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家共识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24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控制制度非结核分枝杆菌是指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
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存在于水、土壤和气溶胶中,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生感染。
感染类型可有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其中医源性感染多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一、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筛查重点是那些经正规抗TB治疗无效的TB患者和/或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抗酸杆菌检查阳性而临床表现与肺TB不相符者;2、痰液显微镜检查发现菌体异常的分支杆菌;3、初治肺TB患者分离出的细菌对抗TB药耐药;4、接受正规抗TB治疗无效而反复排菌的患者;5、医源性或非医源性软组织损伤或外科术后伤口长期不愈找不到原因者。
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报告1、发现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人首先要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时隔离病人;2、如果是医院感染必须在24小时之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三、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控制措施1、将患者隔离于单间,房间每天开窗通风。
2、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病人时需戴手套。
3、脱手套、后,需用抗菌肥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
4、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并保持干燥。
为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在医疗工作中还需注意:5、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6、规范使用医疗用水、无菌液体和液体化学消毒剂。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治疗近年研究的对NTM有效的药物包括:①利福类:如利福布汀﹑利福喷汀﹑利福吉拉,主要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干扰DNA生物合成。
②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复制,同时抑制分支杆菌的代谢,与原抗TB药无交叉耐药性。
③新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尤其是克拉霉素。
④ 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舒巴坦等,⑤氨基糖甙类:如阿米卡星﹑托布霉素等,其通过作用于NTM核糖体30s亚基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病呈快速增多趋势,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应对NTM病日趋增多的形势,提高对NTM 病的诊断与防治水平,减少NTM 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在广泛征求国内有关NTM 病流行病学、基础、临床和预防方面的专家与学者的意见以及参考我国2000 年“NTM病诊断与处理指南”和美国2007 年“NTM病诊断、治疗与预防的指南”的基础上,于2012 年撰写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作为该共识的执笔者,现就其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供广大同道借鉴和参考,更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1.定义该共识明确了NTM 病相关的定义,NTM 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牛、非洲和田鼠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的总称,NTM 感染是指感染了NTM 但未发病,NTM 病是指感染了NTM 并引起相关组织、脏器的病变。
2.分类该共识主要介绍NTM 最常用的Runyon 分类法,该分类法根据该类菌群在试管内生长温度、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及色素产生与光反应的关系等将其分为4 组,即光产色菌(photochromogens)、暗产色菌(scotochromogens)、不产色菌(non-photochromogens)和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并详细介绍各组菌群的特征和常见的菌种。
3.流行病学该共识更详尽介绍了世界各国NTM 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
共识指出,NTM 广泛存在于水、土壤、灰尘等自然环境中,某些NTM 如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vium complex,MAC)、蟾蜍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和龟分枝杆菌对消毒剂及重金属的耐受性使其生存于饮水系统中,其中大部分是腐物寄生菌。
NTM 病以潮热地带为多见,人和某些动物均可感染。
肺部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治:看这一篇就够了肺部非结核分枝杆菌(Pulmonary 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PNTM)的感染率逐年上升,其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临床所认识,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 PNTM 的诊断、治疗还欠缺规范。
来自美国Bethesda 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学者McShane 综述了PNTM 诊疗进展,文章在线发表于近期的 Chest 杂志上。
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临床特点大多数肺部非结核分支杆菌都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病变:1. 结节性支气管扩张(Nodular bronchiectasis,NB)(图 1、2),多见于不吸烟的、体型瘦高的绝经后妇女,往往合并脊柱侧凸或者其他胸廓疾病,而没有肺部基础疾病。
