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62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7.03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手术治疗作者:阮传江范海涛王乾坤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
结论采取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对患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临床手术;横突间植骨术[中图分类号] R68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039-02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脊柱节段不稳或侧弯,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3]。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大多数患者经常采取保守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本文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全椎板及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 43~78岁,平均 56.5岁;病程3~15年,平均5.7年。
患者临床表现:26例表现为下腰疼痛,25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30例患者均出现下肢疼痛,其中,15例出现单侧下肢痛,13例出现双侧下肢痛,2例出现交替性双下肢痛。
患者直腿抬高受限 25例,运动障碍25例,膝跟腱反射异常18例,感觉障碍19例,伴马尾损害1例。
临床影像学显示:选取患者腰椎均出现本体滑移,椎间隙角度>10°。
患者均出现节段性椎管狭窄,显示小关节间隙变窄,增生肥大。
不同手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对比邵泽豹;陈蕾【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合并发生的患者应用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合并发生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PLIF组(n=50)采用PLIF方案治疗;TLIF组(n=50)采用TLIF方案治疗预后展开对比.结果 TLIF组的手术总有效率为92%,PLIF组为6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合并发生的患者,应用TLIF术式治疗,相较PLIF术,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15【总页数】3页(P120-122)【关键词】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PLIF术式;TLIF术式;总有效率;疼痛情况;腰椎功能【作者】邵泽豹;陈蕾【作者单位】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二区,湖北仙桃 433000;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仙桃 4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临床骨科多发性疾病领域,腰椎滑脱占较高病发比例,由腰椎退行性病变诱导所致[1]。
患者以下腰痛、神经根性疼痛、间歇性跛行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老年群体,且常有腰椎管狭窄伴发[2]。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之公众不良生活方式增多,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合并发生率显著上升,促使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下降。
保守治疗预后较不理想,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的方式较为多样,对合适的术式予以选择,在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保障临床安全,是研究的重点[3]。
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病例,随机分组,分别采用TLIF术式与PLIF术式治疗,对二者预后展开对比,旨在指导临床应用,现总结结果如下。
不同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张力;杨忠利;左艳武【期刊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年(卷),期】2006(20)4【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的选择,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4年1月收治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6例,其中男85例,女11例。
年龄39~71岁,平均54岁。
病程3个月~7年。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检查,分为5组,A组:1个节段椎间管狭窄,39例,行椎板间开窗椎间管(侧隐窝、神经根管)潜行扩大术;B 组:1个节段中央椎管狭窄,21例,行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椎间管潜行扩大术;C组:1个节段退行性脊柱滑脱,18例,行两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潜行扩大椎管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AF、RF等)并横突间、小关节间植骨;D组:2个以上节段混合型椎管狭窄,ll例,行病变节段两侧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切除黄韧带,摘除椎间盘,松解神经根;E组:退行性脊柱侧突,7例,综合以上减压措施行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
随访并评价其疗效。
结果96例患者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2.2个月,未出现手术并发症。
JOA评分优85例、良9例、中1例、差1例;X线片复查无椎弓根钉误置、断钉、拔出等。
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采取有限化手术、有效化减压原则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脊髓造影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3页(P413-415)【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脊髓造影;手术治疗【作者】张力;杨忠利;左艳武【作者单位】新疆兵团农三师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7;R605【相关文献】1.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比较 [J], 刘锐2.不同手术方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对比 [J], 何健3.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不同术式的应用进展 [J], 夏可周;郭卫春4.25例退变性腰4、5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J], 刘杰;龙浩;张洋;徐燕5.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对比研究 [J], 杨贺军;周红刚;王必胜;贺毅;李先进;宋坤峰;马海军;李星晨;赵小兵;李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9年6月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2例,其中22例合并內科疾病。
42例采用单节段开窗潜行扩大减压,10例采用多节段减压植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结果:随访1~5年,平均2年4个月,根据JOA下腰痛评分系统,优24例,良2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88.4%,无围术期死亡,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严重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能有效解除老年患者的痛苦。
标签: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指征明确,目前主张手术治疗,但手术减压范围过大或切除后柱部分较多易造成长期下腰痛及脊柱不稳,甚至引起腰椎滑脱。
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1]。
本次研究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9年6月采用开窗潜行减压法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既给予了彻底减压,又维护了脊柱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患者,男38例,女14例,年龄65~78岁,平均70.6岁。
32例患者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12例患者腰背疼痛严重、不能久站,15例患者下肢放射性疼痛,3例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
