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 格式:ppt
- 大小:457.00 KB
- 文档页数:14
童年记忆-天然的动物园童年记忆-天然的动物园乡村,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大花园,也是一座没有边界的天然动物园。
孩子,是天生喜欢各种小动物的。
我很喜欢这样的画面:一个小孩子,满眼的纯真,与一只小狗互相对视,小狗的眼神是自然的,没有戒备,没有冲突,小孩的小手抚在小狗的身上,远处是绿绿的树影,人、狗、树是如此的和谐。
然而人一旦开始成长,开启了所谓的人类智慧,便往往飘飘然起,忘了人其实也是动物之一,忘了&ldqu;万物之灵长&rdqu;的美誉从都是人类的自封,其实&ldqu;万物有灵&rdqu;、&ldqu;众生平等&rdqu;才是真正智慧的闪光。
&ldqu;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rdqu;,老子当年,已有智者言。
在农村里,从不会缺少生命的流动,缺少的只是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
发现生命之光,感受生命之美,尊重生命之本,是小孩的强过大人的地方。
记忆里的家乡,有很多活跃着的生命,它们是构成自然生生不息的泉,在水陆空三界活跃着。
那总是绕着花儿翩翩飞舞的蝴蝶,嗡嗡叫着的勤劳采蜜的小蜜蜂,会点水的蜻蜓(当地叫麻郎子),各种自由飞翔的小鸟儿……都是当年最常见的图景。
那时,蓝天白云上还能看到白鹤的身影,有时我会和小伙伴一起手拉手排成一排,边模拟白鹤边唱着童谣:&ldqu;白鹤儿白鹤儿扯长,白鹤儿白鹤儿飞飞&rdqu;。
邛崃城西门外有树木葱茏的&ldqu;鹤林寺&rdqu;,当年应该是白鹤成林的吧。
春天了,燕子灵巧地舞动剪刀似的尾巴,穿梭着,到家里的屋檐下做窝,每每有燕子房梁做窝,我们都很开心,那时,村里都认为燕子到家里做窝是一种天降的祥瑞,许是因为&ldqu;天命玄鸟,降而生商&rdqu;的远古传说的影响。
而我那时也有幸看到小燕子从卵孵化,幼小的燕儿张着大大的嘴巴接受燕子妈妈喂食的画面像一个特写的镜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至今清晰如昨。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一、读拼音,写词语。
mào mì( ) líng luò( ) tài rán zì ruò( ) qīng tīng( )xī nào( ) tāo tāo bù jué( )二、写近义词。
茂密( ) 坚固( ) 滔滔不绝( ) 络绎不绝( )三、写反义词。
茂密( ) 坚固( ) 顽皮( ) 凶猛( )四、读课文,在下列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鲁伏河 ( )的椰林 ( )的灌木 ( )的斑马( )的长颈鹿( )的基马猴 ( )的大象 ( )的母狮 ( )的犀牛( )的游客五、在下列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斑马一( )老母猴一( )小树林一( )大象一( )小树一( )景象一( )风景画一( )野游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晨光,我们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乘车,波光粼粼的鲁伏河,苍翠茂密的椰林,向西南。
车行约四小时,了距首都最近的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七、缩写句子。
1.我们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乘车出发。
2.成群的非洲基马猴正在这些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
八、阅读理解。
美洲之夜一天傍晚,我在离尼亚加拉瀑布不远的森林中迷了路;转瞬间,太阳在我周围熄灭,我欣赏到了新大陆荒原美丽的夜景。
日落后一小时,月亮在对面天空出现。
夜空皇后从东方带来馥郁的微风,好像她清新....................的气息率先来到林中.........;孤独的星辰冉冉升起。
她时而宁静地继续她蔚蓝的驰骋,时而在好像皑皑白雪笼罩山巅的云彩上憩息。
云彩揭开或戴上它的面纱,蔓延开去成为洁白烟雾,散落成一团团轻盈的泡沫;或者在天空形成絮状的耀眼的长滩,看上去是那么轻盈,那么柔软和富于弹性,仿佛可以触摸似的。
地上的情景也同样令人陶醉:天鹅绒般的淡蓝色的月光照进树林,把一束柬光芒投射到最深的黑暗之中,我脚下流淌的小河有时消失在树木间,有时重新出现,河水辉映着夜空的群星。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学设计篇一1、理解课文的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自觉保护人类的朋友——动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
”2、了解天然动物园各种动物的特点和活动情况,感受作者的乐趣,产生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兴趣和愿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其中情趣,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了解天然动物园各种动物的特点和活动情况,感受作者的乐趣,产生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示课题。
1、读课题,说说天然动物园和动物园有什么区别?2、文中哪一小节写出了区别所在?(第二节)3、说说漫游和旅游,区别在什么地方?二、读课文,说说天然动物园漫游看到了什么动物?1、学生读课文。
2、请你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鲁伏河、米库米动物园”说一句话3、朗读第一小节。
4、交流,看到了什么动物?5、学生回答。
羚羊、长颈鹿、斑马、基马猴、犀牛、狗、黄牛、狮群三、再读课文,说说看到了怎样的动物?1、()的斑马。
1)朗读描写斑马的这一小节,并回答问题2)顺着他指的方向……足有五六百匹,这句话说明了什么?3)车子慢慢逼近……互相嬉闹,这句话是围绕什么写的?(千姿百态逗人喜爱)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排比)4)为什么斑马泰然自若?人与自然的和谐2、()长颈鹿。
亭亭玉立说明什么?还能用其他词语形容吗?基马猴能够上长颈鹿的背说明()的长颈鹿优雅的长颈鹿、温柔的长颈鹿3、()的基马猴。
基马猴和我们的车子周旋说明了什么?4、()的大象,为什么这么说?5、()的狮群。
