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温情暖人心——方城县国土资源局领导亲切慰问扶贫工作队队员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
风雨兼程扶贫路——农工党南阳市委会主委阿颖扶贫侧记农工党南阳市委会办公室四月的镇平,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疫情笼罩的阴霾已经渐渐散去。
和这个春天一样,如今的这片土地处处孕育着生机。
2019年5月8日,镇平县实现了高标准脱贫摘帽,但脱贫并不止于“摘帽”,早已和南阳市政府副市长、农工党南阳市委会主委阿颖同志成为“脱贫战友”的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们,仍然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大家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对已经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再送一程,确保为人民交上最满意的脱贫攻坚答卷。
根据中共南阳市委安排,阿颖分包联系镇平县脱贫攻坚工作。
镇平县2011年被确定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总量居南阳市第二位,深度贫困村数量多,贫困人口区域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
开展扶贫工作,深入细致的调研必不可少。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全面的信息,没有捷径可走,只能用脚步丈量。
最初的三个月,她走遍了全县22个乡镇办、91个贫困村,走访200余户贫困户,也是在那个时候,很多群众认识了这位走乡串户的女市长。
破败落后的乡村、困顿窘迫的生活、愁容满布的脸庞、几乎看不到希望的明天……这些贫困村的缩影深深地刺痛了她,也使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性。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指导好镇平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让这里的群众早日摆脱贫困,走向小康路。
2018年1月,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阿颖向镇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造血、输血、换血三大举措,有效加快了全县的脱贫步伐。
镇平县地形类型兼具山地、丘陵、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
很多群众背靠绿水青山,却没有能力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
根据地形特征,阿颖坚持因地制宜,提出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根本途径,帮助制订了特色林果、畜牧养殖、乡村旅游、光伏等产业发展措施,建立了贫困户参与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使贫困户实现了长期稳定增收。
兜底保障政策固然重要,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农村·农业·农民2022.3A 43民政关爱暖人心文图/本刊全媒体记者 盛素芬 通讯员 张益民实现了“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
集中居住人员在生活上相互独立,在思想上解除了故土难离之忧,在精神上能够相互交流慰藉,保证了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不改变,形成了独特的“家门口养老、邻里助养、医养融合”的模式。
集中居住人员通过特殊的“朋友圈”进行交流互助,消除了内心孤独,平复了精神焦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增强了他们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同时也推动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了乡村文明的新气象。
“集中托养”,兜牢民生底线对特殊困难群体集中到“县托养服务中心”,实行兜底“集中托养”。
筹资2880万元,建成“县级重度特困人员托养中心”和“重度精神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
“重度特困人员托养中心”重点对肢体残疾人进行集中托养,设有餐厅、医疗室、多功能室等,平均每人每年生活费用及护理补贴费用为3.2万元。
在“重度精神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配备专业医师,为精神残疾人提供疾病治疗、康复训练等服务,每人每年享受生活费用及护理补贴3.35万元。
目前,两个托养中心已托养600余人次。
同时,高标准打造乡镇敬老院,在托养中心居住的特困供养人员通过疗养康复后,根据本人意愿可转到“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着力打通无近亲属照料困难群体的居住、生活、就医“最后一公里”,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一群人”的目标。
胡洪亮是范县颜村铺乡胡王庄村的一名独居老人,双腿残疾,生活不能自理。
他被接到“德润重度特困人员托养中心”后,同其他43名无人照顾的失能特困人员一起生活,组建了新的大家庭。
他激动地说:“我家只有我一个人了,走不了、动不了,给我钱都花不出去。
在这儿吃喝穿戴、看病洗澡都有人管,我终于有了一个满意的家。
”民政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千家万户。
