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7
IS 曲线及其推导1.产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2.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i c s c +=+简化为:s = i实际表示的是资本市场均衡的条件,但在封闭的经济中,它又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
3.均衡的收入的公式:βα--+=1dre y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成反向变化。
4.IS 的含义: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 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凯恩斯的储蓄函数s=s(Q)和投资函数i = i (r) 。
两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写为:)()(r i Q s =r 取决于货币市场,这里外生给定;产品市场只能决定产出Q 。
5.IS 曲线含义:在资本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相等时所有实际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r0124y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
处于IS 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 ,偏离IS 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6.IS 曲线的推导如下图,图中(a )(c)和(d)是倒置的,各轴是正值。
图(a )时表示投资函数,投资和利息率按反方向变化,投资是利息的减函数。
(c )表示储蓄函数,s 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函数,与收入同方向变化。
图(b )表示储蓄与投资的均等关系,450线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轴的距离导相等。
图(d )表示商品市场均衡时r 与Q 的关系。
首先,从图(a)的投资曲线上任取一点A,表示在利息率为Q1时,投资为i1;然后由A`作连线交于图(b)中的450线。
根据s=i 的均衡条件,在投资等于i1时,储蓄应为s1;根据图(c)的储蓄函数,储蓄函数为s1时,实际国民收入为Q1,从而在(d)中找到利息率为Q1、收入为Q1时储蓄与投资均衡点A。
同样的方法,在图(d)中可以得到B点。
连接AB两点就可以获得IS曲线。
注意:如果储蓄函数与投资函数不是直线,那就需要选取与投资函数曲线上更多的点所对应的储蓄函数上的收入来做出IS曲线.7.产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1) 例如C、D点都是非均衡点,在C点,是Q1与r2的组合,当利息率为r2时,投资应为i2,而在收入为Q1时,储蓄为s1,从而在Q1与r2时,商品市场是不均衡的,这表现为i2> s1。
IS曲线概述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 ,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IS曲线的经济含义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
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4)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意味着需求未能消化当期的产出,产品市场供大于求。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意味着当期的产出未能满足需求,产品市场供小于求。
IS曲线的性质IS曲线表示产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所应保持的关系,所以:只有IS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国民收入才是均衡收入。
所有不在IS曲线上的点都是非均衡点,如图1所示,IS曲线右边的点意味着I﹤S,如点A,而IS曲线左边的点意味着I﹥S,如点B。
IS曲线的斜率及影响因素IS曲线的斜率及影响IS曲线的斜率的因素(1)IS曲线的斜率:dr/dY=-(1-b+bt)/h=-[1-(1-t)b]/h<0(2)影响IS曲线的斜率的因素:b和hb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大,Y对r的反应越灵敏;b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IS-LM 曲 线 案例(产品市场的均衡)一、IS 曲线及其推导所谓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对于两部门经济均衡收入的公式是:现在把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i=e-dr ,则均衡收入的公式就要变为:IS 曲线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 ,从而产品市场都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 曲线。
图 14-4 IS 曲线IS 曲线是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以及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中推导出来。
βα-+=1i y βα--+=1dr e y二、IS 曲线的斜率 IS 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斜率。
在二部门的经济中,均衡收入的代数表达式为:上式可化为:y 前面的系数(1-β)/d 就是IS 曲线的斜率,显然,IS 曲线的斜率既取决于β ,也取决于d 。
d 是投资对于利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如果d 的值越大,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小,即IS 曲线较平缓。
β是边际消费倾向,如果β较大,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小,因而IS 曲线就较平缓。
在三部门经济中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为:当d 和β一定时,税率t 越小,IS 曲线越平缓;税率t 越大,IS 曲线越陡峭。
三、IS 曲线的移动1.投资需求的变动引起IS 曲线同方向移动,其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乘以乘数。
⊿y=ki ×△i2.储蓄函数的变动引起IS 曲线反方向移动,其移动量等于储蓄变动量乘以乘数。
3.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引起IS 曲线同方向移动。
⊿y=kg ×△g4.政府税收的变动引起IS 曲线反方向移动,其移动量。
⊿y=-kt ×△tβα--+=1dre y y d d e r βα--+=1dt )1(1--β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第十二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投资储蓄曲线)(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解IS曲线的含义。
【前课回顾】:上一章中学习力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国民收入是均衡国民收入或均衡产出,假设在只有居民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1)、消费函数中:Y=C+I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其中消费函数:C Y 因此:Y Y I (1 )Y I Y 11从上述公式可知在已知消费函数和投资的情况下,可求出均衡国民收入。
(2)、储蓄函数中,收入中除去消费的部分为储蓄。
Y C S &C Y Y Y S (1 )Y S S (1 )Y。
【新课导入】:市场经济不但是产品经济还是货币经济,不但有产品市场还有货币市场。
而这两个市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产品市场上总产出(总收入)增加,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货币的需求会增加,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禾I」率会上升,会影响投资支出,反过来影响整个产品市场。
这节课首先学习的是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也就是IS曲线(投资储蓄曲线)的经济学含义。
