡加速度线图阶跃变化,加速度值趋向无穷大,必产生刚性冲击。
(4)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时需考虑的问题很多,核心是应满足凸轮在机械中执行工作的要求,要分清工作行程和回程,要考虑从动件只需实现一定的位移还是有特殊的运动规律;还应该考虑使凸轮有良好的动力特性以及使得所设计的凸轮便于制造等。
2.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及廓线设计(1)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是指按给定的凸轮廓线和机构配置求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即求12δ-s 线图),而廓线设计是指按给定的从动件运动规律(即给定12δ-s 线图)和机构配置求凸轮廓线。
授课教案No任务3.1 凸轮机构的认识一、复习10分钟复习上次课学习内容二、教师导课与课程学习:(1)学习提示,教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内容。
15分钟本项目以直动从动件的盘形凸轮机构为例,在从动件等速运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余弦加速度运动(简谐运动)规律条件下,分析了凸轮机构中存在的柔性冲击与刚性冲击。
教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内容:凸轮机构的分类;常用术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结构形式;常用材料及热处理(2)分小组学习: 40分钟3.1.1常用设备中的凸轮机构1. 凸轮机构的组成如图所示的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等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机构。
2.凸轮机构应用实例自动钻床进给机构、冲床凸轮机构等。
3.1.2凸轮机构的分类凸轮机构的类型很多,按凸轮和从动件的形状及其运动形式的不同,凸轮机构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凸轮形状分类(1)盘形凸轮(2)移动凸轮。
(3)圆柱凸轮2.按从动件形式分类(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从动件的结构形式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学生发言汇报、记录学习笔记学生发言汇报并记录学习笔记阅读教材和PPT、分组讨论、撰写发言提纲、学生发言汇报,课,记录学习笔记No(1)直动从动件直动从动件指相对于机架作直线往复移动的从动件,如图3.1.1中所示。
直动从动件又分为对心直动从动件和偏置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绕某一固定转动中心摆动的从动件。
4.按凸轮与从动件的锁合方式分类 (1)力锁合利用从动件的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轮廓保持接触,(2)形锁合利用从动件和凸轮特殊的几何形状来维持接触,例如圆柱凸轮机构是利用滚子与凸轮凹槽两侧面的配合来实现形锁合。
3.1.3凸轮机构的常用术语如下:1.凸轮基圆与基圆半径b r2.凸轮的转角δ凸轮相对于某一位置转过的角度,称为凸轮转角δ。
具体包括推程运动角0δ、远停程运动角S δ回程运动角0′δ和近停程运动角Sδ'。
专题二凸轮机构作图专题需要注意的地方:1.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是在理论轮廓线上度量的,压力角、位移、行程也均在理论轮廓上画出。
2.凸轮上任意一点的压力角是该点受力方向和该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受力方向判断:受力方向即为凸轮上该点的法线方向,特别的,对于凸轮理论轮廓线为圆时,受力方向为该点与圆心的连线方向。
速度方向判断:速度方向即为从动件的导路方向。
对于对心从动件凸轮机构,直观上看,速度方向为接触点与转动中心为O的连线;对于偏置从动件凸轮机构,直观上看,速度方向为过接触点且与偏距圆相切的直线方向,注意:这样的切线有两条,从动件在机架(转动中心O)的哪一侧,则为哪一侧的切线。
3. 位移量应在从动件的导路方向上做出,对于对心从动件凸轮机构,应在接触点与转动中心为O的连线上做出,如第5题;对于偏置从动件凸轮机构,应在那条偏距圆的切线上做出,如第6题。
