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补充课程)

【课标解读】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基础主干知识】

2.中游做好 工作,采取 措施与 措施相结合,以 综合治理。实行 综合发展。

3.下游做好 ,继续巩固 、 河道与河口,建设滞洪区工程和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为缓解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实行 ,如 水利工程。

【能力提升】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 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 , 严重,河流的 量剧增;春季在 、 河段易形成凌汛。

(3)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 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中游 和下游 。

(4)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5)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6)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流域界线

水利枢纽黄河流域示意图

a b

c d

【课后练习】

下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c属于一级支流,eb属于二级支流 B.bc段河流比eb段海拔高、落差大C.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D.bc段的梯级开发是fc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

2.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3.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在河流综

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

A.养殖

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是长江的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报告显示:长江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以及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等方面。回答第4-5题。

4.造成长江的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是( )

A.流域内科技发达,水资源利用少 B.国家的宣传力度大,人们的节水意识强C.长江水量充足,供远大于求 D.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5.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我们应( )

①合理规划沿江产业②减少污水排放,保护长江水质③加强管理、依法治水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右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

意图。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

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

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面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7.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关于甲、乙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B.乙河上游地区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

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

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

2007年11月8日,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成功实现截流。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9.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补充课程) 【课标解读】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基础主干知识】

2.中游做好 工作,采取 措施与 措施相结合,以 综合治理。实行 综合发展。 3.下游做好 ,继续巩固 、 河道与河口,建设滞洪区工程和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为缓解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实行 ,如 水利工程。 【能力提升】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 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 , 严重,河流的 量剧增;春季在 、 河段易形成凌汛。 (3)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 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中游 和下游 。 (4)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5)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6)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流域界线 水利枢纽黄河流域示意图 a b c d

说课稿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复习进程

精品文档 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一、说教材 黄河的开发与治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中的教学内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第二长河,被称为母亲河。了解黄河的基础知识,感受黄河的母亲情怀,感同身受的去感知黄河的忧患意识和治理策略。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注入的海洋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掌握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二)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概况,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黄河的奉献与危害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和看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形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学法 让学生采用读图、探究、合作、归纳等方法来学习课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PPT播放有关“黄河壶口瀑布”的视屏,让学生猜测视屏播放的是哪一条河流?然后老师讲述:有人说,黄河是中华名族的母亲河,对人们都很大的贡献; 精品文档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三、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黄河景观图、黄河干流轮廓图。 导语,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不断地滋养着我们,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诸多媒体上我们又不断地看到“救救母亲河”之说。于是,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会急切地查找资料,翻阅课本? 第一篇章:探源母亲河 【教师】承转:几千年来,黄河一直孕育中华灿烂文化的母亲河,我们的祖先对其源头进行长期的探索,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而后,人们猜测,考察,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到底从何而来,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对母亲河的源流概括也了如指掌。 【教师】组织探究,引导自学,可结合“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 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上、中、下又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2.黄河干流流经哪些省区、地形区? 【学生】阅课本50页《黄河流域水系图》自学,回忆学长江时老师给的读图方法。小组交流整理,然后组织汇报并适当点评。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桃花峪为界;主要支流游有渭河、汾河等。 2.黄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黄河干流依次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教师】组织学生竞答 1.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长江发源于哪列山脉?黄河流域的主要地形特点是什么?(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流域以高原、平原为主。) 2.黄河中、下游分别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地形区?(黄河中、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山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山东省;流经地形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学生】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800千米,年径流量却相差14倍。 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多,年径流量却很悬殊,这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黄河的径流量受气候影响很大,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大,水量较小。 【教师】与长江比,黄河水文特征还有什么差异? 【学生】与长江比,黄河的年径流量集中在夏秋季节(7~9月),黄河的含沙量大,黄河在冬季会出现结冰现象。 第二篇章:感恩母亲河 【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黄河的认识,畅所欲言地举例说明黄河作为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学生】回答问题:灌溉、发电等等 【教师】利用多媒体适当根据学生反馈情况予以补充,主要体现灌溉、发电、旅游、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等方面。 【教师】出示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景观图 讲解: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早在两千年前,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人们就引黄河水灌溉。这两幅图片描绘的是位于黄河上游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我们知道黄河流经

