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
- 格式:ppt
- 大小:4.75 MB
- 文档页数:46
118电影艺术第312期以艺术片定位的近期中国女性电影,大多以尚未褪色的当代记忆作为艺术想象的底片,叠印出时代文化与女性命运相交融的双重画面,在两岸三地或国际电影节中备受青睐。
主体性:女性自我审视时的自我期许在以女性为主创群体的《两个人的芭蕾》、《20、30、40》、《红颜》、《美丽上海》、《我们俩》、《蝴蝶》、《面子》、《无穷动》中,作者以生命直觉和文化自觉,以摄影机为镜,审视“我”的生命历程,完成自我的形象塑造。
1.女性在男性缺席时成为神话主角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历史书写中,很难留下自己的真实声音和独立姿态。
只有当女性作为主角站在生活的“场”上时,才得以展现自身主体价值。
同样,只有“当妇女作为作家进入创作表现过程时”,她们才能“进入一个用特殊方法铭刻妇女神话的历史。
”1传统女性主义创作着意表达深受男权压制的女性孤独和焦虑,与所处环境的紧张状态,呼吁女性抵制男权社会,如《人·鬼·情》、《沙鸥》等。
《两个人的芭蕾》则超越了常规叙事。
女主人公生活在夫之名下,然而却并无自叹命苦的怨妇模式。
重复蒙太奇渲染“德贵家的”砸碎水缸/传统的动作,象征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仙女梦”不仅是女儿的,更是“德贵家的”梦想。
女性“被遗弃”成为女性的“炼狱”,女性经此进入精神的“天堂”。
《美丽上海》中男性/父亲缺席的家庭里,母亲成为主角。
她把儿女抚育成人,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把一件件最宝贵的东西移交给儿女。
在男性缺席的境域中,女性成为主体,“女人”升华为“女神”。
2.由困惑到不惑《20、30、40》、《蝴蝶》、《面子》等则表现了女性由困惑到不惑的心路历程。
《20、30、40》清晰细腻剖示了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命状态,温婉蕴藉地展现了备受伤害的女性生活。
但女性在困境中经受了历练而升华:小洁勇敢地亲吻了同甘共苦的女伴,想想终于选择了“对”的婚姻,Lily 自信快乐地开始为自己而奔跑。
《面子》中的母女由掩饰、压抑到最后撕破“面子”,勇敢地面对人生的独特选择。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听课笔记前言: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是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
作为一种表象性的叙述语言和大众化的娱乐形式,电影最鲜明地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制约。
女性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性别问题。
酷儿理论从90年代开始致力于超越性别。
各种生态、贫穷、战争问题的核心是男性思维方式的竞争问题。
世界亟需建立以女性思维方式主导的博爱的,消除等级的社会。
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学会看:1、父\男权叙事话语。
例:《教室别恋》、希区柯克电影2、女性主义叙事话语。
例:《安东尼娅家族》、《钢琴课》二、了解女性主义的意义:1、一种知识体系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文化批评)2、一种社会觉悟。
✧何为话语:在科学理论中,“话语”是指一个具有自己一整套相应概念,先决条件以及论证形式的、专门的思想表述体系。
比如“电影话语”、“父权话语”、“同性恋话语”。
【名词解释】所谓“话语”(discourse) 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话语分析是指对人们说(叙述) 什么,如何说(叙述) ,以及所说的话(叙述) 带来的社会后果的研究。
话语是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呈现出现的,因此具有社会性。
话语,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的研究,可以看作上述语言与言语结合而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两性的媒体和公共领域的形象有无差别?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这些差别的目的的效果?突出女性身体,显现女性形象价值的性属性(动物属性),突出男性形象价值的精神价值(人的价值)。
●现实中的真实:当代女性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它发现千百年来:主体人=男性●我们的世界的基本叙事讲述:(英雄的故事和顺带救美)1、男性的成长=主体意识/主体建构2、男性的成长=压抑女性=非主体/他者3、女性=他者/被幻想者一、“女性主义”概念:Feminism从强调两性对立中的女权,到突出两性差异中的女权,而产生的表达上的温和及客观化。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解读下的中国女性电影(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摘要: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日益广泛,女性主义电影作为一种特有的电影形式也如同一朵奇葩在百家争鸣的电影市场中占有着它的一席之地。
运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对女性主义电影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女性主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思想,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的发展也对女性主义实践活动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二次曝光》于2012年9月末上映,由女性导演李玉执导,由范冰冰、冯绍峰、霍思燕等演员主演,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电影的一次有益尝试。
