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作业1.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
这表明科技进步()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2.近些年来,在拜年方式的选择上,电话和手机短信位列榜首。
随着先进的通讯工具和技术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在方式上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这给我们的启示有()①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②人们青睐便捷、快速、人性化的文化传播手段③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④旧的传媒不适应时代潮流,应全部淘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这句名言强调了()A.知识的重要性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C.文化交流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D.知识力量是巨大的4.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
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观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
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相互借鉴加强融合维护文化安全B.和平相处文化渗透提升文化软实力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弘扬传统文化D.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各国文化一律平等5.文化交流的途径有很多,下列做法有利于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是()①大力发展对外贸易②在国外大学开办孔子学院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流动④与其他国家互办文化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010年5月9日是母亲节。
母亲节最早始于希腊,而真正流传开来则始于美国,并很快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母亲节在中国各地日益推广开来。
这表明()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世界各国文化正走向融合、趋同③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④国际交往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专家学者常常带着七分自豪、三分遗憾地感叹。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一、最新考纲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体系构建三、主干知识默写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4、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5、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有什么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有什么意义?四、考点梳理考点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文化的多样性(1)内涵:世界文化是由不同、不同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的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实战演练】1、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没有意义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而不是人类共同财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近年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备受冷落,而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备受青睐。
为此有关专家和人大代表呼吁将重大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为传统节日立法。
重视民族节日是因为( )①民族传统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②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③庆祝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世界各国民族传统节日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如果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是三百六十五里路的话,那么春节就是途中重要的驿站。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选择题:1、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①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⑤红色旅游⑥南极考查A.①②③⑤B. 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句话可以反映的文化现象是A.读书是为了交友B.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3、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
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5、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剧,扬州的扬剧等。
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
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 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6、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8、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9、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概要】:授课班级:XX中学高二X班授课课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授课类型:授新课课时安排:本框题安排1个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性;2、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分析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3、理解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二)难点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三、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主的讲解法,多媒体课件、情景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4’)图片展示:1、我国泼水节;2、巴西狂欢节;3、中国故宫;4、希腊巴特农神庙提问:通过上面四幅图画,大家能够感知世界文化的什么特点?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世界不同的文化呢?这些都是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30’)1、世界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板书)10’引:播放录像《北京申办奥运宣传片》(4’)思考题:为什么要在宣传片中拍摄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服饰?教师提示:介绍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服饰……其目的就是为了介绍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对中国举办奥运会感兴趣。
体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有推动作用。
结合前面看到的四幅图画,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系列图片和这个宣传片体现了文化的什么特性?(请XX同学回答)归纳:这些五彩斑斓的图画,都充分体现了文化的一个鲜明特性,那就是具有多样性,同时也说明了,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过渡]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已有独特的文化,那么这些独特的文化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呢?(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板书)民族节日,是蕴含着民族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本导入: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文化的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文化传播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为什么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A(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简述)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C(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同时,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民族节日的形成与意义,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与意义,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辩证分析能力与与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感情,文化交流中坚持平等思想。
预习案
预习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写到“自主设疑”中一、知识梳理
1民族节日
⑴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___、___和__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
长期积淀。
⑵文化价值: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___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⑴地位: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___。
⑵意义:不仅对于研究__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____具有独特的作
用,他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⑶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____,并予以保护。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⑴世界文化是由___共同构成的。
⑵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___有共性,有___,在实践
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__和___。
⑶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个性。
各民族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
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⑴正确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必要性: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⑶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疑点1
探究案
问题探究一:你能从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不同吗?同学们能谈谈庆祝民族节日的文化价值吗?
问题探究二:湖北省把原汉阳铁厂打造成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免费开放。
同学们能从所学的文化知识分析其意义吗?
问题探究三:你是怎么理解“文化既是民族,又是世界的”这句话?
问题探究四: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
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⑴我国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意义?
⑵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我校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备向社会发
出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书,请你为倡议书拟定一题目并简要写出这一倡议书应包括的内容要点。
练习案
1请同学们完成《优化设计》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活页练习。
2同学们可以调查一下我们本地的文化遗产,并写成报告。
学习寄语: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