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探讨
- 格式:docx
- 大小:27.97 KB
- 文档页数:3
脑梗塞的风险因素与家族遗传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其中,家族遗传因素在脑梗塞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脑梗塞的风险因素,并重点讨论与家族遗传的关系。
一、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家族遗传倾向使得脑梗塞患者更容易患有高血压。
根据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近亲中有高血压病史,那么他们患上脑梗塞的风险将会增加。
因此,在家族中存在高血压病例的人应该格外重视脑梗塞的预防。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另一个与脑梗塞相关的风险因素。
研究发现,家族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和脑梗塞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近亲中患有糖尿病,他们患上脑梗塞的概率将会增加。
因此,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控制好血糖是预防脑梗塞的重要步骤。
三、高血脂高血脂也是导致脑梗塞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族遗传趋势使得一些人更容易患有高血脂。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存在高血脂病例,那么他们患上脑梗塞的风险将会增加。
因此,建议有高血脂家族遗传倾向的人要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并积极采取降脂治疗措施,以减少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四、吸烟与饮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脑梗塞的可控制因素。
然而,家族遗传会影响一个人对烟酒的依赖程度。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近亲长期吸烟或饮酒,那么他们患上脑梗塞的风险将会增加。
所以,不仅个人要摒弃吸烟饮酒的不良习惯,也需要引导家人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脑梗塞的风险。
五、基因突变一些特定的基因突变也与脑梗塞的发生有关。
例如,凝血因子基因突变、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这些基因突变往往以家族遗传形式出现,导致患者在血液循环中易形成血栓,从而增加了脑梗塞的患病风险。
六、年龄与性别年龄和性别也是脑梗塞发病中的相关因素。
年龄越大,患脑梗塞的风险越高。
此外,家族遗传也可以影响不同性别患者的脑梗塞风险。
例如,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容易患上脑梗塞,而这种遗传倾向往往是家族内部共享的。
综上所述,家族遗传因素在脑梗塞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瘫痪、失忆和言语障碍等严重后果。
了解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以及进行风险评估对于临床诊断和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脑梗塞危险因素,并探讨如何进行脑梗塞的风险评估。
一、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时间的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的病理性变化,从而增加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控制血压是预防脑梗塞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高血脂高血脂也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液中的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脑血管阻塞。
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脑梗塞的风险。
三、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发生脑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增加脑梗塞的危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规律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来实现。
四、吸烟吸烟是造成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戒烟对于预防脑梗塞至关重要。
五、心脏疾病心脏疾病也与脑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
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发生脑栓塞的风险明显增加。
保持良好的心脏健康状态对预防脑梗塞至关重要。
针对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进行风险评估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梗塞的患病风险。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1. CHA2DS2-VASc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系统用于评估房颤患者中脑栓塞的风险。
该评分系统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缺血性心脏病等多个因素,根据评分结果来预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2. ABCD2评分系统ABCD2评分系统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卒中风险的工具。
该系统包括年龄、血压、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几个因素,根据评分结果来判断患者短期内发生卒中的风险。
3. FRS评分系统FRS评分系统是针对一般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
基底节区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患者个案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方法收集我科2015 年4月10收治的1 例基底节区脑梗塞并高血压患者的资料,通过详细评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回顾行分析。
结果患者双下肢肢体肌力较前好转,肌力4级,血压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于4月22日经上级医生批准出院。
结论在基底节区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过程中,周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基底节区脑梗塞;高血压;护理脑梗塞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它主要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坏死,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会引起残废或者死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脑梗塞的常见并发症,二者合并的时候其危险性更大,临床治疗的难度也大大提高。
临床表明,在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配合以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1]。
为了进一步分析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 年4月10收治的1 例基底节区脑梗塞患者,通过仔细的临床观察精心的护理与诊治,及早的康复治疗,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病例介绍1一般资料科别:神经内科病室:2-3床床号:3姓名:梅国政性别:女男年龄:76岁职业:退休民族:汉籍贯:河南省辉县市婚姻状况:已婚文化程度:本科信仰:无入院日期:2015-4- 10 17:00出院日期:2014-10.13-入院定性诊断:1 脑梗塞(右侧基底节区)2 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2.入院原因及经过主诉:四肢力弱,大小便失禁12小时,逐渐加重。