1)我们出现在狮群面前,有没有影响狮群?从哪里看出的?2)瞥表示什么意思?3)狮群是一群警惕性很高的动物,为什么表现得这样满不在乎?说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他们对我们的到来没有感到有威胁四、小结,现在你说说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是一次怎样的漫游?为什么?1、乐趣无穷。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沪教版《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性和活动情况,感受作者乐趣,产生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兴趣与愿望。
2.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指定的语句,体会其中的乐趣,丰富语言的积累。
3. 体会作者怎样表达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性和活动情况,感受作者乐趣,产生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怎样表达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导游阿里一起登上旅游车,沿着旅游路线参观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1)读一读描写斑马的句子,谈一谈这是怎样的一群斑马?出示句子:车子慢慢逼近,到了只有二十来米远,它们还是那样泰然自若……真是千姿百态,逗人喜爱。
生谈理解围绕:泰然自若千姿百态逗人喜爱(2)学生谈不同的感受。
结合句子谈一谈。
泰然自若A.泰然自若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句子来理解吗?B.读一读,读出斑马的泰然自若。
C.集体读—指名读千姿百态A.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B.读出你的感受C.展开想象:五六百匹马中,还可能有怎样的姿态?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D.边想象边有感情地朗读。
(3)体会情趣师语言渲染:车子慢慢逼近,到了只有二十米的地方,它们居然没有跑开,还是那样泰然自若,有的在安详地吃草,有的竖起耳朵倾听……仿佛游人根本就不存在。
你就是作者,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结合上下文或题目谈一谈)(惹人喜爱,斑马自由自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中一片安详,充满乐趣或结合天然谈)(4)就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充满乐趣的一幕吧!有感情地读4自然段。
(5)积累背诵。
你们愿意将这充满乐趣的情景永远留在记忆里吗?谁能用脑积累起来。
(教师可以给适当的提示)长颈鹿:(1)指名交流读长颈鹿的句子。
(2)说说自己的理解。
4、《天然动物园漫游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天然动物园神奇几作者对人与动物和谐的赞叹。
4、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板书设计:16. 游天然动物园长颈鹿亭亭玉立基马猴挤眉弄眼河马庞然大物有恃无恐大象横行霸道狮子自由快乐和谐之美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板书:16、游动物园师读课题,学生指出漏掉的“天然”二字。
师:“游天然动物园”和“游动物园”没啥区别呀!如果是缩句不是很好。
(“天然动物园”的动物是野生放养的,而“动物园”的动物是圈养的。
)2、游动物园的感觉是比较愉快的,那游天然动物园的感觉是怎样的呢?书本上有这么一句话。
3、出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学生齐读。
理解“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从这一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多)4、为什么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那么多呢?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
(原来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是无穷的)板书:乐趣无穷5、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有哪些乐趣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1、、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到底有哪些乐趣呢?读课文3~6自然段,把你认为充满乐趣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觉得这些地方充满乐趣?(可点击红色字体欣赏各种动物的图片及网站上的相关介绍。
)2、学生交流(读出充满乐趣的地方,说明原因)3、这里的动物那么多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呢?为什么?4、你觉得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点明长颈鹿“亭亭玉立”的静态美,基马猴“顽皮可爱”的动态美,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对比。
)5、点击“回音壁”完成作业(一)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动物。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材分析】《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是一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览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经过,生动地介绍了园中各种动物的特性和活动情况,表达了作者无比欢乐的心情。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文情并茂。
巧妙的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或直接或间接地融于对野生动物的描述之中。
