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精选 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59 KB
- 文档页数:3
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
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有多种,包括击实法、振动台法、表面振动压实仪法等。
1. 击实法:适合于细粒土及粗粒土,试验过程方便。
2. 振动台法:适合于测定无粘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及巨粒土,或者适用于通过标准筛的干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大于15%的粗粒土及巨粒土。
3. 表面振动压实仪法:适合测定无粘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及巨粒土,或适用于通过标准筛的干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大于15%的粗粒土及巨粒土。
此法与振动台法的不同在于振动作用自土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
可以根据试验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相关工程技术人员。
BZYS4212表面振动压实试验仪操作规程
1、安装合适的试筒压紧试筒取适量的土样(按规程操作步骤要求),用规定的工具装入试筒,大致刮平试样表面。
2、确认三相线电源连接良好,控制器面板上电源指示灯是亮的。
3、按动控制器上“上升”、“停止”、“下降”按键,振动电机及配重各部件运动自如。
4、当按上升开关,震动器反而下降或按下下降开关,震动器反而上升时,应倒电源线。
否则上下行程开关都不起作用,容易损坏机器。
5、按一下“下降”按键,大滑套带振动板和夯板和夯板下降(见表面振动压试仪主机图示),当夯板接触到松散的土样时,大滑套会继续下降,下降到大滑套下端面,距振动板突缘15~25mm时按一下“停止”按键,大滑套停止下降。
6、设定控制器上定时器,设定时间为6分钟(即黑色拔动开关处于中间位置,指盘数字为060)。
7、按下“振动”开关,振动板开始振动,定时器显示
振动时间,到6分钟后动板自动停止。
8、按下“上升按键”,套带动振动板,夯板上升,上升到限位块上端面便速箱下面15~25mm,按一下“停止”键,大滑板停止上升。
9、按照规程规定的方法加第二次土样,重复以上操作步骤二次,一个试样就算振动击实完毕。
10、卸下试验筒,用一平直钢尺。
置于试筒直径位置,按规程量测数据再称重。
11、试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清洁试筒及仪器,做到工完场清。
振动压实法
振动压实法是一种常见的土工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
该方法通过在土壤中施加振动力和压实力,以模拟实际工程条件下的土壤行为,从而获得土壤的压实性能和力学特性。
振动压实法的原理是利用振动器将土壤加速度作用于试验样品上,通过周期性的振动来压实土壤。
在振动过程中,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频率增加,使得土壤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土壤更加紧密。
同时,振动压实法也会导致土壤颗粒的排列更加紧密,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度和坚实度。
振动压实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如土壤的强度、压缩性和排水性等。
此外,振动压实法还可以用于研究土壤的动力特性,如土壤的振动频率和阻尼特性等。
在进行振动压实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样品应该具有代表性,即应该选取一定数量的土层样本进行混合,以确保试验样品的代表性。
此外,试验样品还应该进行干湿重量比的调整,以确保试验样品的湿度符合实际工程条件。
2.试验条件的控制:在进行振动压实试验时,应该控制试验条件的一致性,如振动频率、振动幅度、振动时间和压实力等。
这样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3.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进行振动压实试验时,应该对试验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此外,还应
该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总之,振动压实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土工测试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和动力特性。
在进行振动压实试验时,需要注意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条件的控制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振动压实法密度哎呀,说起振动压实法密度,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你可能会想,这玩意儿跟我有啥关系?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你会发现这玩意儿其实挺有意思的。
记得有一次,我去了工地,看到一台巨大的压路机在那儿“嗡嗡”地工作。