现病史:患者家属代述患者于入院前12小时晨起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力弱,瘫倒在地,双上肢不能抬起及持物,双下肢不能站立及换步行走,胡言乱语,大小便失禁,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呼吸困难。
脑梗塞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指南脑梗塞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与心脑血管系统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脑梗塞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指南。
一、脑梗塞的风险评估1. 家族史家族史是判断个体脑梗塞风险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果家族中有脑梗塞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个体的脑梗塞风险将显著增加。
2.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梗塞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加。
在同等条件下,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发生脑梗塞。
3.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患有高血压的人群脑梗塞的发病风险较高。
4. 糖尿病糖尿病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血管病变的风险。
因此,糖尿病患者患脑梗塞的可能性也较高。
5. 高血脂高血脂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
血液中高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增高会导致血管阻塞,增加发生脑梗塞的风险。
二、脑梗塞的预防指南1. 健康饮食合理的饮食是预防脑梗塞的重要策略之一。
应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
仅靠饮食无法满足所需的营养时,可以适量补充合适的营养素。
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预防脑梗塞非常重要。
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加发生脑梗塞的概率。
3.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制饮酒和避免药物滥用是预防脑梗塞的重点。
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和过度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管阻塞的风险。
此外,滥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脑梗塞的发生。
4. 控制血压和血糖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控制血压和血糖的水平非常关键。
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脑梗塞的风险。
5. 积极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水平。
定期参加运动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对预防脑梗塞非常有益。
结语脑梗塞的风险评估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评估个体的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可以显著降低脑梗塞的发病率。
脑梗塞的预防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脑梗塞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就脑梗塞的预防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脑梗塞的预防脑梗塞的预防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以及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等。
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
此外,一些新研究还发现,一些中草药如金银花、山楂和蒲公英等对于降低血压也具有一定的功效。
2. 改善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导致脑梗塞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脂,如鱼油、亚麻籽油等食物富含Omega-3脂肪酸,适量摄入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
3.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也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并控制糖尿病,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二、脑梗塞的治疗脑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1.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目前脑梗塞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它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减少脑梗塞的损伤。
近年来,有关溶栓治疗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新型的溶栓药物更安全有效,针对性治疗的研究结果也十分令人鼓舞。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脑梗塞,如大面积梗塞、颅内动脉狭窄等,手术治疗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手术治疗更加安全和精确。
3.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在脑梗塞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认知训练等。
针对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个性化康复方案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进行。
三、脑梗塞的新疗法研究除了传统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外,一些新的疗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促进脑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有望成为治疗脑梗塞的新途径。
脑梗塞的症状和危险因素脑梗塞是指由于血管阻塞导致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引发大脑组织缺血和坏死的一种疾病。
脑梗塞的症状和危险因素对于早期诊断和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脑梗塞的症状和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一、脑梗塞的症状脑梗塞的症状主要包括:1. 偏瘫或肢体无力:脑梗塞常导致身体的一侧出现肢体无力或瘫痪的情况,患者可能无法自如地移动或控制患病侧的肢体。
2. 言语障碍:脑梗塞病患常出现语言障碍,如口齿不清、说不出话或理解他人的言语困难等症状。
3. 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感受到一侧身体的刺痛、麻木或失去感觉,甚至出现视力模糊或视野缺失等感觉异常情况。
4. 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脑梗塞病患可能会出现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的问题,如行走不稳、摔倒或晃动等症状。
5. 急性头痛:一些脑梗塞病患在发病时会出现剧烈的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脑梗塞的危险因素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持续高血压可导致血管狭窄、堵塞、损伤,从而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2. 糖尿病:糖尿病不仅会损伤血管壁,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易形成血栓,造成脑血管的阻塞。