后期也会形成空洞,但一般比较小。
图1 患者为一名70 岁的瘦高体型妇女,二尖瓣脱垂病史,存在CFTR 基因突变(G551D)。
患者汗液中间氯化钠测定结果阳性,并有慢性轻微咳嗽症状;痰孢内鸟型分枝杆菌复合体培养阳性;CT 提示两肺多发斑片状结节影并伴有树芽征(白色箭头)图 2 65 岁女性患者,有咳痰、体重减轻、以及疲劳等症状;痰快速抗酸杆菌(Acid fast bacilli,AFB)涂片阳性,痰培养结果为脓肿分枝杆菌;CT 提示两肺结节性支气管扩张较图 1 患者明显进展2. 结核样病变(图3),通常累及上肺病并伴有空洞形成,患者多有吸烟史,往往合并有 COPD。
图 3 患者为 81 岁老年男性,有 COPD 病史,咳嗽以及咳痰症状;CT 提示右上肺空洞以及两侧肺尖胸膜增厚,各种 NTM 痰涂片均阴性,然而痰培养提示为孢内鸟型分枝杆菌复合体3. 表现为过敏性肺泡炎,这种类型比较少见,也被称作「热水缸肺」,患者多有暴露于热水缸、游泳池,药浴后的病史,以及熔炼金属的环境接触史,吸入了高浓度的NTM 气体后所致。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的症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系指分枝杆菌属中,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牛型、非洲型和田鼠型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由NTM引起的疾病称为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disease caused by NTM)。
近年来由于检出率逐渐增多,相应的对其引起的各种疾病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中大多数为腐物寄生菌,毒力低,属于条件致病菌。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的症状可有肺内、肺外之分,肺外感染可涉及皮肤、骨骼和淋巴结等。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NTM以前曾命名为副结核杆菌、假性结核菌、无名分枝杆菌、未分类分枝杆菌、野种分枝杆菌、机会性分枝杆菌、非典型抗酸杆菌等。
NTM迄今已发现有100多种,其中37种已见致病病例的报道。
根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将NTM分为快速生长型和缓慢生长型两大类,其中经国际细菌命名委员会审定的42种。
NTM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埃、流水和生牛奶中。
显微镜下NTM形态与结核杆菌相似,抗酸染色呈红色,但在培养、生化特性与结核杆菌不同。
可根据NTM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与光线对其产生色素的影响,Runyon分类法则将其分为以下四个群:Ⅰ群为光产色菌(photochromogen),有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猿分枝杆菌及亚洲分枝杆菌等,其中前两种为致病菌。
Ⅱ群为暗产色菌(scotochromogen),有瘰疬分枝杆菌、苏加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
Ⅲ群为不产色菌(achromatic mycobaterium) ,有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vium complex,MAIC)、胞内分枝杆菌、溃疡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嗜血分枝杆菌(M.hemophilum)、土地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全文及专家精彩解读!文章来源: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16,39(6):438-443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编写组非结核分枝杆菌(nolq—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也曾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Mycobacteriaother than tuberculosis,M0TT),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C)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
随着医务工作者对相关疾病认识的提高、菌种鉴定技术的进步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增多等因素,临床观察到的与NTM相关的疾病呈明显增多趋势。
临床对NTM感染疾病诊断和治疗需求的增加促使临床实验室检验能力不断提升。
为促进实验室NTM检验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临床医生对实验室结果的正确认知,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组织流行病、临床和实验室领域专家就NTM相关实验室诊断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撰写此共识。
一、MTM的细菌学特点MTM的细菌学特点与结核分枝杆菌(MTB)类似,属于需氧菌,细胞壁富含脂质使其具备抗酸染色的特点,由于细胞壁疏水性强不利于水溶性营养物质和药物进入,因此细菌能对抗各种去污剂。
NTM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以土壤和水中最为常见,水源性NTM与人类感染的关系最为密切。
城市供水系统通常使用含氯制品进行杀菌,因此供水系统中能耐受氯的放线菌成为最重要菌群,其中就包括NTM。
NTM具有易于形成生物膜、耐饥饿、耐极端温度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在水中长期存活。
对于大多数NTM菌种来说,最佳的体外培养温度为35~37℃,但有些菌种,如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需要较低的培养温度(28~30 ℃),而嗜热分枝杆菌最佳生长温度是42 ℃。
因此当怀疑这些菌种较常见的肺外NTM感染,如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感染时,建议同时尝试不同培养温度,以提高阳性发现。
2024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治要点(全文)摘要人类发现非结核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已有60多年,对其诊治水平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通过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发现大环内酯为核心的方案对鸟分枝杆菌复合群疾病有较好疗效。
几乎同一时期,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菌种鉴定取代了生化实验为基础的菌种鉴定,使医疗机构广泛开展NTM病的诊治成为可能。