关于黄河的管理与治理

山东农业大学 关于黄河治理与管理的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年级:2011级 班级:一班 姓名:周涛 学号:20116285 摘要: 2012年山东黄河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的关键之年,党的十八大将隆重召开,做好治黄工作意义重大。 会议强调,2012年,山东黄河各级要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以落实中央水利决策部署和2012年全河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科学务实、稳中求

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推动治黄工作再上新台阶。 前言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她用甘甜的母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同时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华夏的繁衍、继承、繁荣与昌盛。因而,如何更好地利用黄河,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同时使社会更快地发展,则成为我们新世纪的重要任务。 我家就在黄河岸边,从小我就对黄河有着很深的感情,黄河在我的成长之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印象中,在我很小的时候,黄河曾有过一次断流。河道里到处是一些水坑,当时我们这些顽童就在这些水坑里游泳玩耍。后来,国家加大了母亲河的整治力度,黄河再也没有断过流。河坝也被加固,还修筑了黄河大桥而一些小型的浮桥。黄河也开始发挥了她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山东黄河河务局正确处理治黄、经济之间的关系,把经济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基层单位积极主动地开展多种投资少、效益好、发展快的小型经济项目,立足新时期经济发展大潮,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打造长效项目。“苔花如米赛牡丹”,基层单位经济项目亮点纷呈,生机勃勃,对工程建设、引黄供水、河道利用等经济主业形成了有益补充,调动了基层单位职工的积极性,逐步成为全局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定稿)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分析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该知识点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该知识点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开展教学:第一方面黄河的水文特征,及黄河的基本概况,发源地,流域、注入海洋、河段划分等。第二方面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要让学生知道为黄河沿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还要让学生们学习到,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黄河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了解治理黄河的措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地形区、各河段的划分界点和黄河的贡献这些黄河的基本概况。 2、能在课本中找到并说出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 3、在了解了黄河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后,提出治理黄河个各河段生态问题的合理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了解黄河的基本水文情况,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课本图文资料,归纳出黄河个各河

段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逐步探讨找到这些问题的成因、治理对策,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2、让学生认识到黄河的贡献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3、通过了解黄河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1、黄河的基本水文概况 2、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四、教学难点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黄河个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问题成因和治理措施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 五、教学方法 1、在“学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为主,教师进行引导。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河流知识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所以,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为主,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运用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读图技能、地理分析方法,掌握黄河的水文状况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开门见山 教师:关于黄河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切换幻灯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朗诵诗词。 教师: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个特征? 学生回答预设:源头和入海口。 教师:回答得很贴切,我们首先来找一下诗句中的“天上”和“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讲授新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黄河水文特征 教师:(切换幻灯片)参阅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文字资料,在空白图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诗句中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渤海。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完成黄河水文状况的学习。】 教师:填图很认真,也很准确。接下来,全班同学按照方位,分成三组,分别代表黄河的上、中、下游,了解每个河段的特点。每个组要完成2个学习任务,在班上汇报并与其他小组交流。为每个组分发学习任务。 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小组内分成两组,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查学生,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疑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师:现在我们来展示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小组交流。首先是上游地区的第一组。切换幻灯片,展示上游第一组的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玛曲县面临的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荒漠化正在加剧。这些问题会导致黄河水量减少,泥沙含量增加。为改变现状,玛曲县需要采取退耕还草、还林、合理放牧、植树种草等措施进行治理。 【设计意图:通过玛曲县的案例,反映上游地区的荒漠化问题。】 教师:切换幻灯片,展示黄河上游湿地、湿地放牧、土地沙化景观图片。不合理的放牧,导致了玛曲县的草场退化,为黄河埋下了隐患。请上游地区的第二组来汇报。切换幻灯片,展示上游第二组的学习任务。播放视频:凌汛─宁夏。 学生回答预设:黄河上游河段有一部分是由低纬向高纬流,在冬末春初、秋末冬初,低纬度已经解冻或未结冰,而高纬度未解冻或已结冰,低纬度河段挟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导致高纬度河道水位猛涨,形成凌汛。一般采取的措施是疏通河床和爆破冰面。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凌汛常识,了解黄河给上游地区的人们带来的忧患。】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学案】第3课时xx的治理与开发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3、掌握xx各河段的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 掌握xx的基本情况,以及治理措施。 【学习难点】 知道xx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学习过程】 xx的治理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以下问题! 学法提示:读图分析 读课文内容和图2.41和图2.42完成: 1、在图中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2、找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界线河口、孟津,看它们都位于哪个省区。 3、找出xx流经的省区。 4、找出xx流经的地形区。 5、黄河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

