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CVC换药的操作
- 格式:docx
- 大小:12.46 KB
- 文档页数:3
静脉导管维护操作规范指南静脉导管维护标准(PICC、CVC、外周静脉)一、目的1.操作正规化、标准化。
2.保证病人的治疗。
3.保证导管的通畅、安全。
4.减轻病人的痛苦。
5.预防感染。
6.降低病人的费用。
二、维护原则(一)更换接头常规维护输液接头每周更换一次;以下情况随时更换。
(1)任何情况下接头与导管断开后。
(2)输入血制品后。
(3)接头内有血渍时。
(二)冲洗导管1.输液前、后需冲管,输血、输脂肪乳等药物过程中每4小时冲管一次。
当导管在停用时期,应每7天冲洗一次。
2.应选择大于10ml注射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
3.封管液量大于2倍导管容积+延长管容积,成人约1-2ml,儿童约0.5-1ml。
4.如用普通注射器封管,在注射器还剩0.5ml封管液时,以边推液边退针的方式拔出注射器;如用预冲式注射器封管,可将液体全部推入管内。
(三)更换敷料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2.建议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
3.透明贴膜应在导管置入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以后每周更换1次。
如有潮湿、松动、血迹、污染等异常随时换药。
4.如需用纱布,通常应用于透明贴膜下面,这样的贴膜应每48小时更换一次。
5.所有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更换敷料的时间段。
三、维护流程1.查看中心静脉置入长度及上次换药时间。
(PICC:了解患者置管种类、PICC置管长度、上臂臂围和近期换药时间。
)2.协助患者暴露置管部位。
3.肩下铺无菌治疗巾(PICC:垫于臂下),打开接头包装,预冲无菌接头备用。
4.打开纱布,卸下旧接头,用75%酒精消毒路厄式接头,更换正压接头。
5.抽回血,勿抽至输液接头里,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是否在血管内。
6.使用预冲式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正压封管。
7.去除蝶形胶布,先用酒精棉签清除周围皮肤胶迹,沿导管方向揭开透明敷料2-3厘米,一手拇指轻压穿刺点,另一手零角度沿四周平拉透明敷料,自上下去除原有透明敷料。
8.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如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处理。
PICC_CVC换药流程PICC(外周静脉中心导管)和CVC(中心静脉导管)是常见的血管通路,用于输液、静脉营养支持和静脉药物给药等治疗目的。
换药是维持血管通路通畅和预防感染的关键步骤。
下面是PICC和CVC换药的流程,详细描述每个步骤。
1.准备工作:a.确定换药时间和频率,按需准备所有必需物品,如无菌手套、口罩、面罩、无菌滴管套装、无菌消毒剂、生理盐水、换药贴、透明敷料、止血带等。
b.质控管理员检查换药车和隔离设备的清洁程度,并确认无明显污染。
c.开始换药前,进行洗手,戴上无菌手套,佩戴好口罩和面罩。
2.安全措施:a.面罩要正确佩戴并紧贴面部,以减少感染风险。
b.应用无菌滴管套装,以减少外界感染的机会。
c.随时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渗液,观察是否有感染征兆。
3.换药准备:a.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明敷料,去除敷料上的残留物和分泌物。
b.将无菌滴管套装连接到穿刺口,应用可视化力量将它缠绕在患者身上,避免拉力过大。
4.拔除旧敷料:a.先解开敷料边缘的粘贴物,然后缓慢而温和地将整个敷料剥离,减少对患者皮肤的拉力。
b.医生应该检查新鲜出血、皮肤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
5.慎重拆除针管:a.在医生的指导下,非医务人员应轻轻地将冲洗液接口从针管上移开,放在避免交叉感染的控制区域。
b.抵住皮肤,将针管轻轻拔出。
6.清洁穿刺区域:a.用无菌消毒剂轻轻擦拭穿刺区域,以清洁和杀死细菌。
b.擦拭时,应保持从穿刺点向外圆周方向移动,并确保充分湿润。
7.更换新导管:a.将新导管连接到针管,并按医生的指示小心插入静脉。
b.监测患者的反应,特别是刺痛和不适感,以确保导管正确放置。
8.使用透明敷料:a.将无菌透明敷料覆盖在穿刺部位,确保完全贴合,但不要对穿刺点施加额外压力。
b.如果有疹子或水肿的病灶,应停止贴敷。
9.检查输液:a.检查导管和滴管是否正常连接,无泄漏或松动。
b.确保液体的流量正常。
10.记录:a.在患者记录中详细记录换药的时间、步骤和相关观察结果。
cvc换药流程CVC换药流程。
CVC(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用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或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的医疗器械。
由于CVC与血管直接接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换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下面将介绍CVC换药的具体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CVC换药之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护士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医嘱,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器械和药物,保证换药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洗手消毒。
