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体现了“平等、尊重、开放”意识。比如,财富歧视,你去某 个高档小区,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去的话,就可能被挡道,但开车去的话 就不仅可以通行无阻,还能收获门卫的“庄重敬礼”;再比如,身份歧视, 你穿得西装革履、 打扮得光鲜时髦去就餐,会被前呼后拥“恭迎入内”, 若“穿着一般、 土里土气”就会遭遇客气的“谢绝入场”或决绝的“闲杂 人等不得入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 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不仅是法律的规定,更是文明社会的理想追求。 2.平等待人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 基本前提。与同学交往时,我们不应因家境、成绩、身体等方面的原 因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 3.受到尊重,是人内在的精神需要。 每个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 到他人的尊重。相互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又一基本原则。 4.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自由、合法权利、宗教 信仰和民族习惯,尊重他人的思想、情感、言行和生活方式,尊重他 人的劳动和创造。 5.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会尊重他人不仅是保证我们学习进步和 人际交往成功的需要,更是作为现代少年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
相互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 受到尊重,是人内在的精神需要。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尊重,每个人也 应该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答案
第十课
假如我是你
平等与尊重
杭州图书馆的一则旧闻在微博上成了热门话题:常常有乞丐和 拾荒者到杭州图书馆阅览,图书馆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手洗干 净再阅读。而图书馆却因此遭到一些读者的投诉。“我无权拒绝他 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对投诉者 说的这句话,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无数次。 杭州图书馆的做法体现了一种什么意识?你周围还有哪些不平 等、歧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