6、地上河的分布河段、形成过程。 7、xx不同河段的问题与治理。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进行学习结果的交流 【合作探究】xx共同研讨解决: 1、分析xx的作用。 2、为什么xx水土流失严重? 3、讨论完成课本52页活动〝认识黄河的忧患〞。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后质疑】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 1、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 C.河套xx和xx D.xx 2、黄河断流现象出现的河段是〔〕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上游 3、以下河流中有凌汛发生的是〔〕A、珠江B、黄河C、长江D、淮河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A、引黄淤灌B、加固黄河大堤C、全流域综合开发D、中游水土保持 5、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 C、xx D、xx 【二】综合题 以下图是〝黄河水系略图〞,读后完成以下各题: 〔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详细]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概要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治理开发工作.通过60多年的努力,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了黄淮海平原的安全.但黄河特殊的河情决定了治黄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流水沙情势的变化,以及新时期治水思路的转变,现有流域规划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意见》,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水利部批复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本次规划修编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研究制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的总体部署,研究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水利部的工作部署,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会同流域九省(区),在全面开展现状评价、深入研究论证和充分协调的基础上,于修编完成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0年5月《规划》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专家审查;2010年9月水利部将《规划》送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各省(区)人民政府征求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规划》进行了评估;2011年9月,环保部与水利部共同召开了《规划》环评篇章专家论证会;,水利部主持召开了流域综合规划修编部际联席会议;《规划》通过了国务院有关部门会签;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该《规划》. 1. 流域概况 1.1 自然概况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包括内流区 4.2万平方千米).河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干流河道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干流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 学 设 计 小江初中潘强 2019—04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河流---------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本节教学设计是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按照《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设计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和大致形状; 2、读图说出黄河的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及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 3、读图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干湿区及气候区。 方法与途径: 1、培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 2、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治理黄河的方案。 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二、教学准备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认真熟悉教材和课标,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我打算尽量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师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保卫黄河》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黄河,共同探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知黄河一一黄河的概况(课件呈现,学生答,师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黄河概况 一组: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形状、长度及注入的海洋在图上画出。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图上画出,并说出它们位于那个省。 二组: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并在图上写出简称。 三组:找出黄河重要的支流汾河、渭河在图上画出。 找出黄河流经的重要地形区并在图上画出。 四组:指图说出黄河流经的主要气候区及干湿地区。 给每个小组3-5分钟通过对教材P49-P51页的阅读进行观察讨论,而后进行交流展示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 该部分内容虽为重点知识但相对简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归纳总结,并由同伴进行补充完善,最后由版图形式展示给大家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在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 【转承】黄河被我们誉为“母亲河”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踊跃回答:炎黄二帝的生活所在地。非常棒!同学们,之所以黄河能成为我们的“母亲河”是因为它为我们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读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①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形成水灾 ②上中游地区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河道淤塞 ③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减小 ④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参考答案】1.C 2.D

