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排序训练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四年级数学问题排序
引言
小学四年级是研究数学的关键阶段之一。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
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排序。
问题一:找出最大数
问题描述:给定一组数字,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数字。
问题二:数字排序
问题描述:给定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其排序。
问题三:数学表达式的计算
问题描述:给定一个简单的数学表达式,求解其结果。
问题四:图形的边数计算
问题描述:给定一个图形,计算其边的数量。
问题五:计算面积
问题描述:给定一个图形,计算其面积。
问题六:测量长度
问题描述:给定一组物体的长度,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结论
通过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并且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问题涵盖了数字比较、排序、数学表达式求解、图形计算等多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四年级语文句子排序试题答案及解析1.把下面排列错误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5 )还有的中间有许多洞,像很多通道。
( 1 )在西岛,海里有许多希奇古怪的石群。
( 2 )下水后,沙子就渐渐地觉察不到了,脚下踩的就是石头。
( 4 )它们有的像庄严的天安门,有的像高大的楼房。
( 3 )只要把石头用脚夹起来,就能看到它或者美丽或者可爱或者古怪的尊容了。
【解析】略2.我会把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
(6分)()他不但熟读而且常常掩卷背诵。
()杜甫刻苦攻读,十几年如一日,为他日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些书,他反复阅读了不知多少遍,已经被翻乱了。
()杜甫从小就爱读书,七岁已经熟读了许多前代和当代诗人的名作。
()当他看到一些优秀作品时,就爱得放不下手,一遍一遍地读。
一直读到能流利地背诵了还舍不得放下。
()他读书入了迷,经常忘了吃饭和休息。
【解析】略3.根据“火烧赤壁”的经过,整理下列句子(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周瑜带了兵船跟在后面。
( )选择有东南风的一天作为进攻的时间,并在船上装上引火用的东西。
( )黄盖率兵追杀,曹军兵将狼狈逃跑。
( )黄盖写信,假意投降。
( )黄盖下令点火,火船乘风冲进曹营,曹军惨败。
【答案】3 2 5 1 4【解析】略4.把下面排列错误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到了雨季,这种树就生出一些枝条和心形的叶片。
()所以,人们叫它瓶子树。
()在南美洲的高原上,生长着一种高大、奇特的树。
()雨季一过,绿叶纷纷败落,红花纷纷开放。
()这是,一棵棵树就像插满红花的大花瓶。
【答案】( 2 )( 5 )( 1 )( 3 )( 4 )【解析】略5.排排座。
(1)铁牛和木架两端,用绳子相连。
(2)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3)两船拴紧,跨船搭架;(4)准备两只大船,在船里装满泥沙;正确顺序是:【答案】(2)(4)(3)(1)【解析】略6.排排座(整理句序)。
(5分)(1)院子里有一棵我和爸爸一起种下的小白杨。
句子排序一、引入:把错乱的句子排列好,这是小学阶段语文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必须好好掌握。
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学会排列好句子呢?我们可以按下列方法进行。
二、排列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2、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3、想想全段的内容按什么顺序排列好,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序,或方位,还是“总分”等。
4、按确定的排列依据排列顺序。
5、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两遍,看排得对不对,如发现有的句子排得位置不对,就进行调整,直到这段话排得通顺连贯为止。
三、分类教学: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我们都会遇到许多事情,叙事的文章,就是把作者感受最深的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下来。
叙事离不开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话其次,要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找出短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理清作者的思路再给句子排序就容易多了。
例如:()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叙述了张良在操场上看到了一团废纸,经过思想斗争,最后拾起了那团废纸的过程,层次清楚。
在排列时,我们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排列为4、2、6、1、7、5、3。
练习:()她抓住青藤绕着大树转了几圈,把青藤拉直当绳子。
四年级数学数的顺序排列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数的顺序排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准确理解和掌握数的顺序排列有助于孩子们在数学运算中的准确性和逻辑思维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学生对数的顺序排列的学习内容,并给出一些具体的练习和技巧。
一、数的顺序排列的基本概念数的顺序排列是指根据数的大小关系,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的过程。
在数学中,一般使用“<”、“>”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例如,3 < 5表示3比5小,5 > 3表示5比3大。
1.1 从小到大排列从小到大排列是指将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例如,给定一组数6、2、8、4,将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4、6、8。