3. 高血脂:高血脂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蛋白会导致动脉内壁产生斑块,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
4. 吸烟:吸烟会导致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增加脑梗塞的患病风险。
5. 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容易受损,易形成血栓,从而增加脑梗塞的发生。
6. 心脏病: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会增加脑梗塞的风险,因为心脏问题可能导致血液不正常地流向脑部。
7. 脑动脉疾病:脑动脉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等,会增加脑梗塞的患病风险。
8. 高血粘度:高血粘度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导致脑梗塞的几率增加。
9.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盐和糖等不健康的食物会增加脑梗塞的发病风险。
10. 缺乏锻炼: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体重增加、血压升高、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高血压患者的脑梗塞风险及干预措施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的高血压可以增加患者患脑梗塞的风险。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下面将就高血压患者的脑梗塞风险以及干预措施进行探讨。
一、高血压患者的脑梗塞风险1. 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受损:高血压患者存在长期血压升高的情况,这会导致脑动脉发生改变,如动脉壁增厚,血管狭窄等,增加了脑血管阻塞的风险。
2. 血栓形成:高血压患者由于高血压的作用,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凝血机制的改变,从而导致血栓在脑血管内形成,进一步引发脑梗塞。
3. 脑血管病变:过高的血压会导致血管壁的破坏,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如动脉硬化和动脉瘤等,这些病变进一步增加了脑梗塞的风险。
二、高血压患者脑梗塞的干预措施1. 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首要的干预措施就是控制血压,通过降低血压水平来减少脑梗塞的风险。
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如针对高血压开展降压治疗,遵循医生的处方,定期测量血压并调整药物剂量。
2. 健康饮食:患者应当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
3. 合理运动:高血压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帮助降低血压、控制体重,同时改善脑血管循环。
4. 减少应激:高血压患者应当避免长期或过度的精神应激,如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脑血管负担。
5. 定期监测:高血压患者应当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并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例如血脂、血糖等,以及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具有增加脑梗塞风险的特点,但通过控制血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应激以及定期监测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脑梗塞的发生几率。
对于高血压患者,早期的干预和管理至关重要,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以提高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脑梗塞的危险性评估与预警指标脑梗塞是一种由于中风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中断的疾病,它通常造成脑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导致血液不能流向大脑的一部分区域。
脑梗塞的发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瘫痪、失语和认知功能减退。
因此,了解脑梗塞的危险性评估与预警指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梗塞的危险性评估方法以及预警指标。
一、脑梗塞的危险性评估方法脑梗塞的危险性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脑梗塞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危险性评估方法:1. 医学家的评估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来确定脑梗塞的风险。
医学家的评估通常包括年龄、性别、家族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和心脏病等因素。
2. 脑血流成像脑血流成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脑部血流情况,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有关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脑梗塞风险的信息。
3.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液样本来评估脑梗塞的危险性。
例如,测量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和凝血因子水平,可以了解血液凝固过程是否正常,从而评估脑梗塞的风险。
二、脑梗塞的预警指标除了危险性评估方法,一些预警指标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脑梗塞的风险。
这些预警指标可能是一些生活方式和健康因素的变化,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预警指标:1. 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并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可以降低脑梗塞的风险。
2. 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过高。
高血脂可以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并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脂水平是预防脑梗塞的重要措施。
3. 吸烟吸烟是一个与脑梗塞有直接关系的危险因素。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损害血管壁,促使血栓形成。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脑梗塞的风险。
4. 肥胖和缺乏运动肥胖和缺乏运动会增加患脑梗塞的危险性。
通过控制体重和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脑梗塞的风险。
脑梗塞的危险性评估与干预措施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和提早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危险性评估与干预措施成为必要的关注点。
本文将介绍脑梗塞的危险性评估方法及常用干预措施。
一、脑梗塞的危险性评估1.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评估个体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水平、吸烟与饮酒情况等,可以判断其脑梗塞的危险性。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检等,根据得分来评估个体的生活方式危险性。
2. 代谢指标一些代谢指标与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例如,血脂水平的异常、高血压、血糖控制不佳等都会增加脑梗塞的危险性。
通过检测血液样本,可以评估个体的代谢指标,从而评估其脑梗塞的危险性。