2021年以来,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三个聚焦”,履行“三基”职责,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552021年 第1期“对贫困户比对家人好”□ 揭方晓一入冬以来,南城县株良镇城上村老人李才容每天都会准时来到村里居家养老食堂“打卡”。打完饭菜,她与其他老人围聚一桌,小小的饭桌洋溢着快乐、温暖的气息。每当看到这一幕,驻村第一书记杨锟总是觉得非常欣慰。一段时间以来,村里不少老人反映吃饭不方便。为此,杨锟和村“两委”通过争取民政资金15万元,利用村庄一处空置宅基地,新建了面积136平方米的居家养老食堂,为村里20多位老人提供一个吃饭场所。杨锟,1986年出生,中共抚州市委办公室干部。根据组织安排,2018年6
——访全省“最美扶贫干部”、抚州市委办派驻南城县城上村第一书记杨锟
杨锟(右)帮贫困户家安装房屋等级牌
▲56
月,他被派驻到城上村开展“四进四联四帮”活动。从此,妻子经常埋怨他“对贫困户比对家人好”。说是埋怨,其实是心疼他。二城上村的由来与抚州城的“奠基人”危全讽有关。危全讽,字上练,又字忠练,唐末南城东兴乡四十一都苏源村(今属黎川县荷源乡)人,抚州刺史。唐末时拥有抚、信、袁、吉四州之地,割据称雄。唐僖宗乾符元年(874),黄巢农民起义爆发,江西各地农民群聚响应。危全讽与其弟危仔倡招募乡勇,组织武装,在城上村修筑土城,保卫乡民。这也是城上村得名之故。说文化底蕴,城上村也理直气壮。南城县是江西省建县最早的十八个古县之一,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俊杰之士辈出,自科举取士以来共出了629位进士,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可是,状元只有一位,就是城上村人张升。张升,字启昭,号柏崖,明成化五年状元。历任礼部左、右侍郎,迁礼部尚书。因得罪擅权宦官刘瑾,谢病乞归。诏加太子太保。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僖。著有《张文僖公文集》。
就是这么一个有着浓厚武略与文气的地方,近些年却衰弱了,成为“十三五”省定贫困村。这是包括杨锟在内的许多人心里的痛。
三到城上村走马上任后,杨锟静下心来,通过调研“把脉问诊”,一下子找准了城上村落后的“症结”:一来这里虽有区位优势,但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城上村虽距昌厦公路只有600米,但进村道路仅4.5米宽,并且是砂石路,物资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二来虽有传统产业优势,但没有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村民思想比较保守,安于现状,不敢闯、不敢试,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主要收入来源靠务农、打临工,缺乏增收致富渠道,收入微薄;三来虽然文化底蕴深厚,但优良传统传承不够。村里随处是无人居住的土坯房、空心房,村民在家门口倒垃圾、泼脏水,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杂草丛生,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摸清了现状,杨锟陷入了沉思。他问了自己三个问题: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农村工作,能否胜任?城上村已经退出贫困村行列,自己去了能做什么?这次派驻,自己是去混个资历,还是去干一番事业?
甘做百姓贴心人r——记兰考县国土资源局驻憨庙村第一书记
翟世栋
李海利
【期刊名称】《资源导刊》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在兰考县孟寨乡憨庙村,提起第一书记老翟,不少村民会竖起大拇指:“老翟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心里装着咱老百姓,为俺村办了不少好事哩!”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李海利
【作者单位】兰考县国土资源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来就是为老百姓干实事的——记山东省工商局驻单县黄岗镇段阁村第一书记
王世彬 [J], 孙思明
2.我来就是为老百姓干实事的--记山东省工商局驻单县黄岗镇段阁村第一书记王世彬 [J], 孙思明;
3.给曙光村带来新"曙光"——记孟津县国土资源局驻曙光村第一书记王新民 [J], 张永强;李向超
4.“扶贫急先锋、百姓贴心人”——记靖宇县那尔轰镇黄酒馆村第一书记赵庆山[J], 田家山;
5.不忘初心真扶贫甘做村民贴心人——记吉安县万福镇老冈村第一书记胡德华 [J], 肖子杏; 黄冬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阳市卧龙区国土资源局向太清观村赠送十万棵脱毒红薯苗支
持该村农业转型
芦阳;王可
【期刊名称】《资源导刊》
【年(卷),期】2014(0)6
【摘要】本刊讯 4月21日,卧龙区国土资源局局长杨林青带领部分机关同志,来到活动联系点安皋镇太清观村走访调研,与村干部和群众拉家常、议发展。
走访座谈中,杨林青与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畅谈社情民意和发展良策,询问生活难处、民生期盼和发展需求,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将精心选购的十万棵脱毒红薯苗赠送给该村支持农业转型。
【总页数】1页(P56-56)
【关键词】国土资源局;农业转型;脱毒红薯;卧龙区;南阳市;村干部;杨林