4.行程与位移量的不同之处是行程是最大位移量,最大位移量发生在凸轮轮廓的最大曲率半径处,首先应找出最高点,连结基圆与轮廓线的交点与转动中心为O并延长与凸轮轮廓线的交点即为最高点,对于对心从动件凸轮机构,最大位移量为最高点与所作直线和基圆较近侧交点的连线;对于偏置从动件凸轮机构,最大位移量为最高点与所作偏距圆的切线和基圆较近侧交点的连线,如第11题。
1.图示为一偏心圆盘凸轮机构,凸轮的回转方向如图所示。
要求:(1)说明该机构的详细名称;(2)在图上画出凸轮的基圆,并标明图示位置的凸轮机构压力角和从动件2的位移;(3)在图上标出从动件的行程h及该机构的最小压力角的位置。
解:(1) 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2) ,,s如图所示。
(3) h及发生位置如图示。
2.试在图示凸轮机构中,(1)标出从动件与凸轮从接触点C到接触点D时,该凸轮转过的转角;2)标出从动件与凸轮在D点接触的压力角;(3)标出在D点接触时的从动件的位移s。
解:(1) 如图示。
(2) 如图示。
凸轮曲线标注
凸轮曲线标注是在图纸或设计图中使用标注符号来表示凸轮的形状和特性的过程。
它用于描述凸轮轮廓的尺寸、形状、半径、角度以及凸轮上的特殊特征。
标注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 凸轮半径:标注凸轮起始点到中心轴线的距离,通常用字母R 和具体数值表示。
2. 凸轮轮廓尺寸:标注凸轮周长或轮廓曲线的关键点尺寸,如顶点位置、凹点位置、凸点位置等。
使用直线、箭头或特定符号表示。
3. 角度:标注凸轮上每个特殊点的角度,如凸轮头部朝向的角度、凸轮顶点相对于参考线的夹角等。
使用角度符号和具体数值表示。
4. 其他特征:标注凸轮上的其他特殊特征,如凸轮的凹凸形状是否对称、是否存在特定的边缘过渡等。
标注凸轮曲线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制造过程中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制造出与设计相符合的凸轮轮廓形状。
因此,标注应该清晰、准确,并符合相关的工程标准和约定。
具体的标注方式和标准应根据所处行业和地区而定,可以参考国际标准如ISO和ASME,或者根据企业内部的标准规范来进行。
教案封面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画法(专业基础理论新授课)节课尝试法、发现法钟项目评价展示学生刚才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组织学生做项目评价和小结。
作品展示法竞赛激励法6分钟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的含义和意图。
引导教学法1分钟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方法及目的情境设置(5min) 1、组织教学赏识教育法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
检查学生的出勤、着装和精神状态,师生互相问候,赞扬学生的优良表现。
2、情境教学【看一看,想一想】演示法1、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情况,认识到画凸轮的重要性。
2、模型演示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营造生动活泼、讨论热烈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应用的教学情境,通过情感共鸣和态度体验,使学生明确本次课的重要性和针对性,激发学习热情,产生认真学习的动力。
(1)多媒体课件播放内燃机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缓慢播放凸轮机构与气阀杆作间歇运动间的联系,边播放边引导学生思考:该机构属于什么机构?是什么类型的凸轮?凸轮与间歇运动之间的关系如何?间歇运动的关键是什么?(2)演示附近农村学生利用自家木料做的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模型,展示其运动过程,提问设置悬念:从动件为什么会运动?学生边观看演示边思考:凸轮对转动中心的轮廓半径发生变化引起从动件运动。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由什么决定?学生:由凸轮轮廓的变化决定。