这是数的顺序排列中最基本的方法。
1.2 从大到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是指将一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例如,给定一组数9、1、7、5,将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9、7、5、1。
二、数的顺序排列的练习和技巧为了帮助四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的顺序排列,以下是一些练习和技巧可以供学生们参考和练习。
2.1 数的顺序比较法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它们的顺序。
比较时可以利用数轴或者将数写在纸上进行比较。
2.2 逐个比较法当给出多个数时,学生可以逐个比较数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比较结果将它们进行排列。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数量的数。
2.3 基本排序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基本的排序方法,如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对一组数进行顺序排列。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的数,并且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和逻辑能力。
三、数的顺序排列的应用数的顺序排列不仅仅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它也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中。
3.1 排队在学校、超市、公园等场所,人们需要进行排队。
排队的顺序往往是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进行,这也是数的顺序排列的应用之一。
3.2 排名竞赛、考试等比较性的活动中,人们需要根据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名。
这也是数的顺序排列的应用之一。
四年级排序进阶练习整理句子的顺序1、巧排句序这要求将一些顺序混乱的句子,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以准确表达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
做这类练习,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⑴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⑵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句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⑶想想全段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
第一招--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第二招--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三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第四招--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⑷按确定的顺序排列。
⑸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几遍,看排得对不对,如果发现问题就进行调整,直到排得通顺连贯为止。
技巧:一读(每句),二想(内容),三定(顺序),四排(乱句),五检(对错)。
给叙事短文的句子排序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我们都会遇到许多事情,叙事的文章,就是把作者感受最深的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下来。
叙事离不开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排序的方法是什么?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话;其次,要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找出短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理清作者的思路再给句子排序就容易多了。
[例1]()小军玩得口渴了,买了一根冰棍儿吃。
()小丽看见了,连忙把冰棍儿纸捡起来。
()同学们高兴地在紫竹院公园里游玩。
()他们一起把冰棍儿纸扔到垃圾箱里。
()他随手就把冰棍儿纸扔在了地上。
()小军听了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她对小军说:“我们要保持公园的环境整洁,不要随地乱扔东西。
”老师提示:(1)请你读一读上面的句子,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你是否读懂了。
(2)请你再读一遍句子,想一想:这篇短文写的是()的时候,在()公园,发生在()和()之间的事。
(3)事情发生的主要人物是(),事情发生的起因是(),被()发现了,说了(),小军的态度(),结果()。
(4)请你根据提示给上面错乱的句子排序。
句子排序知识点概括和联系一、初读。
拿到 ,不要急于下笔序号。
要先默一遍 ,认识整个句子的意思。
熟习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如:做什么?怎么?了件什么事?介了什么⋯⋯能使我掌握住摆列的方向。
例:()村前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
()我家的山,我家的水 ,我家的小。
()我家在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里。
()人来来常常,十分方便。
()小是用一的条石成的。
二、复读 ,明确先后序次。
仔地 ,依据其意知道段内容是按什么序写的。
(一般的序有:先后序;空序;事情展序;分序:先后分或先分后等。
仔地找句子中有关的来确立序。
三、精读巧摆列。
我句子 ,要理解每句的意思,进而来奇妙摆列。
(一)精 ,就是找句子中是按什么序写的,找出有关。
(二)巧 ,就是从句子中找它之有系或同样的。
若有些要求排序段落中有表示序的关性 ,像“第一”、“其次”、“再次” , “而后”、“接着”、“ 在” , “ 句”、“与此同”、“由此看来”、“上所述”等等。
抓住了些关假如没有明的关性,就要更为仔地,弄清展化序。
斟酌句首 ,句尾,找出系 ,使句子能合理接。
本段中可依据些关性:“村前 ,河上有小 ,小条石成 ,来往等” 行排序。
