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信条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2.48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传达的信念和精神。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力量。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课文修辞手法的鉴赏。
3.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
2.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信念的力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信念的理解和体会。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信条》,提问:什么是信条?你有哪些信条?二、课文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对课文进行简要讲解。
三、课文分析1.分析课文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2.分析课文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其作用。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信念的力量,分享自己的经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信仰、信念等。
二、课文鉴赏1.分析课文中的精彩句子,体会其修辞效果。
2.让学生尝试仿写,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写作训练1.以“我的信条”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信念。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人。
五、课后作业1.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信念的力量。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信念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1.在分析课文修辞手法时,应更多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在写作训练环节,应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3.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应更加注重作业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文章的开头部分是如何引出主题的?”2.课文修辞手法的鉴赏:教师举例:“请大家看看这段话,‘信念就像一盏灯,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道路。
高中语文《信条》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信条》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会分析西方的说理思路,理解其内在逻辑性。
3.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西方富于理性的特点,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8年,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园。
”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
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读这篇课文,听一听富尔格姆的信条。
?
二、简介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
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三、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强调什么?
明确:观点“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
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案范文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案范文精选4篇(一)以下是一个《信条》的教案范文:教案名称:理解和欣赏《信条》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信条》这篇散文,了解人生信条的重要性和作用;2. 培养学生对于人生信条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情感;2. 分析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塑造形象的手法;3. 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人生信条。
教学准备:1. 散文《信条》的复印件;2. 音频或视频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有关人生信条的视频或音频,引发学生对于人生信条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
Step 2 阅读散文(15分钟)让学生独立或小组阅读散文《信条》,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Step 3 分析细节和修辞手法(2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塑造散文中人物形象的手法;2. 让学生发现或解释散文中的象征意义,并讨论这些象征意义对于散文主题的意义。
Step 4 讨论人生信条(20分钟)1. 与学生一起讨论人生信条的重要性和作用;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信条,并解释自己信条的由来和意义。
Step 5 说一说写一写(3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思考并讨论一个人生信条的重要性,以及能够带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2.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人生信条,并写出一段简短的文章,阐述自己对于这个信条的理解和看法。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将写好的文章交给老师,以便老师提供反馈和评价。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通过阅读其他散文或文学作品,进一步了解和探讨人生信条的主题;2. 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人生信条,并借鉴其他人的观点和经验,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信条》这篇散文的主题和情感,并能够分析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塑造形象的手法。
《信条》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信条》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1《信条》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信条》是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制作的科幻动作电影,于2020年上映。
该电影特效惊人、音乐气势磅礴,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的经典之作。
本教案将以此电影为背景,探讨一些与信仰、人性等有关的主题,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挖掘思想内涵。
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的《文学与科技》模块,预计学时3课时。
