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27
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手术配合何鹏飞;王斌全【摘要】应用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对20例慢性鼻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息肉病人进行手术配合治疗,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各项配合顺利完成.主要护理配合要点包括术中持镜配合、出血止血配合和息肉切除配合等.【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7(031)009【总页数】3页(P1121-1123)【关键词】鼻-鼻窦炎;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单手操作;手术配合;持镜护士【作者】何鹏飞;王斌全【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6鼻内镜手术主要以改善鼻窦引流、恢复鼻腔通气为主要目的[1]。
由Messerklinger和Stammberger教授提出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对鼻窦炎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了显著进步[2]。
传统的手术方式,即单手操作,是指鼻内镜手术过程主刀左手掌控鼻内镜,右手拿取器械吸引或者切割[3],仅剩下一个右手操作手术器械,这样的手术方式导致术者不仅在工程力学方面存在缺陷,长期以来会引起术者手臂、颈椎神经等损伤,而且还会由于术中变换器械中断手术,延长手术时间[4]。
此外,随着鼻内镜手术范围及领域的不断扩大,鼻内镜手术操作更加复杂,需求更加精细。
因此,鼻内镜手术过程中需要一个专科持镜人员,以解放主刀双手,进行更加精细的操作。
似乎医生助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随着临床的开展和调研,医生不愿总拿内镜或者长期的助手工作,总想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导致在合作过程中,没有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整体效果不佳;再者,额外增加一个持镜医生助手会增加手术费用和病人负担。
作为科室鼻内镜手术专科组护士,担当鼻内镜持镜助手是科学之举,将势在必行。
开展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技术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也是未来鼻内镜手术团队建设的必然趋势。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摘要】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鼻部手术方式,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术前护理包括准备好相关检查和手术所需物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术中护理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并配合医生操作。
术后护理包括保持休息充分,避免过度用力和受凉。
饮食护理要保持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药物护理要按照医生嘱托规律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护理措施,以促进康复。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配合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总结。
1. 引言1.1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概述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鼻腔和鼻窦相关疾病。
在进行鼻内镜手术时,配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术前护理包括准确了解手术内容、避免患者患感染、做好药物配合等。
术中护理主要是确保手术过程安全无误,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则是帮助患者恢复好的休息环境,定期复查等。
饮食护理要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护理包括按时服用药物,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是整个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康复。
2. 正文2.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是鼻内镜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进行鼻内镜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护理工作:1.咨询医生:在手术前,患者需要与主治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和咨询,了解手术的具体流程和风险。
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用药史等重要信息。
2.停止用药:在鼻内镜手术前,患者需要停止某些药物的使用,特别是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手术的出血风险。
3.禁食禁水:手术前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禁食禁水,一般来说手术前6小时内不得进食,4小时内不得饮水,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呕吐风险。
FESS的手术护理配合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由美国学者Kennedy提出,是鼻外科学的一项新技术。
在清除病变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解剖结构和黏膜,维系鼻腔,鼻窦基本的生理功能[1]。
它具有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广泛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鼻部疾患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慢性鼻窦炎病变复杂,加之鼻内镜手术技巧等因素的影响,除重视医疗技术之外,加强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院2006年1月~ 2010年12月开展的部分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100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18~?79岁,平均40岁。
单纯性鼻窦炎35例,合并鼻息肉20例,下鼻甲肥大5例,鼻中隔偏曲20例,上颌窦霉菌病10例,上颌窦囊肿10例。
病程1~40年,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意外及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
?1.2 手术准备?1.2.1 术前访视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阅读病例,了解患者术前检查有无完善,手术前有无签手术同意知情书。
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及控制情况,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寻访患者,局麻患者术晨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不宜过饱,告诉患者在术中如口腔有液体应眠于嘴角,勿咽下或用力吐出。
全麻患者告知术前?1 d?晚禁饮食等,保证充足睡眠,对不能入睡患者给予口服地西泮片剂。
术前1 d剪鼻毛,男性患者剃胡须。
因为患者病程长,心理压力大,加之对FESS 手术了解少,还有手术复发的患者,多有紧张、恐惧、疑虑等不良情绪,影响了手术配合及术后治疗。
所以,要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应着重介绍此项手术在鼻腔内进行、无皮肤创伤、不留颜面瘢痕、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消除患者顾虑,使其保持情绪稳定[2],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家属的不安,以取的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工作单位:351100莆田福建省莆田市九五医院耳鼻咽喉科黄娟:女,大专,护师收稿日期:2012-05-25※五官科护理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护理配合黄娟王在霞摘要总结了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护理配合。
包括对鼻内镜手术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护理和配合。
认为护士熟悉手术原理和手术设备,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娴熟配合手术,并做好术后观察护理,对保证鼻内镜手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很有价值。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00(2013)03-0070-02真菌性鼻窦炎既往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局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应用,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广泛普及以及影像学、病理学等技术的快速进步,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生活质量的重视,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据报道[1],13% 42%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存在真菌感染。
从2004年10月 2011年10月本科收治了3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局部麻醉或者静脉复合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现将手术过程的护理配合要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确诊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21岁 65岁,平均43岁,病程两月至十余年,均为单侧发病,单纯上颌窦发病31例,上颌窦和前组筛窦病变2例,蝶窦病变1例。
1.2手术方法均采用局部麻醉,采用Messerklinger 术式。
按照病变的范围进行相应的鼻窦开放,充分扩大病变鼻窦开口。
术中同时解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纠正明显的局部解剖变异,如中鼻甲气化、中鼻甲曲线反张、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息肉样变、筛泡或钩突肥大等。
填塞前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腔以防残留真菌菌丝。
1.3疗效评价采用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
治愈: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干酪样物及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镜检查见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干酪样及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内镜检查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干酪样物、真菌团块及脓性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