四、细读 ,填上序号。
初步确立好摆列序后 ,再行复(能够数字能否写重 ,能否多写 ,呵呵孩子子常犯的呢。
),最后填上自己正确的序号。
例:( 2 )村前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
( 5 )我家的山 ,我家的水 ,我家的小。
( 1 )我家在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里。
( 4 )人来来常常 ,十分方便。
( 3 )小是用一的条石成的。
五、多练习。
,理句序也就多了。
得多了 ,就能熟地解答句序摆列,也就掌握住了。
摆列句子--招数分解第一招--按事情展的序摆列?第二招--按先后序摆列第三招--按空推移的序摆列第四招--按先总述后分述的次序摆列第一招:按事情发展的次序摆列有些错杂的句子 ,我们在摆列时 ,应认真剖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常有的错杂句子 ,常常表达了一件完好的事 ,或许活动的详细过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字排序练习题数字排序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数字排序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对数字大小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数字排序练习题及其解答。
练习题一:将下列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9、4、7、2、5。
解答一:2、4、5、7、9。
练习题二:将下列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5、23、9、17、30。
解答二:30、23、17、15、9。
练习题三:将下列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6、42、71、39、63。
解答三:39、42、56、63、71。
练习题四:小明把一些重量不等的水果放在称上称量,得到的结果如下:0.7千克、0.9千克、0.5千克、0.3千克、0.8千克。
请将这些水果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解答四:0.3千克、0.5千克、0.7千克、0.8千克、0.9千克。
练习题五:小明用尺子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6厘米、9厘米、3厘米、8厘米、5厘米。
请将这些物体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解答五:3厘米、5厘米、6厘米、8厘米、9厘米。
通过以上的数字排序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数字大小的概念,培养观察和推理能力。
在解答习题时,学生应该先观察数字的大小,然后按要求进行排序。
数字排序不仅有助于数学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更多的数字排序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组,适当增加难度。
同时,鼓励学生在解答习题时积极思考,不仅要得到正确的答案,还要理解排序的方法和过程。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的数字排序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
数字排序练习题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探索,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字排序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让我们一起来愉快地进行数字排序练习,提升数学水平吧!。
小学四年级排列知识点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排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们需要通过掌握排列的概念和技巧来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学四年级排列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排列的概念及基本要素排列是指从给定的元素中选取一部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组合。
在排列中,有几个基本要素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1.1 元素的个数元素的个数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取的个数。
比如,有4个元素A、B、C、D,我们可以从中选取1个元素、2个元素、3个元素,甚至4个元素进行排列组合。
1.2 元素的顺序元素的顺序是指选取的元素排列的顺序。
在排列中,元素的顺序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组合。
例如,从元素A、B、C中选取2个元素进行排列,可以得到AB、AC、BC等不同的排列方式。
二、全排列全排列是指从给定的一组元素中选取全部元素进行排列组合。
全排列是小学四年级排列知识点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形式。
2.1 全排列的公式给定n个元素进行全排列,一共有n!(n的阶乘)种排列方式。
例如,给定3个元素A、B、C进行全排列,共有3! = 6种排列方式,分别是ABC、ACB、BAC、BCA、CAB、CBA。
2.2 全排列的应用全排列常常用于解决涉及顺序问题的情况,比如计算一组元素的全部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问题都可以通过全排列来解决,比如排列座位、排列考场等。
三、部分排列部分排列是指从给定的一组元素中选取部分元素进行排列组合。
部分排列是小学四年级排列知识点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形式。
3.1 部分排列的公式给定n个元素中选取r个元素进行部分排列,一共有A(n, r) = n! / (n-r)!种排列方式。
其中,A(n, r)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择r个元素进行排列。
3.2 部分排列的应用部分排列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选取球队的队员、选取奖券的中奖号码等。
通过掌握部分排列的知识,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四、排列的运算规则在排列的过程中,有一些运算规则需要我们掌握和应用。
小学四年级句子排序知识点归纳和练习全知识点归纳一、初读。
拿到练习题时,不要急于下笔标序号。