在换药操作之前,护士需要进行手部的洗手消毒。
洗手消毒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护士应该使用洗手液充分清洁双手,同时还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液进行消毒。
3. 换药操作。
接下来是CVC换药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护士需要准备好需要更换的CVC导管和相应的连接管。
然后,将患者的原有CVC导管小心地取出,同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确保导管通畅。
接着,将新的CVC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中,固定好连接管,然后进行相应的贴标和记录工作。
4. 术后护理。
CVC换药完成后,护士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工作。
这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的导管通畅情况、局部是否有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同时,护士还需要做好导管固定,避免导管被拉扯或者脱落,造成不必要的疼痛或者感染。
5. 感染控制。
在整个换药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在CVC换药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自身受到感染。
同时,护士还需要注意废弃物的处理,将使用过的器械和药物包装好,送入医疗废弃物处理系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通过以上流程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地降低CVC换药过程中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因此,在进行CVC换药时,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准确无误。
同时,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PICCCVC维护换药流程和考核评分PICC和CVC是两种常用的中央静脉导管,用于输液、营养支持、药物给予等需要长期静脉通路的患者。
维护换药是保证导管畅通和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PICC和CVC维护换药的流程和考核评分。
一、PICC维护换药流程:1.准备所需物品:手套、消毒剂、抗菌敷贴、导管固定带、止血贴、脱脂棉球、伸长管、生理盐水、消毒垫、导管固定贴。
2.确定操作前的身体状况: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评估皮肤完整性。
3.保持洁净环境:操作前手消毒,戴手套并戴好口罩。
4.确认PICC位置:使用超声仪器或X射线等方法确认导管位置,确保正确插入。
5.检查导管回血:将注射器连接到导管上,轻轻抽回,观察是否有鲜红色血液回流。
6.维护导管通畅:使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亦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溶液。
7.更换敷贴:用消毒剂擦拭导管周围皮肤,更换大小合适的抗菌敷贴,确保敷贴边缘平整。
8.固定导管:使用导管固定带固定导管,保持导管位置稳固。
9.记录维护情况:记录维护时间、方法、不良反应等信息。
二、CVC维护换药流程:1.准备所需物品:手套、抗菌敷贴、导管固定带、脱脂棉球、伸长管、生理盐水、消毒垫、导管固定贴。
2.保持洁净环境:戴手套,对患者进行护理前手卫生,取放物品时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3.检查导管外露部分:检查导管外露部分是否有血迹、血肿、渗血等异常。
4.更换敷贴:先将旧敷贴剥离,并用脱脂棉球和生理盐水擦拭导管周围皮肤,确保皮肤干燥后再进行敷贴的更换。
5.固定导管:使用导管固定带固定导管,保持导管位置稳固。
6.保持导管通畅:每日冲洗导管,注射10ml生理盐水,亦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溶液。
7.记录维护情况:记录维护时间、方法、不良反应等信息。
三、PICC和CVC维护换药的考核评分:1.导管通畅度:根据导管回血情况和冲洗通畅度评分,通畅得分高,堵塞得分低。
2.更换敷贴情况:评估敷贴的贴合度、周边皮肤红肿或溃疡情况,评分高者更换良好。
PICCCVC换药流程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和CVC (Central Venous Catheter)都是常见的血管内置管,用于给予长期静脉输液、药物注射、血液透析和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操作。
换药是PICC和CVC护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将介绍PICC及CVC换药的流程。
1.准备工作:(1)确认换药所需材料,包括无菌手套、无菌口罩、消毒液、生理盐水、换药贴、导管脱落贴、透明敷料、纸巾等,确保材料的无菌性和完整性。
(2)进行手卫生,戴上无菌手套和口罩,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性。
2.排空引流袋:将排空引流袋放置在下方合适位置,打开止血夹,接触手柄轻轻向外拉动,打开通气通道。
3. 注射器抽吸:把无菌生理盐水倒入注射器中,拧紧锁,将注射器连接至导管端口,轻轻拉回注射器活塞,抽吸30-50ml的导管内部液体。
