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二)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11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初检测卷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是哲学还是宗教李泽厚儒家是哲学还是宗教?有人认为是宗教,但大部分人认为是哲学。
孔子没有说:我是上帝的儿子或天之子。
他是普通人,“吾非生而知之者”,说得很明白。
他没有像耶稣一样创造奇迹,把盲人的眼睛一摸,眼睛就亮了。
他总说:我只是好学。
儒家没有人格神的观念,也没有宗教性的组织。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他不否定、也不肯定鬼神的存在。
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态度很有意思,相当高明。
从这个角度来衡量的话,儒学的确不是宗教,海内外学者因此认为,儒家就是哲学。
这也有问题。
西方哲学一般讲究理论系统。
儒家却很少去构建真正的大系统,它讲究的是实践,所谓“礼者履也”,功夫即本体等等。
假如远离行为去构建一套理论体系,在儒家看来是没有意义的。
西方哲学家可以躲在房间里,想自己的,不管实际,他们认为理论本身就有它的意义。
但是,不管是孟子、荀子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都反对这种态度,而且他们的学说对人们日常生活也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
《颜氏家训》《治家格言》和曾国藩的家书等,都把儒家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思维和生活;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并不能管人的生活。
所以儒家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用西方宗教哲学等这些概念来套便很难套上。
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
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马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
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
”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
公元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
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
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
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
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
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学习资料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二)班级:科目: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二)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
近年来,哈尔滨以“文化创城”为牵动,打造冰城符号.避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展现出生机勃物、大气厚重的文化新境界和文明新高度。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
19世纪末,歌剧、芭蕾、爵士乐等传入哈尔滨,与本地文化交融,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业余合唱团定期、定点活动,音乐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
音乐,是哈尔滨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记,也是哈尔滨“文化创城"的发力点。
2019年6月至10月,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演出场馆及专业文艺院团,陆续推出136台264场国内外经典演出.从今年起,道里区提出打造具有冰城音乐文化特色的10公里“松花江文化旅游观光带”。
将东起中东铁路公园、西至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沿江10公里地带打造成集休闲、活动、学习、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合观光带。
(摘端自姜雪松《“文化创城”打造冰城符号,滋养一座城市》)材料二: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
对于文化符号的提取可以从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方面入手,也可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符号。
建筑本身就是凝结的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象符号、特色建筑等多种样态。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含解析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 皈.依/瑰.丽矫.正/侥.幸脍.炙人口/市侩.哲学B. 提.防/锋镝.沸.点/氛.围穷兵黩.武/买椟.还珠C. 请帖/字帖笨拙/罢黜顺蔓摸瓜/轻歌曼舞D. 称.职/乘.机揣.摩/踹.开无庸置喙./诲.人不倦2. 下面各项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B. 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 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D. 钱学森在授奖仪式上说,我本人只是沧海一粟,渺小得很。
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B. 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C. 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D. 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其结果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图书信息交流系统,从而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 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诗词也是交际手段。