要先默读一遍,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熟悉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如:谁做什么?谁怎么样?说了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这样能使我们把握住排列时的总方向。
二、复读,明确先后次序。
仔细地读,根据其意知道这段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一般的顺序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转换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顺序: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等。
仔细地寻找句子中相关的词语来确定顺序。
三、精读巧排列。
我们读句子时,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来巧妙排列。
(一)精,就是找句子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
(二)巧,就是从句子中间寻找它们之间有联系或相同的词语。
四、细读,填上序号。
初步确定好排列顺序后,再读进行复查(可以检查检查数字是否写重,是否多写,呵呵孩子子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呢。
),最后填上自己认为正确的序号。
五、多练习。
练习得多了,就能熟练地解答句序排列问题,也就掌握住了窍门。
句子排序练习(一)()太阳出来了。
湖里的睡莲迎着太阳笑。
()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湖里的睡莲张开花瓣,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欣喜地等待着。
()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
()湖里的睡莲都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着了。
()东方刚露白。
(二)()少年时代,她留学美国,接受民主教育。
回国后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当选了国家副主席,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同时,她还把许多精力投入到妇女儿童的文化教育事业中去。
()抗战期间,她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15年,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的历程。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
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四年级奥数题详解: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_题型归纳
四年级奥数题详解: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
台晚会上有6个演唱节目和4个舞蹈节目。
问:(1)如果4个舞蹈节目要排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顺序?(2)如果要求每两个舞蹈节目之间至少安排一个演唱节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顺序?
答案:4个舞蹈节目排在一起,现将4个舞蹈节目排序,有种方法,再将这4个舞蹈节目捆绑在一起,视为1个节目,加上6个演唱节目那么就变成7个节目混排,有种方法,所以共
有种排列顺序。
四年级排队问题解题思路
“四年级排队问题解题思路”指的是针对四年级学生解决排队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步骤。
排队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涉及到排列、组合等概念,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四年级排队问题的解题思路示例:
1.确定问题类型:首先需要确定问题是关于排列还是组合,还是涉及到其他
概念。
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m≤n),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m≤n),不考虑顺序。
2.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明确需要求解的
问题是什么。
3.列举法: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列举法来解决。
例如,求4个人
排成一列的所有可能情况,可以逐一列举所有可能的排列方式。
4.公式法: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使用公式法来求解。
例如,求n
个人排成一列的所有可能情况,可以使用排列公式A(n, m) = n! / (n-m)!来计算。
5.画图法:通过画图可以帮助理解问题的结构和关系,例如可以用图形表示
排队的顺序和位置。
6.逻辑推理:根据题目的条件和要求,通过逻辑推理来推导出问题的答案。
总结:四年级排队问题解题思路是指针对四年级学生解决排队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步骤。
通过确定问题类型、理解题目要求、列举法、公式法、画图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排队问题。
小学排序的技巧小学排序的技巧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它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值大小差距的一种方法。
以下我将介绍一些小学排序的常用技巧:1. 从最小数开始比较:当我们面对一组数值时,最常见的排序方法之一是从最小数开始比较。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这组数值中的最小值,然后将其放在第一个位置。
接下来,我们在剩下的数值中找到最小值并将其放在第二个位置。
我们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数值都排好为止。
2. 使用算术顺序:小学生通常已经掌握了数字的大小关系,可以利用这个知识来帮助排序。
我们可以让学生按照算术顺序,即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值。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值的大小关系。
3. 使用图形表示: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通过观察图形来帮助排序。