一、学习目标1. 了解电影《信条》的基本情节和影片创作背景;2. 理解信仰、人性、命运等基本概念;3. 分析电影中涉及的主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和看法的依据;4. 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准备1. 电影《信条》的DVD或在线观看资源;2. 教师准备PPT,包括基本人物关系图、场景图、主题分析图等;3. 学生笔记本或纸张;4. 学生阅读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信条》1. 点播一段《信条》的预告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探讨愿望;2. 讲解《信条》的基本情节,提醒学生要仔细观察每一个角色,保持好奇心;3. 播放第一段视频:前往基诺斯卡号船。
在视频结束后,鼓励学生尝试阐述这段视频和“什么是信仰?”有关。
第二课时:科学与奇迹1. 带领学生回顾《信条》中的科技元素,如时空控制、物质逆转等等,提问:“科学实现奇迹,这意味着什么?”;2. 播放第二段视频:加入秘密组织。
在视频结束后,提醒学生关注人物关系的变化,并呈现基本人物关系图以方便学生观察;3. 引导学生思考影片中探讨的主题——科学与奇迹。
学生可以讨论“科学能否解释一切?”、“科学与神秘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
第三课时:人性和命运1. 引出“人性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人性?”等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2. 播放第三段视频:Albert Hall音乐会。
在视频结束后,呈现场景图并引导学生描述其中的细节;3. 指导学生从人性和命运的角度分析电影《信条》中所反映的主题。
信条优秀教案篇一:《信条》教案《信条》教案2012-10-18一、导入新课:1988年,在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园。
”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富尔格姆的名篇《信条》(板书)。
二、作者简介: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主要著作是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信条》就出自其中。
三、内容探究:学生大声齐读课文。
问1:哪位同学能够以精练的语言概述一下本文的写作思路?明确: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在幼儿园都学过——幼儿园中学到的人生信条有哪些——人生中的任何道理都包含在这些信条中——这些信条适用于任何地方——强调第十三则信条。
问2:你能不能谈一谈每则“信条”的精神内涵?明确:1、不自私自利;2、平等诚信;3、待人宽恕;4、诚实不隐;5、干好本职工作;6、不非法占有;7、要勇于改过;8、讲求个人卫生;9、注意饮食养生;10、学习、思考、娱乐、干活要做到平衡;11、要注意休息;12、要团结互爱;13、要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有限;14、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15、学会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师)说:幼儿园里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时期,哪里学到的东西最简单、最基本,但是你所需要拥有的一切可贵素质都涵盖其中。
细细思考下来,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些基本信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适用于成年期,也适用于家庭、工作、社区、生活圈子、政府。
为人处世、工作学习、从政治国,这不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总结全文: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
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
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
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高中语文信条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信条内容。
2. 分析信条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其深层含义。
3. 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课文《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等相关章节。
- 信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 信条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信条”的理解,引出课题。
- 简述信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文讲解-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发音。
- 逐句解析课文内容,强调关键词汇和句式。
- 引导学生探讨信条的含义,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背景拓展- 讲述信条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建立时空框架。
- 分析信条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 探讨信条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活动与实践-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现代话题,探讨古代信条如何指导现代行为。
-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以“信条与我”为题,表达个人对信条的理解和感悟。
课堂小结- 总结信条的核心思想和文化价值。
- 强调学习信条的现实意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中的信条内容。
- 完成“信条与我”的写作练习,下次课上交。
教学反思- 分析学生对信条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调整教学方法。
- 总结哪些教学环节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哪些需要改进。
- 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提高教学实效。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第一章:简介富尔格姆及其作品《信条》1.1 了解富尔格姆的背景和生平1.2 分析《信条》的文学地位和影响1.3 探讨《信条》的主题和风格第二章:解读《信条》文本2.1 分析《信条》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2.2 解读《信条》中的关键概念和象征意义2.3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第三章:分析《信条》中的人物形象3.1 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发展变化3.2 探讨次要人物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3.3 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第四章:探讨《信条》的主题意义4.1 从道德伦理角度分析《信条》的主题4.2 从社会历史背景角度解读《信条》的主题4.3 探讨《信条》主题在当今社会的启示和意义第五章:富尔格姆《信条》的文学价值及影响5.1 分析《信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2 探讨《信条》对后世的文学创作的影响5.