②一,不失身份;二,大家都可以参与;三,带有一些竞技性,有助于活跃气氛。
③能够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就是诗词。
④文人士大夫们搞社交活动,聊什么呢?⑤最好的话题要符合以下的标准: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 C.④⑤②①③D.①④⑤②③5.下列各句加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直走咸阳。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临澧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章阅读:苦菜花开于永军①春风拂过,苦菜花开。
那一株株可爱的小精灵,穿着绿裙,挺着脖颈,扬着金黄色的笑脸,尽情地炫耀着自己的快乐。
清香弥漫,那似乎带着苦味的感觉顿时让我想起家乡漫山遍野满沟满坡的苦菜,想起那剜到母亲篓子里的或择洗干净放在菜板上的叶绿根白的苦菜。
那是远远近近的记忆,那是深深浅浅的记忆。
②我生长在“瓜菜代”的年代,野菜、草根、树皮、树叶、酒糟渣、观音土,凡是能充饥的东西,都“勇敢”地作过“穿肠过”的实验。
至今我依然记得:树皮类只有榆树皮能吃,甜丝丝、黏糊糊的像地瓜枣;草根类只有茅草根能吃,可“进口”容易“出口”难,排泄时能憋死人;树叶类只有洋槐叶能吃,但会使人浮肿,那时我们村二百来户人家,一百多人得了浮肿病,我四岁的三弟,脸肿得像个皮球。
那几年天灾加人祸,粮食没甚收成,野菜却疯长,饿极了的人们便扑向了野菜,什么麦蒿、七七菜、猫耳朵、疯狗草……只要能吃、药不死人,剜到篮里便是菜。
苦菜让我记忆深刻,不只是因为它生命力顽强,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长;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完美奉献,根叶茎都能吃;更可贵的是,别的野菜过了季节就成了草,它却一枝独秀,过了春茬还有秋茬,鲜嫩时晒干,冬天用水一泡照样能吃。
③1962年的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五口人吃不起饺子,父母只能用干苦菜插渣(做菜豆腐,老家方言叫“插渣”)。
除夕早上,娘泡上了半锅干苦菜,又泡了半碗留待来春做种子的黄豆。
傍晚,当家家户户响起刀剁案板声,娘剁苦菜、爹磨豆,做了一锅苦菜渣。
那飘着清香的尤物,馋得我们兄弟几个口水直流。
大年夜,一家人围坐土炕上,每人盛了一大碗。
那渣吃到嘴里,苦中有香,香中稍苦,对长年肚子里罕见油水的孩子来说,那感觉着实美不可言。
④这样的记忆留存了好些年。
1974年秋,人民公社社员仍在温饱线上挣扎,我参军了,就要离开父母了。
娘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最想吃苦菜渣。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先生斯继东隔着积雪的道地望进去,堂前有些晦暗。
近檐处,亮晶晶的冰棱底下,一个瘦颀的老头正身伏在几上。
远远地能看见他的手指上下移动着,好像在净心一顾地拨着算盘珠。
介绍人朝我做手势,俩人就噤声立在油冻的石门槛外。
搁在几上的是一块长条的板,乌漆墨黑,又肉沉沉泛着光亮。
声音就是从板上发出来的,叮一声咚一声,无心搭脏,却每一记都不含糊。
不能说不好听,却也说不上来是怎么个好听法。
那个人就是曾先生,那块板就是曾先生的琴——晦庵。
那年冬天曾先生刚刚从上海越剧院退休回乡,因为需要有个人照顾起居,兜三转四的,就找到了我。
在这之前,经人介绍我曾去上海做过几年保姆,城里总归不习惯,就又跑回了乡下。
曾先生收声立起。
介绍人上前招呼,又急急忙忙说了我的不少好话。
曾先生问我怎么称呼。
我说别人都喊我曹嫂,曹操的曹。
曾先生用嘴呵呵手,连声说,这姓好这姓好。
这姓怎么就好了呢,拗口饶舌的。
可姓又由不得人挑,对吧?总之,事情就这样三对六面定了。
第二日一早我便踏着小三轮去上班。
我出门都踏小三轮。
小三轮比脚踏车多个轮盘,骑着安心,还有个车斗,轻便些,上街买点小菜,负重时下田畈搁几袋化肥,不大不小,都服贴。
从桃源村到曾先生住的八都,大约有七八里路,一大半是机耕路,一小半是水泥马路。
雪野煞静,连只麻雀也没有。
小三轮吃着雪吱吱嘎就半个来钟头。
曾先生的住处也好找,后街中段拐进去,一条两边长满青苔的狭狭的弄堂,笔直踏到底就到了。
曾先生祖上应该是大户人家,青石板砌的台门一门到顶,门楣上“竹芭松茂”四个砖雕大字有些年份了。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峰回路转颠沛流离B. 纤尘不染纷至沓来C. 唇枪舌剑轰轰烈烈D. 豁然开朗恍若隔世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古建筑遭到破坏。
B. 为了使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性格过于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往。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他的演讲富有激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变换后:他的演讲富有激情,我们深受感动。
B. 原句:这个公园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变换后:这个公园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C. 原句: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变换后:他勤奋好学,成绩总是排在班级的前面。
D. 原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变换后: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那双眼睛犹如鹰隼,锐利而深邃。
B. 她的歌声如同夜莺,婉转动听。
C. 那里的风景美得如同一幅画。
D. 他的笑容犹如阳光,温暖人心。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封信是他写的吗?”“是的,是他写的。
”B. 我正在读一本关于历史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C. 他的爱好有:下棋、游泳、打球。
D. 请问您需要帮忙吗?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甲】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独自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