近年,该领域也出现较多进步,如实现了临床标本分枝杆菌的快速菌种鉴定,发现再感染是NTM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以及发现阿米卡星脂质体用于鸟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的价值。
基于结核病诊治的经验,未来的NTM诊治要不断探索核心药物敏感性快速诊断方法,实现短疗程的NTM病治疗新方案。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最早于1959年被Beck报道,作者发现一组不同于肺结核的患者,尽管影像学表现与肺结核高度相似,呼吸道标本抗酸杆菌染色和分枝杆菌培养也均为阳性,但从这些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细菌感染豚鼠后不会发病,患者也不会传染他人。
当时称这种细菌为“非典型分枝杆菌”。
以后又被称为机会性分枝杆菌、环境分枝杆菌。
20世纪90年代统一称为NTM。
除累及肺脏外。
NTM还可引起播散性病变、皮肤软组织病变和淋巴结病变。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兴起前的NTM病诊治早期NTM 病的细菌学诊断通过表型分型,即观察细菌生长速度、色素沉着,然后结合细菌不同的生化反应判断菌种。
表型分型需要较长时间,而且建立在熟知其表型特点的常见NTM基础上,不能鉴定新的或少见的NTM,有时NTM临床分离株也会有不典型的生化试验结果而造成误判。
更重要的是,表型分型步骤繁琐,而且不能区分生物学特性相近的细菌,如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1990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发布了第一个NTM病诊治指南,国内上海市肺科医院是为数不多开展NTM病诊疗的医院,如夏祥新和唐神结报道在上海市肺科医院,最常见的NTM肺病是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MAC)肺病和快生长分枝杆菌肺病。
10-10-32: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实用内科学》-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疾病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所有分枝杆菌,现在也常被称为环境分枝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
NTM病指人类感染NTM并引起组织或脏器的病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状态。
【病原】NTM广泛分布存在于自然界。
虽然19世纪以来已陆续发现NTM,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才确定其致病性。
目前发现NTM有154种13个亚种,仅20余种致病;近十余年来新发现20余种,有6种致病,代表性菌种为日内瓦分枝杆菌(M.Genavense),致HIV/AIDS 发生播散型NTM病,并迅速致死。
从鸟胞内分枝杆菌区分出来的新亚种隐秘分枝杆菌(M.cetatum)目前也引起关注。
属于快速生长型的新种马赛分枝菌(M.massiliense)引起的肺病最近国内已有报道。
NTM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多数作者仍倾向于以表型特征为主要依据的Runyon分类。
Ⅰ群光产色分枝杆菌:代表性菌种主要有堪萨斯分枝杆菌(M.kansassi)、海分枝杆菌(M.marinum)、猿猴分枝杆菌(M.simiae)等。
Ⅱ群暗产色分枝杆菌:代表菌种有瘰疬分枝杆菌(M.scrofulaceum)、戈登分枝杆菌(M.Gordonae)、蟾蜍分枝杆菌(M.xenopi)、苏加分枝杆菌(M.szulgal)、戈登分枝杆菌(M.gordonae)等。
Ⅲ群不暗产色分枝杆菌:代表菌种有包括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vium intracellular complex,MAC)、玛尔摩分枝杆菌(M.malmoense)、溃疡分枝杆菌(M.ulcerans)、土地分枝杆菌(M.terrae)、嗜血分枝杆菌(M.haemophilum)、胃分枝杆菌(M.gastri)、溃疡分枝杆菌(M.ulserus)和蟾分枝杆菌(M.xenopi)等。
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治思路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总成,虽种群庞大,但对人体致病的种类仅为其中一小部分。
近年来临床上NTM发病呈快速增多趋势,现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于NTM,现阶段有哪些研究?如何诊断和治疗呢?NTM的分型及传播途径NTM常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型,常见的有根据生长速度分为快速生长型和缓慢生长型;根据该类菌群在试管中的生长温度、速度、菌落形态及色素产生与光反应的关系分为光产色菌、暗产色菌、不产色菌和快速生长分枝杆菌四组。
以上NTM均可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和灰尘等自然环境中,有些甚至对消毒剂及重金属耐受。
NTM以潮热地带多见,人和动物均可感染,水和土壤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不同地区感染的NTM 类型和受累器官存在明显差异,在我国,以龟分枝杆菌、戈尔登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较为常见。
近年来患病率增加的原因不明,可能与实验室技术与方法的改进、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人口老龄化、免疫抑制人群增多及环境暴露的增加有关。
NTM侵入人体的常见途径有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等,感染早期中性粒细胞捕杀大部分NTM,发病机制与结核病极为相似。
对于肺部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其罹患NTM的风险更高。
病理改变亦类似于MTB,肉芽肿结节是其典型病理改变。
常误诊为肺结核病,需谨慎鉴别肺部为最常受累器官,全身中毒症状类似肺结核,故未经实验室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者常误诊为肺结核病。
1、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常有基础疾病如COPD、支气管扩张症、囊性纤维化、尘肺等,部分患者原有脊柱侧弯、漏斗胸和二尖瓣脱垂,还有患者无明显症状由体检时发现。
2、侵犯淋巴结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最常累及上颈部和下颌下淋巴结,亦可累及耳部、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多为单侧,可不伴有全身症状,仅表现为局部淋巴结受累,可无痛或仅轻度压痛,软化、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
3、播散性NTM主要见于免疫功能受损者,多见于HIV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