3. 高危人群筛查对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也是评估脑梗塞危险性的重要手段。
例如,年龄超过60岁、有家族史、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人群都是潜在的高危群体。
通过对这些人群的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风险,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
二、脑梗塞的干预措施1. 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通过向患者和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脑梗塞的危害、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例如,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
同时,还可以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料和信息,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2.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诊断为高危或患有脑梗塞的患者,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干预措施之一。
这包括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控制血糖等。
通过合理的用药,可以降低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病情或有明确的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干预脑梗塞的重要手段。
例如,对于存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置入术等。
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改善脑血供,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4. 心理支持和康复脑梗塞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高血压患者容易引发脑梗塞*导读:家住涟水农村的秦丽今年只有42岁,却因体重偏高,已有四年的高血压病史。
平时对高血压没有足够的重视,虽说也吃了降压药,可也没有一定的规律,想起来就吃一颗,有事也能耽搁了。
一段时间以来也没出现什么明显的问题。
……家住涟水农村的秦丽今年只有42岁,却因体重偏高,已有四年的高血压病史。
平时对高血压没有足够的重视,虽说也吃了降压药,可也没有一定的规律,想起来就吃一颗,有事也能耽搁了。
一段时间以来也没出现什么明显的问题。
一周前,秦丽在上床休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也没有当回事。
可到第二天早晨她突然觉得右侧肢体无力,且有麻木的感觉。
吃完早饭后连讲话也变得口齿不清。
到了下午已不能行走,手里拿个东西也拿不住,直至右手一点不能动弹。
此外,秦丽还觉得头晕,看东西时天旋地转。
家人见此情景被吓坏了,急忙将其送到当地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脑梗塞”,并予以治疗。
但治疗几天后没有什么效果。
家人听邻居说市第三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是我市唯一专业治疗脑血管病的专科,便慕名将秦丽转到该院脑血管科救治。
秦丽入住市三院脑血管科后,医生经过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MR的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她患的是高血压性脑梗塞。
秦丽至此是悔不当初,自己平时小视了高血压,导致年纪轻轻就得了脑梗塞,于是整天情绪低落,动辄还以泪洗面。
脑血管科护理人员针对其临床症状,精心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柔声细语对其进行心理护理。
以孙传英主任为首的医务人员则精心为其制订治疗方案,在用情绪调节剂控制改善其情绪的同时采取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
秦丽在病情日趋稳定后,被安排到该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在受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分阶段的康复训练。
建立在该科的苏北地区首家脑血管病康复训练室,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经过近两周的治疗后,秦丽现在情绪稳定,上肢在床面上能轻松地活动,下肢能轻松抬离床面,扶床已能缓慢行走。
说话比以前清晰了很多,肢体麻木的感觉也有所减轻。
脑梗塞的预防在临床中,脑血管病的致死率仅低于癌症和心脏病,随我国老龄化进展的加快以及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所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预防脑梗塞。
笔者就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分析如何预防脑梗塞。
糖尿病对于脑梗塞来说,糖尿病属于独立的一种危险因素,尤其是当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症、高血压以及肥胖等时,脑梗塞发生的风险比较大。
由于糖尿病会导致颈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再加上脑小血管出现小梗塞同糖尿病也存在一定关系,所以,要强化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有效控制其血糖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风险。
高血压对于高血压来说,除了是脑出血高危因素之外,还是脑梗塞的一种高危因素,特别是对于贯通枝领域形成脑血栓的形成来说存在很大的影响。
有研究报道指出:早期高血压和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塞的概率比非高血压人群高两到四倍。
因此,要强化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根据患者的脏器损伤程度、年龄等确定血压维持标准,从而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塞的风险。
心脏病对于栓子来说,其来源主要是心脏病,脑梗塞是心脏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合并症。
有研究报道指出:无合并症的心脏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风险仅仅是10.02%,心房纤颤患者合并脑梗塞的概率是25.4%,心瓣膜疾病患者合并脑梗塞的概率是20.5%,心房纤颤合并心瓣膜疾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概率是39.6%。
而且,心房纤颤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概率是心瓣膜疾病患者发生脑梗塞概率的17倍、是心房纤颤患者发生脑梗塞概率的16倍。
因为临床风湿病心脏病的病例有所减少,心房纤颤不伴心瓣膜疾病患者成为栓子的主要来源。
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要确保规律化的活动,避免劳累,还要给予必要的药物进行防治。
脂代谢异常高血脂症同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不像缺血性心脏病那样的明显,但是存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非老年患者比较多,易出现脑梗塞的同时,还易发生缺血性心脏病。
有学者对脑梗塞同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并发心肌梗塞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大都比较低,同时存在颈动脉病变的患者更易发生缺血性心肌梗塞。
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许娟
【期刊名称】《漫科学(新健康)》
【年(卷),期】2024()5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高血压不仅会导致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的功能损害,更是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总页数】1页(P102-102)
【作者】许娟
【作者单位】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心脑血管疾病的调查