4.注射器排气:将注射器连接至导管端口,逆时针旋转注射器活塞,逐渐排出导管内残留气体,直到生理盐水泄出。
5. 消毒导管接口:用无菌纱布蘸取消毒液,对导管插口进行消毒,注意要涵盖插口周围的1-2cm。
6.拆换导管贴:将原来的导管贴从插口处慢慢剥离,避免过度牵拉导管,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洗导管周围的皮肤。
7.清洁导管口:用无菌纱布蘸取清洁剂,对导管插口以及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
从插口处向外方向顺次清洁,每个插口周围重复3-5次。
8. 冲洗导管:用注射器连接至导管端口,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每次约10ml,冲洗2-3次后进行注射器抽吸步骤,重复2次以保证导管的通畅。
9. 消毒导管接口:使用无菌纱布蘸取消毒液,对导管插口进行二次消毒,注意要涵盖插口周围的1-2cm。
10.覆盖导管口:用透明敷料或专用导管固定贴将导管口固定好,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1.整理周围环境:将床边整理干净,清洁工具和废物放入指定的容器中,消毒工具和材料放入指定的垃圾袋内。
12.记录操作:将换药的操作时间、方式、结果等信息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以备后续参考。
PICC_CVC换药流程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通过周围静脉插入体内,将导管末端置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以供给长期静脉输液或输血,营养支持以及药物治疗等的导管。
由于PICC插管较为稳定,对患者而言易于接受,因此使用越来越广泛。
PICC的换药是非常重要的操作,正确的换药流程可以确保导管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使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PICC_CVC换药的流程。
1.准备所需物品:消毒溶液、无菌手套、无菌盆、医用纱布、消毒签、止血贴、透明敷料、固定贴、无菌交联碘溶液(或其他消毒溶液)、碘酒涂料、生理盐水、海绵无菌棉签、无菌注射器等。
2.洗手:先着无菌手套,正确洗手,清洁手上的污垢和细菌。
3.处理PICC导管:将PICC导管整理好,通过止血贴将导管固定在患者身上,避免导管脱落。
4.注射透明敷料:利用无菌注射器注射透明敷料到导管周围,以增加透明敷料与皮肤之间的粘附力。
5.慎重拆除残留敷料:用无菌纱布蘸取生理盐水,慎重地拭去残留的敷料。
6.清洁PICC周围:将PICC周围的皮肤用交联碘溶液或其他消毒溶液清洁干净,应避免直接接触导管。
使用无菌棉签擦拭,从导管出口开始,以螺旋状向外清洁。
7.消毒:用棉签沾取碘酒涂料,从导管端口开始,以螺旋状向外涂抹,保持导管端口的干燥。
8.依次进行换药:使用无菌手套,打开换药套装,并将其放在无菌盆内。
取出无菌注射器并穿刺无菌纱布,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9.清洁敷料:将纱布浸湿,擦拭导管周围的皮肤,清除污垢和细菌。
10.更换敷料:打开无菌包装的新敷料,将其贴在导管周围,并确保敷料边缘贴合皮肤。
避免弄湿导管。
11.绑扎固定:使用固定贴将导管的一端固定在患者身上,避免导管脱落。
12.清洁工作区:将用过的物品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清理工作区域,继续观察导管是否有异常。
PICCCVC换药流程PICC(穿刺置管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经皮中心静脉导管,广泛用于需要长期或重复静脉通路的患者,如化疗、营养支持、输血等。
PICC换药是指每7-14天更换一次PICC导管固定贴,以保持通路通畅、减少感染风险。
下面是PICC换药的详细流程。
1.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材料,包括手套、口罩、无菌手法工具(如手消毒剂、无菌盆、无菌手术巾)、医用胶布、无菌药用纱布、透明固定膜等。
将所需材料按照需要放置在无菌盆中。
2.患者准备:请患者舒展手臂,选择可以看到PICC导管插入点的适当位置进行换药。
帮助患者坐、躺或半躺位置,让他们感到舒适。
洗手并戴好手套,提醒患者呼吸平稳。
3.解除原有固定贴:小心解开原有的PICC导管固定贴,确保过程中不把导管拔出。
可使用无菌巾或无菌棉球沾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软化黏贴剂有助于较轻松地将其分离。
4.移除原有透明固定膜:小心地撕开透明固定膜,以免导管滑出。
将透明固定膜从PICC导管周围向外撕开,确保不擦伤导管。
5.清洁导管插入点:用无菌棉球浸湿无菌生理盐水,由插管处向外清洁,每次只擦一小块,向下清洁。
6.准备新的固定贴:将新的PICC导管固定贴剪成适当长度后处理好。
7.固定新的导管贴:将导管固定贴的一端粘在患者的皮肤上,确保固定贴与导管接触紧密,然后再将其另一端粘在清洁后的皮肤上,固定导管。
8.覆盖透明固定膜:将透明固定膜剪成适当大小,将其覆盖在导管和固定贴上,然后用手指在固定贴附近进行按压以确保固定贴和透明固定膜充分粘合。
9.固定导管吊夹:将导管吊夹固定在患者衣物或床单上,以避免导管滑出或拉扯。
10.检查PICC导管:仔细检查PICC导管是否外露、扭曲或受损。
观察血液回流情况,确保通路通畅。
11.教育患者: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注意事项和自我保健指导,包括保持导管及其周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遵循医嘱等。
12.清理工作:将已使用过的材料和垃圾等清理干净,消毒工作台、盆等。
PICCCVC维护换药流程和考核评分换药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或康复过程中需要对伤口或创口进行清洗、更换敷料和包扎的过程。