教师总结:设计凸轮时应反其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对心尖顶凸轮机构项目示范(32min )实际的凸轮机构是凸轮作回转运动,从动件作直线往复运动。
假设机构中的凸轮静止不动,从动件除保持原来的直线运动外,还绕着凸轮的回转中心作反向转动。
根据位移曲线图用找点法找到从动件与凸轮表面的接触点,将多个接触点光滑连接即可得到凸轮轮廓。
同时播放左边的两个动画,让学生对比思考相对反转原理,理解“运用反转法作图”的原因和方法。
第六讲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一、凸轮机构1.组成:凸轮,推杆,机架。
2.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机构简单紧凑。
缺点: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力不大的场合。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圆柱凸轮2.按推杆的形状分尖顶推杆:结构简单,能与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实现任意预期运动。
易遭磨损,只适用于作用力不大和速度较低的场合滚子推杆:滚动摩擦力小,承载力大,可用于传递较大的动力。
不能与凹槽的凸轮轮廓时时处处保持接触。
平底推杆:不考虑摩擦时,凸轮对推杆的作用力与从动件平底垂直,受力平稳;易形成油膜,润滑好;效率高。
不能与凹槽的凸轮轮廓时时处处保持接触。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1)往复直线运动:直动推杆,又有对心和偏心式两种。
(2)往复摆动运动:摆动推杆,也有对心和偏心式两种。
4.根据凸轮与推杆接触方法不同分:(1)力封闭的凸轮机构:通过其它外力(如重力,弹性力)使推杆始终与凸轮保持接触,(2)几何形状封闭的凸轮机构:利用凸轮或推杆的特殊几何结构使凸轮与推杆始终保持接触。
①等宽凸轮机构②等径凸轮机构③共轭凸轮(二)推杆的运动规律一、基本名词:以凸轮的回转轴心O为圆心,以凸轮的最小半径r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凸轮的基圆,r称为基圆半径。
推程:当凸轮以角速度转动时,推杆被推到距凸轮转动中心最远的位置的过程称为推程。
推杆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推杆的行程,相应的凸轮转角称为推程运动角。
回程:推杆由最远位置回到起始位置的过程称为回程,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回程运动角。
休止:推杆处于静止不动的阶段。
推杆在最远处静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远休止角;推杆在最近处静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近休止角二、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1.刚性冲击:推杆在运动开始和终止时,速度突变,加速度在理论上将出现瞬时的无穷大值,致使推杆产生非常大的惯性力,因而使凸轮受到极大冲击,这种冲击叫刚性冲击。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s )第26卷第10Vol.26No.102012年10月Oct.,2012收稿日期:2012-08-28作者简介:徐建军(1969—),男,江苏常熟人,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用作图法绘制凸轮靠模的轮廓曲线徐建军1,包轩庭2(1.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常熟215500;2.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摘要:提出了一种用作图法来确定凸轮靠模轮廓曲线的方法,比较简便地解决了轮廓为样条曲线的凸轮的磨削问题.关键词:凸轮;靠模;作图法中图分类号:TS91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794(2012)10-0079-031引言某工业缝纫机厂在生产中需要加工一款凸轮,其轮廓形状见图1,该凸轮的轮廓曲线由样条曲线构成,该曲线是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对凸轮实物采样若干个点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而成.