2.高血压病患者中医分型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3.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4.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5.新疆疏附县人民医院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趋势及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所有入院治疗的936例高血压患者,统计其基本资料和生活习惯,分析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结果: 男性患者分期比女性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不良生活习惯是促使高血压并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及时综合防治高血压,全面治疗并强化干预重点人群,能够降低并延缓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塞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30-02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脑梗塞患者也在逐渐增加。
虽然患者的临床表现很轻,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低,但是很容易复发,最终会出现血管性痴呆症状,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其在临床中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1]。
现在高血压已广泛确认为引发脑梗塞的最危险因素,但是通过一系统治疗高血压措施,脑卒中发病率也只是降低了38%左右,由此可知高血压脑卒中有非常复杂的发病机因。
本文选取了216例患者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936例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其中有男性665例,女性患者为271例,年龄为32~81岁。
所有患者都符合高血压并脑梗塞诊断标准,没有其他脑部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
将所选取的93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其人口基本资料和生活习惯展开统计处理,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影响高血压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以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P<0.05表示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血压患者中有男性665 例,女性271例,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Ⅱ期高血压患者为307例,Ⅲ期为383例,其年龄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老人中,年龄增长越高,高血压分期越高(P<0.05),如下表1所示。
男性分期较女性要高(P<0.05),如下表2所示。
表3 高血压的年龄及分期情况[n(%)]
表1 高血压患者年龄和分期情况比较
年龄Ⅰ期Ⅱ期Ⅲ期合计 P
0~39 23 17 11 51 <0.05
40~49 37 57 50 144
50~59 99 114 133 346
>60 87 119 189 395
合计 246 307 383 936
表2 高血压性别和分期比较
性别Ⅰ期Ⅱ期Ⅲ期合计 P
男性 136 209 320 665 <0.05
女性 105 69 97 271
合计 241 278 417 936
在936例高血压患者当中,有 470 例(70.7%)男性合并脑梗塞患者,有128 例(47.2%)女性合并脑梗塞患者,男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比女性所占比例
要高(P<0.05)。
高血压合并合并脑梗塞患者患者共有598例。
以Logistic回归对男女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高危因素手术分析,筛选其危险因素。
男性高血压合
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和是否抽烟。
随着年龄增大,抽烟男性患者其患
有脑梗塞几率越大。
女性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是年龄。
年龄越大,其患
有脑梗塞几率越大。
在患有高血压情况下,患者的心脏病史、饮酒史、家族史、
收缩压都会对合并脑梗塞造成一定的影响作用。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动脉血压的持续性上升,通常会
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发生病变并有相应症状出现。
1998年,我国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在城市居民致死率中居于第二位,在农村则是第一位。
每年都有超过100万的
死亡人数,存活者通常都会留有一定的残疾,对个人、家庭及社会来讲都是沉重
负担。
脑卒中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
而且高血压影响到大血管和微血管,还会
引发多种疾病,如:冠心病、肾脏疾病等,对糖尿病患者来讲,其是较重要的致
死因素。
又因为很多的高血压患者其临床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
大的破坏性,被称作“无形杀手”,所以增加对高血压病症的了解,及早预防,及
时治疗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提高本文研究发现,对高血压的分期,Ⅱ期、Ⅲ
期患者主要是60岁以上老人。
可以发现高血压损害脏器主要出现的年龄段为40
岁以上患有高血压人群,男性患有高血压几率更大。
男性患者在高血压的分期当中
比女性普遍要高。
这些都是综合预防高血压的重点关注人群和高危人群, 重点防
治年龄段。
针对这些人群,我们在今后预防工作的开展中,要保持高度关注,加
强其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2]。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男性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和一些
不良的生活习惯。
女性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
因此在防治男性发生高血压并脑梗
塞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若患者已被确诊为高血压,则必须改善其生活
习惯,将不良习惯予以改正,如果持续不改只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更为严重,影
响家人生活,对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必须注意合理饮食。
不能暴饮
暴食,严格控制糖、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
多食用水果及蔬菜,使饮食达到均
衡性。
进行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消除身体的多余脂肪,降低心脏所承受负荷。
适
量运动能够促使生活保持活力,使体重下降,并同时维护心脏功能。
可以在生活
中随时保持运动,如多走动,少搭电梯。
运动保持适中性,运动过度容易使心脏
负荷上升。
通过各种方法缓解并调解自身精神心理压力,可以培养各种有益的嗜好,参加运动缓解日常生活工作中存有的压力导致的紧张心理,定期对身体进行
检查,按照医生指示完善生活状态。
这些预防的方法对于患者来讲都是很熟悉的,坚持去做就能够真正的遏制病症的进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需要社会各
个部门进行积极的配合,共同维护一个对生产生活都有益的环境,保持社会环境的
健康, 促进高血压疾病的综合防治[3]。
参考文献
[1]廖勇,蒋卫红.男性或女性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
国中医药咨讯.2011,2 (4):229-230
[2]寇海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多因素临床分析[J].山西,山西医科大
学.2006,1l(7):1-18
[3]杨遇春.高血压脑出血及脑梗塞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专题研究.1995,3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