我们可以使用有序的图形排列,如数轴、棒图或者点图,让学生根据图形上的位置来进行排序。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值的大小,并且更容易记忆。
4. 利用比较符号: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已经掌握了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符号来判断数值的大小,并进行排序。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比较两个数值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比较结果来确定它们的顺序。
5. 利用数列的性质:小学生在学习数列时,已经接触到了一些排序的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数列的性质来帮助学生进行排序。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找出数列中的规律,然后根据规律来排序数值。
总结起来,小学排序的技巧包括从最小数开始比较、使用算术顺序、使用图形表示、利用比较符号和利用数列的性质等方法。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值的大小关系,并提高他们的排序能力。
通过这些技巧的训练,小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数值的排序,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年级语文排序题技巧
四年级语文排序题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遇到的一种题型。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将一组词语、句子或段落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正确的排序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意思,还需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下是一些四年级语文排序题的解题技巧,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1. 首先,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给定的词语、句子、段落。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将各个部分的关系弄清楚。
2. 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观察词语、句子、段落之间的前后关系,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例如,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
3. 利用关键词。
有时候,文章中会出现一些关键词,它们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顺序。
将这些关键词提取出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排序。
4. 使用排除法。
有时候,一些选项明显与文章内容不符,可以通过排除这些选项,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
5. 练习积累。
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渐熟悉不同类型的排序题,掌握解题的技巧。
除了上述技巧,学生在解决排序题时还需要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多阅读各种文本,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也有助于解决排序题。
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应对排序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四年级语文排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精品文档四年级语文排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碧溪河从村前流过。
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
我家住在碧溪河边,这是江南水乡的小村庄。
河里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水面上不时溅起朵朵水花。
春天,桑树抽出新芽,整个桑园就像绿色的海洋。
2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长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
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
花园里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象铺了一层绿毯。
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
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
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色各样的花儿,美丽极了~31 / 19精品文档地上的水越来越多。
雨落在对面的屋顶的瓦片上。
像一层薄烟罩在屋顶上。
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
溅起一朵朵水花。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
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
4王红同学真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老天爷一直紧绷着脸,阴沉沉的,好象跟谁生气似的。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一个女同学飞快地朝操场奔去。
天突然下起雨来。
啊~那是三年级班的王红。
下午放学的时候,同学们背起书包正准备回家。
原来,她是冒雨去降国旗的。
红领巾在她胸前飘动,就像一束跳动的火苗。
5我们坐在河边柳树下,放下了鱼钩。
忽然,浮标一沉,我急忙把鱼竿往上一提,一条银白2 / 19精品文档色的小鱼钓上来了。
星期天早晨,我和小明扛着鱼竿到郊外去钓鱼。
浅红色的浮标漂在水面上。
我们高兴地把鱼竿举在空中,摇晃着,喊着:“我们钓着鱼了~”6他正想坐下时,管理员对他说:“先生,请你不要坐在这里,这里是马克思的座位。