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信条》的文学价值第六章:富尔格姆《信条》的叙事技巧6.1 分析《信条》的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6.2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技巧展现人物心理和情感6.3 分析叙事技巧在塑造主题和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第七章:富尔格姆《信条》的文体特点7.1 分析《信条》的文体特点及其表现形式7.2 探讨文体特点如何增强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7.3 分析文体特点在反映时代背景和展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第八章:《信条》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8.1 分析《信条》中的象征手法及其意义8.2 探讨意象在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8.3 分析象征手法和意象如何增强文本的艺术效果第九章:《信条》的心理学解读9.1 分析《信条》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9.2 探讨心理学原理在解读《信条》人物心理方面的应用9.3 总结心理学解读对理解《信条》的启示和意义第十章:《信条》的课堂教学实践10.1 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教学活动10.2 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条》10.3 分析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应对策略第十一章:《信条》与文化研究11.1 探讨《信条》中的文化元素及其对主题的影响11.2 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冲突和交融现象11.3 评价《信条》对文化差异的描绘和传达第十二章:《信条》的影视改编12.1 回顾《信条》的影视改编历史和作品12.2 分析影视改编对原著的忠实与创新12.3 探讨影视改编对原著主题的延伸和拓展第十三章:比较研究13.1 选择与《信条》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13.2 分析比较对象在主题、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13.3 探讨比较研究对深入理解《信条》的启示第十四章:《信条》的批评与评价14.1 搜集《信条》的批评文献和评价观点14.2 分析不同批评家和读者对《信条》的评价和解读14.3 评价《信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15.2 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15.3 展望未来对《信条》研究的可能方向和课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富尔格姆《信条》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信条》教案一、教案背景1.1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文学鉴赏•课程年级:高中一年级•控制指标:文学作品分析能力1.2 教学目标•理解电影《信条》的主要思想和主题•分析电影的故事结构和叙事手法•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探讨《信条》对影视艺术的创新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1.3 学情分析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和背景,对电影的理解程度和文学鉴赏能力有所不同。
部分学生可能已经看过《信条》并对其有一定了解,但还需要指导来更深入地分析电影。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探讨电影《信条》的核心思想和主题•分析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对比分析电影中不同时间线的关系•评价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2.2 教学难点•理解和解释电影中的时间概念和时间线•分析电影中的奥秘和复杂性•鉴赏电影创新性的叙事手法和结构设计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视频片段或图片展示《信条》电影的悬疑和科幻元素,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2 电影欣赏与讨论(30分钟)•播放《信条》电影的片段或整部电影(视时间允许),并依据电影的叙事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影记录和反思。
•对学生的观影记录进行讨论,重点探讨电影中的时间线和时间概念对故事的影响。
3.3 对比分析(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析电影中不同时间线的关系和联系,并总结出不同时间线的作用和影响。
•各小组代表汇报分析结果,进行课堂讨论,归纳时间线在《信条》中的重要作用。
3.4 人物分析(30分钟)•以《信条》中的主要人物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并探讨人物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学生自由讨论人物形象,并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互动和交流。
3.5 创新与挑战(1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信条》对影视艺术的创新和挑战,分析电影中的创意和技术手法。
•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一个片段或场景,借鉴《信条》的影视艺术手法并进行创新。
3.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影《信条》的核心思想和主题,并给予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建议。
高中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案(精选4篇)高中高二语文下册《信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课文内容。
2.摘抄、记忆,并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学习作者从生活细处着手的写作手法。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学重难点领会文章主旨,品味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都上过幼儿园,大家还记得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吗?生:打架、交朋友、学会1—10、不记得了……师:我记得我上幼儿园时学会了自己洗脸、洗手绢,学会交朋友,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罗伯特.富尔格姆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现在把课本打开,我们来学系《信条》。
二、检查预习,自学:1、作者相关知识: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
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2、关于《信条》(教师补充)文章开宗明义:“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接着,文章列出了十七条。
作者认为“你需要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在上边那些条条里”。
这些条条是人们过正常合理生活所需要遵守的那些*基本的原则,包括个人的健康习惯,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对生活保持热情和兴趣,承认死亡以及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等。
作者进一步阐释,十七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应用到成年,实践于家庭、社会,生活、工作之中,甚至可以用到政府行为中。
*后,作者强调十七条中的一条:“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这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3.自学并思考(1)【提问】作者列出这些*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明确】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