公园里的花儿竞相开放,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陶醉在这美好的环境中,不禁想起了那句话:“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会对你微笑。
”【乙】生活确实就像一面镜子。
当你满怀信心地面对它时,它会反射出你的信心;当你愁眉苦脸地面对它时,它也会反射出你的愁容。
2021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二)语文试卷含答案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青荇.(xìnɡ) 匏.樽(páo) 仆.碑(pū) 杀一儆.百(jǐng)B.庐冢.(zhǒnɡ) 江渚.(zhǔ) 羯.鼓(jié) 解.甲归田(xiè)C.杵.臼(chǔ) 愀.然(qiǎo) 连辟.(pì)潜.移默化(qi ǎn)D.衍.生(yǎn) 阆.苑(làng)漫溯.(sù) 既往不咎.(ji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苔藓氤氲渲泄沉思冥想 B.岑寂惊蜇红绡余音绕梁C.转徙仓颉裙裾谈笑风声 D.发轫福祉寒暄沧海一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一些文学作品极力媚俗,为文学界乃至许多读者。
(2)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赡养父母的义务。
(3)她没有听清我的话,了我的意思。
A.不齿推脱误解 B.不齿推托曲解C.不耻推托曲解 D.不耻推脱误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都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B、扶贫助教期间,农民们向我们吐露了心声,农民们的话对我们基层干部很有感触。
湖南省临澧县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 . ①②⑥B . ①③⑤C . ②③④D . ④⑤⑥2. (2分)下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奥巴马成功连任后发表胜选演讲,对支持者表示感谢。
他说:“现在经济正处于复苏期间,十年的战争即将结束,我们的竞选也已经将告尾声。
我听到了你们的声音,我会成为最好的总统。
”B .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的初生之犊,无照驾驶,肇事打人,寻衅滋事,其行为引起了人们对“星二代”的抨击。
C . “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传开后,前来探望的热心群众摩肩接踵,医护人员不得不采取措施,以保护她的休息和治疗。
D . 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再到现在引发民间热议的吴英案,最近,废除死刑这一原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法律命题,开始在普通民众层面引起了争议。
3. (2分) (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公益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
下列四则广告,如寻找背景思想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不恰当的组合是哪项?请说明原因。
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
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摘自鲁枢元教授在台湾淡江大学的讲演,原文有删节)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
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第Ⅰ卷(共 7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纶.巾(guān)讪讪..(shàn shàn)霓裳.(shāng)B.慷慨(kǎi)分蘖.(niè)仓廪.(lǐn)C.阴霪.(yín)吐哺.(pǔ)三匝.(zā)D.剡.溪(tán)百舸.(gě)稻菽.(shū)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慰籍.jiè峥嵘闻名遐迩忸怩.níB.炽.热zhì精典云蒸霞蔚悲伧.chuàngC.摈.弃bìn 遒劲跌宕起伏罅.隙xiàD.荫.蔽yìn 饥馑亦步亦驱籼.米shān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名作,情感深沉哀婉,词的开头用七组叠词,新颖别致,堪称创举,七组叠词由外到内,极富层次地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感受。
B.“沉郁顿挫”常用来形容杜甫诗歌的风格,其中“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
《登高》一诗的颈联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依的悲苦心情一起倾泻出来,这正是杜甫诗风的集中体现。
C.《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想象大胆丰富,其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一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衬托出天姥山的高耸雄奇。
D.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黑暗的官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弃以及渴望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探界者”钟扬》《喜看稻菽千重浪》两篇文章都属于新闻通讯,因为新闻重在及时、真实地反映事实,所以不能运用描写的手法,更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让观点隐含在事实中。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城关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隐逸文化岳国文(1)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2)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4)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段考1高一级语文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课文内容片段:(回答1—2小题)①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
