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教学法
5、教具的特点:第一, 教具含有错误提示, 可以提示幼儿操作是否正确;第二, 教具具有刺激孤立 性, 每一件教具只针对幼儿某一方面的具体能力而设计;第三, 教具具有层次性, 教具的操作 由易到难, 每种教具都有上位教具和下位教具, 用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第四, 教 具具有探究性, 能够引导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学习经验;第五, 教具具有吸引力, 教具外表 美观大方, 材料的大小、重量及形状适合幼儿的体型及操作能力,能够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6、教具的指导方法 a、三阶段教学法: 第一阶段:感觉与实物名称和特性的联结 第二阶段:辨认名称或特性所对应的实物 第三阶段:回忆名称与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b、教具示范中的语言要求:简短 ;单纯性 ;客观性 。 c、指导儿童操作教具的要求 :教具的孤立;正确操作;避免错误的使用教具;对于有意义活动 的尊重;完整的结束 。 7、教室中每种教具只备一份的作用 a、幼儿可以学会“先来后到”的等待 b、可以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 c、在等待中观看学习 d、可让幼儿接触的教具范围更广
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心理的发现
儿童正常化 所谓的正常化是“就是己经表面化的不 正常现象消失,孩子潜在内心的正常心智再度 出现的情形。” 正常化也可称为是“标准 化”,因为这是“不同社会阶层、种族和文明 的儿童都会表现的相同现象。”换句话说,正 常化并非是偶发的一种状态,而是遵循于自然 法则、顺应于内心本质时,才一会产生的一种 状态。相对于正常化现象的即是“偏差行为”。
蒙台梭利教育的内容及教育目的
六、艺术教育 1、内容:绘画、舞蹈、声乐、器乐等 2、目的: a.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b.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c.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d.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f.培养幼儿的听力 g.培养幼儿的乐感 h.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及肢体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