那压路机的轮子,比我家客厅的沙发还大,它在那儿来回滚动,把地面压得平平整整。
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是怎么工作的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叫振动压实法。
振动压实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振动来压实地面。
这方法听起来简单,其实里面大有学问。
首先,你得有一台振动压路机,这玩意儿的轮子里面装有振动器,当它工作时,振动器会发出高频的振动,让轮子和地面之间产生一种“按摩”效果。
这种振动,可以让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变得更加紧密,从而提高地面的密度。
那天,我站在工地上,看着压路机来回滚动,地面上的土块、石子被压得服服帖帖。
我注意到,压路机的驾驶员是个老手,他控制着压路机的速度和方向,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被均匀压实。
我问他,这玩意儿得压多久才能达到理想的密度?他笑了笑说,这得看土质和要求的密度,有时候得压个几轮,有时候得压上十几轮。
我看着那压路机,心想这玩意儿真是个力气活儿。
不过,它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压过的地方,地面结实多了,走在上面,感觉就像走在水泥地上一样。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踩到了没压实的土块,结果一脚踩下去,土块就陷了下去,弄得我满脚是泥。
从那以后,我就知道,这振动压实法,对于建筑工地来说,是多么重要。
最后,我得说,虽然振动压实法听起来挺枯燥的,但它在建筑领域可是个不可或缺的技术。
它能让地面更加结实,减少沉降,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压路机在工地上“嗡嗡”地工作,不妨停下来,欣赏一下这振动压实法的魔力。
你会发现,这玩意儿,其实挺有意思的。
表面振动压实仪器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检查机具是否正常。
2、按规定加入填料并安装好试筒,将工作台面擦净。
3、调整置数盘使数码显示为所需设定分钟数,按“启动”键,仪器工作。
4、当第一层击实完成后,仪器自动停机,按“上升”键提起击实锤;将第二层试料填入试筒后,再按“启动”键,仪器重新开始工作,其过程与第一次程序相同,以此程序操作,完成试件制作。
5、不得在无料或无锤头保护垫的情况下按钮试机,以免损坏锤头和击实筒。
6、工作间不得将手伸入击筒边或筒内。
7、使用完毕,关掉电源,清理干净。
浅议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与重型击实仪试验确定砾类土填料的标准干密度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甘肃境瓜州至星星峡高速公路路基第4合同段,由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本标段路基填筑工程量大,填筑材料基本为砾类土,该类土属通过0.075mm颗粒含量小于15%的无粘性自由排水粗粒土,虽符合路基填料要求,但用重型击实仪法确定的颗粒标准干密度在施工现场压实度控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超密(排除重型振动机械碾压的超密)或假密现象,不能真实反映路基压实情况。
为了保证路基填筑压实质量,在以砾类土为填筑材料时,采用何种试验方法,以及如何确定颗粒标准干密度,是本文探讨的中心课题。
砾类土填筑材料取样、主要参数及要求取样时,尽力消除视力的、心里作用的及操作上的人为因素影响,使砾类土填筑材料具有充分代表性,是确保试验结果能真实地反映母体质量和各检测参数结果可比性的一个十分关键性问题。
因此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要求做到:在取土场取样,要从开挖全断面(不少于三个部位)由上而下进行取样,拌合均匀后四分法取>150kg试样(击实法,表震法不少于250kg);在室内须待试样风干后,将全部试样预先过5、20、40mm筛,然后再按四分法和其所占百分率称取筛分、密度(包括表观、表干和毛体积密度)、击实或表面振动等试验用试样的份数和质量(按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所需份数和质量称量)。
筛分试验。
由于砾类土中>5mm石子较多,是很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造成较大的试验误差。
为了尽量降低误差,一要采用预先过筛和四分法的综合取样方法称取试样;二要按照筛分试验要求认真测试砾类土的土性;三要分别计算含>40mm颗粒(与击实比对取值)和剔除>40mm石子后的颗粒组成状况;四要计算出5~20mm、20~40mm石子占<40mm颗粒总质量的百分率。
石子毛体积密度试验。
毛体积密度是包含固体、开口和闭口的密度,它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试验项目,特别是采用湿布擦干试件表面的尺度确实很难掌握,一旦试验结果不准确,将直接影响颗粒干密度的精度。
路基最大干密度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路基土最大干密度的定义和意义
2.测定路基土最大干密度的方法
2.1 击实法
2.2 振动台法
2.3 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3.计算路基土最大干密度的步骤
3.1 委托道路相关检测机构做击实试验
3.2 绘制击实曲线
3.3 确定最大干密度
4.路基碎石土标准击实后的最大干密度
正文