维护好换药流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换药操作的质量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PICCCVC维护换药流程和相应的考核评分制度。
PICCCV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夹在中心静脉插管)是一种经过周围静脉插管到心腔的导管。
在使用PICCCVC时,患者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对穿刺区域进行清洁,以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维护好换药流程可以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下面是PICCCVC维护换药的流程:1.准备工作:换药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查看医嘱,确认换药频率和要使用的敷料种类,准备换药所需的物品如洗手液、消毒液、敷料等。
2.患者准备:告知患者要换药,并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
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并询问有无不适感觉。
3.洗手和戴手套:使用洗手液洗手,按规定的手卫生程序进行。
戴好无菌手套。
4.敷料更换:小心地拆除原有敷料,避免触碰到插管。
清洁换药区域,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
根据医嘱要求,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更换。
5.固定敷料:在更换好敷料后,进行固定。
确保敷料牢固而舒适,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
可以使用胶布、绷带等进行固定。
6.记录:换药完成后,及时记录换药时间、换药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患者的反应以及敷料的种类和规格等信息。
考核评分制度是一种评估换药流程操作质量的方式,可以定量地衡量换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常见的PICCCVC维护换药考核评分制度的指标:1.依从性:评估医务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换药流程进行操作,包括是否正确准备物品、洗手和戴手套等。
2.感染控制:评估医务人员是否遵守整洁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敷料选择和更换:评估医务人员是否选择适当的敷料种类,并在更换敷料时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4.固定敷料:评估敷料固定是否牢固而舒适,不会导致患者不适或敷料脱落。
CVC、PICC导管维护流程一、评估1.穿刺点有无发红、肿胀、渗血及渗液、周围皮肤有无湿疹2.导管有无移动,是否脱出或进入体内3.贴膜有无潮湿、脱落、污染,是否到期二、用物准备治疗车,PICC换药包1个,10ml预充式导管冲洗器2支,导管固定装置(思乐扣) 1套(必要时),无针输液接头1个,胶带,污物桶1个,手消液 1瓶,油性签字笔 1支必要时:无菌生理盐水棉球1个新洁尔灭酊棉球小纱布明胶海绵灭菌剪刀1把三、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2.评估病人3.备齐用物,推车携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4.暴露导管穿刺部位。
揭开输液接头固定胶布,手消毒,取软尺,测量肘横纹上方10cm处臂围,在维护本上做好记录,手消毒,打开PICC换药包与思乐扣套件。
5.无菌方式取出治疗巾在置管侧肢体下铺治疗巾。
取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先向上推动芯杆释放阻力(听到声音后示功能开启即停止),再取下预充式冲洗器的保护帽,采用无菌技术连接安装输液接头,排气,置于治疗巾上备用。
6.用快速洗手液消毒洗手7.戴手套8.预冲输液接头9.撕开无菌酒精棉片外包装呈“口”状放在左手备用,左手持导管连接处,右手手持无菌小纱布移除旧接头(无菌纱布与输液接头一并丢弃)。
10. 右手手持无菌酒精棉片消毒导管口横截面及外壁,全方位用力擦拭15秒,待干。
11.右手拿取接有输液接头的预充式冲洗器并排气,连接导管。
12.抽回血(回血不可抽至接头),判断导管的通畅性。
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脉冲方式“推-停-推”的方法冲洗导管。
最后1ml预充液实行正压封管,分离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并丢弃。
13. 自下而上去除敷料,注意切勿将导管拔出体外,用酒精棉棒祛除胶布痕迹。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穿刺点,软化穿刺点处皮肤或痂皮(必要时)。
14. 导管平放于患者皮肤上,用0.5%碘伏棉棒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及导管三遍,第一遍顺时针(皮肤),第二遍逆时针(皮肤+蝶翼),第三遍翻转导管顺时针消毒(皮肤+蝶翼),第二、三遍导管消毒至连接器翼形部分(使用洗必泰棉棒则可以来回擦拭)。
cvcpicc操作流程CVCPICC(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者保护和投资者救济中心)是中国证券业协会设立的专门机构,旨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
CVCPICC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投诉受理、调查处理、仲裁裁决等环节。