解题必备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长江黄河 利用①巨大的水能。分布:集中在上游源头 到宜宾段。原因:位于第一、二级阶梯 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流经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 ②航运便利;黄金水道 ③灌溉 ①灌溉:流经地区降水不足,灌溉作用巨大 ②发电: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存在问题①洪涝:主要危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 荆江段 ②泥沙含量增多 ①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②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洪水 威胁;断流;水污染严重 综合治理①加固大堤;②修建水库;③营造防护 林工程;④建设三峡工程 ①建蓄洪调水工程;②植树种草,保持水 土;③加固大堤;④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 源利用率 重要水利枢纽 三峡工程小浪底 主要有三大效益:防洪、发电、航运, 其次是灌溉、水产养殖、旅游 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灌溉、发电 学霸推荐 随着2015年7月8日调水调沙下泄水流在山东全部入海,第9次黄河调水调沙圆满结束。据此回答1—2题。 1.黄河调沙调水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中国水利年鉴2016_江河治理与开发-黄河流域-【工程建设】

5.引黄入冀应急调水为缓解河北省缺水局面,同时兼顾沿线农业用水,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实施了2015年引黄入冀应急调水。2015年引黄入冀应急调水采用河南渠村、山东位山和潘庄三条线路实施,合计向河北供水4.12亿m3。 引黄入冀位山线路2015年4月8日开闸,2015年4月25日关闸,累计引水量1.19亿m3。 引黄入冀潘庄线路第一阶段于2015年9月17日 18时开始,9月29日18时结束,累计引水量5202万m3。2015年11月19日9时再次开闸,截至2015年12月31日,累计引水量1.45亿m3,潘庄线路共计引水量1.97亿m3。 引黄入冀渠村线路供水时段为2015年1月31日至2月12日、2015年3月1—13日、2015年3月16日至4月30日、2015年7月1日至8月1日和2015年9月14日至10月11日,渠首渠村闸累计供水 0.96亿m3。(于自力)【前期工作】 1.前期工作投资2015年,治黄前期工作投资14365万元,全部为中央预算内资金。共安排前期工作22项,其中,规划及专题研究5项,计划投资 938万元,主要安排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战略研究、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定、黄河流域(片)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 H S L Y Z H G H环境影响评价补充;项目前期12项,计划投资11433万元,主要安排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黄河下游“十三五”防洪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十里堡等7座闸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省界断面水资源监测站网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功能定位论证、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方案研究、黄河黑山峡河段1∶2000地类地形图测绘、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环境影响评价、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比选、国家水文数据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H河引水枢纽上游泥石流防护工程前期工作;基础工作5项,计划投资1994万元,主要安排全国蓄滞洪区基础信息测量及复核、黄河流域泥沙成果研究修订、黄河托克托以下重点区域G P S控制网测量、流域水利前期规范化管理等。截至2015年年底,完成本年度计划投资14005万元,占计划投资的97.49%。 2.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成效黄委从全面提高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高度,依据《黄河流域综合规划》及实施意见,积极争取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治理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加强推进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并把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一期、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东平湖蓄滞洪区防洪工程、黄河下游“二级悬河”近期治理工程、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黄河下游沿河光纤环网建设工程等7个项目与前5个项目同步推进,共同组成黄委加快推进的12项重大水利工程。为抢抓加快水利发展重大机遇,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中,制定推进计划、细划责任分工、建立和运行6项推进机制。12项重大项目,黄河下游防洪工程、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等4项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投资规模达110亿元;粗泥沙拦沙工程一期、黄河下游“二级悬河”近期治理等2项通过国家发改委评估;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通过水利部审查;东平湖蓄滞洪区项目等5项按计划积极推进。 3.“三水”项目前期进展情况2015年1月,黄委对《黄河上中游水政监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遥感遥测监控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批复,批复概算总投资1170万元。2015年2月,黄委对 《黄委11处水文测站改建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批复,批复概算总投资2302万元。2015年11月, 黄委对《黄河流域省界断面水资源监测站网新建工程 (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12月对《黄河流域省界断面水资源监测站网新建工程(一期)初 步设计报告》进行了批复,批复概算总投资419万元。 (于自力) 【工程建设】2015年,黄委各有关部门及单位紧紧围绕建设总体目标,大力推进防洪工程建设,黄河下 游近期防洪工程56个单项、禹门口至潼关河段近期治理工程18个单项、17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工,工程建设圆满收官。 11月5日,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新乡防洪工程第一标段、焦作防洪工程第一标段开工;7日,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东平湖防洪工程、河口防洪工程第一标段工程也先后开工,标志着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加固堤防242.30k m;建设堤顶防汛路801.34k m;改建上堤防汛路9条、42.58k m;恢复上堤辅道378条、68.18k m;建设防浪林80.32k m;处理穿堤建筑物4处;临黄山口隔堤防渗加固1.45k m;改建加固险工25处、坝垛(护岸)731道;新建、续建控导工程35处、19.07k m,加固控导工程14处、坝垛235道;改建控导工程防汛道路7条、15.24k m。工程施工总工期为60个月,工程总投资为669902万元。项目法人分别为山东黄河河务局工程建设中心、河南黄河河务局工程建设中心。 黄委高度重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开工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程开工相关事项,要求所属有关单位及时做好招标等各项准备工作,积极推进 3 2江河治理与开发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教案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考纲展示】 黄河流域的概况;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分析;开发利用及其治理。 【目标要求】 了解黄河流域的概况(能在图中找出干支流的位置,干流流经的地形区等);分析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结合气候、地形等分析);知道黄河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 【基础主干知识】 一、流域的概况 二、黄河流域的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分析,开发和治理 1、上游 水文特征: (1)、开发重点:

(2)、主要问题: 主要原因如下: (2)措施: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7月3日,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调整为1500立方米每秒,这标志着2008年黄河调水调沙正式结束。 材料二新华网西宁2008年10月9日电“十一五”期间国家及青海省重点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拉西瓦水电站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首台机组将于明年上半年并网发电。 材料三黄河流域示意图 图3一20 1.在黄河的源头地区,不存在的环境问题为 A.长时间断流B.草场退化、沙化严重C.众多的湖泊萎缩D.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2.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上游水利枢纽很多,试分析黄河上游实施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对下游的有利影响。

2、中游 水文特征: (1)、开发重点: (2)、主要问题: 主要原因如下: (3)、措施: 【合作探究】 读“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回答问题。 (1)指出影响黄河流域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3分) (2)关于今后黄河入海泥沙的数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少,二是将会增加。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4分)

2、下游 水文特征: (3)、开发重点: (2)、主要问题: 主要原因如下: (4)、措施: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全球所有河流存在的问题在黄河上都能够寻到踪迹,而黄河的泥沙、悬河、断流以及生态问题均可堪称世界之最。 在1992~1999年的28年中,黄河利津水文站站有22年发生断流共计断流86次1091天。1996~2004年,黄河三角洲的陆地面积蚀退68.2平方公里。自1999年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后,尤其是2002年黄河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9年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比1997年增加了253平方公里。图6是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描述图中所示时间海岸线变化特点。(4分) (2)分析材料中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6分) (3)调水调沙后黄河河口防洪防凌(汛)形势和生态环境有何变化,并简析原因。(12分)