路基土最大干密度是指在土体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它反映了土的孔隙比,并可用于计算土的孔隙率。
最大干密度通常在 1.4~1.7g/cm3 之间。
在道路施工中,确定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道路的压实度和使用寿命。
测定路基土最大干密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击实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和粗粒土。
击实法通过将土样放入击实器中,在一定次数的冲击作用下,使土样紧密排列,从而得到最大干密度。
2.振动台法:适用于测定无粘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及巨粒土。
这种方法是将土样放在振动台上,通过振动使土样紧密排列,以达到最大干密度。
3.表面振动压实仪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通过 0.074mm 标准筛的干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大于 15% 的粗粒土及巨粒土。
表面振动压实仪法是通过将振动作用自土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使土样紧密排列,以达到最大干密度。
计算路基土最大干密度的步骤如下:
1.委托道路相关检测机构做击实试验(重型或轻型),通过实验绘制出击实曲线(含水量和密度的关系曲线)。
2.确定击实曲线峰值的位置,其对应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对应的密度为最大干密度。
路基碎石土标准击实后的最大干密度一般为 5.010KG/M。
二、多项选择题(共110题)1、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与不合格,需要逐级评定的内容()。
A.分项工程B.分部工程C.单位工程D.合同段和建设项目【答案】ABCD2、下列关于土基压实度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以用压实度代表值控制路段的总体压实水平B.单点压实度不得小于极值标准C.根据合格率,计算评分值D.合格率不得低于75%【答案】AB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适用于下列()工程。
A.新建四级公路B.二级公路改建C.新建高速公路D.高速公路大修【答案】ABC4、关键项目是分项工程中对()起决定性作用的检查项目。
A.结构安全 B.施工进度C.主要使用性能D.耐久性【答案】ACD5、以下与竣工验收有关工程实体检测抽样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A.路基工程边坡每公里抽查不少于一处B.排水工程断面尺寸每公里抽查2~3处C.涵洞抽查不少于总数的10%,且每种类型抽查不少于1道D.高速公路路面弯沉以每公里为评定单元进行评价【答案】ABC6、以下属于工程质量鉴定中路基工程抽查项目的有( ) 。
A.小桥混凝土强度B.沥青路面车辙C.排水工程铺砌厚度D.涵洞工程涵底铺砌厚度【答案】AC7、沥青路面工程竣工验收需要复测的项目有( )。
A.路基边坡 B.路面车辙C.路面弯沉D.路面厚度【答案】BC8、以下哪些内容属于特别严重问题()。
A.路基工程大面积高边坡失稳B.路面平整度指标IRI超过3.0m/kmC.路基重要支挡工程严重变形D.路面车辙深度大于10mm路段累计长度超过合同段车道总长度的5% 【答案】AC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适用于()施工质量的检验评定。
A.新建工程B.改建工程C.扩建工程D.日常养护工程【答案】ABC10、关键项目是分项工程中对()起决定性作用的检查项目。
A结构安全 B.稳定性 C.使用功能 D.耐久性【答案】ACD11、分项工程应按照()检验项目分别检查。
A.基本要求B.关键项目C.外观质量D.原材料质量【答案】AC12、以下属于路基工程的分部工程的有( )。
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1 目的、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是测定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
1.2 本试验规定才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测定无黏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包括
堆石料)的最大干密度。
1.3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通过0.075mm标准筛的土颗粒质量百分数不大于15%的无黏
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
1.4对于最大颗粒尺寸大于60mm的巨粒土,因受试筒允许最大粒径的限制,宜按本
试验3.3规定处理。
2 仪器设备
2.1 振动器:功率0.75~2.2kW,振动频率30~50Hz,激振力10~880kN。
钢制夯:可
牢固于振动电机上,且有一厚15~40mm夯板。
夯板直径应略小于试筒内径2~5mm。
夯与振动电机总重在试样表面产生18kPa以上的静压力。
2.2 试筒:根据土体颗粒级配选用较大试筒。
但固定试筒的底板须固定于混凝土基
础上或至少质量450kg混凝土块上。
试筒容积宜用灌水法每年标定一次。
2.3 套筒:内径应与试筒配套,高度为170~250mm;与试筒固定后内壁须成直线连
接。
2.4 台秤、电动葫芦、标准筛(圆孔筛:60mm、40mm、20mm、10mm、5mm、2mm、