高中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案高中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高中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学目标:1. 了解胡适的人生信条及主张,并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
2. 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并能够理性思考、独立思考。
教学重点:1. 理解胡适的人生信条及主张。
2.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胡适思想的深层内涵。
2. 进一步拓展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背景材料和资料,清晰了解胡适的人生信条和主张。
2. 复印教材中的《信条》一文供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胡适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他的基本信息。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条?为什么人要有信条?3. 学生进行讨论,并列举一些他们自己的信条。
二、呈现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信条》一文,并思考以下问题:a. 文中的胡适用了怎样的方式表达他的人生信条?b. 胡适的人生信条是什么?他为什么选择了这些信条?c. 这些人生信条是否符合你的理念?为什么?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报告自己的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胡适的人生信条和主张,让学生更深入了解。
三、拓展阅读(15分钟)1. 学生阅读其他胡适的文章或主张,并选取一篇进行分析。
2. 学生可以选择胡适的《非独创》等文章,或者胡适在其他领域的主张,如教育、文化等。
四、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汇报他们对胡适的其他文章或主张的分析和理解。
2.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并总结胡适的主要思想和主张。
五、课堂延伸(10分钟)1. 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信条和主张是什么?是否和胡适的有相似之处?2. 学生可以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人生信条和主张。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自己人生信条和主张的写作。
2. 学生选择作品或人物,分析其中所体现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并理解胡适的人生信条及主张,进而分析胡适的思想内涵。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理解《信条》的基本内容和结构1.2 分析富尔格姆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1.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2.1 《信条》的基本内容概述2.2 富尔格姆的观点和态度分析2.3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信条》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介绍相关背景知识3.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富尔格姆的观点和态度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四、教学步骤4.1 导入:简要介绍富尔格姆及其作品《信条》4.2 讲解《信条》的基本内容和结构4.3 分析富尔格姆的观点和态度4.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5 总结和归纳五、作业与评价5.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读后感来评价学生对《信条》的理解程度和对富尔格姆观点的分析能力六、教学拓展6.1 推荐学生阅读富尔格姆的其他作品,以加深对其写作风格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6.2 引导学生探讨《信条》中的观点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分析其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6.3 组织一次班级辩论赛,围绕《信条》中的某个观点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辩证思考和公共演讲能力。
七、教学资源7.1 提供《信条》的原文文本,确保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原文,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7.2 收集相关的批评文章和评论,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理解《信条》的价值和影响。
7.3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富尔格姆的访谈视频或关于其生平的纪录片,以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评估8.1 进行课堂讨论评估,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考察其分析和批判能力。
8.3 期末进行知识测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以综合评估学生对《信条》内容和富尔格姆观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9.1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情况,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9.2 考虑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案一、教材及目标教材:《高中语文必修4》下册《信条》目标:•了解文化大革命及其对人性的影响•理解人性的复杂性•掌握文章的阅读方法,分析文章中的视角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二、教学过程1. 预习预习时学生应阅读本文,对基本情节和主题有所掌握。
老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为什么“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者会被送去勒令劳动?•“信条”本文的主人公在文革中遭遇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信条”一文的主题?2. 导读老师可以介绍“信条”所处的时代背景,如文化大革命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的影响。
老师也可通过提问和讲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几个重要概念,如“人性”、“主题”等。
3. 读文在师生的共同阅读中,让学生逐段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遇到不懂的词句,应分析上下文和结合自己的语言知识进行理解。
阅读后,老师可以提问:•“信条”一文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文革对人性带来了什么影响?•你认为“信条”一文的主题是什么?4. 分析在阅读后,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视角和主题。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视角分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各位角色的视角差异。
例如,在这个故事中,老班长对于“信条”有深刻的理解,觉得“信条是一种妖言惑众的假路线,是调和阶级斗争的阴谋,是搞和平演变的讹言”;而主人公却宁愿流放到西北,而不愿抛弃自己的信条。
这种对立的观点,对于主人公来说,信条是他的信仰,而对于老班长来说,信条是误导人的东西。
•主题分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信条”这个主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包含的社会对人性的影响、信仰的重要性,以及人的复杂性等方面。
同时,学生也应该思考作者把这个主题传达给读者的意图是什么。