【作者】芦阳;王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与帮扶应知应会要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3年6月目录第一部分应知- 1 -一、村情户情- 1 -1.你所在的村里常住户有多少户多少人?其中脱贫户多少户多少人?监测户多少户多少人?- 1 -2.你村老百姓收入主要以什么为主?- 1 -3你们村去年的一般户人均纯收入约为多少?脱贫户人均年纯收入多少元?- 1 -4.你们村“两委”班子健全不健全?村长或是村支书叫什么? - 1 -5.你村有多少党员?是否能正常开展活动?- 1 -6.你村是否有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 1 -7.你村一共有多少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户?今年新增加了多少低保、五保和残疾人户?- 2 -8你村有多少监测户?采取了哪些帮扶措施?今年有没有新识别的监测户?- 2 -9.你村里有没有小学?村里学生有多少人?目前老师有多少人?义务教育保障情况如何?- 2 -10.你村卫生室运行情况如何?村医待遇是否落实到位?- 2 -11.你村群众医疗报销情况如何?去年医保参保率是多少?- 2 -12.你村今年有没有排查危房?去年改造了多少户?住房安全是否达到100%?- 3 -13.你村有无季节性缺水情况?- 3 -14.你村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如何?- 3 -15.你村稳岗就业情况如何?设置了多少公益性岗位?工资水平能达到多少?- 3 -16.你村有没有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帮扶车间运行如何?- 3 -17. 你村里患大病和慢性病的人多吗吗?大约有多少户多少人?- 3 -18.你村中有多少农户家庭的孩子上大学?在哪上学?一年上学花多少钱?是否享受过雨露计划政策?- 4 -19.你村内有多少公益岗位?都是什么岗位?一个月挣多少钱?上个月的工资发了没有?- 4 -二、驻村帮扶- 4 -20工作队是什么时候开始驻村的?驻村前后参加过哪些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21.作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请介绍一下所驻村的基本情况,包括监测对象、纳入主要原因、监测程序、帮扶措施等方面?- 4 -22.你们工作队今年是否开展入户遍访?多长时间走访一次?怎么走访的?所有农户全遍访了吗?- 4 -23.驻村待遇落实情况如何?派出单位负责人是否经常到村指导工作?你单位做了哪些事?- 5 -24. 请介绍一下你所驻村产业发展情况,脱贫攻坚后延续了哪些政策和项目?这些项目和政策是怎样实施的?、- 5 -25. 简要介绍一下工作队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工作成效有哪些?你在驻村帮扶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5 - 26.你们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如何处理与村“两委”的关系?-5 -27.能说说什么是“四议两公开”吗?这到底是指什么?- 5 -28..能说说什么是“三会一课”指什么?- 6 -29.乡镇如何进行驻村管理?你的驻村日志记得如何?- 6 -30.“四个不摘”指什么?- 6 -31.“两不愁三保障”是什么? - 6 -3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是几年?-6 -3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个衔接指的是什么?- 6 -34.“三支一扶”是什么?- 6 -35.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三大革命”是什么?- 7 -36.帮扶车间有几种?- 7 -37.什么是爱心超市?- 7 -38.一网三超是什么?- 7 -39.三农是什么?- 7 -40.乡村振兴两条底线是什么?- 7 -41.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有哪几项?- 7 -42.环境卫生整治的“六乱”是什么?- 7 -43.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有哪几项?- 8 -第二部分应会- 8 -一、民生保障- 8 -44.“两免一补”是什么?- 8 -45.什么是雨露计划?- 8 -46.什么是控辍保学?- 8 -47.“两后生”指的是什么?- 8 -48.农村危房改造的对象和补助标准是多少?- 8 -49.宅基地腾退复垦资金奖补金是多少?- 9 -50.简述农村饮水安全标准?- 9 -51.简述村卫生室标准?- 9 -52.简述农村医保缴费资助标准?- 9 -53.我县农村低保现行标准是多少元?农村分散供养对象标准为多少?集中供养对象标准为多少?- 10 -54.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金是多少元?- 10 -55.退耕还林补助金是多少元?- 10 -56.残疾人补助金是多少元?- 10 -57.简述低保办理程序?特困救助的范围是什么?救助标注是什么?- 10 -58.农机具购置补贴分别是多少元?- 11 -59.什么是家庭医生服务?- 11 -60.简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 11 -61.两癌检查指什么?- 11 -62.简述农村养老保险?- 12 -二、产业就业- 12 -63.简述小额信贷使用原则?- 12 -64.小额信贷发放标准是什么?- 12 -65.简述小额信贷风险补偿?- 12 -66.简述小额信贷逾期清收?- 12 -67.如何进行光伏收益分配?- 13 -68.什么是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 13 -69.什么是一二三产融合?- 13 -70.简述电商网点“五免、一扶持”?- 13 -71.消费帮扶的“五进九销”是什么?- 13 -72.产业发展“五有”指的是什么?- 13 -7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就业六个一批是什么?