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2科学记数法
- 格式:pptx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25
科学计数法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科学计数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学习过程三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计数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2的内容。
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内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计数法。
同时为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的有力工具,并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学习目标我设计的学习目标是这样的:1、体会科学计数法的意思,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体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的过程,体验科学计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
2、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3、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等思想教育。
这三条学习目标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而且贯彻实施了“三维目标”这一宗旨。
第二方面:教法和学法教法在四环节教学模式下,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主要采用引导法引导学生学习。
学法上,我根据四环节课堂模式的特点,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学习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意识、合作能力。
第三方面:学习过程为了贯彻四环节理念,达成学习目标,学习过程我设计了九个环节。
环节1是引入新课(2分钟)我是这样设计的:提问:同学们知道光的速度是多少吗?(有的同学说3亿米每秒。
)同学们,你可知道地球的大小怎样表示吗?(有的同学会说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1000000平方千米。
)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能不能用什么方法简单表示这些数呢?从而引出课题。
这样设计,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环节2是解读学习目标(2分钟)可以由某个学生或者某一小组来完成。
环节3是学生自学(5分钟)由于课前学生已经根据自学提纲自学两遍,所以课堂上自学时间不长,主要是熟悉前两次自学的收获与疑问。
科学计数法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感受大数,再次认识到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大数进行描述,并能够利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
它是上一节课内容的继续,又是以后学习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基础,因此本小节的重点是科学记数法的概念,难点是如何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较大的数。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0万有多大等内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据搜集体验活动,感受到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习数学的热情;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导入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认识了100万有多大.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呢?我们看下面几个数据.出示投影片(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3)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4)地球离xx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我们注意到上面这几个数比100万还大.我们知道生活中比100万大的数还很多.但我们发现要表示这些较大的数非常麻烦.例如(5)中15万亿吨=15000000000000吨,这些较大的数写起来很麻烦,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呢?感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设计说明]:此情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故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是对乘方知识的复习,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数,让学生读读、看看这些数,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想读、想写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