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10
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形考作业_0009
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6225
、多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
1. 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A. 发展小学生的言语
B. 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经验
C. 培养小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参考答案:ABCD
2.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包括: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力
参考答案:ABCD
3.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A. 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B.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C. 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D. 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参考答案:ABCD
4.
小学生情感辅导措施主要有:
A. 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地情绪体验相结合
B. 发展高级情感
C. 培养小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
D. 培养小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
参考答案:ABCD
5.
小学生想象力辅导措施:
A. 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储备
B. 在学习中培养想象力,在课外活动中培养想象力
C. 丰富小学生的知识经验
D. 发展小学生的言语
参考答案:ABCD
6. 一般来说,父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小学生施加影响:
A. 教导
B. 强化
C. 榜样
D. 慰藉
参考答案:ABCD
7. 常用的记忆方法:
A. 直观形象记忆法。
心理与健康第二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2、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
3、未竟事物:是指一切未能表达出来的情绪,包括悔恨、愤怒、痛苫等。
4、空椅技术:是一种使当事人的未竟事物得以宣泄的一种有效途径。
这种技术通常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坐其中的一张,扮演事件的一方,然后再换到另一张椅子上,要求当事人扮演双方进行对话,将未竞事物再现,允分体验冲突,将心中积郁的感受充分地表现出来。
5、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人格特质的知觉,包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所有想法和感觉。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有(BCD )A、记忆包含有编码和提取两个历程B、记忆有三个存储系统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C、信息的提取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即回忆和再认D、长时记忆是具有巨大容量、可长期保持信息的记忆系统,信息容易提取。
2、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错误的是(D)A、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B、横轴表示时间(天数)C、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D、曲线表面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是“先慢后快”3、导致遗忘的原因有(ABC)A、衰退B、干扰C、线索依赖性遗忘D、外界刺激4、导致认知偏差的因素有(ABCD)A、系列位置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5、理情行为治疗法是由心理学家(A)提出的。
A、阿尔伯特·艾利斯B、伯恩斯C、塞利格曼D、贝克6、比较有代表性的认知治疗技术有(ABC)A、理情行为治疗法B、三栏目技术C、ABCDE反驳记录D、自我拷问治疗法7、具有创造力的人通常具有的行为表现特征是(ACD )A、变通性B、创新性C、流畅性D、独特性8、抑郁产生的原因有(ABCD)A、遗传B、环境C、药物D、个性9、关于人格特质理论描述错误的是(B)A、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在类别上划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心理与健康》课程作业评讲(2)一、问答题(一)简述改善记忆的方法。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3章改善记忆的方法。
2、常见错误:对多种方法没回答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过度学习;(2)及时复习与理解记忆;(3)场所记忆术;(4)谐音词和故事链;(5)组织线索;(6)注意集中;(7)运用多种感官;(8)勤做笔记。
注意:改善记忆的方法一共有8点,教材对这8点进行了阐述,可以参考。
(二)简述不合理认知的典型特征。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3章不合理认知的典型特征。
2、常见错误:特征没回答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绝对化的要求;(2)过分概括化;(3)糟糕至极;(4)两极性思维;(5)选择性提取;(6)人格化;(7)情绪推理;(8)乱贴标签。
注意:不合理认知的典型特征一共8点,教材对这8点进行了阐述,可以参考。
(三)自我防卫表现的形式有?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4章自我防卫表现的形式。
2、常见错误:表现形式没回答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潜抑与压抑、代偿、投射与自居、转移、否定、抵消与隔离、反向作用、合理化与幻想、幽默、认同。
注意:自我防卫表现的形式一共有10个方面,教材做了阐述,可以参考。
(四)情绪调控的方法有?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4章情绪调控的方法。
2、常见错误:调控的方法没回答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深呼吸法;扮鬼脸法;精神胜利法;临场活动法;凝视法;消遣法;自我暗示法;类比法;联想法;系统脱敏法。
注意:情绪调控的方法一共有10点,教材做了阐述,可以参考。
(五)简述艾森克的PEN三维度模型。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5章艾森克的PEN三维度模型。
2、常见错误:和其他模型混淆。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也是一个人格特质理论研究者,他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Psychoticism),可用首写字母E,N,P 分别代表三个维度。
心理健康第二次作业——林丽清一、主观题(二选一)1.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及相关的咨询、辅导技能设计一份以“友谊”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教案。
具体要求:1.字数在1000字以上。
2.内容为自己原创,不得抄袭。
3.教学时间为1课时。
4.要体现教育内容的渐进性特点。
(即如果您是小学老师就应体现小学高、中、低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如果您是初中老师就要体现少年期特点;如果是高中生就要体现成年初期的特点;如果是幼儿园教师就要体现幼儿特点),即不同年龄关于“友谊”或“性”的教育内容应有所差别。
5.要在教案中体现心理学特点。