全文按照游览的过程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动物园的地点、游览的时间、路程和路线及自然环境;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对动物园的初步印象,点明了动物园的特点;第三部分(4-10)写进入动物园以后游览中的所见所闻(即文章的重点部分)在这一部分里坐着按照参观顺序重点写了斑马、长颈鹿、基马猴、河马、非洲大象水牛、豹、大象和狮子8种动物,给人以不同的情趣和美感。
略写了其他动物。
第四部分(11)抒发了作者的内心感受: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
【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8个字。
2.体会作者怎样表达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
”3.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指定的语句,体会其中的乐趣,丰富语言的积累。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性和活动情况,感受作者乐趣,产生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性和活动情况,感受作者乐趣,产生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怎样表达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
”【学情分析】本课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文情并茂。
文章结构清晰。
对学生来说,理解课文的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及进入动物园的以后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应该不成问题,(文章写了怎样的内容)但是把对野生动物的具体生动的描述与人的感受联系起来感受“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时领悟表达方法。
学生在理解体会作者怎样表达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有难度。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以读促理解,充分发挥朗读、想象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感悟米库米动物园之行的无穷乐趣。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学目标]:1、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动物种类繁多、自由自在),感受漫游动物园的乐趣。
2、了解游记着重记录见闻感想的写法(游览前、中、后的结构和地点转换顺序,略讲或不讲)。
3、积累自己感兴趣的反映动物特点的词句。
4、根据情景、展开想象,用旅游者的口吻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说说去过什么动物园,有什么有趣的见闻或感受。
2、出示课题: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猜一猜:今天学的课文里写的内容,可能和以往我们在动物园的见闻有什么异同。
(相同:涉及很多动物;不同:是写在野外的动物。
理解:“天然”的意思,天然: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人工、人造相对。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自学课文。
建议;1、轻声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边读边想象作者游览时的情景,同审题时的猜测(自然状态下的动物)是不是一样,在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做上记号;3、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1、读词语,并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鲁伏河米库米(读正确,说一句话了解地理位置。
)2、出示第3小节,读正确。
如果坦桑尼亚的朋友到上海动物园会怎么说?用下面的句子开头几句话。
跟我们的天然动物园相比,这里的动物园完全是另一番景象……3、读句子,边读边想象:读正确后,说说想到了什么。
当我们从它们中间穿过时,顽皮的基马猴竟围着车子奔前跑后,周旋了好一阵子。
(从“围”、“奔前跑后”、“周旋”等词,想象基马猴奔跑的样子、神情,与坐在汽车里的人的关系。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要有边读边想象的感觉,读后正音。
5、交流小组讨论后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如果深究文章的话,学生可能会提出“天然”和“动物园”是不是矛盾,从本质上讲是矛盾的,但是作者把这一对矛盾的词语用在这里,更突出了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如果换成:动物保护区漫游记,感觉就没有这么强烈了。
)三、究语言、了解特点1、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见到了哪几种动物?(羚羊、长颈鹿、斑马、基马猴、河马、水牛、鸵鸟、花豹、大象、犀牛、野狗、黄牛、狮子)(2)请用不同的词句形容天然动物园中的动物(选择5种以上,可以用文中的词句)。
20-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日期: 4.15 执教:李锦艳课题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时1教学目标1、读准课文中生字、多音字的字音;理解“漫游、晨光熹微、泰然自若”等词的意思,并能积累自己感兴趣的写动物特点的词句。
2、感受天然动物园中动物的自由自在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感受漫游动物园的乐趣,体会作者多角度的写作方法。
重点了解作者游览天然动物园的顺序,感受漫游动物园的乐趣。
难点体会作者多角度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三、细读感悟,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过渡: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这个动物园很特别,它是个天然动物园,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游览一回。