【授课内容】:一、投资的决定影响人们投资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预期收益率,市场的风险,政府的政策,借贷市场的利率,技术和创新等,都会对人们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其中利率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一)、投资函数它表示的是投资与实际利息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息率越高投资需求越小;利息率越低,投资需求会越大,反之亦然。
可以说利息率实际上是投资需求的机会成本。
[补充]:机会成本一一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选择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投资与利息的反向变化可表示为:I l(r) I。
dr其中:I是投资;I。
是自发性投资;r是利率;d是系数,表示利率变动引起投资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
理论攻坚-宏观经济学3(讲义)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一、IS方程及其推导IS曲线反映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利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在三部门经济中有家庭、企业和政府,由此多了与政府相关的政府税收t,政府对国内的转移支付tr。
但政府税收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定量税,一种是比例税。
(一)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的IS曲线的推导y=c+i+gdr联立可得IS方程:(二)考虑比例税情况下的IS曲线的推导y=c+i+gt=dr联立可得IS方程:二、IS曲线以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收入,则可以得到IS曲线。
1.IS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i=s,产品市场均衡。
2.IS曲线右侧的点表示i<s;左侧的点表示i>s。
3.定量税的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它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β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d,且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与β和d成反比。
比例税的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它不仅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β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d,还取决于比例税率t。
三、IS曲线的移动影响因素IS曲线的移动投资需求增加右移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右移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右移税收(定量税)增加左移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IS 曲线向左移动。
【习题演练】1.(单选)根据IS-LM模型,比例税率提高会使IS曲线()。
A.斜率的绝对值变大B.斜率的绝对值变小C.右移D.左移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一、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所决定的。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m)一般由国家加以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
因此,需要分析的主要是货币的需求。
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三类:交易动机、谨慎动机(预防性动机)、投机动机。
IS-LM模型IS曲线(产品市场)1.表达式2.推导(+r_-i_-y)3.经济含义:①IS曲线是指产品市场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条件下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曲线。
②处于IS曲线的任何点都表示I=S,偏离的任何点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③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
r上升时,总产出Y趋于减少。
④右边I<S................4.Is曲线的斜率(b\d\t)(d越大即投资对于利率变化较敏感,利率的较大变动会引起投资的较大变动,进而引起收入的较大变动;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b越大,意味着支出乘数越大,从而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就会以较大幅度变动)*三部门经济中c=a+b(1-t)y,当b、d固定时,税率t越小,曲线越平缓。
(因为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时,t越小,乘数越大)*总结:影响IS曲线的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因为边际消费倾向b比较稳定,税率t也不会轻易变动5.曲线的移动+储蓄(反方向)+国外需求(同方向)*西方经济学家提出IS曲线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在于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曲线右移;紧缩性财政政策左移。
LM曲线(货币市场)一、货币市场均衡*古典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投资是可贷资金的需求,储蓄是可贷资金的供给。
投资与储蓄都只与利率有关。
可贷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较低,反之利率较高。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凯恩斯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利率不是由投资和储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的。
1.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所有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一般由国家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高低无关。
因此,在讨论利率如何被决定问题时,主要分析货币的需求。
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需要。
*货币需求的原因:=kY-hrPS:名义与实际l=L/P实际l=ky-hr名义L=(ky-hr)P二、LM曲线1.表达式2.推导3,经济含义①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市场均衡时,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条件下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曲线。
第十二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投资储蓄曲线)(2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解IS 曲线的含义。
【前课回顾】:上一章中学习力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国民收入是均衡国民收入或均衡产出,假设在只有居民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
(1)、消费函数中:Y=C+I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其中消费函数:C Y αβ=+ 因此:(1)1I
Y Y I Y I Y ααββαβ
+=++⇒-=+⇒=
- 从上述公式可知在已知消费函数和投资的情况下,可求出均衡国民收入。
(2)、储蓄函数中,收入中除去消费的部分为储蓄。
&(1)(1)Y C S C Y Y Y S Y S S Y αβαββααβ=+=+⇒=++⇒-=+⇒=-+-。
【新课导入】:市场经济不但是产品经济还是货币经济,不但有产品市场还有货币市场。
而这两个市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产品市场上总产出(总收入)增加,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货币的需求会增加,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利率会上升,会影响投资支出,反过来影响整个产品市场。