- 14 -74.什么是以工代赈?- 14 -75.如何建立健全乡村公益岗位管理机制?- 14 -76.一次性交通补贴是什么?- 14 -77.什么是灾害险?- 14 -78.什么是价格险?- 14 -三、动态监测- 15 -79.防返贫监测范围的收入标准调整为多少元?- 15 -80.防返贫监测方法有哪几种?- 15 -81.防返贫监测程序有哪几个环节?- 15 -82.监测对象(三类户)指的是什么?- 15 -83.农民收入构成由哪几部分组成?- 15 -84.人均纯收入怎么计算?- 15 -85.什么是防返贫保险?- 15 -86.农民增收举措主要有哪几条?- 16 -四、项目资金- 16 -87.项目公示公告“两个一律”是什么?- 16 -88.扶贫项目资产是什么?- 16 -89.简述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的入库程序?- 16 -90.如何进行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 16 -91.什么是财政衔接资金?- 17 -92.衔接资金绩效评价指的是什么?- 17 -93.什么是土地增减挂钩?- 17 -第一部分应知一、村情户情1.你所在的村里常住户有多少户多少人?其中脱贫户多少户多少人?监测户多少户多少人?答:全村户籍人口有xx户xx人,常住户的有xx户xx人,其中脱贫户xx户xx人,监测户xx户xx人。
脱贫攻坚进行时------------------------------------------------------------------------------------------------凝心聚力向幸福出发——南城县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山林果园,生机盎然;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深冬时节,穿行在南城县广袤的田野乡间,处处涌动着一股决胜脱贫、合力攻坚的热潮。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南城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识。
凝聚在这一共识下,2019年全县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速度,尽锐出战,向贫困发起猛攻,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
全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14户、6812人,已脱贫2128户6369人;10个“十三五”规划期间省定贫困村,已于2018年底全部实现摘帽退出;全县获得产业发展扶持的贫困户数为1854户,覆盖率达80%......数字是温暖的,是鲜活的,因为那里面有汗水、有热情、有干劲。
打造一支脱贫攻坚“铁军”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最宝贵的资源是扶贫干部,最具活力的力量是扶贫干部的精神面貌。
为此,南城县一□徐贵根揭方晓方面为扶贫干部立规矩,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监督从严要求不够和“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全年县纪委监委共核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66个,处理72人。
其中立案17件,结案1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7人,责任追究6人,通报40起42人,督促整改问题96个。
另一方面加强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拓宽培训思路、注重培训质量、创新培训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年县、乡(镇)、村三级共培训61期,培训人数6468人(次)。
不仅如此,县委、县政府还加强人文关怀,强化服务保障,不断提高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经费、驻村干部驻村补助,为驻村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
零距离服务润心田——博爱县许良国土资源所服务群众小记作者:张涛李娟来源:《资源导刊》 2014年第8期张涛李娟“您对国土所的工作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您对我们所里的工作满意吗?”日前,博爱县许良国土资源所所长踞东拿着征求意见表深入三栗庄村,与村民们促膝话家常,了解土地管理情况,倾听意见建议。
同时,该所工作人员分别到所分包村,入农户、走田间与群众交流思想,谈管理、话国情。
“真没想到国土所转作风、办实事的力度这么大,不仅到家里嘘寒问暖,还帮助俺解决了遇到的实际困难。
”狄林村的党员吕连旺感慨地说。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所按照“走访不漏户,户户见群众”的要求,深入开展以“访民情、听民声、问民计、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的民情大走访活动,以走访促意见征集助推攻坚破难,以整改求群众满意改变工作作风,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为真正做到“走访不漏户”,该所对走访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建立了所长联系村党支部成员、党员或工作人员联系群众的责任体系。
为了真正入户见群众,开展了“便民夜访”活动,利用晚上时间进村入户与群众约谈,为群众解难题,广泛征求群众对国土所在“四风”方面的意见。
目前,该所对辖区23个行政村走访了12个行政村,已走访夜访110多人次,征求意见建议28条。
