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雷雨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58
人教版语文第4册第五单元18、雷雨教案本文是关于人教版语文第4册第五单元18、雷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压”等四个生字,学写“垂”等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感情朗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课件、图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观察天气变化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生字,看图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们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吗?请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齐读。
(注意:垂是翘舌音。
压是多音字,在本课读一声。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4、扩词练习5、说记字方法6、抽生分自然段读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评议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文,想想本课写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2、出示雷雨前的图,谁看着图来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谁来读读雷雨前的景象,从他的读书声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压抑)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此时的景象。
播放雷雨前的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评议。
是啊,雨前的气氛真可怕,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
3、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出示图,看,雨中的景象怎样?谁来说说?谁来读一读,你们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
)从哪儿感受到的?谁再来读读。
配雨声齐读。
4、渐渐地,雷声和雨声都小了,天也亮起来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谁来读一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
(可画画、可表演、可读读等)上台展示。
5、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请你们看着画面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吧。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润河镇回民小学姓名:张凤媛18 雷雨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一、教材简说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
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
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力目标: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五、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多媒体课件及网页。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4、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今天这节课,咱们就继续学习第18课——雷雨。
(板书:18雷雨)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字词,初读课文。
1、雷雨也叫雷阵雨,多发生于夏天,它来得急,去得快。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现在让我们复习一下吧。
(课件出示生字词)齐读要认的4个字,指名说部首、组词。
开火车读要写的12个生字。
2、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谁能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三)、指导朗读,读悟结合。
1、雷雨前。
(1)师出示含有动词的句子【设计目的:由词语到句子,再到课文,知道词语的具体运用,知道属于课文的哪一部分】(2)课文中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打开书,一边和同桌讨论,一边圈记这些景物。
《雷雨》是一篇看图学文。
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一、导入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师:千条线,万条线。
数不清,剪不断。
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生纷纷举手)师:大家一起说是什么?生:是雨!师:真棒!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谁愿意把这个“雨”字写在黑板上?(找一生到前面板书,学生非常认真地书写)下面的同学也别闲着,来!和他一起写!(所有同学一起书空)师:看这位同学的字写得多么用心啊!我们每次写字都应该像他这样笔笔用心。
谁能用“雨”字组词。
生:大雨生:春雨生:雷雨生:……师:老师要增加难度。
谁能“雨”字说出四字词语或者是成语。
生:雨过天晴生:挥汗如雨生:蒙蒙细雨生:风雨同舟生:……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几天我们背诵的古诗当中有没有描写“雨”的古诗的?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师:刚才有的同学组词说到了“雷雨”,(板书:雷雨)谁能说说你对雷雨有哪些了解,或知道和雷雨有关的哪些知识?生:我知道打雷时人不能站在树下,那样会非常危险。
生:我知道打雷时不能看电视,打雷看电视也会造成危险。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
雷雨也叫雷阵雨,它来得快去得也快,是一种前后变化非常大的天气。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课文当中的雷雨是怎样描写的?生齐:想!师: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在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生自由读课文)师:刚才看到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不知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了?老师来检查检查。
(出示生字卡“压下来”抽四至五名学生读。
再出示“压”抽四至五名学生读。
)谁能用“压”字组词?生:压力。
生:压缩。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8《雷雨》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二、教学目标:1、巩固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2、能边读边想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意境。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二)初读课文,自我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一数文章共几个自然段,认真想想课文描写了什么内容?3、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回答是雷雨前的景象、雷雨中的景象和雷雨后的景象(三)、感悟课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1、学习雷雨前部分(1——3自然段)(1)学生齐读1——3自然段读完后你记住了哪些东西?(生自由回答乌云、大风、闪电、蝉、蜘蛛)(2)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云?)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
(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很闷很热的感觉呢?(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对比句子:a、叶子不动,蝉不叫。
b、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比一比,给你们的感觉一样吗?通过对比,我想大家一定知道哪个句子程度更深些?(第二个句子程度更深,更能感受到闷热)怎样才能更好地读出闷热的感觉?谁来读?(指名读)(4)为什么天气那么闷热呢?(因为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一点儿风也没有。
)(5)雷雨就要来了,看,闪电一次比一次亮,听,雷声一声比一声响,课文用了两个词语形容雷电,哪两个?积累词语: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来越__小结:同学们,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又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马上就要来了。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
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
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曝晒在阳光之下。
路旁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
柏油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
一串汗珠摔下地,“吱”的一声,冒了一道白气,就没影了。
空气闷得人发慌……“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的知了拉开嗓子高叫着。
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一丝云絮。
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
“沙沙沙”,一些小砂子平地飞起,撞到窗子的玻璃下,发着声响。
不知谁的草帽,被风吹得像风筝似的,一翻一翻地飞向空中。
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块大墨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嚓!”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挑破了黑幕布。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模板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模板15篇)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规范教学设计的一种文件格式。
《雷雨》课文赏析《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雷雨》课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禺(1910-1996),祖籍湖北潜江。
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
“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
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
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
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
作品以他为中心,安排了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是他与妻子蘩漪的冲突,以表现家庭内部的矛盾;一是他与矿工鲁大海的冲突,以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这两条线索又通过侍萍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
周朴园是一个狠毒凶残的资本家,作者通过鲁大海之口,揭露了他血淋淋的发迹史: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他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工人,进而从每个工人的抚恤金中扣去300块钱。
周朴园更是一个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在家中,他的话就是法律,为了贯彻他的意志,不惜牺牲任何人的幸福。
他与蘩漪的关系,表面上是一种夫妻关系,实际上却完全是一种主仆关系,他需要蘩漪做的,只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服从的榜样”。
在“第一幕”他强迫蘩漪喝药的一场戏中,蘩漪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先是让小儿子周冲端着药去劝,看着周冲含泪的眼睛,蘩漪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留到晚上再喝。
18 雷雨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1教材分析《雷雨》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作者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课文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内容具体,还配有两幅精美的插图,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
而且可以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多数孩子都见过,教学时可让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压、乱、垂、虹”4个生字,会写“垂”字。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了解雷雨前的景象。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压、乱、垂、虹”4个生字,会写“垂”字。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了解雷雨前的景象。
5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朗读感悟法。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7教学过程7.1 第一学时评论(0) 导入1、播放儿歌《夏天的雷雨》,让学生边听边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学生听完后汇报)2、揭示课题:雷雨,指导学生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评论(0)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动笔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课文下边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出示课文内容,检查学生标段情况。
3、出示生字:压、乱、垂、虹,指导学生拼读、去掉拼音认读。
4、交流识记方法。
如:压:点在土里乱:舌头弯了说话不清楚,乱说垂-睡,有了眼睛就可以睡觉了(减偏旁)虹--虫+工(加一加)5、指导书写“垂”。
(从结构、笔画组成、笔顺等方面指导)6、给生字口头组词。
评论(0)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想象雷雨的景象。
评论(0) 品析课文(一)观察插图,齐读课文1、观察插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2、这些插图分别什么时候的景象?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