即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而不是德育教育课。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以“友谊”为主题活动教案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新《纲要》为幼儿健康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依据,从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每个幼教工作者不必须树立的一种现代保教观念,它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尊重儿童个体发展的现代理念。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
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这种矛盾从婴幼儿期就已开始,并对成人时期产生影响。
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且对他们未来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幼儿时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受幼儿理解、认知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在操作上有区别于其它教育阶段的特点,因此在实施中的策略研究显得至关重要,下面就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探索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纲要》中每个领域的指导要点均鲜明地提出了以儿童为主体的,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关注已有经验的指导策略,因此也应将主体体验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的核心观念,在我们的探索研究中,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经验为主体,让幼儿在亲身经历中,激活已有的经验,进行主动、积极的感受、体验,获得丰富的自我、社会适应体验,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
第1题单选题 (2分) 应对学习焦虑的第一步是要()A 找出焦虑源B 正确认知焦虑C 回避焦虑D 放松自己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2题单选题 (2分) 下列不属于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是()A 学习期间,师生分离,学习活动不受时空限制B 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C 双向信息交流,交互性较强D 学习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学习活动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3题单选题 (2分) 下列对学习动机表述不正确的是()A 学习动机只产生于学习之前B 学习动机有一定的指向性C 学习动机起着维持学习的重要作用D 学习中的收获可以增强学习动机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4题单选题 (2分)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三部分。
A 复述策略B 提问策略C 计划策略D 资源管理策略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5题单选题 (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大系统表彰的奖项()。
A 优秀毕业生B “希望的田野”奖学金C 优秀员工D 优秀学员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6题单选题 (2分) 处于职业瓶颈期的人群需要用()替代职业规划A 退休规划B 生涯规划C 生活规划D 休闲规划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7题单选题 (2分) 下面关于健康的回答哪个是正确的()A 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B 健康就是生理上没病,心理上亦正常C 健康除了身体没病,心理正常之外,还要社会适应良好D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8题单选题 (2分) 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
A 感知B 实践C 需要D 教育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9题单选题 (2分)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 认知能力B 操作能力C 社交能力D 模仿能力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10题单选题 (2分) “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第1题单选题(2分)()是一种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a意志力b心理调节c 心理韧性d自我修复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2题单选题(2分)()是个体应对逆境达成学业目标的力量源泉a学习动机b学习成就c学习兴趣d学业韧性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3题单选题(2分后)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就是一套高度繁杂的自动追赶目标的机制,该观点特指人的()a自我催眠术机制b心身可视化影响机制c目标导航系统机制d压力调节机制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4题单选题(2分)面对职业倦怠,个人干预策略通常有两种,一个是改变环境,另一个是()a改变自己b改变性格c更换工作d改变工作方式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5题单选题(2分后)以下关于在职业倦怠的观点,错误的就是()a无法胜任工作就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关键原因b引发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就是个人原因c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要学会一张一弛,放松自我d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调节工作中带来的倦怠感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6题单选题(2分)在遇到组织变革,如并购、重组、裁员等情况时,都会使许多员工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事业发展、学习新技能、适应新角色、结识新同事等,这都将引起很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压力源是()a生活压力b学习压力c社会压力d工作压力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7题单选题(2分后)情绪状态中的(),提供更多了对情绪展开客观测量的条件。
a 心境b机体变化c心智活动d生理反应以及生理机制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8题单选题(2分后)心理过程包含()。
a重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犯罪行为过程b无意识过程、情感过程、犯罪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无意识过程、意志过程d重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9题单选题(2分)下面关于健康的回答哪个是正确的()。
a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b身心健康就是生理上篦齿,心理上亦正常c健康除了身体没病,心理正常之外,还要社会适应良好d身心健康不仅就是没疾病,而且包含躯体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环境较好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10题单选题(2分)()已经成为现代人在各个阶段的第一需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1.结合实际谈谈面对挫折时应采取哪些方法?挫折是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常会遇到的问题。