板书:天然动物园漫游记2、理解“天然”过渡:什么是“天然”,就是自然产生的区别人工与人造的。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体会天然动物园与一般动物园的区别(1)过渡:那么为什么说它是天然动物园呢?打开书本56页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说说它与一般动物园有什么不同。
评价:用文中的话回答,就是——不是——而是——作者用一组关联词强调了关在笼子里的是游人,读一读。
天然动物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呢?读一读。
生活在天然动物园的动物是怎样的?板书:自由自在(2)小结:这里关在笼子里的是游人,动物们则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漫步,猎食。
作者就是用上关联词让我们读懂了天然动物园的与众不同。
1、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这些词都读正确了吗?我们开一组火车读词语。
那么天然动物园在哪里呢?打开地图一起来读一读,坦桑尼亚是一个国家,它的首都是——跨过——就到达了——学生欣赏图片齐读课题理解天然学生自由朗读个别朗读指名朗读学生开火车读词语以图片导入课题,别具一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理解文本课文第一小节就介绍了天然动物园的位置。
一起来读一读。
2、这个单元我们学的都是游记,游记大多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的,那么天然动物园中作者看到的哪些动物呢?3、交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帖板书。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天然动物园漫游记_沪教版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学目标1.能读准“熹微、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米库米、鲁伏河、惊扰、蒿草、瞥”等词语;理解“漫游、络绎不绝”等词语的意思。
2、能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动物种类繁多,活动自由自在。
3、能积累自己感兴的反映动物特点的词句,根据情景,展开想象,用导游的口吻说一段话。
4、能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动物种类繁多,活动自由自在。
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20.天然动物园漫游记a请边读课题边思考: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b生齐读课题c预设:课题中的“动物园”前面为什么要加上“天然”呢?我们总是去动物园活动或游览,这儿为什么是“漫游”?“漫游”和“游览”有什么不同吗?d师随机板书学生的质疑题目2、师:是呀,为什么课题要加上“天然”呢?天然动物园和普通的动物园有什么区别呢?课文中有一段话告诉了我们。
a出示:(课文第3节)b自己小声读读第三节,找找答案。
c生小声读第三节,边读边思d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这一节(合作朗读)问:你知道“天然”的意思吗?e生反馈,师随机板书:动物自由自在3、师:你们说的这个动物园就是——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出示:读读下面的词语,请用这几个词语介绍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鲁伏河米库米指名朗读词语,随后齐读词语(如有词语读错,随机纠正)学生自己准备,然后请几个学生发言,随后让学生仿照样子与同桌交流。
3、师:你知道许多游客漫游了天然动物园有什么感受呢?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出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学生齐读。
理解“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从“络绎不绝”这一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详写)(略写)教学反馈:。
20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案)第一章:认识天然动物园教学目标:1. 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天然动物园的分类和分布;3. 培养对天然动物园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定义和特点;2. 天然动物园的分类和分布;3. 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天然动物园的概念;2. 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和特点;3. 展示天然动物园的分类和分布图;4. 讨论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识;5. 总结本章内容。
作业:1. 调查身边的天然动物园;2. 写一篇关于天然动物园的小作文。
第二章: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地理和气候特点;2. 掌握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动物种类和特点;3. 培养对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兴趣。
教学内容:1. 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地理和气候特点;2. 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动物种类和特点;3. 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生态平衡。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地理和气候特点;2. 讲解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地理和气候特点;3. 展示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动物种类和特点;4. 讨论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生态平衡;5. 总结本章内容。