5. 思考在分析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文章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让学生加深思考。
例如,让学生思考“信条”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人性复杂的原因是什么,信仰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什么等等。
高中语文课文《信条》教案大全《信条》全面而周详地讲述了人类生活乃至社会管理的信条──准则。
可谓“深人无浅语,慧心无直笔”,不可只作幼儿启蒙教育观。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课文《信条》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课文《信条》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目标:把握文章主旨,分析文章阐述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摘抄、品味文章朴实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对生命和生活进行深度的思考。
难点:品味简单的语句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方法圈点勾画批注、配图赏析、文本联系实际教学过程微课一:《热爱生命》一、导入: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弱,对生命轻视。
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让我们从《热爱生命》中寻找答案。
二、阅读课文,阅读的同时勾画出自己比较喜欢且认为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学生划句子、说感悟,老师点评)古今中外的智者贤人都告诫我们对待生命要热爱,对待死亡要坦然镇定,请问:下面这些行为是热爱生命的表现吗?司马迁隐忍苟活,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汶川地震中成名的“范跑跑”杭州最美司机吴斌被突降铁块击中忍痛救下全车乘客后离世。
英国渣打银行在对员工的培训中有关应对抢劫的理论是“贪生怕死”。
国家新颁布了中小学生见义勇为要变为善为、巧为、慎重的规定。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微课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导入:柏拉图曾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有人找来一只拔了毛的鸡,令人啼笑皆非。
我国思想家荀况说“人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信条》教学设计(甘肃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条》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使学生掌握《信条》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对《信条》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的认识。
1.2 教学内容《信条》的背景介绍和历史意义。
《信条》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信条》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信条》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启示。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条》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信条》的相关文本和图片。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话题引起学生对《信条》的兴趣。
展示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信条》的重要性。
3.2 讲解讲解《信条》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分析《信条》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解读《信条》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3.3 互动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信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2 反馈方式口头反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口头反馈和指导。
书面反馈:通过作业和测验的批改给予学生书面反馈。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文本和图片。
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教材和参考书:提供《信条》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5.2 教学材料《信条》文本:提供《信条》的原文和相关译文。
案例分析: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材料。
学习任务单:提供学习任务单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信条》教案5《信条》教案 2012-10-18一、导入新课:1988年,在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园。
”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富尔格姆的名篇《信条》(板书)。
二、作者简介: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主要著作是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信条》就出自其中。
三、内容探究:学生大声齐读课文。
问1:哪位同学能够以精练的语言概述一下本文的写作思路?明确: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在幼儿园都学过——幼儿园中学到的人生信条有哪些——人生中的任何道理都包含在这些信条中——这些信条适用于任何地方——强调第十三则信条。
问2:你能不能谈一谈每则“信条”的精神内涵?明确:1、不自私自利;2、平等诚信;3、待人宽恕;4、诚实不隐;5、干好本职工作;6、不非法占有;7、要勇于改过;8、讲求个人卫生;9、注意饮食养生;10、学习、思考、娱乐、干活要做到平衡;11、要注意休息;12、要团结互爱;13、要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有限;14、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15、学会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师)说:幼儿园里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时期,哪里学到的东西最简单、最基本,但是你所需要拥有的一切可贵素质都涵盖其中。
细细思考下来,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些基本信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适用于成年期,也适用于家庭、工作、社区、生活圈子、政府。
为人处世、工作学习、从政治国,这不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总结全文: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
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
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
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使学生了解富尔格姆及其作品《信条》的背景和重要性。
1.2 内容:介绍富尔格姆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解释《信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阅读《信条》并思考其意义。