其加工工艺为:粗加工采用线切割加工,精加工为磨削加工.由于批量不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没有添置专用的凸轮磨床,而是对普通的外圆磨床进行改造,采用靠模进行仿形磨削,因此需要确定该凸轮靠模的轮廓曲线.2磨削过程分析凸轮的精加工在外圆磨床上采用仿形磨削完成.通过靠模控制砂轮架做前后运动,从而控制砂轮仿形磨削加工出凸轮.靠模导轮安装在砂轮架上,导轮的中心和砂轮回转中心等高,然后通过强力弹簧将导轮紧压在靠模上.靠模和凸轮安装在同一芯轴上,通过电机驱动芯轴回转,从而实现仿形磨削.由图2可知,假设采用标准形状的凸轮作为靠模,在磨削凸轮的升程段和降程段时,由于导轮和砂轮的直径不同,导致导轮与靠模的接触点与砂轮的实际切削点位置不同.如图2所示,凸轮和靠模的回转中心是O 1,导轮的回转中心是O 2,砂轮的回转中心是O 3,三点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砂轮与凸轮的接触点是A 点,导轮与靠模(凸轮标准廓形)的接触点是B 点.图2凸轮磨削特点分析图图1凸轮外形图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因而在磨削时会产生过切,造成加工后得到的凸轮形状与标准形状相差甚远.所以,需要按照现有的凸轮轮廓曲线,并根据导轮和砂轮的直径,确定靠模的轮廓曲线.3靠模轮廓曲线的确定3.1常用方法凸轮靠模形状的确定,一般采用数学计算法和反靠法两种方法.数学计算法是以凸轮型面参数方程、机床的结构参数以及砂轮直径等数据为计算的原始资料,在分析磨削过程中的几何关系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出导轮中心的极坐标方程,然后运用包络法求得靠模的型面参数方程.但对本例而言,由于只有凸轮实物,没有凸轮的型面参数方程等其他相关信息,因此无法应用数学计算法来确定靠模的轮廓曲线.反靠法是将凸轮磨床上的砂轮换成与砂轮直径相等的导轮,将导轮换成与导轮直径相等的砂轮,将头尾座顶针间的凸轮轴换装上标准凸轮(原始靠模),并借助于弹簧拉力使导轮靠紧旋转主轴上的标准凸轮,驱动砂轮磨削出凸轮靠模.但其制作精度受机床的系统刚性和几何精度、弹簧张力的变化、磨削冲击等诸多因素影响,往往一次反靠无法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靠模.因此,反靠法尽管可以应用于本例中的凸轮靠模制作,但其制作精度不够高,且制作周期较长,因此需考虑更为精确、便捷的方法.3.2绘图法通过了解磨床的工装改造、夹具和分析凸轮的磨削过程,根据凸轮轮廓曲线是通过点阵拟合的样条曲线这一特点,采用了作图法来确定靠模的轮廓曲线的方法.在分析砂轮的运动规律时,假设凸轮不动,导轮和砂轮绕凸轮旋转.在不考虑砂轮磨损的情况下,砂轮的直径是一个固定值,则将凸轮的轮廓曲线向外偏距一个砂轮半径值,得到的曲线即砂轮中心的运动轨迹,而导轮固定在砂轮架上,其回转中心和砂轮的回转中心也是一个固定值.如图3所示,从凸轮的回转中心O 1出发作一条直线,另一个端点O 3落在砂轮的运动中心轨迹上,然后将该直线缩短一个导轮和砂轮的中心距的长度,得到O 2点,该点即导轮的回转中心.重复上述操作,得到一系列的导轮中心点,然后以各点为圆心,根据导轮直径绘制若干个导轮圆,这一系列的导轮圆所构成的内侧的包络线即为所需要的靠模的轮廓轨迹曲线.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凸轮靠模的轮廓曲线如图4所示.4靠模的加工通过绘图法得到靠模轮廓曲线后,将其导入线切割编程软件,生成加工程序,再将毛坯材料经过热处理后,用线切割加工即可得到比较精确的凸轮靠模.5结束语对于该类通过逆向建模得到的凸轮,由于无法采用科学计算法来计算靠模轮廓曲线,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作图法来确定其磨削靠模的轮廓曲线方法,是一种比较快捷、精确的方法,其靠模的精度取决于绘图时导轮中心点的密度和线切割加工的制造精度.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由于凸图3作图法示意图图4靠模轮廓曲线8010徐建军,包轩庭:用作图法绘制凸轮靠模的轮廓曲线81轮的粗加工采用了线切割加工,因此磨削余量较小且均匀,同时采用较硬的砂轮后,砂轮磨损较少,在加工中能很好地保证凸轮的磨削精度;将磨削后的凸轮装配到工业缝纫机后,能使缝纫机精准地完成相应的运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涂鲜,颉谭成.