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
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②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
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③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④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
⑤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1.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①自然段中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体现了他热爱并献身农业科研的精神。
B.“挽起裤腿走下稻田”,进一步强调了袁隆平是一位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C.第①段首先对环境进行了描写,说明袁隆平工作之勤奋、工作之辛苦、工作之谨慎。
D.第②段最后一句从另一个角度高度评价了袁隆平的科学贡献。
2.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①段中几个生动形象的动作突出了袁隆平工作认真、敬业的科学精神。
B.第①段中对袁隆平的描写采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字新闻”是网络语言的一种形式,最初是由新浪微博用户王左中右在运营朝日新闻官方微博的过程中创立的一个概念,指利用拼贴的手法将一个或多个文字进行拆分和重构,对近期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创意性表达。
对2016年起正式施行的全面二胎政策,王左中右将“Child(孩子)”中仅有的一个颇像人形的英文字母“i”变成了两个,在他所创作的“Chiild”中,多增添的一个“i”代表着家庭中的第二个小孩,“ii”则寓意二胎。
王左中右将“Europe(欧洲)”中的“E”标红,并且在书写时刻意拉开了与后续字母的距离,代表着“E”的“England(英国)”脱离了欧盟这一组织。
字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符号,遵循着“传播者——信息(编码);受众——信宿(解码)”的规律。
但这样的传播并不是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带有互动意味的循环传播模式。
“字新闻”的创作者根据编码需要,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初次的解码,并通过拼贴手法将个人主观意见注入“字新闻”中完成编码。
接收者对“字新闻”进行二次解码,并将解读出的意义变为评论,即二次编码。
根据互联网所具有的互动特性,随着传播的不断进行,创作者对于接受者反馈的解码信息的再编码和不同的信息接受者的解码以及解码后的再编码,构成了“字新闻”的循环传播模式,并且这个循环圈可以随着传播的扩散而不断扩大。
作为网络语言的“字新闻”与传统媒体所生产的新闻不同,虽然所描述的客观事件都是来源于社会现实,但是“字新闻”表达的却是创作者个人对于热点新闻和社会现象的理解与态度。
这些观点和意见大多与网民们倾向的舆论立场相同,却往往与官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形成对抗。
这样的网络语言,对原有的词语和概念进行拆解和重构,打破了公认的语法规则和语言共识,干扰了占有主导地位的新闻话语霸权的顺利实现,是带有一定反抗意义的“噪音”。
湖南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福建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进入网络时代,听书软件、读书软件使传统阅读受到,这影射出当下人们生活节奏过快,不断被压缩读书时间的问题。
读书需要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只有纸质书可以提供。
听书犹如灌书,当然可以将书中的知识和要义听进去,但是人的记忆力毕竟有限,这样的浅层次阅读,经不起反复咀嚼、消化。
只有注重读书的仪式感,边读书边提笔写笔记,将自己的体会随时记录,以便将来查找时,这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精读。
()。
读书不可以改变容颜,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抢时间、挤时间阅读,与时间赛跑是唯一的办法。
比如,新年,我们可以按当年的计划列出书目,只要年末能读完一半,就是初步胜利。
三、五年过去,自然与之前的自己有所不同,谈吐、眼界、格局一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冲击有章可循伊始略胜一筹B . 冲突有据可依开始更胜一筹C . 冲突有章可循开始略胜一筹D . 冲击有据可依伊始更胜一筹(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种传统阅读,是读书软件难以替代的B . 这种读书软件,难以替代人工程序C . 这种人工程序,是读书软件难以替代的D . 这种读书软件,是难以替代传统阅读的(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折射出当下节奏过快的生活,使人们不断压缩读书时间的问题。
B . 这影射出当下人们生活节奏过快,导致读书时间不断被压缩的问题。
C . 这折射出当下人们生活节奏过快,导致读书时间不断被压缩的问题。
D . 这影射出当下节奏过快的生活,不断压缩人们读书时间的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7·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2020年下学期段考高一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
近年来,哈尔滨以“文化创城”为牵动,打造冰城符号。
避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展现出生机勃物、大气厚重的文化新境界和文明新高度。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
19世纪末,歌剧、芭蕾、爵士乐等传入哈尔滨,与本地文化交融,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
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业余合唱团定期、定点活动,音乐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
音乐,是哈尔滨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记,也是哈尔滨“文化创城”的发力点。