中国水利年鉴2016_江河治理与开发-黄河流域-【水政】

氛围。2.教育 2015年,长江委培训职工49169人次。其中,举办各类培训班604期,培训职工28455人次;上级调训干部97人次;选送职工出国培训11人次;开展各类自主选学活动,培训职工20606人次。 培训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在注重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干部素质。在培训内容上,要求各单位将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反腐倡廉作为干部培训的必学内容,同时根据干部的不同需求设置差异化培训内容。在培训对象上,突出培训重点,重点做好处级及以上干部领导能力培训、参公人员履职能力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青年人才综合素质培训和技能人才岗位培训,积极推进全员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探索更加高效的培训模式,逐步建立起脱产培训与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网络培训、在职自学等方式相结合的参训机制。在培训师资上,就地就近取才,推动领导、专家上讲台的常态化,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的实效性增强。在培训管理上,严格培训管理,严肃培训纪律,加强培训考核,切实将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培训的不断创新满足了干部职工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参训积极性,培训的参训率和达标率实现提升。 在完成全委职工培训任务的同时,联合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举办参公人员及管理干部的示范性培训,联合有关部门以讲座形式举办了1期廉政纪律教育暨落实主体责任培训班,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2期文化建设讲座。举办行业培训班11期,培训2018人次。受水利部委托举办援疆、援藏培训,培训新疆、西藏水利干部189人。 (周刚炎 涂江南 万茜婷) 【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 1. 规范外事管理 长江委国科局贯彻落实中央 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中央从严从紧的要求,对出国团组严格把关,注重实效。加强因公出国(境)统筹协调,确保科研人员出国(境)开展科研活动。实行因公出国(境)经费先行审核制度,建立因公出国(境)联席会议机制和外事联络员机制,外事工作有章可循,严谨规范。 2.不断拓宽国际(地区)交流合作渠道 2015 年,柬埔寨、老挝、孟加拉、墨西哥、美国、德国等国家的高层代表团相继访问长江委;长江委与美国、韩国等有关机构签署多项合作交流协议。中瑞金沙江水资源风险综合管理项目按计划实施,第九届中韩水技术交流会在丹江口成功举办。积极组织申报科技部 合作专项项目,其中3个项目处于实施阶段,1个科 技援外项目已履行科技部组织的立项答辩程序,拓展了长江委科技对外合作的渠道和资金来源。 3.积极支持海外业务拓展,实施“ 走出去”战略 大力支持长江委所属企事业单位开拓国际市场,承接海外工程项目,从而提高了中国水利的国际影响力。2015年,长江设计院新签国际项目合同额5.5亿元,实现国际项目营业额2.2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30%和10%,主要包括巴基斯坦K A R O T 水电站项目,印度尼西亚卡杨Ⅰ级水电站项目,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项目,尼泊尔西塞提水电站勘察设计项目,缅甸孟东水电站勘察设计项目,秘鲁南部水资源评估、规划和管理研究项目等。 4.国际河流管理开创新局面 根据水利部部署,以长江委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为西南跨界河流涉外谈判提供技术支持。启动澜沧江梯级水库建设运行影响和统一调度研究课题。配合中国对东盟外交战略,成功申报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项目”。在继续做好对湄水文报汛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对湄应急信息通报规程并开展应急信息通报。举办山洪地质灾害防控技术国际培训班,开展缅甸防洪应急咨询,向湄公河流域国家宣传长江委治水理念和成功经验,促进相互了解,增进友谊。 5.继续加强与台湾水利同行的交流 积极推进长江委与台湾逢甲大学建立的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机制。2015年11月,台湾水利参访团一行10人,先后与长江委长江科学院、长江设计院和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就抗磨材料与铺设工法开展了技术交流与考察活动,为解决台湾石门水库泥沙问题提供了借鉴。通过交流,增进了两岸水利同仁的感情和友谊,服务了长江委治江事业和国家的对台政策。 (周刚炎 万茜婷 ) 黄河流域 【水政】 1. 水法规建设 2015年,黄委在水法规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积极推进《 黑河流域管理条例》立法前期研究工作,完成了《现行涉水法律规范在黑河流域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报告,并通过验收。 (2)开展《 黄河河口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在征求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山东河务局意见和开展专家咨询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修订意见。 (3)开展《 黄河下游浮桥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组织开展了浮桥管理专题调研,印发了《黄河下游浮桥防汛监督管理指导意见》。 8 22江河治理与开发

八年级地理优课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doc

八年级地理优课《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课题: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自然环境 教材来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版 主题: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董梦洁郑州市二七区马寨一中 一、课标要求 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黄河的概况

不仅指黄河的水文特征,更指黄河的治理。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地图的对照,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措施。 二、教材分析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的河湖概况之后,教材将河流的水文特征结合到黄河的学习中,既明确了黄河的主要学习内容,又以黄河为例巩固学习了河流的水文特征。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第一,在大致了解黄河源流概况的基础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第二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分析黄河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和由此带来的突出开发或防治问题,例如,黄河上游将流量、流速、水位等水文特征与多峡谷的河谷特征结合起来,从水能资源丰富及其开发利用的角度讲。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自然环境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

再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就简单多了。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 四、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 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具体设计如下: 创设生活情境。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现实,不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学以致用。 五、教学目标 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