“去年冬天,俺和邻居因宅基地产生纠纷,两家人见面就像仇人一样。
前一阵子,国土所李天才让俺两家坐到了一起,说是在走访时知道这些事情,专门来给俺两家调解纠纷的。
现在,俺两家不仅言归于好,有事还相互谦让帮忙,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呀。
”该镇冯竹园村村民王继业深有感触地说。
该所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最后100米”,在全镇23个行政村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全所6名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走百家门、知百家事、纳百家言、解百家忧的走访活动,帮群众分忧解难,被村干部称为“好帮手”,被农民称为“代言人”。
(作者单位:焦作市国土资源局)。
30小康路上
文 l 杨国生
最是温情暖人心
——方城县国土资源局领导亲切慰问扶贫工作队队员
赤日炎炎,关爱满满。
7月21日,在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广福的带领下,方城县国土资源局慰问组一行6人先后来到本单位下派在广阳镇开展扶贫工作的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家中,亲切看望这些驻村工作人员及家属,带去组织的关怀和关爱。
长期以来,该局驻村工作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住在村、干在村,尤其是进入三伏以来,战高温、斗酷暑,坚守一线,干劲不减,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全县脱贫摘帽考核验收工作。
他们能够心无旁骛踏实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人识大体、顾大局,承担了所有的家庭事务,在身后默默付出,充当坚强后盾,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
换言之,驻村工作人员忠诚履职,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军功章里,有驻村工作人员的一半,也有家人的一半,凝聚了这些家庭的集体合力。
“气可鼓不可泄,劲可提不可松”。
为感谢这些驻村工作人员家人作出的牺牲,赢得他们更有力的支持,激励驻村工作人员在脱贫攻坚关键阶段聚力攻坚,局党组决定开展这次“送温情、暖人心”慰问活动。
每到一处,慰问组都详细询问驻村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家庭生活、身体健康情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每个家庭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的背景下,该局大多数驻村工作人员的家庭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即孩子多、年龄小,夫妻双方都有工作,而且驻村工作人员每周“五天四夜”在村里,孩子无人带。
为克服这一困难,这些家庭各想各的办法,有的托付给双方父母,有的由女方带着上班,有的雇保姆照看。
对此,慰问组对这些家庭表达了敬意和关切。
广阳镇燕庄村第一书记代建峰的爱人性格开朗,笑着说:“没有事,我们双方父母住得近,来家里很方便,也乐意帮我们带孩子。
”古城村第一书记武威的父母均已退休,老两口生活的“主旋律”就是每天接送孙子上下学,并照顾两岁大的孙女。
武威的父亲十分开明,向局党组明确表态:“鼎力相助,不拖后腿。
”四棵树村第一书记王帅的父母住在乡下
老家,父亲有病卧床不起,母亲到城里帮他照看孩子。
“没啥,都安顿得好好的,领导们别太为我们操心。
”老太太这样对慰问组说。
后寨村驻村工作队员尚远有三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是一对双胞胎,不到两岁。
他的父母生活在外地,带孩子的重担全部落在妻子一人肩上。
尚远的爱人知书达礼,对慰问组说:“男主外,女主内,他忙他的,家里的事我一个人应付过来。
”石桥路村第一书记程新鹏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
驻村前,父母定期到医院看病,都是程新鹏带着去。
驻村后,父母为不让他分心,再去医院看病都让二儿子带着去。
慰问组对老两口的做法十分赞许。
程新鹏的父亲说:“家事没有国事大,我们不能影响孩子为国家做事。
”因村“两委”换届前组织不健全,刘坡村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各项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今年5月份刚刚担任该村第一书记的王晓东为弥补工作“欠账”,3个月来很少回家。
王晓东的女儿在外地上学,妻子一人在家。
对丈夫“不顾家”的表现,妻子没有抱怨半句。
这份理解与大度,源于她本人也是县招商局派驻在另一个乡镇的帮扶责任人,深知扶贫工作的分量,所以心甘情愿当好“贤内助”。
石桥路村驻村工作队员任浩天是一个独生子,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就是这样一个“宝贝疙瘩”,在脱贫攻坚一线一点也不娇气,吃苦耐劳,工作出色,而且一干就是三年,人晒黑了,也累瘦了。
慰问组问他的父母心疼不心疼,他们说:“心疼归心疼,该支持还是要全力支持,年轻人多锻炼锻炼有好处。
”接着,他们又对儿子嘱托道:“要少说多干,勤奋工作,决不能辜负组织的期望与重托。
”一路走访慰问,深入沟通交流,慰问组看到了驻村工作人员家属的大义与大爱。
驻村工作人员一致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局党组的厚爱关怀为动力,以共产党员“四讲四有”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履职尽责中践行脱贫攻坚使命,为脱贫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
者单位:方城县国土资源局)。