2019年6月至10月,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演出场馆及专业文艺院团,陆续推出136台264场国内外经典演出。
从今年起,道里区提出打造具有冰城音乐文化特色的10公里“松花江文化旅游观光带”。
将东起中东铁路公园、西至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沿江10公里地带打造成集休闲、活动、学习、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合观光带。
(摘端自姜雪松《“文化创城”打造冰城符号,滋养一座城市》)材料二: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
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
对于文化符号的提取可以从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方面入手,也可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符号。
建筑本身就是凝结的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象符号、特色建筑等多种样态。
城市文化符号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当人们提及北京这座城市时,我们就会想到胡同、四合院、天坛、京剧等。
法国作家雨果曾讲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位于黄河中游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部之一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这座拥有浓厚文化的古城中有一条西大街,西大街的建筑体现的是仿唐建筑的风格。
经过多年的岁月洗礼,现代人发现了西安西大街珍贵的文化内涵,将其进行新的改造。
整个建筑立面的改造上延续着传统的历史文脉,对沿街原有的和新建的建筑都采用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下大功夫恢复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牌坊,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特色。
建筑立面的设计也同种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它通过色彩、形态、均衡、比例等造型元素,体现着建筑外立面对城市文化符号的表达。
建筑美不美观,好不好看,它需要经历岁月的检验,这些都是与建筑的色彩、形态、光影、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往往这些就是设计师们所要表达的。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弘扬,即避过对建筑立面的设计运用“象征”“引用”等表现手法来展现它深刻的寓意。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那些缺乏寓意的造型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那些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才有真正的深刻寓意。
一座城市的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面貌的特点和视觉连续性,体现着城市文化特征,也可以说城市建筑设计的改造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
在改造中,以尊重原有年代风格和特点为核心,保留结构,改变外观,将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立面的设计上,不仅提高了使用价值,也提高了其艺术欣赏价值。
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应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在大和谐中寻求小变化,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计手法进行改造设计,让现代建筑立面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实用艺术。
(摘编自李梅红《浅谈城市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材料三:每天一份报纸,每月固定的《读者》和《知音》,这些许的文字信息需求,在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就能逐一实现。
作为城市重要“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承载着许许多多海口市民以及阅读爱好者的美好回忆。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猛普及,这一原本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景线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正在逐渐消失。
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实地走访。
“以前的报刊亭很多,相隔一公里就有一个,现在两三公里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个,甚至有些新的小区周边乃至整条街上都没有一个。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着,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报刊亭没有那么深的需求,但像他们这拨人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阅读习惯了,每天一份报纸是必不可少的。
经营者也普遍反映生意不好做,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收入也就相应的少了很多。
经营者章女士告诉记者:“原来一天从早到晚开门12个小时,现在能有4、5个小时就不错了。
没有生意守着也白守,你看现在好多人都增加了很多“副业’,要不然真没办法。
”每天在报刊亭购买报纸的人鲜而有之,记者蹲守海口某处报刊亭2个小时,才有一人路过购买一份报纸。
市民李女士也表示,定期阅读的那些杂志和期刊,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阅读一下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是手机不离手的,加上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
