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置管术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576.00 KB
- 文档页数:18
颈内静脉置管术图解右颈内静脉置管置管深度: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的上部近右心房处, 在X线平片上应在心包影以上的位置------成人约在两侧锁骨头下缘连线以下2cm处,相当上腔静脉与心包影的分界水平。
成人估计值: ⒈身高<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1;2.身高>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2 。
局解的是活人吧哈哈!不错的图片~~~颈内那么粗,撮到动脉真是不应该了。
Seldinger技术:Seldinger技术是为了纪念瑞典放射学家Seldinger博士而命名的。
在1953年,他在进行放射性介入医学的研究中发明了这一技术和相应的器械。
经过后人不断的改进完善而成为现代介入医学的基础技术,在临床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Seldinger技术穿刺器械的组成: 1 Seldinger穿刺针2 导管鞘套件3 导引钢丝-----------“J”型钢丝4 血管导管5 其它物品Seldinger技术注意事项1.掌握穿刺部位局部解剖学知识;2.穿刺前要求定位清楚;3.刺中血管后必须要区分动静脉;4.导丝插入之前要控制好穿刺针;5.穿刺针要改变方向必须要先退至皮下再改变方向;6.刺中血管后回抽血液必须通畅才能插入导丝;7.推送导丝的过程要顺畅,遇阻力不可盲目插入,原则上导丝不能后撤(会被针尖割断),要后撤时穿刺针与导丝一并后撤。
颈内静脉解剖学特征:颈内静脉起源于颅底,下行后与颈动脉、迷走神经一同行走,共同包裹于颈鞘之中。
在颈鞘内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
颈内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继续下行与对侧的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成人颈内静脉较粗大,易于被穿中,其内径平均为1.2cm以上,最大内径可达2.0cm。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1、体位:病人取头低15-20度,若病人存在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则可保持水平卧位穿刺。
肩背部略垫高,头转向对侧,使颈伸展。
2、戴消毒手套,消毒皮肤、铺洞巾。
3、选择穿刺点:触摸胸锁乳突肌和锁骨头以及与锁骨形成的三角,确认三角形的顶点为穿刺点;或取锁骨上3cm与正中线旁开3cm的交叉点为穿刺点。
4、局麻:用细针(5ml注射器)连接盛有局麻药物的注射器,在皮肤穿刺点处做皮丘,并做皮下浸润麻醉。
5、细针试穿:细针针干与中线平行,与皮肤呈30-45度角进针,边进针边回抽,保持注射器内轻度持续负压,徐徐进针。
当针尖进入静脉时,常有突破感,回抽出暗红色血液并且血流通畅。
一经成功,认准方向、角度、和进针深度后,拔出试穿针。
6、粗针穿刺:换粗针以同样方法,沿细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进行穿刺。
7、放置导丝:成功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将导丝自穿刺针后插入,保留到钢丝约40cm时拔出穿刺针。
8、扩皮:沿导丝插入静脉扩张鞘,接触皮肤后按同一方向旋转,随导丝进入血管后撤出扩张鞘,并以左手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
9、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右手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一边推进一边撤离导丝,尽量保持动作协调,当导管进入14cm时,即可完全抽出导丝;10、再次回抽确认:用装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与导管尾端相接,反复抽吸2-3次均可见顺利回血时,向导管内注入肝素盐水2-3ml;同时用卡板锁定导管,撤下注射器,拧上肝素帽;11、固定:用缝合针将导管固定片在近穿刺点处缝合固定,用酒精棉球擦除局部血迹,待干后再用无菌敷贴固定,撤除洞巾即可与输液管连接。
解剖:颈内静脉起始于颅底,在颈部颈内静脉全程由胸锁乳突肌覆盖。
上部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颈总动脉的前外方,在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
颈内静脉置管术图解
∙
∙
右颈内静脉置管
置管深度: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的上部近右心房处, 在X线平片上应在心包影以上的位置------成人约在两侧锁骨头下缘连线以下2cm处,相当上腔静脉与心包影的分界水平。
成人估计值: ⒈身高< 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1; 2.身高> 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2 。
局解的是活人吧哈哈!不错的图片~~~颈内那么粗,撮到动脉真是不应该了。
Seldinger技术: Seldinger技术是为了纪念瑞典放射学家Seldinger博士而命名的。
在1953年,他在进行放射性介入医学的研究中发明了这一技术和相应的器械。
经过后人不断的改进完善而成为现代介入医学的基础技术,在临床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Seldinger技术穿刺器械的组成: 1 Seldinger穿刺针 2 导管鞘套件 3 导引钢丝-----------“J”型钢丝 4 血管导管 5 其它物品 Seldinger技术注意事项 1.掌握穿刺部位局部解剖学知识; 2.穿刺前要求定位清楚; 3.刺中血管后必须要区分动静脉; 4.导丝插入之前要控制好穿刺针; 5.穿刺针要改变方向必须要先退至皮下再改变方向; 6.刺中血管后回抽血液必须通畅才能插入导丝; 7.推送导丝的过程要顺畅,遇阻力不可盲目插入,原则上导丝不能后撤(会被针尖割断),要后撤时穿刺针与导丝一并后撤。
主要并发症: 1.空气栓塞2.误穿颈动脉3.气胸、液胸、液气胸4.局部出血、血肿5.心肌穿孔6.心律失常7.血栓性静脉炎8.神经损伤9.导管相关性感染10.导管错位、断裂、阻塞、意外拔管
置管后护理: 1.置管后24h内要注意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皮下气肿等异常情况; 2.前3天每天局部换药,以后每周2次更换无菌敷贴和肝素帽,用碘伏消毒局部,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发红、分泌物等,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将导管拉出; 3.注意观察全身情况 ,若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及穿刺点炎症等表现,应立即拔除导管并做导管血培养及外周血培养; 4.每日更换输液装置,保持导管通畅,每次输液完毕,用碘伏消毒肝素帽,用肝素稀释液脉冲式封管; 5.肝素钠盐水配置:含肝素5~
10u/ml ; 6.输注高营养液体后要及时冲洗导管,以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 7.导管出现封堵现象时可使用注射器尽力回抽,严禁向内推注,以防肺栓塞发生,仍不通时只能拔管; 8.置管期间,如果发现导管有向外脱出,则不能将脱出部分再向内插入; 9.要注意,导管的意外拔除可能导致局部大出血;说明一下,新手建议二人操作,熟练后独自就可以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