0.075mm)。
2.5 直钢条:宜用尺寸为350mm×25mm×3mm(长×宽×厚)。
2.6 深度仪或钢尺:量测精度要求至0.5mm。
2.7 大铁盘:其尺寸宜用600mm×500mm×80mm(长×宽×高)。
2.8 其他:烘箱、小铲、大勺及漏斗、橡皮擦、秒表、试筒布套等。
3 试验步骤
3.1 干土法
3.1.1 充分拌匀烘干试样,即使其颗粒分离程度尽可能小;然后大致分成三份。
测定并记录空试筒质量。
3.1.2 用小铲或漏斗将任一份试样徐徐装填入试筒,并注意使颗粒分离程度最
小(装填量宜使振毕密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低于筒高的1/3);抹平试样表面。
然后可用橡皮锤或类似物敲击几次试筒壁,使试料下沉。
3.1.3 将试筒固定于底板上,装上套筒,并与试筒紧密固定。
3.1.4 放下振动器,振动6min。
吊起振动器。
3.1.5
3.1.6 卸去套筒。
将直钢条放于试筒直径位置上,测定振毕试样高度。
读数宜
从四个均布于试样表面至少距筒壁15mm的位置上测得并精确至0.5mm,记录并计算试样高度H0。
3.1.7 卸下试筒,测定并记录试筒与试样质量。
扣除试筒质量即为试样质量。
计算最大干密度ρdmax。
3.1.8
3.2 湿土法
3.2.1 按湿法试验时,可对烘干试料加足量水,或用现场湿土料进行。
拌匀试
料颗粒级配及含水率(使颗粒分离程度尽可能小),然后大致分成三份。
如果向干料
中加水,则需最小饱和时间约1/2h;加水量宜加到足够分量,即在拌和盘中无自由水滞积,且在振密过程中基本保持饱和状态。
注:对于估算向烘干试料中的加水量,起初可尝试每4.5kg试料约1000mL的水量,或按下式估算:
式中:M W——加水量(g);
ρd——由起初振密结果所估算的干密度(g/cm3);
M S——试样质量(g);
ρW——水的密度(g/cm3);
G S——土的比重。
3.2.2 将试筒固定于底板上。
用小铲或大勺将任一份湿料徐徐填入试筒(装填
量宜使振毕试样等于或略低于筒高的1/3)。
3.2.3 放下振动器,振动6min。
吊起振动器,吸去试样表面自由水。
3.2.4
3.2.5 卸下试筒。
吸去加重底板上及边缘的所有自由水。
将百分表架支杆插入
每个试筒导向瓦套孔中;刷净试筒顶沿面上及加重底板上位于试筒导向瓦两侧测量位置所积落的细粒土,并尽量避免将这些细粒土刷进试筒内。
然后分别测读并记录试筒导向瓦每侧试筒顶沿面(中心线处)各三个百分表读数,共12个读数(其平均值即为百分表初始读数R i);再从加重底板上测读并记录出相应读数(其平均值即为终了百分表读数R f)。
3.2.6 测定振毕试样含水率后。
计算最大干密度ρdmax。
3.2.7
3.3 对于粒径大于60mm的巨粒土,因受试筒允许最大粒径的限制,应按相似级配法制备缩小粒径的系列模型试料。
相似级配法粒径及级配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D——原型试料级配某粒径(mm);
d——原型试料级配某粒径缩小后的粒径,即模型试料相应粒径(mm);
M r——粒径缩小倍数,通常称为相似级配模比;
式中:D max——原型试料级配最大粒径(mm);
d max——试样允许或设定的最大粒径,即60mm、40mm、20mm、10mm等。
相似级配模型试料级配组成与原型级配组成相同,即:
式中:P MR——原型试料粒径缩小MR倍后(即为模型试料)相应的小于某粒径d含量百分数(%);
P P——原型试料级配小于某粒径D的含量百分数(%)。
4 结果整理
4.1 对于干土法,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按下式计算:
式中:ρdmax——最大干密度(g/cm3),计算至0.001;
M d——干试样质量(g);
V——振毕密实试样体积(cm3);
A c——标定的试筒横断面积(cm2);
H——振毕密实试样高度(cm)。
4.2 对于湿土法,最大干密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ρdmax——最大干密度(g/cm3),计算至0.001;
V——振毕密实试样体积(cm3);
M m——振毕密实湿试样质量(g);
w——振毕密实湿试样含水率(%)。
4.3 巨粒土原型料最大干密度应按以下方法确定:
4.3.1 计算法
r dmax blnM a +=ρd d d d d D ρρρρρρ)()(min max max min d r --=对几组系列试验结果用曲线拟合法可整理出下式:
式中:a 、b ——试验常数。
由于M r =1时,ρdmax =ρDmax ,所以a=ρDmax
即 令Mr=1时,即得原型试料ρDmax 的值。
4.4 计算干土法所测定的最大干密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报告的最大干密度值,当湿土法结果比干土法高时,采用湿土法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4.5 压实指标计算。
如果已测定最小干密度ρdmax [采用测定ρdmax 的试筒及装料工具以干土样松填法试验测定,或采用(T 0123—1993)的方法],且已知土料的沉积或填筑干密度ρd ,则相对密度D r ,可按下式计算:
或 式中:D r ——相对密度,计算至0.01; ρdmin ——最小干密度(g/cm 3);
ρdmax ——最大干密度(g/cm 3);
e 0——天然孔隙比或填土的相应空隙比;
e max ——最大孔隙比;
e min ——最小孔隙比;
ρd ——天然干密度或填土的相应干密度(g/cm 3)。
如果粒径大于60mm 的巨粒土难以测定其最小干密度,但当已知土料的沉积或填筑干密度ρD 时,则压实度K 可按下式计算:
4.6 精密度及允许差。
最大干密度试验结果精度要求如表所列。
最大干密度ρdmax (g/cm 3),取三位有效数字。
5.1 试料来源,外观描述。
5.2 试筒尺寸及方法。
5.3 任何反常现象,如试料损失、分离,加重底板过分呢倾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