这节课首先学习的是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也就是IS 曲线(投资储蓄曲线)的经济学含义。
【授课内容】: 一、投资的决定
影响人们投资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预期收益率,市场的风险,政府的政策,借贷市场的利率,技术和创新等,都会对人们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其中利率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
(一)、投资函数
它表示的是投资与实际利息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息率越高投资需求越小;利息率越低,投资需求会越大,反之亦然。
可以说利息率实际上是投资需求的机会成本。
[补充]: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
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选择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投资与利息的反向变化可表示为: 0()I I r I dr ==-
其中:I 是投资;0I 是自发性投资;r 是利率;d 是系数,表示利率变动引起投资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
(二)、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是会产生收益的,资本的增量所产生的收益成为资本的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MEC )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得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限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即公式为:
0(1)n
n
R R r =
+
式中,0R 表示第n 年收益的现值,n R 表示第n 年的收益,r 表示利率或贴现率。
二、IS 曲线(投资储蓄曲线)
(一)、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 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是I=S (投资=储蓄)或者AD=AS=Y (总供给=总需求=国民收入)。
条件:I S =,有:
0001
&(1)(1)()1I I dr S Y I dr Y Y I dr d αβαββ
=-=-+-⇒-=-+-⇒=
-+-
究其经济学含义可以归纳为:
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 时(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处于IS 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 ,偏离IS 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凡是位于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凡是位于曲线左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组合。
3、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
利率r 提高,总产出趋于减少,则国民收入降低;利率r 降低,总产出趋于增加,则国民收入提高。
Y
r
IS 曲线
如A 点处的收入对应的利率大于IS 曲线上的利率,由于利率和投资是反方向变化
的,因此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在B 点处的收入对应的利率小于IS 曲线上均衡利率,则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
状态。
A
B
Y
r
IS 曲线
可见Y 与r 是反方向变化的。
这条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
代表着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对的,即I=S 。
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这条曲线被称为IS 曲线。
(二)、IS 曲线的移动
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IS 曲线会随自发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自发总需求增加,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自发总需求减少,IS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当利率不变时,如增加总需求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导致IS 曲线水平右移,减少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导致IS 曲线水平左移。
(三)、IS 曲线的斜率 1、在两部门经济中
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β),与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的大小(d )。
(1)、如果d (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既定,则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与边际消费倾向β相关;
(2)、若β既定,则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与d 相关。
d 越大,则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越敏感,一定量的利率变动将引起投
资量的较多变动,从而较多的投资量的变动将引起收入更大幅度的变动。
一定量的r 利率的变动对应着更多的收入变动,故IS 曲线比较平坦,反之,
d 越小,IS 曲线就越陡峭。
【课程小结】:
1、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中,投资被当作是外生变量,在决定投资的诸多因素中,利率是最主要的因素,作为投资成本,投资与它是反向依存的关系,即投资需求函数:0()I I r I dr ==-。
2、从产品市场均衡可以推出IS 曲线,投资意愿和储蓄意愿会导致IS 曲线移动,IS 曲线的斜率由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决定。
【课后作业】: 一、名词解释:
投资函数 资本边际效率
二、判断题:
1、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错)
2、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对)
3、投资增加,IS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错)
4、消费减少,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对) 三、计算题:
假设购进一台旧针织机需用6000元,利率r 为9%
(1)、若只用1年可创造6600元效益,购入这台旧机器是否合算?净收益/净损失为多少?
(2)、若这台机器最多只能使用三年,每年提供2500元收益,报废时 残值600元,每年的使用费分别是200元,300元,400元。
利率不变,则购入这台旧针织机是否合算?净收益/净损失为多少? 解:
(1)、只用一年后效益贴现为:
0(1)n n
R R r =
+066006600
6055.05(19%) 1.09
R ⇒==≈+(元) 6055.056000>,则购入这台旧针织机是合算的
净收益=6055.05600055.05-=(元) (2)、
第一年收益贴现为:25002500
2293.5819% 1.09
=≈+(元) 第二年收益贴现为:
225002500
2104.38(19%) 1.188
≈≈+(元)
第三年收益贴现为:
3
25002500
1930.5(19%) 1.295
≈≈+(元) 第一年使用费贴现为:200200
183.4919% 1.09
=≈+(元) 第二年使用费贴现为:
2
300300
252.53(19%) 1.188
≈≈+(元) 第三年使用费贴现为:
3400400
308.88(19%) 1.295
≈≈+(元)
三年总收益=2293.58+2104.38+1930.5=6328.46(元) 三年总费用=183.49+252.53+308.88=744.9(元) 三年后有残值600元,贴现为:
3600600
463.32(19%) 1.295
≈≈+(元)
净收益为:463.32+6328.46-744.9-6000=46.88(元)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教案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周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