”管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里来读书。
”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话刚说完,马克思果然跨进门来了。
一天清早,伦敦大英博物馆里,有位读者看见有个座位空着,便走了过来。
7我连忙站起来让老爷爷坐。
我刚坐下,一位老爷爷提着篮子上了车。
四年级语文句子排序方法与技巧1、给叙事短文的句子排序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我们都会遇到许多事情,叙事的文章,就是把作者感受最深的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下来。
叙事离不开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排序的方法是什么?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话;其次,要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找出短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理清作者的思路再给句子排序就容易多了。
例()小军玩得口渴了,买了一根冰棍儿吃。
()XXX看见了,连忙把冰棍儿纸捡起来。
()同学们高兴地在紫竹院公园里游玩。
()他们一起把冰棍儿纸扔到垃圾箱里。
()他随手就把冰棍儿纸扔在了地上。
()小军听了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她对小军说:“我们要保持公园的环境整洁,不要随地乱扔东西。
”【提示】(1)请你读一读上面的句子,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你是不是读懂了。
(2)请你再读一遍句子,想一想:这篇漫笔写的是的时候,在公园,发生在和之间的事。
(3)事情发生的首要人物是,事情发生的起因是,被发现了,说了,小军的态度,结果。
(4)请你根据提示给上面错乱的句子排序。
读一读你排好的顺序,和老师的一样吗?【谜底】2、4、1、7、3、6、52.给状物短文的句子排序状物短文是指对自然界中的静物如小闹钟、小台灯等,或者动物进行描写的短文。
状物短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对所描写的“物”进行细致、有序地观察。
排序的办法是什么?首先,要了解状物短文一般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其次,再读懂每一句话;然后,确定短文是写静物还是写动物;最后,按照写状物的方法给短文排序。
例()它的花,就像五角星,远远望去,就像在绿色的布匹上点缀着一颗颗的红星星。
()茎的顶端,顶着几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就像几个粉红色的小饺子。
()瞧,它的茎微微发红,一片片叶子油亮亮的,就像是打上了一层蜡似的。
()最美丽动人的,要数四季海棠的花朵了。
一就把虾画下来.看到虾在水里游啊游.觉得很有趣.齐百石老爷爷小时候是个放牛娃.一天,他放牛回来.到水塘边洗手.后来,他常常认真地画虾.日子长了,齐百石画的虾跟活的一样了.三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一对红翅膀不地扇着.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突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悄悄一抓,把它捉住了.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四小鸟说:"我从一百多里远的地方来."青蛙说:"别吹牛了,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一只小鸟口渴了,落在井沿上.小鸟说:"你错了,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问小鸟从哪里来.五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床白被子.雪小了,小刚小玫拿着扫帚去扫雪.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北风吹,雪花飘.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马路变白了.六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吃过午饭,天空一下子变得黑沉沉的.一场暴风雨紧跟着来临了.少先队员冒雨去保护小树苗.路边的小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七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山谷里,一条小溪静静地流着.蓝蓝的天空飘着朵白云.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远处,有一片绿色的竹林,竹林边开放着一朵朵粉红色的野花.八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起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九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银杏树不在意.银杏树一年四季都是那么招人喜爱.夏天,银杏树密密层层的枝叶像一顶绿色的大伞.春天,银杏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秋天,银杏树叶子黄了,枯叶飘落下来.我的家乡,有一棵活了500多年的银杏树.十我做过许多工作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人们想了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十一小宝扔下竹竿,抱着脑袋逃跑了.一天,小宝和伙伴们到树林里玩.小宝找来一根长竹竿,对准马蜂窝一捅.他们看到一个马蜂窝.马蜂窝掉下来了.马蜂四处乱飞.十二李丽小声发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十三南南给小石子涂上颜色.南南把礼物做好.南南找来香皂盒,棉花,泡沫塑料板.南南把捡来的小石子洗干净.小军把鸟带回家,关在笼子里.看着小鸟可怜的样子,小军心里很后悔,觉得自己不该捉鸟. 鸟儿好像听懂了他的话,抖抖翅膀,跳出鸟笼,飞上蓝天.早晨,小军品在后山的草丛里,捉到一只鸟.鸟在笼子里,低着头,耷拉着翅膀,不吃也不喝.十五他又用我的彩笔左一下右一下地涂上颜色.一天,小明来我家玩.就拿起笔画起来.他看了看我的几样小玩具.他画的多好啊,画了小鸟,天空和房子.