凸轮靠模廓形的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12).[2]刘兴富.凸轮靠模轮廓曲线的设计制造与检测[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0(05).[3]袁礼彬.基于AutoCAD的靠模轮廓曲线设计[J].工具技术,2011(01).[4]张棉好,徐洪,刘智强.参数化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J].现代制造工程,2005(09).[5]张恭潜.圆族包络法加工摇摆式凸轮磨靠模及靠模廓线特征[J].内燃机,2010(04).[6]孙敦兴.平动式凸轮靠模设计及其轮廓曲线加工误差[J].制造技术与机床,1981(10).[7]周腾芳,郭仲衡.凸轮靠模的计算[J].现代制造工程,1983(08).[8]王联京.在外圆磨上用纵摆夹具磨圆弧[J].现代制造工程,1979(02).Drawing Profile Curve of Cam Profile Modeling with Graphical SolutionXU Jian-jun1,BAO Xuan-ting2(1.Changshu Center Schoo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Changshu215500,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2155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of using a drawing to determine the profile curve of cam profile model⁃ing.It is a simpler solution to grinding cam,which has a spline curve contour.Key words:cam;profile modeling;graphical solution。
机械基础一轮复习资料(凸轮机构)【复习要求】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应用及特点;2.了解凸轮轮廊曲线的画法,熟悉常用位移曲线的画法;3.掌握基圆半径、行程、压力角等基本参数的概念及它们对工作的影响;4.掌握凸轮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点和应用。
【知识网络】【知识精讲】一、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1.凸轮:具有控制从动件运动规律的曲线轮廓的构件。
2.凸轮机构: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的传动机构,该机构中凸轮作主动件并作等速转动(往复移动)。
3.基圆(基圆半径):以凸轮回转中心为圆心,以凸轮理论廓线的最小回转半径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基圆。
该圆的半径称为基圆半径,用r0表示。
4.凸轮理论廓线:凸轮从动件的参考点(尖端或滚子中心或平底中点)在凸轮平面内的运动轨迹。
5.凸轮实际廓线:直接与从动件接触的凸轮廓线。
6.位移及行程:凸轮转过一个角度,从动件对应移动的距离,称为从动件的位移S。
在凸轮一转中,从动件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称为行程,用符号h表示。
7.压力角(α):凸轮理论廓线上某点的法线方向(即从动件的受力方向)和从动件运动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8.S—δ曲线:表达从动件位移S与凸轮转角δ关系的曲线。
9.转角(运动角)δ:凸轮转过的角度。
二、凸轮机构的应用特点1.高副机构易磨损,结构简单、紧凑,传动力较小。
2.能严格实现从动件的运动要求,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任意拟定。
3.可高速起动,但高速凸轮精确设计困难。
4.加工方便容易,广泛用于自动化机械中。
三、凸轮机构的分类(见表)四、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工作特点、应用场合(见表)五、凸轮机构有关参数对工作的影响(见表)为使运动不“失真”r T<ρmin一般取r T<0.8ρmin【边缘知识】一、运动角二、理论轮廓线与实际轮廓线的关系尖顶接触的理论轮廓线与实际轮廓线重合;平底接触两曲线接近;滚子接触两曲线为法向等距曲线(此两曲线只有在休止角区域内才是相似曲线)。