但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讲,回家的途中路过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很方便的,这对于我来说才是‘生活’。
”李女士说,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也还是希望到店里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希望这一抹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风景线不会消失,而是更好地为那些心存情怀的阅读爱好者们营造一个文化驿站、一个心灵港湾,也为这个城市,留下充满人情味的无限美好与遐想……(摘编自《海口城市“文化符号”——报刊亭现状:经营难“副业”多》)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哈尔滨着力打造冰城符号,提升城市魅力,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境界和文明高度。
B.各种符号按既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符号体系,形成了世界上各具特色的文化。
C.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符号诸如文字、色彩等可成为城市的标志。
D.材料三以记者实地调查的形式报道海口文化符号报刊亭的现状,比材料一更具权威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音乐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演出常态化、多样化,而且深入市民内心,成为城市文化印记。
B.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中艺术化地表达各种造型符号,就能赋予建筑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现这些符号的深刻寓意。
C.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城市建筑设计的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城市文化符号又居于建筑立面改造的重要地位。
D.城市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的文化特征,对城市建筑立面的恰当改造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的实用功能以及审美价值。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四合院屋檐上雕刻的蝙蝠与寿字等,使北京四合院成为蕴涵着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
B.徽派建筑,以白墙黛瓦,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黛色又称青色,合在一起谐音为:清白。
C.旧时南京秦淮河两岸商铺林立,许多文人在乌衣卷、朱雀桥边尽显诗酒风流,一片繁华。
D.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鸟巢、水立方传遍世界,这些建筑无疑成为北京的代表。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5.作为海口“城市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近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分析。
(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小题。
走马陈仓墨村……枪声稀了,硝烟淡了。
一条满是尖利石子的羊肠小道,被两个艰难爬行的血人涂抹成了一轴骇人的巨幅彩图。
有风无声横空掠过,翻搅凝滞于空气中的粘稠血腥……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是刚和强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于某个星期六夜晚的共同回忆。
两条汉子遥想三十年前在硝烟中惨死的二十几条弟兄时,仍忍不住泪如雨下,一脸悲伤。
“大,大哥,喝,咱喝!”刚愧疚地紧盯着强那条空荡荡的右袖管,话语哽咽。
“喝,咱喝!”强擦去流到嘴角的泪水,举起了酒杯。
于是,两条汉子在泪眼凄迷中又重重地碰杯。
强说:“大哥没看走眼啊,大哥已知足了,你是省模范监狱长,又是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兄弟,你真行啊!”刚说:“好大哥,我,我我……喝酒,咱喝酒!”“喝!”强说。
“喝!”刚说。
“咣——”酒杯再一次潇洒地碰撞,将厚重的兄弟情谊迸溅得满屋荡漾。
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条条突暴的青筋在两条汉子锃亮的脑门儿上争相炫耀旺盛的酒力。
杯盏交错,不觉已是夜半,浓烈的酒香仍四溢着无孔不入。
日光灯咝咝喘吁着醉意朦胧。
两条汉子的脸膛被五十二度的透明液体烧灼得愈加光辉灿烂。
强用力转动着沉重的脑袋,说:“你,你你监狱里,有个叫,叫陈列宝的犯人,听,听说,改,改造得不错。
”“陈,陈列宝?”刚睁着惺忪醉眼愣怔半晌,忽然一拍脑门儿,“是那个五短身材、大胡子的盗窃犯?大哥,你认识这人?”强摇摇脑袋,摇出一句轻描淡写:“啊,不,不认识,只是听人说起过,偶然想起,随便问,问问。
”刚说:“哦,这家伙可是个出了名的反改造分子,屡犯监规,几天前还出手打伤了同监舍的人,现在还在小号里蹲着呢。
”“哦,”强打了个酒嗝儿,忙抓起了酒杯,“喝,喝酒,你那,那一杯,咋,咋还没喝完呢?”“喝,咱喝!”刚说。
“喝,咱喝!”强说。
于是,两条汉子又重重地碰杯。
高脚酒杯里的透明液体一摇一晃地失去了依附,纷纷溅落在杯盘狼藉的桌面上…………凶猛的火力如瓢泼大雨在小分队周围哗哗流淌。
他们已陷入包围之中。
他们边打边退守到一个无名高地上时,小分队只剩下了刚和强。
左胳膊中弹的强右臂夹紧冲锋枪,扇形样一通猛扫,透过枪口飘起的蓝烟,一片灌木像割韭菜样齐刷刷被拦腰割断。
对方的火力被暂时压了下去。
强大叫着刚快快撤退。
然而,一串火光从对面丛林里游窜而出。
强纵身扑向了刚。
一发冲锋枪子弹在强的下身洞穿出一个鲜艳的窟窿,血流如注,把刚的眼睛刺得生疼……“大哥!”刚大叫一声,忽地一下坐直了身子。
一缕儿强烈的太阳光从拉得并不严实的窗帘边越窗而过,直直地照射在了床面上。
刚揉揉被阳光刺疼的双眼,这才发现与他同床而眠的大哥不见了,一纸留言尴尬地趴卧在床头上。
刚浑身一个激灵,一把抓了过来:好兄弟:大哥走了。
原谅我的失礼!作为生死弟兄,我不能对你隐瞒这次造访的目的。
陈列宝是我大姑唯一的孙子,判了十二年。
大姑思孙心切,盼望着孙子能早日减刑出狱,眼睛已哭成了半瞎,前不久探监时得知他又被关了禁闭。
大姑一急竟一病不起,咽了气还一直抓着我的手久久不放。
大姑知道我俩的关系,可她老人家到死都没有向我开口。
失亲的痛苦让我终于厚着脸皮找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