十六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拿这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爱因斯坦小时候,爸爸掏出一只指南镇给他玩;从此,他开始对科学发生兴趣;他想,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十七秋天,石榴树结出像小灯笼似的红石榴;夏天,它开出一朵朵的白花;冬天,它的叶子落光了,只留下枝只杈杈;我们家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春天,石榴树长出嫩绿的叶子;秋天,我们摘柿子,吃葡萄;夏天,我们在河里游泳;河水清清,过了河是座山,山旁有一片竹林;每到春天,我们上山采野花,爬树吃槐花;我的故乡是一座小村庄,村后有条小河;冬天,河水结成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滑冰;十九然后才走了20天,有一个同伴就吃不消了,自顾自回家了;徐霞客在安葬了静闻之后,仍然坚持旅行;徐霞客在51岁的时候,约了三个同伴一起到西南地区去考察;另一个同伴是叫作静闻的和尚;他和徐霞客志同道合;但是在广西南宁附近,静闻不幸得病,死在途中;徐霞客在这样一来困难的情况下,依旧一人坚持考察,直到54岁时完成了西南考察才回家;二十他一生中有许多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为了写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他在图书馆里翻阅了580多本参考书;当他听说监狱图书馆可以借书,真高兴极了;在监狱里,列宁被关了14个月,也整整利用图书馆读了14个月的书;列宁是善于利用图书馆读书的典范;在彼得堡的时候,列宁整天呆在图书馆里,读了许多书;他就常常到监狱图书馆去借书;后来,列宁不幸被捕,但他仍然经常写信要家里人设法为他借书;二十一螳螂屈着身子靠近去,想要捕蝉,却没料到黄雀在它身后;园中有棵树,树上有只蝉,它高高地停在树上动听地唱着歌,喝着露水,不知道螳螂在它身后; 这三种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吃螳螂,却不知道已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它;二十二太阳出来了,湖里的睡莲迎着太阳笑着;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欣喜地等待着;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慢慢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东方刚露出鱼肚白;二十三天快黑了,还余兴未尽地睁大眼睛在竹林里找呀,寻呀捉上一对金色的笋子虫,折一根细细的竹枝穿在它的前足上,让它们去徒劳地扇动小翅膀;他们在竹林里欢乐地追呀,跑呀做着各种有趣的游戏;我的家乡在江南,那里有许许多多翠绿的竹;于是,这细小的翅膀扇起的凉风便把孩子们对竹林的依恋带回了家里;那密密的竹林是孩子们的天堂;二十四同学们拿着话筒,举着小旗,来到大街上;下午,老师带我们去宣传卫生;过路的叔叔、伯伯都夸我们能干;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认真宣传着;二十五我又生气,又好笑,直想把小花猫唤来,狠狠地揍它一顿;一天中午,我正在家里练大字,忽然好朋友王浩来约我到河边去钓鱼;钓鱼回来,我发现桌上的墨水瓶倒了,墨汁顺着桌边滴到地上,大字本上也踩上了猫爪墨印;仔细一看,很像几朵梅花;可又一想,说不定是这个“小冒失鬼”在追扑老鼠时不慎才干出的;这时我反觉得小花猫淘气得可爱;说走就走,连墨水瓶、大字本也忘了放好;回答一6 4.5 1 237 821 4 3 5 四3 4 1 5 2 五45 2 1 3 六41 3 52 七4 1 25 3 八3 25 41 九5 63 2 4 1 十2 43 1十一51 32 4 十二31 4 2十三2 73 1十四24 5 13 十五5 13 24十六3 2 1 5 44秋天,石榴树结出像小灯笼似的红石榴;3 夏天,它开出一朵朵的白花;5 冬天,它的叶子落光了,只留下枝只杈杈;1我们家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2 春天,石榴树长出嫩绿的叶子;十八4 23 1 5十九24 13 5二十2 他一生中有许多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4 为了写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他在图书馆里翻阅了580多本参考书; 6当他听说监狱图书馆可以借书,真高兴极了;8在监狱里,列宁被关了14个月,也整整利用图书馆读了14个月的书;1 列宁是善于利用图书馆读书的典范;3 在彼得堡的时候,列宁整天呆在图书馆里,读了许多书;7他就常常到监狱图书馆去借书;5 后来,列宁不幸被捕,但他仍然经常写信要家里人设法为他借书;二十一21 4 3二十二2 63 54 7 1二十三4 3 1 52二十四2 1 4 3二十五4 135 2。
句子排序
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
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例如: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叙述了张良在操场上看到了一团废纸,经过思想斗争,最后拾起了那团废纸的过程,层次清楚。
在排列时,我们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排列为4、2、6、1、7、5、3。
二、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例如: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
开始学习外文。
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排列这段话时,我们可以抓住“14岁”、“19岁”、“20岁”、“22岁”、“25岁”这些表示年龄的词,也就是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句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确的排列应是:1、4、2、5、3、6。
三、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例题: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根据这段话的特点,“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句话是个中心句,其他三句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
显而易见,我们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
排列的顺序为:2、3、1、4。
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
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混淆。
例如: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这段话,我们可以抓住“屋外”和“屋里”两个不同地点,对句子进行排列,顺序是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