首先,投资者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网站等途径向CVCPICC提交投诉申请。
投诉申请需要包括投诉人的基本信息、投诉对象的基本信息、投诉内容和证据等。
CVCPICC会对投诉进行初步审核,确定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接下来,CVCPICC将受理符合条件的投诉,并进行调查处理。
调查过程中,CVCPICC会要求投诉对象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进行现场调查和询问,以了解事实真相。
同时,CVCPICC还会邀请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寻求和解方案。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和解,CVCPICC将进行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是CVCPICC对投诉案件进行公正、客观、独立的裁决,以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仲裁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
除了投诉受理、调查处理、仲裁裁决等环节,CVCPICC还会开展投资者教育、投资者保护宣传等工作,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这些工作,CVCPICC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透明、有序的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CVCPICC的操作流程是一个完整的投诉处理机制,涵盖了投诉受理、调查处理、仲裁裁决等环节,旨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
希望通过CVCPICC的努力,投资者能够在证券市场中享有更加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
PICC、CVC换药的操作
一、目的
①保持伤口清洁。
②预防和控制伤口感染。
二、操作标准
(1)操作前准备
①评估患者: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及渗液;导管有无移动,是否脱出或进入体内;评估贴膜有无潮湿、脱落、污染,是否到期。
②个人准备:仪表端正,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③物品准备:常规输液车、换药包、弯盘、安尔碘、无菌棉签、75%乙醇、无菌生理盐水、无菌肝素盐水、无菌手套、无菌透明敷料、无菌免缝胶带、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10ml注射器2个。
④环境准备:清洁、安静、舒适、无人员走动。
(2)操作步骤
①核对:医嘱及患者,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确认患者。
②测量:PICC换药需肘窝上四指处测量上臂臂围并记录。
③敷料去除:先去除透明敷料外胶布,一手固定导管,另一手以零度角平行牵拉透明敷料,松动透明胶布边缘,逆导管方向180°角反折,去除透明敷料。
④确认:导管长度及有无感染迹象,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导管体外部分长度。
⑤洗手:预防感染。
⑥用物准备:打开换药包建立无菌区,单手戴无菌手套,整理
用物,将透明敷料、肝素帽、10ml注射器2个、无菌胶贴、治疗巾
一块以无菌方式放入无菌包,倾倒乙醇,抽吸盐水和肝素生理盐水备用。
⑦消毒:双手戴好无菌手套,铺治疗巾,置肝素帽于无菌纱布上,用乙醇棉球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距穿刺点1cm以外直径20cm的
皮肤;用聚维酮碘棉球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
消毒方法:顺时针→逆时针→消毒连接器→消毒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自上而下,正反面),共用5块棉球。
乙醇棉球消毒时用左手提起导管。
棉球不能过湿,不能直接消毒导管;聚维酮碘同上。
⑧冲管:去除旧输液针头,接新输液针头并冲管,用乙醇棉球
旋转擦拭导管接口,接好新输液接头,脉冲方式冲入10ml盐水,最
后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容积为导管加所有延长管容积的2倍。
⑨固定:用胶带、透明敷料“S”形固定导管。
共用4块胶布,第1条固定连接器后覆盖透明敷料,第2条自连接器下向上蝶形交叉固定在透明敷料上,第3条覆盖在第1条与透明敷料接壤处,第4条固定于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上。
⑩妥善安置患者:整理用物,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⑪记录:“维护记录单”,便于观察是否脱出及下次换药。
免缝胶带或透明敷料上注明换药者姓名、日期和时间,导管外露长度。
三、注意事项
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②换药时妥善固定导管,防止脱出。
③换药前先抽回血,换药后用10ml生理盐水再用10ml肝素水脉冲正压封管,速度宜慢。
④注意置管长度,导管脱出严禁部分人为地移入体内。
⑤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感染、肿胀、静脉炎和出血迹象。
⑥自下而上去除透明贴膜,注意切忌将导管带出体外。
⑦体外导管应完全覆盖在透明膜下,以防引起感染。
⑧ PICC冲管禁用小于10ml注射器。
⑨勿在消毒剂未干时贴透明贴膜,应无张力性粘贴,以免损伤导管和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