作业:1. 调查其他大洲的天然动物园;2. 画一幅非洲草原天然动物园的生态图。
第三章: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地理和气候特点;2. 掌握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动物种类和特点;3. 培养对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地理和气候特点;2. 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动物种类和特点;3. 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生态平衡。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地理和气候特点;2. 讲解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地理和气候特点;3. 展示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动物种类和特点;4. 讨论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生态平衡;5. 总结本章内容。
作业:1. 调查其他大洲的天然动物园;2. 写一篇关于亚洲森林天然动物园的小作文。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天然动物园漫游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读拼音,写词语。
2. 写近义词。
3. 写反义词。
4. 读课文,在下列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5. 在下列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晨光________,我们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乘车________,________波光粼粼的鲁伏河,________苍翠茂密的椰林,向西南________。
车行约四小时,________了距首都最近的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7. 缩写句子。
(1)我们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乘车出发。
________(2)成群的非洲基马猴正在这些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
________8. 阅读理解。
美洲之夜一天傍晚,我在离尼亚加拉瀑布不远的森林中迷了路;转瞬间,太阳在我周围熄灭,我欣赏到了新大陆荒原美丽的夜景。
日落后一小时,月亮在对面天空出现。
夜空皇后从东方带来馥郁的微风,好像她清新的气息率先来到林中;孤独的星辰冉冉升起。
她时而宁静地继续她蔚蓝的驰骋,时而在好像皑皑白雪笼罩山巅的云彩上憩息。
云彩揭开或戴上它的面纱,蔓延开去成为洁白烟雾,散落成一团团轻盈的泡沫;或者在天空形成絮状的耀眼的长滩,看上去是那么轻盈,那么柔软和富于弹性,仿佛可以触摸似的。
地上的情景也同样令人陶醉:天鹅绒般的淡蓝色的月光照进树林,把一束柬光芒投射到最深的黑暗之中,我脚下流淌的小河有时消失在树木间,有时重新出现,河水辉映着夜空的群星。
对岸是一片草原,草原上沉睡着如洗的月光。
几棵稀疏的白桦在微风中摇曳,在这纹丝不动的光海里形成几处飘浮的影子的岛屿。
如果没有树叶的坠落,乍起的阵风,灰林鸮的哀鸣,周围本来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远处不时传来尼亚加拉瀑布低沉的咆哮,那咆哮声在寂静的夜空越过重重荒原,最后湮灭在遥远的森林之中。
这幅图画的宏伟和令人惊悸的凄清,是人类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与此相比,欧洲最美的夜景毫无共同之处。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课堂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动物特征的识别和描述能力;(3)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观察、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发现动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和意义;2. 动物的特征:教授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特点;3. 动物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各类动物的特征;4.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5. 动物的保护:教育学生关爱动物,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动物的特征、分类方法、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2. 教学难点:动物的特征、分类方法、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动物的特征、分类方法等知识;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分析动物的特征;3. 讨论法:分组讨论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 案例分析法:分析动物保护的实例,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材;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3. 图片或视频:收集各类动物的图片或视频;4. 小组活动材料:为学生提供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所需的相关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然动物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然动物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动物的特征、分类方法、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让学生深入理解;4. 案例分析:分析动物保护的实例,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