中国水利年鉴2017_江河治理与开发-黄河流域-【工程建设】

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委属7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月,黄委完成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并上报水利部;8月,水规总院将审查意见上报水利部;12月,国家发改委核定概算,概算总投资45569万元。7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包括:河南渠村分洪闸,山东东平湖林辛、石洼、十里堡3座分洪闸,山东潘庄、打渔张、闫潭3座引黄闸。 7.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2016年8月,黄委组织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黄规计〔2016〕294号)并上报水利部。10月,水规总院组织开展现场查勘,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审查,审查会议基本同意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工程规模,要求进一步论证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2月,黄委组织相关单位将修改完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水规总院,积极促请水规总院尽快出具审查意见。此外,2016年黄委督促有关单位完成小北干流“十三五”治理工程停建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河道内建设项目审批意见、地质灾害评估等5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所需的前置要件。 8.黄河潼关至三门峡库区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2016年,黄委按照水利部批复项目任务书的要求,组织相关单位在深入开展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工程规模论证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2016年9月,黄委会同河南、山西两省水利厅将黄河三门峡库区“十三五”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水利部。 9.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一期在2015年办理10项可研审批前置要件的基础上,2016年黄委继续开展前置条件办理工作,先后办理了矿产资源压覆、地质灾害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3项前置要件。至此,前置要件全部办理完成,并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自力) 【工程建设】2016年,黄委各级有关部门和参建单位围绕建设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工程建设。年初黄委 与山东、河南黄河河务局和黑河流域管理局签订建设目标责任书;全年召开基本建设联席会议3次,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发布建设信息月报20期,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对进度滞后项目挂牌督办,建立日报、周报、旬报制度,跟踪督办事项进展情况;召开验收协调会,全力推进验收。山东黄河河务局、河南黄河河务局、黑河流域管理局落实目标责任,定期召开工程建设例会和调度会,强化现场监管,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展。各项目法人及参建单位合理调配资源,科学组织施工,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沁河下游防洪治理工程年内如期开工,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花园口闸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完工,11处水文测站改建等8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共完成土方1900万m3、石方230万m3。 (于自力) 【汛情与防汛】 1.雨情2016年汛期,黄河流域平均降雨量344.3mm,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多8.1%,其中,兰州以上、兰托区间、山陕区间、三小区间、小花干流、黄河下游和汾河、沁河、大汶河均偏多,龙三干流、泾渭河、北洛河和伊洛河均偏少,详见表1。 表1黄河流域各区间2016年 汛期降雨量统计表 区域降雨量 /mm 距平 /% 最大雨量 量值/mm地点 兰州以上283.43.1476.7双城 兰托区间205.219.8424.1旗下营(三)山陕区间426.545.9749.8大柳塔 泾渭河225.6-29.6456.0华山 北洛河263.7-22.1419.3志丹 汾河323.92.3549.9兰村 龙三干流270.8-21.8418.0苏村 三小区间459.214.1730.0王屋 伊洛河380.4-2.3658.6张坪 沁河440.713.2819.4上梁 小花干流426.317.9659.6竹园 黄河下游396.02.05590.4花园口 大汶河555.28.9848.6西麻塔 全流域344.38.1848.6西麻塔 注多年同期平均降雨量资料截至2010年。 2.汛情2016年汛期,黄河干流没有出现编号洪水,受局地暴雨影响,部分支流出现了较大洪水。 (1)干流汛情。 1)兰州以上。受8月22日庄浪河流域降局地性暴雨到大暴雨影响,23日6时36分庄浪河红崖子站洪峰流量达482m3/s,为1967年建站以来最大洪水,加上刘兰区间来水以及水库调蓄影响,23日10时6分兰州站洪峰流量为1930m3/s。 10月上中旬,黄河河源地区连降小到中雨,受此影响,黄河门堂—唐乃亥区间出现一次洪水过程,唐乃亥站18日8时洪峰流量1170m3/s。 2)兰托区间。8月16—17日,兰托区间内蒙古河段降大到暴雨,十大孔兑部分河流出现较大洪水过 632江河治理与开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