1.4 教学步骤:1.4.1 介绍富尔格姆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4.2 解释《信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4.3 引导学生阅读《信条》并思考其意义。
第二章:理解《信条》2.1 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信条》的内容和主题。
2.2 内容:分析《信条》的结构、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
2.3 教学方法:采用解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信条》的各个要素。
2.4 教学步骤:2.4.1 分析《信条》的结构。
2.4.2 分析《信条》的人物。
2.4.3 分析《信条》的情节。
2.4.4 分析《信条》的主题。
第三章:欣赏《信条》的艺术特色3.1 目的:使学生欣赏富尔格姆在《信条》中的艺术特色。
3.2 内容:分析《信条》的语言、形象、情感等艺术特色。
3.3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法,引导学生品味《信条》的艺术特色。
3.4 教学步骤:3.4.1 分析《信条》的语言特色。
3.4.2 分析《信条》的形象特色。
3.4.3 分析《信条》的情感特色。
第四章:讨论《信条》的社会意义4.1 目的:使学生理解《信条》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意义。
4.2 内容:分析《信条》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反映和启示。
4.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信条》的社会意义。
4.4 教学步骤:4.4.1 分析《信条》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反映。
4.4.2 分析《信条》给读者的启示。
第五章:创作练习5.1 目的: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5.2 内容:以《信条》为灵感,创作一篇短篇小说或散文。
5.3 教学方法:采用创作指导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5.4 教学步骤:5.4.1 给学生提供创作主题或情境。
5.4.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信条》教学设计(甘肃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条》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分析《信条》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掌握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信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运用文本解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信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信条》文本内容的学习。
与《信条》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介绍。
2.2 教学资源:教材《信条》。
与《信条》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学术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与《信条》相关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讲解:对《信条》文本进行逐段解析,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信条》中的难点和重点。
3.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和展开辩论。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信条》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3.4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写作、演讲或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成果等多种评价方式。
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价值观树立等方面的情况。
4.2 评价标准:学生对《信条》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与《信条》相关的研究项目或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信条》的内涵和意义。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或研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2 推荐阅读:推荐与《信条》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学术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阅读。
《信条》教学设计(甘肃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信条》的基本背景和作者。
分析并理解《信条》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信条》的作者及其背景。
分析《信条》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讨论。
练习阅读理解和表达技巧。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信条》的背景和主要观点。
运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讨论。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条》中的具体实例。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信条》的相关内容。
提供《信条》的文本材料,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案例。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文本材料。
安排学生预习《信条》的内容。
3.2 教学步骤介绍《信条》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阅读《信条》文本,理解主要观点。
组织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讨论。
分析《信条》中的具体实例。
总结并强调《信条》中的重要思想。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信条》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扩展5.1 教学资源提供《信条》的文本材料和相关书籍。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
5.2 教学扩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项目,深入研究《信条》相关主题。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提供更多的专业观点和见解。
第六章:教学活动与互动6.1 教学活动设计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信条》的理解和观点。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探讨《信条》中的复杂概念。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信条》中的情景,增强理解。
6.2 互动方式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信条》教案设计教案:电影《信条》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影《信条》的基本剧情和主题。
2.分析电影中涉及的哲学和科学概念。
3.学会运用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来进行讨论和思考。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电视或投影仪2.电影《信条》的DVD或在线观看链接3.打印或复印电影的相关资料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电影《信条》的基本剧情和主题。