故事讲述了年轻的美容咨询师宋其(范冰冰饰)无意间发现了男朋友刘东(冯绍峰饰)和闺蜜周小西(霍思燕饰)的私情,她一怒之下杀了闺蜜,随即开始了掩饰和逃离的旅程。
而随着案情的深入,更多疑点浮出水面,宋其所要面对的是她早已剥离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她也必须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忆中重拾自己真实的生活,完成对自己内心的救赎。
曝光原指的一个摄影术语,指的是使照相胶片或感光纸在一定条件下感光。
曝光后形成潜影,经冲洗、处理后即呈现可见的影像。
而在此片中,一次曝光指的是指的的是宋其真实的生活经历及童年遭遇,二次曝光则指宋其根据自己的想象对现实加以改造和杜撰,并杜撰出原本并不存在的人和场景,而这些场景与人物又无不和宋其真实的生活和经历产生映射并影响着宋其的真实生活。
在具体对女性主义电影文本进行分析时通常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拉康的精神分析说、福柯的权利与话语理论,借用社会学,文化分析及精神分析学对文本进行分析。
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旨在对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女性身份在男权社会中的话语权,反思女性主体意识的匮乏,从而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
在影片中,宋其作为本片中绝对的女主角和线索人物主导了整个电影的发展,女性绝对的主导视角让本片中男性的形象显得薄弱和无力。
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看当代中国女性电影*名:***专业:广播电视学号:*********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看当代中国女性电影陈欣楠201432065 摘要: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是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女权运动的高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也从西方引入中国,对当代中国的女性电影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不仅是从电影的文本还是到电影所呈现出的思想都反映了一定程度上的女性主义批判精神,它们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另外,也可以看出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的关照下,中国女性电影的走向。
关键词: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女性主义;女性电影;女性形象“从根本上说,女性的意义是一种性别差异…女性偶像是为作为观看行为能动控制者的男性的凝视与快感而展示的,而观看总是容易激发它最初暗含的焦虑…电影远远不止突显了女性的被看,它还构建了女性作为奇观被光看的方式…电影编码创造了一种凝视,一个世界和一个客体,因此产生了一种调节欲望的幻觉剪辑。
”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女性主义思潮,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是在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后结构主义的宏大背景中展开的。
后结构主义运动的影响遍及当代西方精神文化的各个领域,在这一“解构化”的文化思潮中,女性主义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批判力量。
然而,对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作为舶来品的中国来说,从认知到接受,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一些关于西方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开始被介绍和译载,如《女权主义电影理论》与《西方的女性电影》,尤其是1988年翻译发表的劳拉·穆尔维的文章《视觉快感和叙事学电影》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影响。
这些理论后来都为中国电影批评学者尤其是女性电影批评学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不仅是理论学者,电影的创作者们也开始站在女性的视角关注女性的世界,对电影的文本进行另类的解读,重塑女性意识,建构女性的主体地位,使女性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颇受关注的另类风景。
理论文献电影,女性主义和先锋〔英国〕L .穆尔维邓晓娥 王 昶译只是到了最近几年,才有了将女性主义与电影联系起来的可能。
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妇女的政治意识现在已经批判性地转向了电影方面。
电影现在已经拥有了可以从女性主义视点加以分析的为时不长的历史。
这种意识以及如此众多的可供分析的作品都是前所未有的。
电影作为一种建制(institution )的异质性在它初次遭遇女性主义之时就表现了出来。
在电影业内部曾经有过反对性别歧视主义(sexism )的斗争,也分析过各种表述中的性别歧视主义,也曾把影片用于宣传目的并论及文化政治学。
“妇女和电影”与“影片中的妇女”作为批评概念至今只存在了大约十年。
思想的第一个阶段看起来已经完成了。
现在我们可以试着对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作些总结,回顾过去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女性主义和电影的冲突是女性主义和父权文化之间范围更广的激烈对抗的一部分。
从一开始,妇女运动就呼吁关注文化的政治意义:关注主流(dominant)艺术和文学的创造过程中妇女的缺席,·184· 译自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及其他快感》(麦克米伦出版社,1989)一书。