面对挫折应采取以下方法:一、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大多数小学生对遭受挫折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应利用班会等适宜的场合,适当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明白:( 1 )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2 )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3 )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这种体验可以由自己控制,应使自己在各种挫折中锻炼、成长。
二、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挫折教育。
非常强调从小让孩子经受艰苦磨炼,使其懂得生活中还有逆境、坎坷、困难等字眼。
如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必须从小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受力。
三、注意利用榜样进行挫折教育。
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小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此,教师如能适时向小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当然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
挫折现象的普遍性决定了榜样的丰富性,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仿效的榜样主要有以下三类。
(1)在中外著名人物中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如因遭受失学挫折而奋发成才的爱迪生、法拉第、蒲松龄等,虽处境艰难但决然自强的达尔文、牛顿等,战胜病残而卓有成就的海伦?凯勒、贝多芬、张海迪等。
(2)全国著名的同龄人中的英雄模范,如赖宁,“自造”逆境,锤炼自己;成洁,失去双臂却谱写了生活的新旋律。
(3)学生身边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
要注意发现学校、班级中的这种榜样,并及时选择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实践证明,由于这样的例子发生在学生身边,因而感到真实可信。
总之,当学生能自觉地用这类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样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时,其挫折就会成为新的努力的起点和新的成功的台阶了。
四、通过个别心理咨询进行宣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二)一、填空:1、自我意识作为对主体自身进行反映的意识,从主体存在形式的角度说,一般包括三种成份,分别是-------------、-------------和----------,它们相互依存,构成一个自我意识的完整整体。
2、自我意识的最原始的形态是----------------。
3、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但不是直线的、匀速的,既有------------,又有------------。
4、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
5、影响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四个因素:------------、---------、--------------、--------------。
6、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儿童的-----------和-------------都有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在这一阶段完成了从----------到---------的重大转折。
7、小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开始进行--------和-----------。
但也往往陷于矛盾之中。
----------------与-----------之间的矛盾,这是在高年级学生和“好学生”中比较明显;----------和----------之间的矛盾,这主要由于小学生还不善于自我评价,往往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
8、心理学家曾把焦虑和程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能使人产生最高的学习效率。
9、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不仅包括各种正性的情绪体验如---------、----------、-----------等,还包括必要的----------。
10、心理问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否存在心理障碍,要看心理问题是否能------------和是否构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盛泽实验小学屠茹英1.主要的学习策略有哪几种?(1)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监控、指导认知过程进行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即计划,可见计划的重要性。
计划策略即制定学习计划,包括设置学习目标、如何完成已定的目标(学什么、何时学、在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当然这些都要在对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和自己学习特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做出,而不能盲目地制定计划。
监控策略即自我检查学习计划的执行效果。
如对未完成的任务分析原因。
自我调节策略即根据监控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
如学习环境调整、学习速度调整、任务量调整等。
(2)注意策略注意策略是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它帮助学习者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对有意注意的分配进行调节和控制。
请看下面的对话。
甲:我给你出道题。
乙:好啊。
甲:车站站台上来了一列火车,上车人数为40 人,又来了一列火车,上车人数为80 人,又来了一列火车,上了60 人,又来了一列车,上了25 人,又来了一列火车,上了45 人,你说……乙: :一共250 人。
哈,这么简单!甲:我的问题是“一共来了几列车?”乙:……问:乙为什么没能回答出甲的问题?同学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乙所注意的问题与甲所问的问题不一致,甲所问的是车数,而乙所记的是上车的人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自己关注的问题会记得很好。
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对重点内容应加以注意。
(3)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就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和整理的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知识在头脑中的存储是以网络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一个知识与其他一些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因此就形成一个网,形成网的过程也就是整理、归类的过程。
理解了信息的内在意义,回忆时就容易提取,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而如果不对信息进行组织整理,也就是没有与已知信息相联系,结不成“网”,新学的知识就处于游离状态,不能被很好地理解,存储一段时间后就很容易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