腰4 椎管狭窄17例,腰5为8例,腰3为5例,腰4、5两节段22例。
其中22例患者合并内科疾病。
1.2 影像学检查本组腰椎X线片、CT或MRI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椎椎体及关节突退变,中央椎管矢状径<12 mm[2]黄韧带增厚>5 mm其中单节段狭窄42例,多节段狭窄10例,合并退行性滑脱4例。
1.3 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俯卧位,显露各椎板间隙后,切除黄韧带,然后对椎板内壁行潜行扩大切除,切除小关节突内侧1/3,并扩大侧隐窝,然后探查并扩大神经根管,检查神经根活动度达10 mm即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诊疗指南》手术治疗简介
白一冰;徐岭;赵文亮;隰建成;穆小静;王力文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2(33)3
【摘要】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发布2011年版《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诊疗关键问题提出循证医学研究建议。
它反映了迄今为止最高质量临床研究文献中有症状DLSS的治疗方法,希望该疾病患者籍此能获得理想的治疗和功能恢复。
【总页数】2页(P213-214)
【作者】白一冰;徐岭;赵文亮;隰建成;穆小静;王力文
【作者单位】100091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100091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100091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100091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100091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100091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通督健步汤结合手术治疗混合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所致腰腿痛临床观察 [J], 宋建华;武政;常宝生
2.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观察 [J], 巴根;贾长青;梁峰;付勤
3.侧方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J], 李智斐;钟远鸣;张家立;黄保华;唐福波;周劲衍;莫怡
4.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62例临床分析 [J], 陈志强;林健泽
5.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J], 窦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西安710068)常彦海 马战胜 李 勇 祁 洁 刘时璋 徐洪海 凌 鸣 罗振群 摘 要 目的:评价腰椎管扩大成形术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81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使用特制限深椎板骨刀后路切开椎管减压。
43例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仅行椎管扩大椎板关闭成形手术;38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减压椎板关闭成形加钉棒系统内固定。
结果: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诊73例,随访时间6月至6年,平均2年7月。
回植关闭的椎板棘突愈合。
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87.7%。
结论:该手术操作减压彻底,临床疗效满意,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主题词 腰椎管狭窄症 老年人 椎管扩大成形术 内固定The sur gical tr eatment of senile people withdegener ative lumbar ver tebral canal stenosis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Xi’an710068) Chang Yanhai Ma Zhansheng Li Yong et al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luminoplasty for senile people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vertebral canal stenosis.Methods:81cases of senile people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were treated,using the special depth2limited bone knife,cut vertically the lamina and decompressed the canal thoroughly.43cases of typical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were treated only by laminoplasty. Another38cases with complex lumbar vertebral canal stenosis were treated by laminoplasty combined with pedicle screws system fixation.Results:73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6months to6years(averaging2years and 7months),the signs of lumbar and lower extremities were alleviated or disappeared.All the reduced lamina and spinous process healed.According to JOA(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score of spine,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was87.7%.Conclusion:This operative approach is easy to decompress thoroughly,it can supply intrinsic stability of spine,and minimize the postoperative epidural adhesion.It is an ideal and adjuvant method for senile lumbar vertebral canal stenosis. KEY WORDS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Senile people Laminoplasty Fixation,internal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严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常见病之一。
临床医学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我科采用椎板扩大切除+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及单纯椎间盘摘除+椎板部分切除减压术两种方法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84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平均5年。
临床表现及C T 影像检查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
经过术前正规非手术治疗4周~8周无效后手术治疗。
其中:11例行单纯椎间盘摘除+椎板部分切除减压术,39例行椎板扩大切除+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1.2 手术方法 取俯卧位,全麻。
单纯椎间盘摘除+椎板部分切除减压术:后正中切口。
去除部分椎板减压,黄韧带切除,对突出的椎间盘及狭窄因素同时进行处理,咬除外侧的黄韧带及上关节突前内侧的1/3,潜行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出口,使神经根完全松弛。
椎板扩大切除+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C 型臂下定位打入椎弓根钉。
去除大部分椎板扩大减压,钳咬除外侧的黄韧带及上关节突前内侧的1/2,潜行扩大侧隐窝。
余操作同单纯椎间盘摘除+椎管切除减压术。
完成椎间盘摘除及减压后椎间放入椎间融合器,安放支撑棒及横联。
2 结果术后随访最长3年半,最短半年,平均1年。
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 O A )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
术前J O A 评分根据病历记载进行,术后则在随访时评分。
J O A 评分好转率(RI S )由公式:[(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5-术前评分)]×100%计算。
结果判定:RI S>75%为优,50%~74%为良,25%~74%为中,0%~24%或J O A 评分低于术前的为差。
椎管部分减压组:优4例,良5例,中1例,差1例,手术后优良率达81.8%,其中1例症状复发,行椎板扩大切除+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术后恢复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