本文最初是穆尔维在牛津大学妇女研究委员会组织的“女性和文学”系列讲座(1978)上的讲稿,后收入玛丽·雅克布斯(M ary J acobus )主编的该系列讲座文集《妇女写作和关于妇女的写作》(W omen W riting and W riting about Wom en )。
本文是穆尔维对60—70年代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总结和反思,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编者这是一幅整体压迫的图景。
基于这种洞察,其他的政治和美学的讨论也获得了新意。
正是女性主义(它并不是唯一的,但是范围很广)赋予文化的政治学以新的紧迫性,并密切关注语言的压迫和控制之间的联系。
妇女被严重地排斥在创造性传统之外,在文学、通俗艺术和视觉再现(representatio n)中屈从于父权思想,妇女不得不明确地反对文化上的性别歧视主义,并发现能摆脱完全依赖男性的创造力概念而存在的艺术的表现手段。
女性主义、女性电影抑或是女性意识——重识当下中国电影中涉及的几个女性话题金丹元 曹 琼摘 要:“女性主义”的话题在电影学界、文化界都有颇多涉及。
如何对女性主义、女性电影及其与中国当代电影的关系做出合乎实情的梳理和探讨,当下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国电影中所涉及较多的几个女性话题,文章重在对“看与被看”,性别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的变迁,性别意识、性别无奈与生态平衡等命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藉此对当下中国女性题材的电影创作及其文化内涵进行系列性反思。
关键词:重识; 女性电影; 意识形态; 性别无奈; 生态平衡中图分类号:J901;J9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7)12-0171-10作者简介:金丹元,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曹 琼,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电影学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072)“女性主义”的话题在当代电影学界已有颇多涉及,有些电影甚至直接被称为“女性主义电影”,或者女性电影。
不管是“女性主义电影”,还是“女性电影”,以这类概念去直接套用当下中国反映女性题材,或多多少少隐含着某些女性问题的电影,笔者认为总是不太恰当的,而且也极易造成对中国电影的误读。
诸如《生活秀》、《暖》、《周渔的火车》、《孔雀》、《青红》等等,应归属为女性主义,还是仅只涉及到了女性话题,反映出某些女性意识呢?本文认为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不同,不能任意将“女性主义”作为一把标尺,直接从西方移入至中国来丈量国内的电影创作。
况且女性主义理论本身也相当复杂。
当代中国某些叙事影像,可能突显了某些女性意识,但它们并不一定就反映着女性主义的理念,或已构成了女性主义电影。
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性思考的批评方式,女性主义理论的引入,对于反省国内电影当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应用于包括电影在内的诸多文艺作品的文化分析中的。
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先对女性主义、女性电影及其与中国当代电影的联系作一番小小的巡视,否则,诸如此类的讨论本身就极易陷入一个人为预设的怪圈之中。
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是70年代推动西方电影研究兴起的最重要的社会运动和文化批评话语之一。
反过来,电影研究在当时作为一个相对年轻和政治化的领域则为女性主义理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使其能在学术领域里扎下根。
从这样一个结合中成长起来的女性主义电影研究一方面在有关表象、观众、和性差异的理论辩论中是高度专业化的;一方面在文化的涉及面和影响又是非常广泛的。
它同时介入了批评和文化生产两个方面。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论,女性主义在所有的知识形式和质询领域内都提出了有关性别和性别等级的重要观念。
女性形象一直是电影和有关视觉媒体的中心特征。
在电影批评和理论中,性别问题成为分析中心的思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对女性形象、女性制作者、和女性观众的理解,并要求重新确定电影研究的规则。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主要贡献是把性别问题引进了以前无视性别的“机器理论”和精神分析等批评方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关注和分析在影视文本中性别的建构。
性别被看作是文化的、而不是生物学的术语,并界定为通常联系或看作特别适于男性或女性的那些角色、属性、和活动的社会观念。
通过考察各种策略,如语言、人物、布景、叙事结构、摄影机的工作、笑声频道、和音乐声道,性别的意识形态批评家评价影视文本如何保持或破坏现存的关于男性和女性的文化观念。
这些批评家还进一步考察一种和现存观念不同性别观念的建构,并讨论性别对待方式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含义。
性别的意识形态批评家在词汇和概念上受符号学、心理分析、语言学、社会学、和电影研究的影响。
在性别的意识形态批评中使用的关键概念包括:性别化的主体,窥淫癖、恋物癖、女性的、男性的、性别、以及程式化的性角色、父权制、发音、以及法规等。
性别的意识形态批评家会提出以下问题:观众被摄影机角度、剪辑、情节等暗示来认同的是什么样的视点、感情、和经验?女性是被表现为窥淫癖快感的对象(从男性的视点被作为一个性对象加以展示)吗?男人被表现为窥淫癖快感的对象吗?这种视点是通过什么形式的和技术的策略传达的?对男人或女人、或两者,什么属性和态度被表现为是适当的?角色、价值、和情节是否保持或重建了关于性别的主流文化观念吗?如果存在话,文本鼓励何种对立的读解?女性主义的分类:社会主义女性,马克思主义女性,激进主义女性各种形式的女性主义女性主义这个词会让人觉得这是单独的一个意识形态,然而事实上女性主义存在有许多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