可以先观看一段电影片段来帮助学生回忆。
-提问学生对电影中出现的一些概念是否有所了解,如“梦境”、“时空概念”、“逆转概念”等。
2.学习(30分钟)-分发电影的相关资料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中包括电影中的哲学和科学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如时间的相对性、空间的扭曲、意识的定义等等。
-引导学生参考电影中的情节和对话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关键概念或场景进行讨论。
例如,可以让一个小组讨论电影中的“时间概念”,另一个小组讨论电影中的“梦境概念”,并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报告他们的结论。
-指导学生在讨论中充分运用电影中的情节和对话,以及他们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来解释和支持自己的观点。
4.总结和评价(20分钟)-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他们在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并与其他组的结论进行对比和评价。
-引导学生思考电影中的一些问题,如“现实和梦境的界限在哪里?”、“时间是否可以逆转?”等等,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答和理由。
四、教学延伸1.观看其他与时间、梦境或科学相关的电影,如《盗梦空间》、《时间简史》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思考这些概念。
2.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电影《信条》的评论或分析,可以设立写作比赛,选出最佳的作品进行展示。
3.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或小研究,以深入了解电影中涉及的科学概念。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时间的相对性或者进行一个小调查来了解人们对梦境的认识和理解。
信条富尔格姆教案一、导言在教育领域,教学方法和教案编写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
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其备受好评。
本文将介绍的特点和编写要点,并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的特点信条富尔格姆(PPP)教案以其简洁明了的结构和系统性的教学流程而受到广泛关注。
该教案分为三个阶段,即介绍(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应用(Production)。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1. 介绍阶段在介绍阶段,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引入新知识,例如使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应设计有趣的引入活动,通过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 练习阶段练习阶段是对新知识进行扩展和巩固的阶段。
教师应设计一系列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同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3. 应用阶段在应用阶段,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教师应提供一系列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应用。
通过实际应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情境中。
三、的编写要点为了编写一份完整的,需要遵循以下要点:1. 目标明确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可量化,学生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实现这些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2. 手段多样在每个阶段,教师应掌握多样的教学手段,以便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视听材料、实物、小组合作等各种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3. 指导和反馈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提供充分的指导和及时的反馈。
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确保正确的学习方向,而反馈则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改进学习策略。
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简洁明了的结构和系统化的教学流程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教学进度,并能够更有效地教导学生。
《信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课文内容。
1 、摘抄、记忆名言警句,并学会运用。
2 二、过程与方法、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学习作者从生活细处着手的1 写作手法。
、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和同学2 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学重难点】领会文章主旨,品味文化内涵。
课时【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幼儿园学到了幼儿园。
”“是在东西的?”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方分一半给小什么?”老人继续说: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东西要放整齐;要知害羞、有廉耻之心;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相互团结、彼此扶助;要始终保持一颗惊喜、好奇的心……”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
宠,诉我们的。
(信条的含义)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富尔格姆的信条。
(明确:信守的准则;认真遵循的准则)二、作者介绍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IBM牛仔、民歌手、《我主要著作绘画教师和父亲。
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1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三、文本探究(一)诵读·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带着以下问题朗读)2、思考、讨论:(1)概括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主要阐明了什么道理?)(2)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什么?(3)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讨论、回答)提示:信条:。
(1)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2)“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3)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
又说,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复杂的道理。
这些信条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
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可以适用于家庭、工作和社会。