修正正弦曲线凸轮设计
修正正弦曲线凸轮设计是一种凸轮设计方法,用于将曲线轮廓转变为机械运动。
修正正弦曲线凸轮设计通过修正正弦曲线的形状,使凸轮上的运动与所需的运动匹配。
以下是修正正弦曲线凸轮设计的一般步骤:
1. 确定所需的机械运动。
根据机器或设备的要求,确定凸轮所需的运动类型和运动范围。
例如,确定凸轮上的某个点的运动位置和速度。
2. 设计修正正弦曲线凸轮轮廓。
根据所需的运动关系,设计修正正弦曲线凸轮的轮廓。
修正正弦曲线由连续的圆弧段和直线段组成,可以通过计算和数值仿真等方法来确定曲线的形状。
3. 确定凸轮的几何参数。
根据凸轮轮廓的形状,确定凸轮的几何参数,包括凸轮的半径、凸轮轴与运动活塞或执行器之间的距离等。
4. 进行凸轮制造和组装。
基于凸轮轮廓设计和几何参数,进行凸轮的制造和组装。
可以使用数控机床或其他制造设备来制造凸轮。
5. 进行凸轮运动分析和优化。
使用仿真软件或实际测试等方法,对凸轮的运动进行分析和优化,确保凸轮的运动与所需的运动相匹配。
修正正弦曲线凸轮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复杂的曲线运动转换为机械运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优化,并根据所需的机械运动进行调整。
弧面分度凸轮三维建模已知设计条件:凸轮转速n=300r/min,连续旋转,从动转盘有8 工位,中心距C=180mm,载荷中等。
选择改进正弦运动规律为所设计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
参数如下:项目实例计算凸轮角速度ω1=πX 300=101T/s凸轮分度期转角β1=120°=2/3π凸轮停歇期转角θd=360°-120°=4/3π凸轮角位移θ凸轮和转盘的分度期时间∥s 0=(2"rr/3)/10-rr=1/15s凸轮和转盘停歇时间幻/s td=(2ar/10"rr)一1/15=2/15s凸轮分度廓线旋向及旋向系数P 选取左旋L,P=+1凸轮分度廓线头数日选取H=1转盘分度数,按设计要求的工位数,选定,=8转盘滚子数Z=1×8=8转盘分度期运动规律抛物线一直线一抛物线转盘分度期转位角盼/(。
) 妒,=360。
/8=45。
中心距C=180mm凸轮转速n=300r/min旋向系数P=+1分度数I=8凸轮头数H=1转盘滚子数Z=1*8=8凸轮宽度B=90分度期转角θf = 120°停歇期转角θd = 240°凸轮节圆半径rp1=96mm滚子宽度b=30mm滚子半径Rr=22mm凸轮顶弧半径rc=75.29mm我们将分别作出与滚子左面接触的一系列凸轮轮廓曲线,分度期1L、2R、2L、3R ,停歇期与滚子左右接触的轮廓曲线,然后将这些线生成曲面,最后生成实体。
1 凸轮定位环面内圆直径Di为直径的基础圆柱体打开Pro/ENGINEER,进入Pro/ENGINEER三维造型窗口,在“基础特征”工具栏上单击“拉伸”命令,选择“FRONT”面为草绘平面,绘制φ154.69的圆,并双向拉伸90mm.2 建立1L 轮廓曲线1)建立推程段轮廓面曲线①. 新建.prt 文件打开Pro/E Wildfire 三维绘图软件,新建->零件->实体,建立文件。
画凸轮轮廓曲线的步骤
1. 确定绘制平面:在纸上或计算机绘图软件中确定绘制的平面大小和比例,以便合理地呈现凸轮的形状。
2. 绘制基准线:在所选的绘制平面上绘制一条水平基准线,用于确定凸轮的位置和形态。
3. 确定凸轮中心:根据具体要求和设计,确定凸轮的中心位置,通常相对于基准线上的一点。
4. 画出凸轮半径:以凸轮中心为圆心,在绘制平面上画出凸轮的半径,即凸轮的最外形状。
5. 划定凸轮的运动曲线:根据具体要求和设计,用曲线连接凸轮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形成满足运动要求的凸轮轮廓曲线。
6. 确定凸轮轴向:根据具体要求和设计,确定凸轮轮廓曲线相对于基准线的上下位置。
7. 添加凸轮特征:根据具体要求和设计,添加凸轮上的特征,如凹槽、齿轮等。
8. 检查和修改:在绘制完成后,仔细检查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
9. 添加细节:根据需要,可以添加细节,如标记尺寸和比例。
10. 上色和阴影处理:如果需要,可以对绘制的凸轮进行上色和阴影处理,以使其更加逼真和立体感。
以上是绘制凸轮轮廓曲线的一般步骤,具体步骤可能还会根据具体要求和设计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