(二)再读·体悟:学生齐读幼儿园规则部分,标出序号(共十六条)思考讨论:你对那些信条感受最深?谈谈理解。
可以旁批的形式在书上写下来。
(三)分享感受1、研读“十六条”2师:很多同学都画出了感触较深的信条,有些同学已经把感悟写在课文上了,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一谈感悟。
哪一条或者哪几条信条对你感触比较深,是怎样的感悟?(1)有东西大家分享。
仁爱。
分享就是给予,分享能给人带来快乐。
能够与人分享或说共享,要有相当高的境界,中国早有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工。
敝之而无憾”的志向和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
(2)不打人。
文明。
不粗鲁、不野蛮,不残忍。
人要摆脱兽性,趋仁向善。
(7)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发自内心而态度诚恳,才能够获得人们的原谅、尊重与信任(2)公平游戏。
平等守信,“游戏”才能公平进行。
否则,就会惹起事端,造成矛盾,引发战争。
(4)交还你捡到的东西。
拾金不昧。
“不当得利”。
“侵占罪”(6)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
本分,不贪婪。
不偷、不摸、不占、不抢。
(8)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健康自己,也健康别人。
(9)便后冲洗。
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注意公德。
(10)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都有好处。
均衡。
均衡营养,身体健3康。
(12)每天睡个午觉。
休息。
劳逸结合。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列宁(5)收拾好你的一摊子。
尽责。
(忠于职守)对己、对人、对家、对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1)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学会学习,学会思想,精神乐观,情趣高雅,养活自己,奉养亲人、贡献社会。
和谐生存。
(13)“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观奇异风光,看万千人生,开阔视野,豁达心胸。
但要注意安全,时时处处保护好同伴。
”仁者爱人。
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合作意识。
(14)“要承认奇迹。
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儿的种子:它的根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
”作者要阐明的是什么道理?承认奇迹承认事实尊重生命尊重规律生命本身很神秘。
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办法说清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是,承认事实就是这样。
那么对于这个规律,我们就要遵守,要承认它,尊重它。
4(15)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
我们也会。
死亡。
凡是生命都是自然的奇迹。
要承认、要尊重、要热爱所有的生命,更要热爱珍惜自己。
(16)再就是记住迪克们和琼们的识字课本,以及你从那上面学到的头一个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一个大大的”看“字。
常识最重要。
“看”就是观察,也是学习。
多看、多学,进而深思,认清事理。
“生活乐趣的大小与你对生活的关心程度有关”。
2、讨论交流,拓展探究(1)文中所说的“金规矩”到底指什么?出自《圣经》。
要求人们像希望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他人。
(2)想想这样一个世界,它将许愿给我们大家——整个世界——每天下午三点钟都有小甜饼和牛奶,然后盖上我们的毯子睡一觉;或者,要是所有的政府都奉行这么个基本政策,交还它们捡到的东西和收拾好它们自己的一摊子。
“想想”“将”“要是”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作者希望会有这样的一个世界,而事实上,理想的世界仍未出现。
(3)那么,作者希望的这个世界中应该具备哪些特点?仁爱人性诚信责任尊重生命(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有所针对,你认为富尔格姆的这篇文章,针对了当前社会的哪些现象或问题?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野蛮,强权;自私,冷漠;缺乏诚信,责任意识淡薄;贫富不均在《巴尔狄摩太阳报》中评价富尔格姆的这篇文章说:“一剂5对付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年代里折磨着我们的那些恐惧的良药。
”富尔格姆的这篇短文即包含了一个人一生所必须奉行的准则,又包含了如何构建一个公平、和谐、温暖的社会的博爱思想和人权意识。
这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思想如果可能被更多的人读懂,将会改变全人类、全世界,甚至从人类社会到自然界的生存现状。
3.事例链接“许霆”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庆荆州车祸南京博导教授被打死富士康自杀事件学生沉迷网络代买彩票中奖小结:掌握了这些幼儿园的规矩(“十六条”),我们就懂得了“怎样做事”、“怎样为人”、“怎样生活”的基本道理。
四、写作训练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一条自己的人生信条。
◆学会告别告别庸俗和肤浅,迎来高雅和深沉。
◆微笑面对生活不要因为昨天的烦恼,毁了今天的幸福◆理想者,人之希望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没有太阳的早晨◆人要想不后悔,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为理想而拼搏现实中的路是由行人开辟的,而人生的路是由自己开辟的◆坚持到最后的是赢者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在学习上迎难而上◆任何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不要伪装知道知之为知之,不6知为不知◆把握青春每一个清晨都满怀憧憬,去迎接一个新的明天◆细节决定成败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知行结合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示例: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
(亨利·门肯)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普希金)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在一切日常琐事上,聪明不在于知道应该做什么,而在于知道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完全的智慧有四部分:才智,正当做事的原则;正义,公平处理公私事的原则;坚韧,不避艰难的原则;节制,压抑欲望淡泊自持的原则。
(柏拉图)五、总结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这篇短文从自己年幼时学到的朴素的信条谈起,深入探讨人生哲理,阐述了生活、生命的信条,其实都在真实的生活中,它们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7【板书设计】卫生、休息健康营养珍惜生命平衡生活怎样生活团结关爱信尽职怎样做事观察思考承认规律友爱礼貌分享公平怎样为人条拾金不昧不贪婪:仁爱人性诚信责任关键词尊重生命艺术特色:平实简洁,以小见大读《信条》一文,让人想到了《论语》。
孔子讲仁、义、礼、智、信,强调实行,使之成为人的内在。
富尔格姆这里强调实践,不仅个人一生的方方面面要实践,而且要扩展到世界与社会政府的行政。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富尔格姆认为对人生极其重要的幼儿园的规矩,它们包含着人本和博爱的思想,总结了这篇随笔的基本特点,还说出了自己的信条,这节课的内容到此结束。
六、布置作业1、找出课文中一条富有哲理的句子,写出自己的心得。
2、请大家精心领悟、摘抄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并拓宽到课本以外,搜集整理一些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
3、课后写一篇随笔性散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